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2.11中的幀間間隔(SIFS/PIFS/DIFS)

一、IEEE 802.11標準的MAC子層分爲兩種工作方式:分佈協調功能(DCF)方式和集中協調功能(PCF)方式。

1、分佈協調功能(DCF)

DCF 方式:(不使用基站)是 MAC 中最基本的介質接入控制機制。DCF 機制基於 CSMA,並以RTS/CTS 握手機制作爲輔助的介質訪問方式。這種控制方式利用載波偵聽機制,適用於分佈式網絡

分佈式網絡:沒有中心節點,由分佈在不同位置的節點互聯而成。網中任一點均至少與兩條線路相連,當任意一條線路發生故障時,通信可轉經其他鏈路完成,具有較高的可靠性。同時,網絡易於擴充。


2、集中協調功能(PCF)

(使用基站)適用於具有中央控制器的網絡中。


二、幀間間隔(IFS: interframe space)

爲了儘量避免碰撞,802.11規定,所有的站在完成發送後,必須再等待一段很短的時間(繼續監聽)才能發送下一幀。這段時間的通稱是幀間間隔IFS。幀間間隔的長短取決於該站要發送的幀的類型。高優先級的幀需要等待的時間較短,因此可以優先獲得發送權,但低優先級幀就必須等待較長的時間。若低優先級幀還沒來得及發送而其他高優先級幀已發送到媒體,則媒體變爲忙態因而低優先級幀就只能再推遲發送了。這樣就減少了發生碰撞的機會。至於各種幀間間隔的具體長度,這取決於使用的物理層特性。

IFS提供對無線介質訪問的不同優先級來進行劃分的,不同優先級按照IFS的時間長短來進行劃分,時間越短,表示其對應的優先級越高,幀間間隔的時間從小到大列出如下:

1、SIFS:短幀間間隔

SIFS是最短的時間區段,用來間隔需要立即響應的幀,如控制幀(RTS/CTS/ACK)等。在幀交換順序地兩次傳輸之間使用最短間隔,可以防止其它正在等待介質的站點試圖使用介質。

2、PIFS:集中協調功能幀間間隔,只能夠由工作於PCF模式的站點來使用。

3、DIFS:分佈協調功能幀間間隔,只能夠由工作於DCF模式的站點來使用。

4、EIFS: 在前一幀出錯的情況下,發送節點 不得不延遲 EIFS 而不是DIFS時間段,再發送下一幀。


                         (IEEE 802.11標準)CSMA/CA協議工作原理圖


爲什麼信道空閒,還要再等待一段時間DIFS呢?

就是考慮到可能有其他的站有高優先級的幀要發送。如果有,就要讓高優先級幀先發送。


802.11無線局域網採用的是停止等待協議(stop-and-wait:每發送完一個分組就停止發送,等待對方的確認;在收到確認後,再發送下一個分組),是一種可靠傳輸協議。發送方必須等待對方的確認幀。但802.3有線局域網的傳輸是不可靠的,發送方把數據發送出去就不管了(當然若檢測到碰撞是必須重傳的),如果需要可靠傳輸則由高層負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