羣雄逐鹿-紛亂的PC平臺之爭(1)

  60年代末,摩爾、格魯夫等在半導體領域赫赫有名的人準備開辦一家公司的時候,衆多風險投資商爭着給他們提供資金。據說短短一會兒,就籌集到了足夠註冊公司的資本。於是,一家偉大的公司--intel就此誕生了。

過了大約5年,曾和intel創始人在仙童公司(硅谷一家曾經非常著名的公司,裏面很多員工後來都成爲it界的名人)公事過的桑德斯(Jerry Sanders)與另外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也想註冊一家公司。但是由於他們的名氣不大,風險投資商並不看好。據說直到最後5分鐘,他們才湊足了註冊資本,得以順利開辦。當時誰也沒有想到的是,這家誰也不看好的公司,最後竟成爲intel的宿敵。這家公司,就是AMD(Advanced Micro Devices)。

AMD成立的時候,intel已經研究出世界上第一塊微處理器4004。但是當時兩家公司都還沒有將業務重點轉向微處理器,而是存儲芯片,並且都屬於相對弱小的公司。但是IBM的一張訂單,徹底改變了這兩家公司的命運。

由於爲IBM提供微處理器的利潤非常豐厚,Intel高層做出一個果斷的決定:將業務重心全面轉向微處理器。隨着PC在個人電腦市場上攻城拔寨,高歌猛進,Intel作爲當時唯一的微處理器供應商自然獲利頗豐,研發實力得到了迅速的提高,逐漸奠定了其桌面微處理器霸主的地位。

很快,AMD和另一家名位Cyrix(當年CPU三巨頭之一,已經被VIA收購)很快也注意到這個肥美的蛋糕,開始生產和Intel兼容的CPU。由於“×86”並不是商標,任何人都可以用,所以他們產的CPU和Intel名稱完全一樣,唯一的區別只是公司標示。另外他們生產的CPU性能完全不比Intel的差,尤其是486時代,Intel的市場份額一度低於50%。但無論如何,他們只是Intel的追隨者。

爲了甩開對手,Intel爲自己的微處理器註冊了Pentium(奔騰)商標,從而和對手區分開來。於是,在“586”時代,市場上就有三種產品:Intel的pentium,AMD的K5,以及Cyrix的5X86。其中最特殊的就是Cyrix的5x86,它本質上是一顆486芯片,只是性能更強勁而已,由此也可看出Cyrix在486時代的輝煌。

多媒體計算機的發展,打破了這個稍顯沉悶的平靜市場

在經歷了PentiumPro的失敗後,Inte推出了l革命性的PentiumMMX。這個系列將AMD的K5和Cyrix的6x86大幅甩在身後。由於在浮點性能上的差距,AMD和Cyrix的市場份額迅速萎縮,同時由於頻率的提升,不可避免的遇到了發熱量的問題,資金的差距造成了工藝、技術上的差距,並進而造成產品性能的差距。沒有自己流水線的Cyrix終於開始頂不住了。而AMD,也只能將期望寄託在下一代產品K6上。

此時的Intel已經佔領了大量的市場份額,漸漸開始成爲PC硬件世界的主宰。志得意滿的它,宣佈推出PentiumII處理器,並轉換爲Solt1接口,放棄socket7平臺。由於Solt1是Intel專利,AMD和Cyrix無法使用,所以他們只能留守socket7。當時老邁的socket7本不支持AGP和PC100這兩個Solt1平臺的招牌特性,要不是VIA、SIS、ALI的挺身而出,Intel的這次市場策略幾乎將AMD和Cyrix逼上絕路。

VIA率先推出的mpv3芯片組,第一個在socket7平臺上實現了AGP和PC100,而socket7也因此煥發青春,改名爲super7。有了這個平臺,有了以VIA爲首的一羣盟友,AMD終於不再甘於追隨Intel,開始了對抗Intel的旅程。而Cyrix,由於性能太過落後,發熱量又無法控制,最終被當時如日中天的VIA收購了,差不多同時被收購的,還有當年2D顯卡之王S3。

爲了打擊AMD,全面佔據高中低端市場,Intel推出了全新的Celeron(賽揚)。不過早期的賽揚由於沒有片內緩存,性能極差。隨後,Intel推出了帶有一定緩存的新賽揚(CeleronA)。新賽揚由於增加了片內緩存,性能得到了脫胎換骨的提升。另外由於精簡了部分結構,反而使超頻性能大大增強。一塊Celeron300A,可以毫不費力的超到450,搖身一變成爲頂極CPU。由於良好的性能和低廉的價格,新賽揚幾乎橫掃低端市場。AMD的K6,幾乎完全處於守勢,僅靠3DNow!指令集的加入而保住僅有的一點低端市場。

如果說之前的AMD還只是跟着Intel的腳步,走兼容路線的話,K7的出現,就是AMD真的想跟Intel決一死戰了。K7採用和Intel完全不一樣的SoltA/SocketA構架,在當時簡直是一種冒險的舉動。但K7畢竟是AMD的翻身之作,其性能--包括Intel引以爲傲的浮點性能,全面超越Intel同期的PentiumIII。Intel意識到情況不妙後,加緊研究新制程,期望新制程的採用Socket370的Coppermine(銅礦)核心PIII能挽回顏面。遺憾的是AMD的SocketA構架Thunderbird(雷鳥)如期而至,經典的Coppermine核心遇到更爲經典的Thunderbird核心,光芒幾乎被完全蓋住。更爲糟糕的是,AMD除了高端Athlon品牌外,低端的Doron更是憑藉100Mhz的FSB(前端總線,當時也等同於外頻)和驚人的超頻性能,橫掃中低端市場,而基於Coppermine的新賽揚,由於FSB只有66,在Doron面前簡直就是魚腩。

取得巨大成功的AMD越戰越勇,在當時的頻率大戰中漸漸佔了上風。尤其是在極具象徵意義的“GHz生死大戰”中,Thunderbird率先跨過GHz大關,首次將Intel擠下了性能之王的寶座。倍感壓力的Intel強推1.13G的coppermine,企圖扭轉敗局,無奈由於coppermine先天不足,1.13G的coppermine驚爆bug,無奈全部招回,這一年,是2001年。

在CPU市場上節節失利的Intel,在芯片組領域也是昏招百出。440BX出來幾年不見更新。遲遲推出的i810芯片組,集成的圖形芯片性能太差,還不提供獨立顯卡,幾乎就是雞肋。另外由於Intel錯誤的認爲它能主宰一切,打算強推Rambus的內存。雖然客觀上說Rambus內存確實強勁,但無奈價格太高,而且必須成對使用,使得采用Rambus的系統成本據高不下。在這種情況下,VIA獨立推出了PC133規範,並推出對應的芯片組。採用此類芯片組+PC133 SDRam的系統成本相對低廉,而且性能差距也在可接受範圍內,迅速得到了消費者的認同。而此時的Intel,又爆出i820主板bug問題,有一次全部招回。最後不得不向VIA等臺灣廠商低頭,推出支持PC133的i815芯片組勉強挽回顏面。這一年,同樣也是2001年。(待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