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學習之我見

   2006年Hinton等人提出深度學習的概念 ,是人工智能這幾年最大的突破的原因。這裏一句話概括下什麼是深度學習:“輸入一個對象,通過逐層進行多維度運算,最後輸入結果”。
   深度學習其實是相對專家系統而言,之前的判斷是通過用大量 “如果-就” (If - Then) 規則定義的,自上而下的思路。深度學習是仿照人工神經網絡 自下而上的思路,試圖模仿大腦的神經元之間傳遞,處理信息的模式。

   以上是現在深度學習的情況,接下來我說下深度學習以後可能發展的情況。深度學習本質其實就是模擬人腦來學習知識,然後運算處理我們需要解決的問題。所有我們先看下我們的人腦,左腦主要從事邏輯思維,右腦主要從事形象思維。現在我們的深度學習,其實模仿的是人的左腦,通過高存儲,高運算,計算機在很多領域在邏輯思維上已經超過了人腦,仿照人工神經網絡的原理,可以說目前的人工智能算法完全可以替代人。但人的右腦主要是創新,形象思維,這是電腦無法完成的。但人的右腦是如何工作的呢?
   這裏我們來個遊戲,氵+ 來(lai)=淶(lai),氵+ 去(qu)=法(qu),如果最快的速度人們認爲這個是合理的,但仔細一想應該讀法(fa),通過這個實驗我們知道,其實人們識別判斷第一反映是右腦,然後在左腦。也就說人們爲了快速判斷一件事情,第一反映是感性的,後面才理性。
   接下來開始說複雜的了,我們人腦一開始依靠記憶力和邏輯,例如我們小時候認動物:



這個是蛇,小時候父母告訴我們是危險動物,但蛇的種類很多,我們不可能看到所有種類,例如:

   這是一個很抽象的蛇,我們計算機是無法通過第一張圖蛇,判斷第二張圖也是蛇。我們的右腦會把第一張圖的關鍵點提取出來,然後後面看見一樣的,先會用右腦判斷是危險還是安全,然後在左腦詳細判斷出來,這也是我們人類能存活到現在的原因,否則早被猛獸吃掉。
   好接下來說下計算機,人的左像腦就計算機通,過深度學習+海量數據,實現人的邏輯處理,例如運算,圖像比對,重複海量計算等。但人的右腦就比較負責,他需要把一個個的海量數據抽取,然後不斷完善其模型,等出現同樣的問題,第一時間看有模型能匹配沒有,然後在邏輯出有對應的實體數據。
最後總結下:
1深度學習是模仿人工神經網絡,目前已經能超過人的邏輯運算能量,但人的形象思維目前還無法完成。
2人對事情的判斷是先形象在邏輯,這樣可以減少危險,加快對事情的處理。
3計算機需要具有形象思維,才能算完整的人腦模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