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月

程序邏輯抽取-之Linux內核反向設計(www.bricktou.com  or  bricktou.cn)今日上線已滿月,值得總結一下。

在這一個月裏,從v4.1.4到v4.2,從只有中文再到中英雙語(4.3-rc),期間網友提出了一些建議和問題,非常感謝。除了單獨的回覆,我們在此做一下歸納,以期達到更好的服務廣大網友。

常言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就是最初我做這個工具的原動力。因家庭環境影響,從小我就知道手頭有順手的工具,幹活就不累。記得當初保險公司險種精算數據入庫,公司讓我做數據轉換,一個險種給我一週的時間,做了兩個後,我就做了個小工具,兩個小時解決問題,於是就憑藉這個工具我爽了兩三年,後來領導知道了,於是我的好日子結束了,不久後保險公司知道了,領導還要我給保險公司寫個操作手冊,從此之後,公司就再也接不到這種活了!

有人問我爲什麼稱爲“磚頭”(brick),期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磚頭應該是人類文明史中最早的“標準件”(值得考證一下)。程序語言不過如此,只有三句半話:賦值、分之、循環和轉移。單獨一個語句、一個函數,對程序員都不是難點,但成百上千個語句和函數組織到一起,就成爲一個宏偉建築,你就很難瞭解到這個建築的全貌和“重心”。究其原因,程序語言是由符號組織的,而符號需要經過大腦的轉換才能夠行成思維認識。因此這個工具需要符合人的思維習慣:容易閱讀的,就容易理解

有網友質疑:如果翻譯的不好(對Linux這個系統),豈不誤人?實際上,這個工具提供的是認識“系統”的一種捷徑,其宗旨是:你要把重心放在系統做了什麼,而不是程序是怎麼做的。就像看書,你需要先看看摘要,然後纔是重點閱讀。其實linux的原版註釋也存在文不對題的現象。

關於爲什麼不與源程序一起展示(顯示),我只能說:那樣的界面會很亂。十年前在做工具的初期,我就參考過很多工具,評估的結果就是隨波逐流的結果最終會讓我看着頭疼。這個可能是與Linux源碼不做註釋相吻合的。

關於與靜態代碼檢查器的區別:我就是一個程序員,我可不想要一個整天給我挑毛病的工具,我要的是能夠幫我發現問題的工具!

這次佈置了雙語環境,從英文界面看,可能更乾淨一些,看着會舒服點。其實中文界面一樣能夠達到,只是由於中文沒有實現全部的註解,導致顯得亂一些,這個真心期望你的參與。

另外對於表達式的表述,我們也期望聽聽你的聲音:使用操作符連接已註解的內容好,還是使用自然閱讀語言表述表達式好?這個會決定今後版本的表述方式。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