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中如何處理與領導的關係

誠然,和領導的關係處理得好不好,不僅關乎心情,更關乎你未來的發展。但是爲啥你使盡渾身解數,老闆還是對你愛理不理呢?
 難道真的是氣場不合?還是星座不搭?都不是,讓我們來盤點下和領導打交道的幾個誤區,教你不卑不亢,就成爲領導最離不開的得力干將。
1、千穿萬穿,馬屁不穿?
不懂讚賞的藝術,只會讓人尷尬。稱讚是一門藝術,不僅僅是對於領導,對於下屬,對於長輩,甚至是當你的女朋友穿了一件新衣服來問你意見的時候,你都不能不經大腦胡亂吹捧。嘴巴甜,做事殷勤,自然沒有錯,但是都應該建立在不違背自己原則的基礎上。不然,可就真成了“馬屁拍到馬腿上”。
2、天天加班到12點?
效率纔是硬道理。
職場中有一些看似很勤奮的人,他們每天都會最早來,也一定會在領導離開後再走,別管在忙什麼,總之很忙,每天都加班。自以爲肯定會得到上司的器重,但適得其反,同事覺得他是個喜歡邀功的心機婊,更有人認爲他是效率低下,不得不加班。
前段時間有一篇廣爲流傳的文章--遠離那些不聰明且勤奮的人》,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沒有目標的努力就是原地踏步,沒有意義的加班歸根到底也是沒有意義。說白了,真正讓人賞識的是你的工作能力,而不是日日加班的形式主義。
 休假也是一樣,牛津經濟研究院分析得出,所有假期都休光的人升職或者加薪的可能性比那些還剩下至少11天帶薪休假的人高6.5%。優秀的員工休假也是那麼的理直氣壯,所以,別攢着你的年假不休息了,多陪陪家人,偶爾旅遊放空自己,更能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創造新的成績。
不做只知勤奮的老黃牛,不僅是爲了給領導一個工作高效的好印象,更加是爲了對得起自己的時間,對得起自己的人生。
3、做永不犯錯的完美員工?
當心第一個被放棄。
人非草木,孰能無過。在職場上,我們常常謹小慎微,生怕犯錯,也不願意承擔過多的責任。這樣做是不是就安全了呢?
有這樣一個故事:有家單位要裁員,每個部門裁掉三分之一,一時間人心惶惶,大家都在盤算自己犯沒犯過什麼錯誤。而結果公佈的時候,與猜測大相徑庭:同一個部門,在工作上曾經有過紕漏的人安然留下,倒是從未有閃失的人成了辭退對象。
爲什麼會這樣?被辭退的人憤怒地衝進領導辦公室,得到了這樣的回答:“我要的是能夠創造價值的人,而不是從不犯錯的人。”
換句話說,沒有人會從不犯錯,不犯錯,有時候恰恰就是不作爲。有的時候,這樣的人不是不出差錯,而是混日子。
同理,職場小兵常常很憤怒:爲什麼活都是我乾的,而讚賞都是我領導的?
因爲你的上司承擔了任務失敗的全部責任和風險。能承擔多大的風險,才能得到多大的讚譽。永遠躲在別人身後求一個安全,就永遠都不會有出頭之日。
4、Show Time!我就是明日之星!
表現欲太強反而給自己招黑。
新時代不鼓勵默默耕耘了,有成績就要說出來,這當然無可厚非,但是是否善於表現自己的人就一定會得到賞識呢?那也未必。
小王是一個職場新人,學日語出身,英語也非常流利。雖然目前的工作並不需要用到他的語言技能,但是他反而不說幾句日語就不舒服的樣子,跟人對話總要蹦出幾句,關鍵是還沒人聽得懂。打電話也是英文+日語,一邊還用炫耀的眼神看着大家,久而久之,同事都跟他疏遠了很多,領導也並不器重他。
小王就是職場上最容易“招黑”的一類人,善於表現自己的技能,或者是善於誇大自己的功勞,以爲這樣肯定平步青雲,殊不知能力再強,如果招同事討厭,也無法得到老闆的賞識。高調做事,低調做人,拿捏得當,纔是職場人必須學會的技能啊!
5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
將分內的事情做到極致。
“Kevin,來幫我複印一下這份文件。”“Kevin,這個PPT幫我潤色一下。”“Kevin,你文案功底不錯,幫我看看這篇稿子。”
……
怎麼樣,有沒有似曾相識的感覺?我們每個人都曾經是“Kevin”,初入職場,認爲只要做得多,什麼都會做,就一定會得到上司的賞識。
不否認,多會一項技能就多一個混飯吃的手段,但是樣樣都會,就會讓你沒有時間錘鍊自己的核心技能。永遠給人打下手,永遠不能自己扛起一攤事情。
職場歡迎“自私”的人,你不用永遠惦記着幫別人分擔,你需要做好的就是自己的工作,把分內之事做到極致。只有各司其職,一個部門的競爭力才能被發揮到最大化,這也是老闆樂見的結果。
想要得到上司的賞識,靠的不是你對領導說了什麼,你爲他做了什麼,關鍵是你要做一個工作能力過關的成熟職場人。在《職場上,打敗你的不是不聰明,而是不動腦》中有句話這樣說:“無論聰明還是不聰明,無論畢恭畢敬還是選擇放輕鬆的態度,老闆的喜好因人而異,完全不必爲了討好取悅老闆而犧牲了自己的個性。”
如果你爲了討好老闆而勉強自己,那麼初衷便是錯的,做好自己,將工作做得極致,你就是所有企業最愛的職場精英。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