中國創業板徒有虛名,何時能真正變革?

萬衆矚目的創業板明日即將迎來申購,市場比較熱捧,但偶卻十分冷靜,因爲這個“創業”板徒有虛名,根本不是“創業”板,也根本成就不了納斯達克曾有的輝煌。

創業板,顧名思義,理應爲迅速成長的中小企業提供做大做強的融資平臺,相對穩定的主板市場,這裏的規則應完全不同於主板市場,應該是寬進寬處的策略,但偶們的創業板規則卻扼殺了創業板理應提供的功能。各種嚴格的審覈策略和盈利要求,使得能上創業板的企業幾乎都是成熟的企業,雖然規避了很多風險,同樣,也使得投資者無法分享優質企業高速成長的收益。

通過閱讀首批10家企業的財報,淨資產都是過億的企業,最近一年的淨利潤都在3000-10000W,資產質量遠超許多主板企業,這樣的企業,再發展一兩年完全可以通過主板的上市審覈,而且他們都是度過了業績連續大增的年份。這樣的企業,離創業二字已經差距甚遠了。我們總是抱怨A股的企業只會融資,圈錢,不會分紅,投資者難以取得收益,抱怨我們A股沒有走出微軟,谷歌這樣的偉大企業。事實上,需要反思的是我們自己,我們的發行制度,這些年,中國也出現了許多優秀的企業,百度,尚德,騰訊,這都是美股,港股的明星企業,給那裏的投資者帶來豐厚的收益,他們主營業務在我們中國,我們卻只能望洋興嘆。這幾家明星企業在申請海外上市的時候,距離A股的上市要求相距甚遠,根本不可能上市,而且當時還不允許大股東通過二級市場減持,幫助他們成長的VC們自然也不會讓企業選擇A股上市。

作爲創業型企業發展,國外已經有成熟的模式,天使投資-VC-PE-上市,通過天使投資和VC/PE的幫助,大部分創業型企業在取得百萬級別的盈利,千萬級別的資產時候,急需通過更大的平臺融資來擴大規模,做大做強,這個平臺纔是創業板的本質功能,納斯達克之所以成功,就是迎合了這樣的需求,爲更多的中小企業提供了平臺。雖然這個級別的企業倒下可能很大,但取得成功的機率和收益率也是巨大的,任何投資領域,風險和收益是成正比的。雅虎創立不到一年就上市成功,這在A股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所以百度,騰訊,尚德等即便來自中國的企業,也不可能通過A股走出來,更不能與A股投資者分享巨大收益。

首批通過創業板的企業基本不能再算中小企業了,更不算創業型企業,都是接近成熟的企業。股市的本質是爲企業提供融資平臺,並給投資人分享企業融資後高速發展的收益。只有成熟才能登陸A股,沒有成長性,大股東上市只會圈錢那就是必然的了。按照現在的創業板規則,它只是一個迷你主板,畫蛇添足,無任何實際意義,也註定會失敗。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