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計量單位--dip、px、sp之間區別與聯繫

原文:http://blog.csdn.net/lilu_leo/article/details/6978681

在頁面佈局的時候,很多時候需要指定控件寬、高、距離其他控件及邊界的距離,字體大小等,都需要計量單位,它們的具體含義以及相互之間如何切換呢?(資源均來自網上整理所得)

1. dip: device independent pixels(設備獨立像素). 不同設備有不同的顯示效果,這個和設備硬件有關,一般我們爲了支持WVGA、HVGA和QVGA 推薦使用這dip,不依賴像素。 等同於dp。

   這裏要特別注意dip與屏幕密度有關,而屏幕密度又與具體的硬件有關,硬件設置不正確,有可能導致dip不能正常顯示。在屏幕密度爲160的顯示屏上,1dip=1px,有時候可能你的屏幕分辨率很大如480*800,但是屏幕密度沒有正確設置比如說還是160,那麼這個時候凡是使用dip的都會顯示異常,基本都是顯示過小。      
 dip的換算: 
dip(value)=(int) (px(value)/1.5 + 0.5) 

其實來說可以簡單的以dip=px*2/3即可,大差不離。

2. px: pixels(像素),不同的設備不同的顯示屏顯示效果是相同的,這是絕對像素,是多少就永遠是多少不會改變。

3. sp: scaled pixels(放大像素). 主要用於字體顯示best for textsize。

4. pt(points)——磅:1pt = 1/72英寸

佈局的時候儘量使用dip,少使用px,因爲在不同的設備,分辨率什麼的不一樣,很影響視覺效果。官方推薦是,像素統一使用dip,字體統一使用sp 。在同一個設備中,分辨率設置不同,使用px作爲計量單位的話,會出現不同的效果,而使用dip則不會。 如果設置表示長度、高度等屬性時可以使用dp或sp。但如果設置字體,需要使用sp。dp是與密度無關,sp除了與密度無關外,還與scale無關。如果屏幕密度爲160,這時dp和sp和px是一樣的。1dp=1sp=1px,但如果使用px作單位,如果屏幕大小不變(假設還是3.2寸),而屏幕密度變成了320。那麼原來TextView的寬度設成160px,在密度爲320的3.2寸屏幕裏看要比在密度爲160的3.2寸屏幕上看短了一半。但如果設置成160dp或160sp的話。系統會自動將width屬性值設置成320px的。也就是160 * 320 / 160。其中320 / 160可稱爲密度比例因子。也就是說,如果使用dp和sp,系統會根據屏幕密度的變化自動進行轉換。

apk的資源包中,當屏幕density=240時使用hdpi 標籤的資源

當屏幕density=160時,使用mdpi標籤的資源

當屏幕density=120時,使用ldpi標籤的資源。

不加任何標籤的資源是各種分辨率情況下共用的。

其中,px和dip之間的切換如下:

    pixs =dips * (densityDpi/160).   
    dips=(pixs*160)/densityDpi  
public static int dip2px(Context context, float dipValue){   
                final float scale = context.getResources().getDisplayMetrics().density;   
                return (int)(dipValue * scale + 0.5f);   
        }   

    public static int px2dip(Context context, float pxValue){   
                final float scale = context.getResources().getDisplayMetrics().density;   
                return (int)(pxValue / scale + 0.5f);   
        }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