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看OA如何攻克政府公文管理“多、細、繁、急”4大痛楚

摘要:公文管理在政府和國企裏邊本身是一個複雜的體系,牽扯到的部門和人員極爲廣泛,同時,公文的擬稿、審稿是否規範,簽收、執行情況如何等,傳統的公文管理是無法體現和進行跟蹤的。

【案例背景】公文管理四大痛

曾幾何時,“文山會海”四個字似乎概括了政府機關的絕大部分工作,而如今,針對“文山會海”整改行動早已在全國開展起來,但對於政府機關而言,公文和會議仍然是逃不開的兩大核心。一個在政府機關工作的朋友告訴我,他所在的單位,一年處理的公文有6萬多件次,如果按工作日來算,每天要處理一百六七十件,其重要性可見一斑。

公文處理是各級行政機關一項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工作和行政行爲,是機關之間進行工作聯繫的紐帶與橋樑,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主要表現在:

 

多:政府機關的公文類型繁多,包括決議、決定、命令、公報、公告、通稿、意見、通知、通報、報告、請示、批覆、議案、函、紀要等,幾乎涉及到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可以說,離開公文,很多政務工作將無法進行。

細:政府機關對公文格式的要求非常嚴謹,從審批用詞到發文的字體字號、線的顏色/粗細都有嚴格的標準。各個環節都需要嚴謹仔細

繁:政府機關每一種發文的文種的審批都有明確的審批路徑,並且會涉及到上下級單位之間的流轉,規範性強且複雜程度高。

急:政府公文往往對時效性要求非常高,什麼時候的事什麼時候辦,一個文件不可以一辦就辦個十天半個月甚至更長時間:抗洪搶險的文件等洪水漲得決堤了再辦將沒有任何意義!

 

政府機關走出“文山會海”,走向高效辦公,就好比斷奶的過程,是一種必然,但過程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

 

【案例再現】以公文管理爲核心的政府工作平臺

如何更好、更高效、更規範地落實公文管理呢?

回首2003年,協同OA剛剛開始往辦公領域發展的時候,就已經註定了協同OA與政府公文管理的不解之緣。如今,協同OA已經成爲全行業適用的組織管理平臺,以公文管理爲核心的政府工作平臺也受到了政府機構的青睞。

 

以公文管理爲核心的政府工作平臺

 

發文擬稿——

細緻落地:文種、公文格式、緊急程度細節全覆蓋;

化繁爲簡:隨需觸發發文路徑,支持複雜流轉路徑。

 

發文審覈:合併文件供領導審閱&移動端推送、實時審批,支持手寫籤批

 

套紅簽發

 

發文用印

 

工作門戶(上:百度風格通用工作門戶、下:領導個性化的虛擬工作桌面)

 

【案例延伸】OA中公文管理的落地難點

公文管理在政府和國企裏邊本身是一個複雜的體系,牽扯到的部門和人員極爲廣泛,同時,公文的擬稿、審稿是否規範,簽收、執行情況如何等,傳統的公文管理是無法體現和進行跟蹤的。即使通過協同OA落地,也需要多維思考:

 

Ø  擬稿(發文單填寫、正文起草、確定是否會籤、會籤人是誰、確定發送範圍):修改的過程應該有不同正文版本保留修改痕跡

Ø  會籤(查看正文、修改正文、提供會籤意見)需要版本保留痕跡;有權限的人可以查看痕跡;涉及到手寫批註

Ø  審稿(綜合會籤意見並修改正文確定簽發方式、確定簽發人是哪位或哪些領導)

Ø  簽發(相關領導提供相關簽發意見或退回)

Ø  編號(對正式發文進行文件編號)

Ø  蓋章:需要電子印章,涉及到印章管理

Ø  套紅:必須符合一定的格式

Ø  分發簽收:可以知道應閱、已閱、未閱

Ø  查閱(內部收文單位查看正式發文)

Ø  打印:必須能夠控制誰可以打印紅頭文件幾份;黑頭文件是否需要控制打印

Ø  執行:督辦、催辦

Ø  公文歸檔查詢:可以很方便按照時間、主題、關鍵詞、發文單位等屬性進行檢索、歸類

Ø  ……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