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頻節能是僞科學?

cooliscool 2008-08-20 22:37
變頻節能是僞科學?

某網友:DXHB你好,我是一名研究供水變頻器的在讀XXX,現在正在寫一篇關於供水變頻的節能文章。看了你寫的帖子,有了很多的想法,也查閱了很多資料。

我看到的文章有70%以上都是以很具體的實例說明了節能效果,而且 大都是集中於水廠供水。文章中沒有象你在貼子中要求的那樣給出了各項參數,但從能量守恆角度看,同樣是一年(假設用水特性是一樣的)耗電量,採用變頻調速前後的確是出現了節能的效果,而且一般都在20%左右,不知你對這有什麼看法?

不論是諧波損耗,效率降低,還是其他中間環節出現的能量變化,從總體來看變頻起到了節能效果。同時,實際當中可以採用很多手段來見效諧波損耗,採用電抗器就是常用的一種,電機的銅耗可以採用電流控制的優化算法來減小。當然,這可能還有一個前提條件,就是原來的水廠供水系統由於考慮的供水欲量較大,選用的電機和水泵與實際現比出現了選型較大的情況,但我認爲這種選型還是有一定的合理性。城市供水在總體趨勢是在向上發展,當人口增多總體供水需求變大時,這樣的選型就能體現她的合理性。

你提到,變頻器在普通的恆壓供水中的能源損失一般在30%以上;在自來水廠的恆壓供水中的能源損失一般在20%以上.------可以認爲正常情況下,變頻器恆壓供水理論上是100%負節能。

我理解的是,你是不是認爲沒有經過合理選型的電機和水泵浪費的能量非常大,用了變頻器以後,相對減少了由於選型不對造成的能量損失,但相對合理選型後而言,仍然是在浪費電能。如果不是,那我想知道你說的能源損失針對的對象,而且這樣的損失是否有理論或實際的數據依據。如果是,我覺得采用變頻減小損耗,還是可行的。變頻器主要能實現水泵的平滑調速,消除水錘效應,同時國外高端變頻器的諧波損耗相對低端參品還是很小的,基本在5%以內。

至於高層供水及其他水壓要求較高的場合,我人爲變頻節能不現實。但這些不能否認在大型水廠供水的節能效果,看到你提到了變頻時的水泵效率衰減示意圖我很想看看,因爲具我查《離心泵》,機械工業出版,陳乃祥,書上給出瞭如下圖的離心泵綜合特性曲線




 

上面假設,A爲開度最大時的管網阻力曲線,,額定轉速960r/min,當流量要求從MN時,對應的泵轉速爲530r/min,j降到了原來的55%,且水泵工礦點的效率仍然保持在80%以上。

節約的能量遠遠大於水泵效率下降帶來的能耗損失。不知,你對我的分析是否贊同。

 

回覆:請允許偶對騙子誤國誤民的強烈憤慨!)

請允許我指出你分析明顯錯誤的地方並從新分析:

1.      當流量要求從MN時,對應的泵轉速爲530r/min,j降到了原來的55%,且水泵工礦點的效率仍然保持在80%以上。是指水泵自身的高效區效率已經下降了7%.

2.      在泵轉速爲530r/min,降到了原來的55%,水泵流量在1m3/小時,極限揚程也只10,在固定管道壓力下,根本不能輸出水.效率爲0.( Q/H曲線3-4)而此時水泵的最低功耗不會低於1KW.

3.      根據該水泵的Q/H曲線1,該泵合理工作的輸出揚程是22-23.

4.      在管網水阻波動爲21-26,該水泵效率仍然可以保持84%.

5.      同樣在管網水阻波動爲21-26,如果採用變速運行,計算該該水泵在頻率爲42HZ, 極限揚程是20,此時效率是0.計算方法(42/50)2·28.5米=20.------ 注:28.5米是額定960r/min時極限揚程; (42/50)2變速運行揚程變化計算公式.

6.      從上圖還可以看出, 變速運行自身的高效區效率已經有大幅下降趨勢. Q/H曲線1-4的高效區效率分別是:91%;84%;82%;78%.

7.      同樣如您所設想條件, 當流量要求從MN額定960r/min,水泵效率分別是84%70%.如果採用變速水泵高效時的頻率是18.75(160/60=50/18.75)很明顯在管網要求揚程21-26情況下,此頻率明顯不能輸出流量. 在管網要求揚程21-26情況下,重複以上計算,允許頻率變化1-1.5HZ,由此節約的電平均只有1%,不能補償變頻器的固定損耗,更不用說諧波損失,與回收成本。

8.      通過以上細緻的分析,您應該能理解爲什麼我說水廠變頻節能的實質是PLC節能,而變頻器只不過是個不光彩的騙子道具!而採用變頻還加大寶貴能源的浪費!

9.      那麼,爲什麼騙子(包含個別無知的知名專家)一定要借變頻器充當道具?理由很簡單, 一般水廠水泵總功率在3000KW左右,因爲是多機並連,通過減少開機數量,需要採用變頻控制的功率不到300KW,實際變頻器成本不到120/KW.此時騙子爲了迷惑並安慰用戶一般都會投入1000KW左右的變頻器,其中如果有必要完全可以用成本40/KW的軟啓動器冒充700KW,實際總成本低於30萬元, 而採用變頻節能,能以莫須有的控制軟件無形成本爲由,將費用虛高到1-5百萬!!!!!由於個別水廠的工作人員的業務知識與普通文盲沒有多大區別,原來造成的浪費一般有30%左右,通過PLC控制可以減少浪費25%,再扣除變頻器額外損失,實際節能20%很容易。騙術就大功告成了。如果不假借變頻器充當道具,充其量報價只有5萬。

10.  變頻器是另一種形式的洋垃圾,給我國造成的能源與無效投資損失不計其數(上千億)!變頻器唯一合理用途是精確調速,以犧牲能源來滿足工藝要求。

11.  變頻節能其它沒有科學根據想當然的藉口:減少啓動衝擊電流----電動機在設計時都考慮過啓動衝擊電流,我在自己的45KW水泵上做過有載試驗:連續啓動1000次(間隔15秒,由於時間關係我相信電動機連續啓動100萬次都沒有任何關係),電動機沒有任何損壞跡象。啓動衝擊電流一般只有3-15秒,損失的電微不足道;提高功率因素---重複補償,沒有意義。。。。。。

12.解決水廠水泵效率僅僅採用調節池的簡單設計,國內大型水泵實際使用效率都可以超過85%!(92%-7%的管損)比較一下浪費了多少能源!!當然,在缺乏創意,死板保守的設計者看來,即使是增加一個調節池也是違反天條,不可接受。

即使是空調循環泵,一切節能數據都在造假,實際是拆東牆補西牆。沒有一家經過最簡單的檢驗(綜合能耗比)。

我建議:現在捧變頻器臭腳的很多,但是出來混的都要還的。而且即使再多100倍臭腳愛好者,也不能改變變頻器浪費能源的原理。最多是又一場鬧劇。如果閣下知道國內被隱藏的北京XX大學、福建X自動化、等等知名學校大量變頻器節能失敗的案例,您的一切原來觀點都會改變!有興趣可以兵行險招,在反抗變頻器節能的僞科學上有所作爲,相信比盲從更有意義

cooliscool 2008-08-20 22:47
斑竹有點片面了,我接觸過幾個工程,做的冷凍水泵變頻改造,一級泵系統。考慮冷凍機的允許最小流量,設定最小頻率。工程改造變頻裝置是廠家免費做的,廠家工程投資回收是按照節省的電費進行分成。使用方不需要提供任何費用,只需要提供前幾年的運行電量。改造後重新掛電錶計量。據我所知,效果很好。如果有人有興趣瞭解這幾個工程,也可以聯繫我。

另外變頻節能應該在國外早有定論了,現在的國外工程也都是這麼做的,之所以在國內效果不好,我覺得主要是管理的問題。在中國暖通空調設施的自動控制大都是擺設,這不是設計的問題而是後期管理的問題。

cooliscool 2008-08-20 22:48
以上諸位觀點都有些偏頗,尤其是帖子的標題

VPV系統作爲一種新技術與老系統的結合,具有其不可替代的優點,也有新技術在實際運用裏碰到的問題

我對該種系統進行了兩年的實際系統測試,也翻閱了一些國內外相關資料,談談個人的想法

1.變流量系統實際運行下來不節能的原因並不是理論上的,根本原因是控制技術上的,控制技術的模糊直接導致節能效果的低下. 造成這一結果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a)設計人員對變流量控制技術的理解、掌握不夠透徹,造成在控制點、控制參數、控制方法設計上的不合理。b)施工過程中,施工單位由於某些原因對系統的原設計進行修改,從而改變了系統設計初衷。C)系統的運行維護人員對系統的不瞭解和對系統控制認識的模糊,沒有經過正式專門的培訓而對系統進行錯誤的控制。比如現在常用的控制是壓差控制法,而壓差控制就分爲三種方式:末端,近端,總管的壓差控制.現在國內的變流量系統爲了便於設計和施工,又都採用了總管壓差控制的方法,對這種方法的認識不透徹對變流量系統的節能效果是致命的打擊,因爲總的壓差恆定了,水泵的頻率就將不下很低,只是在某個頻率周圍波動,完全失去了vpv的有點.解決的方法就是把總管設定壓差作爲一個變量隨負荷變化,然後變頻泵再根據這一新的壓差運行,當然壓差設到多少這是問題的關鍵,這方面國外提出具體做法如下:

(1)當所有的末端兩通閥開啓度都小於90%,這種狀態連續保持10min ,把壓差傳感器的設定值減少10%;

(2)當所有的末端兩通閥開啓度都大於95%,這種狀態連續保持8min ,把壓差傳感器設定值增加10%;

本人認爲,如果真能按這一方法進行控制將會發揮出變流量系統的節能潛力,但也可以看出,實現起來是比較困難的,還需要恨多的配套自控技術.除此之外,還可以採用流量,供回回水溫,主機電流等方法進行控制,但是我們研究的還是太少,而且完全沒有條件進行系統的研究.

2. 片面誇大了vpv節能效果,對於水泵功率與轉速的關係,人們認識還是不夠清晰,能耗分析時常常存在兩個誤區:

A、在談到變頻控制時,總是認爲水泵功率與流量成三次方關係。當流量變爲設計工況時的一半時,認爲功率就變爲原來的0.125。而常常忽略了這一關係存在的前提條件,就是兩個運行工況必須是水泵的相似工況,在實際的運行中,並不是所有的運行工況點都是水泵的相似點,需要視不同情況而定,而不能認爲三次方關係任何情況都成立(這方面我做了大量的測試實驗,由於還沒有完全整理出來和部分其它原因,還不能定量的跟大家討論)。

B、忽略了臺數控制,比如四臺水泵並聯運行,部分負荷時,四臺水泵都變頻控制,使流量變爲原來的一半,那麼四臺水泵的功耗變爲原來的0.125,這樣分析也是不合理的,因爲當末端要求流量爲設計流量的一半時,四臺泵只開其中兩臺就完全可以滿足流量要求,此時水泵並未變頻,水泵工頻工作就可滿足系統要求,而不能認爲所有變流量運行時,都根據水泵變頻原理進行計算,忽略了水泵的臺數控制,這是不合理的。

cooliscool 2008-08-20 22:51
最簡單的東西往往最容易被人忽視,如果連最基本的原理都搞不清楚,就更不用大呼小叫什麼高深的東西了.水泵效率下降和空調主機效率下降我也研究過的,這兩個問題採用一些人爲的設計手段和控制手段都可以進行避免:

1)水泵效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水泵在低負荷,低頻率下的運行,如果採用兩臺不同型號兩臺水泵,一臺是大流量大揚程的,另一臺相對較小,對大型號的水泵進行變頻,就可提高變頻水泵的負荷率,不必運行到很低效率就可實現加減泵了,這就很大程度的避免了水泵的效率下降.當然,不同揚程水泵並聯必須注意很多問題,我這個提法尚處於探討階段,但是提出了一種VPV避免這一缺陷的方法,暖通空調雜誌收錄了我的一篇這方面文章,裏面有比較詳細的介紹,有興趣的話可以留意一下(近期會發表).另外,當我們面前出現一個問題的時候,第一反應應該是想到怎麼去解決,而不是想盡辦法去否定.

2)主機效率下降的原因是水量降低,溫差增大.如果選擇合適的冷機臺數也可較好的避免這一問題.比如一個系統用了三臺冷機,當水量降到70%,只開兩臺冷機,降到30%,只開一臺冷機.這樣既滿足了負荷的需求,也不致使主機的出水溫度變低.當然我只是舉例了三臺,只要配置的合理,就完全可以降低冷機效率下降區間,即使冷機溫度稍微超一點,效率也不會猛降的.這種提法也是最簡單的原理,不知道你有沒有想過.

至於你說的諧波損失,我想你也沒有完全搞清楚到底是個什麼東西.我提一個最簡單的方法就可以得出來了,如果有條件的話,你也可以試試:

一臺變頻器,一臺水泵或風機,一部電錶,運轉變頻風機或水泵一段時間,比較變頻後和工頻下水泵的耗電量,並折算出水泵或風機的實際耗功率與運行負荷率的比值關係,如果超過了二次方,說明諧波損失有,但不是很大,至少證明了vpv有相當的節能潛力,即使是一次方以上,說明這種系統還是節能的.如果你沒有條件,我正在搭這樣的試驗檯,過些時間只能給你透露點結果.

至於我的實測數據,我想也沒必要全給你拿出來看了,不知道我寫的點東西能不能粘上,我只能說節能效果沒有人們說得那麼高,但是有相當的挖掘潛力,因爲通過現場的一定調整馬上就會體現出來了效果,爲什麼可以這麼肯定的說,因爲這個月的電費比上個月的便宜了很多.

cooliscool 2008-08-20 22:57
看了一些,樓主有些帖子有理,有些就有點,呵呵,不說了。但不要隨便掛僞科學的帽子,也不要任意擴大化

變頻的問題,我想並不象樓主想的那樣,看了一些你對空調系統的分析,有不少問題。

感覺樓主對於變頻供水比較熟悉,我不熟悉這個,不過可以按常識做一些分析。

變頻恆壓供水和空調水系統變頻的工況是不同的。恆壓供水的泵兩側是保持壓差的,可以說類似一種堵轉狀態

流量和泵的壓差並沒有直接關係。空調水是個循環系統,0流量對應0壓差。

所以,可能樓主說的變頻恆壓供水很有問題,但是空調的變頻水量調節肯定是有效果的。

還有,不知道樓主做過空調設計沒有,我想這個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的設計。如果很完美,的確很多地方都不用調節了,然而這是不可能的。

空調系統設計時,很多負荷是無法預測的,設計餘量有時很大。因此初調節和運行調節非常重要。而你提出的所謂靠閥門調的方法,和變頻相比,哪個效果好是有定論的。實際上,變頻節能節在哪裏?就是節在實際工況與設計工況的差異上。包括2個方面,1是設備的實際能力和設計工況下需要的能力的差異,另一個是負荷變化導致的工況偏離設計工況。而空調系統恰好在這兩個方面都有很大的空間。

空調系統中風機和水泵在低轉速下的效率降低並不大。實測的結果,基本上變頻調節時,能耗與轉速的2.5次方以上成正比。這個比起閥門調節來要強得多了。

現在配電室一般都有有功和無功電錶,自己可以很容易實測。

至於樓主說的變頻器的各種損失,我想可以去找找廠家,看一些專業的書籍。這個屬於電力系統的問題了,據我所知,沒有那麼嚴重。目前的變頻器技術上已經很好地解決了這些問題。

當然我同意一點,變頻技術有它的適用範圍,不能濫用,濫用是國內的毛病,但變頻調節絕不是甚麼僞科學。

cooliscool 2008-08-20 22:59
我最近完成了一項酒店的空調設計,是完全變流量系統,製冷機保持在100%負荷下運行,二次變頻水泵根據回水溫度調節,系統多餘或是不足的冷量由一個100多立方米的承壓蓄水罐調節,實現了變流量系統。由此可以通過科學的運行管理,實現了多次蓄冷目的。該項目正在安裝,計劃在明年2月投入。

    系統不是變流量,搞什麼變頻!

    最近我瞭解到一位變頻專家給人家冷凍水變頻,結果低於40赫茲時,冷凍水溫差不升反降,好在是調試階段,沒出事故。什麼原因?冷凍水流速已經不在紊流區域。

cooliscool 2008-08-20 23:00
衆所周知,變頻器是大功率非線性電力設備。經廈門市節能服務中心對廈門捲菸廠的現場檢測變頻器產生的諧波損失高達自身體額定功率的20%。廈門捲菸廠由於採用的變頻器比較多,線路整體諧波含量已經高達8%!
       由於目前全世界還沒有(預計100年內也不會有)真正能治理諧波的技術與設備。隨着變頻器大規模的使用,除用戶有大量隱形損失(變頻器處分表不能計量諧波功率,但是總表是可以體現的!),國家電力線路的污染也越來越嚴重。
          1。採用變頻器節能需要考慮高達20%的隱形損失,而不是某些廣告資料所吹噓的3%-5%---任何廠家都無法在變頻器上實現如此低的損耗。
          2。目前全世界還沒有(預計100年內也不會有)真正能治理諧波的技術與設備。所有吹噓可以治理的都是騙子。仍然是採用分表計量的障眼法。---如果能治理,僅僅搞定鋼鐵廠中頻爐的諧波問題就可以發大財!
         3。正常情況下,變頻器只有超過25%以上的節能才大概算是有效節能。即通過局部電度表計算的變頻器節能率減去25%後,纔是真正有效的節能。低於25%的不但不節能反而浪費能源。

國家爲什麼沒有禁用變頻器的關鍵原因,是還沒有真正意識到變頻器的諧波危害。
我國技術力量與政府行政的嚴重滯後是有目共睹的,並非僅僅是技術因素。
打個比喻:我們目前所吃的魚、蝦、蟹、肉、無不比此次公佈的多寶魚的有毒成分少(激素、抗生素、重金屬)。但是,因爲涉及的範圍廣,這是不可能禁止的。
又如:我國電網電壓基本是向上波動5-10%,每年造成的浪費超過2個三峽工程。這個簡單的道理是任何人都可以明白的。現在的技術可以輕鬆實現電壓波動小於1%,而且投資很小。但是現在還沒有實現,原因自然是供電公司的利益問題!!而不是技術問題。
同樣的道理,變頻器雖然對電網有污染,而且根本上不可以用於節能!但是,可以促進用戶多用電!電力部門在還沒有造成大規模影響之前是不會叫停的。
現在任何書本都在吹噓變頻器節能,但是真正認真分析變頻率器諧波問題的卻沒有一家!!
中國的技術末路不是缺乏技術人才,而是人云亦云的垃圾專家太多!真正有真知灼見的理論是不能得到任何重視的。我多次將變頻器節能是錯誤的技術原理,以及現場檢測的報告發到國家發改委與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卻無任何迴應。----這就是爲什麼國家不叫停變頻器的關鍵。

cooliscool 2008-08-20 23:00
lxm447:
朋友介紹,真的很高興看到您的論點!
有幾點拙見與您交流:
1。“主機效率下降8%.綜合節能沒有多少”-是不是可以理解爲還是可以節能的?
2。“卻會產生末端製冷量下降,對系統都會存在的不利迴路影響更大.”-是否可以認爲把原來被大流量遮蓋的系統水力不平衡的隱蔽缺陷明顯化了?
3。“採用變頻變水量,理論上50%流量時,輸入功率會減少80%,但是揚程也減少了75%.而系統的固定水阻力是不會減少75%,實際等於水泵處於低效區工作”-輸入功率會減少80%是依據三次方水泵相似定律得出的吧?你既然承認“系統的固定水阻力是不會減少75%”既管網特性係數不是常數而是變量,何以又有輸入功率會減少80%的結論呢?“系統的固定水阻力”與“是不會減少75%”之間是否存在邏輯錯誤?
4。支持您“水泵處於低效區工作”的觀點!令人不惑的是理論錯誤,而結論卻是正確的!厲害!
5。“90%的變頻變水量系統是失敗的,因爲沒有實現節能,完全停用.”-現象確實存在,90%卻不敢苟同!
6。“僅考量水泵的節能(而且是某時段),沒有綜合分析.由於大量減少流量末端製冷量會下降很多(可以參考國標數據)很多的節能是以減少末端製冷量實現的.”-說到問題本質!在先生看來“以減少末端製冷量實現的”節能是否也是節能呢?比如我們採用遮陽的手段來減少室內冷量的需求,這樣是不是也是節能的技術呢?
7。既然還有10%的成功案例,那麼90%的失敗是否還有可以改進的空間呢?哪怕僅僅是想象空間!

cooliscool 2008-08-20 23:08
lxm447:
說說我的一孔之見:先和諸位說聲抱歉!因爲學生無能,不懂如何將圖形拷貝到貼上,所以讓諸位委屈了,還好樓主給出了鏈接網站。

不客氣地說,不論是正方也好還是反方也好都是紙上談兵而已。你們忘記了事物的主要矛盾是負荷變化,這裏負荷水量的主動變化是事物的本質!系統流量從M到N之間的變化並不是由於水泵調速產生的結果,而是當管網中部分用戶關閉時才主動性地導致了系統流量減少。討論的前提之一就是滿足系統用戶的水量需求,既供水的服務質量。在讀研究生的失誤在於不識廬山真面目,眼裏只有流量沒有揚程,且不知沒有滿足每個用戶的資用壓頭就斷水了,這時只要水泵在轉卻不駁水就正如樓主指出的那樣效率=0。空談節能!還敢狂談“對應的泵轉速爲530r/min,降到了原來的55%,且水泵工礦點的效率仍然保持在80%以上。”?正是應了“百無一用是書生!”這也是虎犬同行吧?

樓主在批判書生的同時也犯下了自己的錯誤!衆所周知,水泵的實際工作點是水泵特性與管網特性兩條曲線的交點,水量從M降到N是因爲系統中部分用戶關小甚至關閉了水量,這樣就會導致管網特性的變化,當管網係數S爲變量時,H=SQ2公式中揚程H與流量Q之間的平方關係就難以成立,所以樓主在第5點描述的“
  同樣在管網水阻波動爲21-26米時,如果採用變速運行,計算該該水泵在頻率爲42HZ時, 極限揚程是20米,此時效率是0.計算方法(42/50)2·28.5米=20米.------
  注:28.5米是額定960r/min時極限揚程; (42/50)2是變速運行揚程變化計算公式”也就不成立了!當然結論也就不正確了。

對於研究生提到的水廠供水這樣的開式系統而言H=h+SQ2,注意:在等式右邊的S和Q都是變量,通常是採用了恆壓供水控制策略,所以無論系統水量是M還是N,縱座標H的值是控制量,是給定值。也就是說MN兩點的流量不同,但是揚程應該相同!我們可以思想一下,當最高的一戶用戶在26.5米處,即使系統中其他用戶都不用水的工況下,水泵的揚程一旦低於28米(28-26.5=1.5米還要用來克服管網阻力呢),系統水量就=0,效率也就556!可見第4點的“  在管網水阻波動爲21-26米時,該水泵效率仍然可以保持84%”也是錯誤的!

另外,書生給出的離心泵綜合特性曲線僅僅是某種特定產品的個性特徵,並不是所以水泵的特性都是如此,在流體機械學中就特別提醒學生注意帶有駝峯特性的水泵曲線!

cooliscool 2008-08-20 23:09
做道計算題:
主機100萬大卡(額定輸入功率230KW),冷凍水泵25KW(以GB50189-2005標準的水送效率計算)當主機負荷50%時,試計算變流量是否節能?
   1、冷水機50%負荷時,理論上可以減少50%流量。理論上水泵節能80%(1/2的平方),實際由於揚程與流量匹配造成水泵效率下降,以及變頻器自身固定發熱消耗。水泵只能節能25-40%,計10KW(此計算結果可以通過一切現場檢驗.另外,水力失調產生的系統損失更大,限於篇幅,暫且不討論)。變頻器20%的諧波損失(分電錶不能檢測,總電錶有反應),即5KVA的損失,實際最多節能5KW.
   此時,冷水機仍舊維持5度溫差,即回水12度,出水7度。冷水機仍舊在額定效率下工作。
    2、冷水機50%負荷時,水泵流量不變。   此時,冷水機只有維持2.5度溫差,即回水12度,出水9.5度,比變流量時高2.5度。
根據冷水機制冷效率與出水溫度的曲線,(或者直接用公式計算:T1/(T2-T1)×η)可知:冷水機效率提高4%×2.5=10%,節能230KW×50%×10%=11.5KW。
   變流量後,冷水機制冷效率相對下降10%,系統多用電11.5KW-5KW=6.5KW!
   爲什麼在中國這麼簡單的計算就是沒有人去做?中國已經沒有專家了嗎?國家爲什麼還要鼓勵這些騙錢的騙子?!

偶心裏發涼發涼的....無語、悲哀!

cooliscool 2008-08-20 23:11
lxm447:
1.1.“冷水機50%負荷時,理論上可以減少50%流量。”這時供回水溫差是多少?

1.2.“理論上水泵節能80%(1/2的平方)”的理論根據是什麼?在挖坑?難免有誤導之嫌!

1.3.“實際由於揚程與流量匹配造成水泵效率下降”的依據是什麼?

1.4.“變頻器自身固定發熱消耗”你是如何確定的?

1.5.“水泵只能節能25-40%,計10KW(此計算結果可以通過一切現場檢驗.另外,水力失調產生的系統損失更大,變頻器20%的諧波損失(分電錶不能檢測,總電錶有反應),即5KVA的損失,實際最多節能5KW.)限於篇幅,暫且不討論。”是現場檢驗得到的數據還是由於篇幅限制,暫且不討論的結果?

1.6.“變頻器20%的諧波損失即5KVA的損失,實際最多節能5KW.”的依據就是10kw-5KVA=5KW嗎?

1.7.(分電錶不能檢測,總電錶有反應)的理由是什麼?您是否認爲總表要比分表更聰明呢?

1.8.“此時,冷水機仍舊維持5度溫差,即回水12度,出水7度。冷水機仍舊在額定效率下工作。”冷水機仍舊在額定效率下工作的依據就是冷水機仍舊維持5度溫差嗎?
2.1.“冷水機50%負荷時,水泵流量不變。   此時,冷水機只有維持2.5度溫差,即回水12度,出水9.5度,比變流量時高2.5度。”水泵流量不變是否就能保證“此時,冷水機只有維持2.5度溫差,即回水12度,出水9.5度,比變流量時高2.5度。”嗎?您認爲這樣的因果關係成立嗎?

2.2.如果僅僅“根據冷水機制冷效率與出水溫度的曲線,(或者直接用公式計算:T1/(T2-T1)×η)可知:冷水機效率提高4%×2.5=10%,節能230KW×50%×10%=11.5KW。”那麼爲什麼暖通空調理論還要引入COP的概念呢?直接用您的T1/(T2-T1)×η公式計算不就簡單了嗎?

2.3.您在什麼機型上取得“變流量後,冷水機制冷效率相對下降10%,”的科研數據?請問這樣的數據是否具有普遍意義?是否可以在任意機型上都能重現呢?

2.4“系統多用電11.5KW-5KW=6.5KW!”是您的標準答案嗎?可以請問一下,當您出這道計算題目時是否考慮了系統其他因素對您所說的“冷水機制冷效率相對下降10%”的干擾作用呢?例如冷卻水系統的水溫、流量變化;冷卻塔效率的變化;環境溫溼度。。。。。?

能不能先不要去研究“爲什麼在中國這麼簡單的計算就是沒有人去做?中國已經沒有專家了嗎?國家爲什麼還要鼓勵這些騙錢的騙子?!”這麼沉重的課題,靜下心來檢討下下我們自己。少一點浮躁,多一點耐心呢?耐不得寂寞如何能冷靜思考呢?

個人之見,專家也好,磚家也罷,少了自我檢討的風度那是什麼都不是了!

cooliscool 2008-08-20 23:13
那好,我們就這些被你認爲是基礎常識性問題一個一個來!
1.1.“冷水機50%負荷時,理論上可以減少50%流量。”這時供回水溫差是多少?
----冷水機50%負荷,減少50%流量,這時供回水溫差是多少?   5℃---基礎常識性問題。
這麼說你認爲這時的溫差一定是5℃。那麼與你“2、冷水機50%負荷時,水泵流量不變。   此時,冷水機只有維持2.5度溫差,即回水12度,出水9.5度,比變流量時高2.5度。”的論點是否自相矛盾呢?

1.2.“理論上水泵節能80%(1/2的平方)”的理論根據是什麼?在挖坑?難免有誤導之嫌!
----水泵變速理論計算公式:Q=(n1/n)Q;   P1=(n1/n)3P---基礎常識性問題。
如果您這樣認爲,那就恕我直言:你落伍了!有興趣的話可以去http://co.163.cn/forum/content/166_412820_1.htm灌水!也可以去http://www.chinahvac.com.cn/xuehui/HVACR06/L-04/07.htm看看去年第十五屆全國暖通空調製冷學術年會上已經形成的共識和建議。
哦!我忘了,君認爲“中國已經沒有專家了嗎?”
您在這裏強調了“泵變速理論計算公式:Q=(n1/n)Q;   P1=(n1/n)3P---基礎常識性問題。”斗膽問一句:您這裏的P表示的是什麼功率?水泵軸功率?還是水泵葉輪上的有效功率?或者是電機的輸入功率?還是變頻器的輸入功率?是否考慮了n1與n之間的電機效率、機械傳動效率以及變頻器效率的差別?
正如您所說“冷水機50%負荷時,理論上可以減少50%流量。理論上水泵節能80%(1/2的平方),實際由於揚程與流量匹配造成水泵效率下降,以及變頻器自身固定發熱消耗。水泵只能節能25-40%,計10KW(此計算結果可以通過一切現場檢驗.另外,水力失調產生的系統損失更大,限於篇幅,暫且不討論)。變頻器20%的諧波損失(分電錶不能檢測,總電錶有反應),即5KVA的損失,實際最多節能5KW.”那麼像“----水泵變速理論計算公式:Q=(n1/n)Q;   P1=(n1/n)3P---基礎常識性問題。”這樣基礎常識還能繼續成立嗎?辛辛苦苦挖了坑,卻把自己埋了進去。長見識了!

1.3.“實變速際由於揚程與流量匹配造成水泵效率下降”的依據是什麼?
-----H1=(n1/n)2H;   (n1/n)2H的揚程下,水泵不能輸出(n1/n)Q的流量。---基礎常識性問題。
理由同上!基礎常識應用性問題!用您的矛去擊您的盾那會是什麼結果呢?

1.4.“變頻器自身固定發熱消耗”你是如何確定的?
------散熱量=散熱風量×進、出風焓差。
你真的認爲變頻器自身固定發熱消耗=散熱風量×進、出風焓差嗎?那麼其物理量的量綱是什麼?那麼沒有被冷卻風量帶走的熱量呢?即不是以對流形式散發的熱量,而是以輻射等形式傳遞的那部分熱量是從哪裏來的?是否也需要消耗一部分能量呢?這部分能量是否也是來自於電能的轉換呢?

1.7.(分電錶不能檢測,總電錶有反應)的理由是什麼?您是否認爲總表要比分表更聰明呢?
---諧波能量穿過分電錶向內部電網輻射,諧波能量是總表出來的正弦波轉換而成,普通電錶以渦流感應電動勢的方式計量正弦波功率。諧波頻率在電度表的電流線圈上,感應的是熱。故普通電錶都不能計量諧波功率。(個人見解,尚未完全專業考證)
既然你認爲:諧波能量穿過分電錶向內部電網輻射。那麼請問當諧波能量穿過分電錶時爲什麼分電錶卻不能檢測呢?
既然你認爲:普通電錶以渦流感應電動勢的方式計量正弦波功率。諧波頻率在電度表的電流線圈上,感應的是熱。故普通電錶都不能計量諧波功率。那麼請問總表爲什麼卻又能有所反應呢?
既然你認爲:諧波頻率在電度表的電流線圈上,感應的是熱。這就是說諧波在線圈上了做功,將部分諧波電能在線圈電阻上被轉換成熱能而消耗掉了,那麼請問這部分有用功在電錶上是否有所反應?是否也是“分電錶不能檢測,總電錶有反應”呢?
好了,既然電磁學不是您的強項,那就不再爲難您了!建議先將這個問題暫擱。

cooliscool 2008-08-20 23:17
“主機100萬大卡(額定輸入功率230KW)”?在你看來製冷機組的標稱冷量也就是你這裏所說的100萬大卡和主機的額定輸入功率230kW一定是對應的,當主機制冷100萬大卡時主機消耗的功率就是230kW對吧?一開口就知道你的功底了!沒錯,類似的題目在碩士考試題庫中並不少見,這也正是你“根據冷水機制冷效率與出水溫度的曲線,(或者直接用公式計算:T1/(T2-T1)×η)”可知的!

偶心裏發涼發涼的....無語、悲哀!

原來還想給你留點面子,現在看來是多餘了!

cooliscool 2008-08-20 23:19
因爲我是反對冷凍水變頻的,無論從設計上還是改造上都有更好的辦法來解決大流量和變工況問題。就變頻本身來講,在一定的條件下,沒有嚴格的對比實驗誰都說服不了誰,大家在這裏是白費口舌。我想在這裏所要講的是變頻後將對以下幾個方面造成影響,這些影響會降低效率,抵消變頻後減少的泵耗功率的損失。至於是(變頻)節能的效果與諸多方面造成效率的下降的最終結果是節能還是耗能?本人不做結論,只是希望大家多方面瞭解變頻後的影響,全面地判斷冷凍水的變頻。
1.變頻後,水泵的電流表的電流是下降了,但絕不是荔枝兔的列表那樣。
因爲此時水泵的特性曲線和效率曲線都會改變,此時水泵的工作點於效率是不利的。
2.變頻後,變頻器本身要多耗能,沒有爭議的是配帶功率的10%-15%.
3.變頻後,對電網是有影響和損失的。
4.水泵降低流速後,通過蒸發器的流量會減少,換熱係數會降低(流速在紊流區內),換熱強度下降後,爲了要保證7-12度的工況,蒸發的蒸發溫度會下降,至於下降多少要視流速對K值的影響程度,蒸發溫度每下降1度,製冷機效率下降3%左右。如果流速不在紊流區內,將發生製冷機設備事故。
      另外以冷凍水出水溫度5度爲目標參數的變頻控制,會影響某些流量不利的末端設備的製冷量。
      還應該注意的是:泵耗功率應該在一定的合理範圍能,比如0.015KW/KW

cooliscool 2008-08-20 23:20
1。同意“無論從設計上還是改造上都有更好的辦法來解決大流量和變工況問題”。變頻調速不是唯一之舉。

2。“就變頻本身來講,在一定的條件下,沒有嚴格的對比實驗誰都說服不了誰,大家在這裏是白費口舌”。能否找到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和諧條件?所謂的談判不就是一種雙方妥協合作的過程嗎?

3。“只是希望大家多方面瞭解變頻後的影響,全面地判斷冷凍水的變頻”-達成共識!

“1.變頻後,水泵的電流表的電流是下降了,但絕不是荔枝兔的列表那樣。

因爲此時水泵的特性曲線和效率曲線都會改變,此時水泵的工作點於效率是不利的。”-正確!但是量呢?效率下降0.1%是不利,下降10%也是不利!毛毛細雨是雨,傾盆大雨也是雨!

“2.變頻後,變頻器本身要多耗能”-沒有爭議!但是“沒有爭議的是配帶功率的10%-15%”是否過於武斷!

“3.變頻後,對電網是有影響和損失的”-原則同意!

水泵降低流量的前提是負荷冷量減少!部分負荷對應部分流量。“4.水泵降低流速後,通過蒸發器的流量會減少,換熱係數會降低(流速在紊流區內),換熱強度下降後,爲了要保證7-12度的工況,蒸發的蒸發溫度會下降,至於下降多少要視流速對K值的影響程度,蒸發溫度每下降1度,製冷機效率下降3%左右。如果流速不在紊流區內,將發生製冷機設備事故。”在這裏蒸發溫度是上升還是下降請您再做進一步確認!

流量減少,蒸發溫度反而下降是否與能量守恆定律項背!

紊流區的範圍有多大?流量低到您所說的“如果流速不在紊流區內”時變頻水泵的頻率是多少?是否能夠將“流速”始終控制在您要求的“紊流區內”呢?

     “另外以冷凍水出水溫度5度爲目標參數的變頻控制,會影響某些流量不利的末端設備的製冷量”的現象確實存在。但是,溫差控制並不是變流量節能控制技術的唯一控制策略!也不是最佳策略!

     “ 還應該注意的是:泵耗功率應該在一定的合理範圍能,比如0.015KW/KW”不知道這裏的KW/KW都是什麼物理量?

你和樓主都看到了問題的另一面,這是你們的過人之處,但是知其然並不是解決問題的全部。其實,阻礙水泵變頻調速的主要門檻在於輔機節能的同時可能會導致主機的額外耗能!就像一個蹺蹺板。如果主機的額外能耗大於輔機節能時,系統是不節電的。你們上述所說的都是次要矛盾!因爲對於閉式系統的暖通水泵而言,單從水泵系統中的節能空間遠遠大於諸如水泵效率、變頻器功耗以及所謂的諧波損耗。。。!看問題要看問題的實質,而不是開火炒作!用僞科學去批僞科學?

如果有人問你菜刀是兇器還是廚具?你將如何對答?同理,變頻器充其量不過就是一種調速工具或者設備罷了,只是被商家套上節能器馬甲而已,偷換概念罷了!

具體到某一個實際項目,那就要看你如何使用這個工具了!即便是在一個變流量節能控制系統中,變頻器也僅僅是一個執行器而已,關鍵還是要看你的控制策略和控制方案是否正確,是否最優。捨本求末何來叫停之說?有人挖了一個坑真就有人往裏跳哦!

cooliscool 2008-08-20 23:21
荔枝兔:
很高興我們能達到這樣多的共識,根據你的答覆我補充和修改一些:
1.變頻後,變頻器本身要多耗能-沒有爭議!但是“沒有爭議的是配帶功率的10%-15%”。。。。。
關於這一點依據是:清華一位教授給我看了他們做的實驗數據,在不同工況下,損失10%-22%;另外我和深圳一位變頻專家談論此事,這位專家出版過變頻專論,他講大約損失5%-10%,我再追問是運行功率還是配帶功率?他講是配帶功率,由於他是推廣變頻技術的,所以他講的上限我信。
2.我在176樓裏談的第4點不全面,經過你的提醒我修正一下:
4.水泵降低流速後,
(1)通過蒸發器的流量會減少,換熱係數會降低(流速在紊流區內),換熱強度下降後,爲了要保證7-12度的工況,蒸發的蒸發溫度會下降,至於下降多少要視流速對K值的影響程度。
(2)由於相對的換熱面積增大,傳熱溫差是要減少,蒸發器的蒸發溫度會上升.
(3)製冷量下降後,製冷機的單位冷量的能耗是上升的。但通常製冷機負荷在75%時的效率最高(此時不變流量),這是因爲相對的換熱面積增大,傳熱溫差減少的緣故,如果考慮(1)種因素,則要重新評估。
    蒸發溫度每上升或下降1度,影響製冷機效率在3%左右。如果流速不在紊流區內,將發生製冷機設備事故。
3。“比如0.015KW/KW不知道這裏的KW/KW都是什麼物理量?”
這是講:在樓宇的中央空調中,每輸送1KW的冷量(冷凍水),需要消耗的泵耗功率,比如要輸送3516KW的冷量,冷凍水泵要耗52.74KW(運行功率),只有高手才能設計成這樣,此時製冷機(離心)的功率約爲600KW,不到10%,我控制的目標是<製冷機的10%.要知道實際運行不大於75KW就算不錯的了!。
4.“紊流區的範圍有多大?流量低到您所說的“如果流速不在紊流區內”時變頻水泵的頻率是多少?是否能夠將“流速”始終控制在您要求的“紊流區內”呢?”
每臺機都不同,要問廠家要參數!一般廠家會給出最大冷凍水溫差,一般在8-10度不等,反過來算,就是流量要在100%-62.5%或是100%-50%不等,都有過幾起變頻燒壞主機的事故,比如深圳HQC酒店。

另外“流量減少,蒸發溫度反而下降是否與能量守恆定律項背!”
這句話是不成立的。講一種極限情況:冷凍水流量減少—>0時,換熱強度下降,製冷工質蒸發的量減少,製冷機在吸氣,形成低壓低溫.
你要是運行或是修理過製冷機就清楚了.

cooliscool 2008-08-20 23:22
很高興與你交流。

變頻器本身的功耗和效率以及對電網的污染。。。是不言而諭的!根據我採集的數據這是一個變量,不同的廠商、不同的型號、不同的製造工藝、不同的功率、不同的設置方式、不同的電機匹配、不同的運行條件、不同的運行工況(如是否恆力矩。。)以及不同的管理模式。。。。。。都會對其產生影響。22%實在是太高了!這樣的產品不要說是用來節能了,就是單純的調速都沒有明白人敢用。試想一個能耗損失高達22%的產品,其自身的效率是多少?若將變頻器效率×電機效率×機械傳動效率×水泵效率,請問還能剩下什麼?這樣的耗能大戶早就被打土豪了!如果還是配帶功率,那就更不要提了!

cooliscool 2008-08-20 23:23
變流量是小流量大溫差,定流量是大流量小溫差對不?假設設定主機爲出水溫度控制模式,按你的思路出水溫度都恆定在7度好嗎?請問當“通常製冷機負荷在75%時的效率最高(此時不變流量)”時,你的回水溫度是多少?這時蒸發器內的平均傳熱溫差對數值是多少?那麼變流量時回水溫度你定爲12度,這時蒸發器內的平均傳熱溫差對數值又是多少呢?兩者之間的蒸發溫度到底是下降呢還是上升?把邏輯關係理順了,事物的本質才能明瞭!不要以己昏昏,使人昭昭。
同理,到底是製冷量下降後傳熱溫差才減少呢?還是因爲傳熱溫差減少,製冷量才下降呢?因果關係不要弄錯!否則結果也是錯誤的!
依據目前現有的控制技術已經足以將流速控制在紊流區內了,如果流速不在紊流區內的工況我們就不要再討論了好嗎?連凍管事故都不能預見,並採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還敢變流量?那不是欠揍嗎?這種低檔次的東東就不要再浪費看官們的眼力了!

你所說的是水量駁送係數吧?你是否認爲這裏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所以“只有高手才能設計成這樣”?恕我直言,這裏拼的不是什麼高科技,而是責任心,是職業道德,是精益求精的設計作風。只要你認真去做相信大家都能成爲你眼中的高手!
需要提醒你的是,由於實際運行工況中冷量並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不斷變化的!所以你所說的“只有高手才能設計成這樣,此時製冷機(離心)的功率約爲600KW,不到10%,我控制的目標是<製冷機的10%.要知道實際運行不大於75KW就算不錯的了!。”是不可能的!你見過始終保持在10%的系統嗎?充其量不就是自娛自樂嗎?

你要希望理論下去,必須看請別人講話時的前題,比如我講變頻損失的範圍在10-15%,並不在於是專指在什麼情況下,在你的列表中的範圍不是更大?!
我根本不想與你糾纏具體的數字,你講你設計的“水量駁送係數”是多少爲好?你都設計了多大?現實中絕大多數是多大?
我可以肯定的告訴你,我設計的冷凍水系統的冷凍泵的泵耗功率(理論上)是一定的!
至於你提到的“流量、冷量、溫差”等之間的因果關係我想我是清楚的,我想問我在上述的論述中有錯的地方嗎?哪些是必須要通過搞清楚因果關係才能解釋清楚的問題?

這裏的樓主本來就不是我,沒有人想和你理論什麼,說破大天去也就是相互交流而已,你要看成PK那就隨你!
“我可以肯定的告訴你,我設計的冷凍水系統的冷凍泵的泵耗功率(理論上)是一定的!”正說明了你對暖通空調冷凍水系統的無知!面對一個具有顯著末端主動性調節屬性的系統,你竟然大言不慚地說:“我可以肯定的告訴你”如何如何!
請問當你“設計的冷凍水系統的冷凍泵”在額定電壓和工頻條件下運行時,電機的工作電流是否會變化?(理論上)也行!
當末端閥門90%關閉時和100%開啓時你“設計的冷凍水系統”的管網壓力會一樣嗎?管網特性係數會不會產生變化?在不同的工況下你的泵耗功率如何實現“是一定的”?(理論上)的也行!

cooliscool 2008-08-20 23:27
作爲剛剛從事中央空調變頻節能的外行人(非暖通專業),看了各位的論點後想提幾個“幼稚”的問題,望各位不吝賜教。
1)Chiller Water的溫度每上升1℃,主機效率效率到底增加多少?
    我拿YORK、TRANE和McQuay的幾種主機參數(每種取5-8個額定冷量)做了粗略計算,大約是在2.51%-3.15%之間,算術平均值2.9%,離4%有較大的差距。
2)Chiller的出水溫度可以隨意上調嗎?出水溫度上調後,按7℃出水來設計的末端設備能否繼續保證製冷效果?(我只知道需要冷凍除溼的場合肯定是不行的)
    目前大多數廠家都把上限設在9℃,如果確實存在上限,我遇到的幾個工程問題就不好解決了。例如上週的一個建築Chiller出水8℃回水8.9℃,是否應該建議他們換掉2005年才安裝的TRANE主機?還是再買臺更小的風冷機?這些非變頻節能方案投入的費用和“麻煩”比裝變頻更小嗎?
3)到底有沒有理想的中央空調設計方案?
    過去半年改造了十幾個中央空調系統,發現設計餘量有的大得離譜,有的又把水泵設計小了。仔細打聽後才明白設計和施工是兩回事,設計師寧可放大餘量以免工程施工中的缺陷造成系統無法正常運行,至於電費問題是業主才需要考慮的。
    雖然有些新式主機號稱冷卻水可以低至14℃,但實際低於16℃時就開不了機了,我們不得不減少冷卻水流量。另一種情況是很多系統不用大水泵,高峯期總有幾個位置製冷效果差。重新布管的可行性不大,用大水泵工頻運行又總覺得對不起業主。
    在這些不合理的現實下,不靠變頻又如何才能節能呢?我手頭還有一個冷凍水量大於主機滿負荷流量而製冷量只需70%的“特案”,不知哪位可以給我指條合理改造的明路。
4)無功和諧波問題
    見過幾個電抗器和濾波器都不裝的變頻案例,現場的PLC都無法連續運行,實在不明白爲什麼大錢都花了還在乎小錢。進線電抗器我是從來不敢省的(進口電抗器也就相當於變頻器造價的20%),使用的西門子MM430變頻器+進線電抗器實測功率因數都不會低於90%。奇次諧波比率由於手頭缺乏儀器還測不到,西門子的工程師說裝LC輸出濾波器可以進一步減少諧波,有機會找個對諧波敏感的項目試試。
5)水泵的效率問題
    各品牌的水泵在變頻情況下的表現相差很大,我懷疑與泵體的局部結構有關(我基本不懂水泵),配置變頻電機也會相對提高水泵的總效率。從手頭廣東/*/美國各一家的資料看,安裝普通電機時美國產品的效率曲線最平坦,在50Hz至30Hz的頻率下,總效率僅下降不到20%(資料中提供的相對比值,未經實測),估計今後無論新舊系統都會推薦業主使用這種泵。由於廠家一再要求保密,所以具體資料無法提供,有興趣的可以找熟悉的廠家要,他們一定有這方面的數據。
6)實話實說可能會好點
    對於新的建設項目,我通常會把變頻的問題與業主講清楚:設計方案肯定是有餘量的而且不可能不留;實際運行負荷肯定遠遠小於設計的最大工況,特別是在冬季小負荷時。願意裝您就裝。
7)理論節能效果和實際應用的差距
    任何空調系統的節能改造都是以不影響使用效果爲前提的。很多人要求拿出具體的對比數據來證明變頻節能還是不節能,很抱歉我認爲這是不可能的。每年同一季節的平均溫度是不同的,相差4-5℃很正常,例如剛剛過去的這個暖冬和寒春。2006年2月和2007年2月的冷負荷相差很大,裝再先進的儀表都是沒有意義的。

cooliscool 2008-08-20 23:27
1.
你自己做出的實驗數據不是已經給你答案了嗎?暫且不說不同品牌,不同機型,就是同一臺製冷機組在不同溫度平臺上同樣上升一度,主機COP的變化是常數嗎?仔細去看看你的試驗記錄就知道了。在實驗科學中正確地分析實驗數據和正確地採集數據同樣重要!如果你取得了足夠多的工程數據,你就會發現24%僅僅只是一個數據分佈區間而已。即便是同一品牌、機型,甚至是同一臺機組在不同的工況下,所採集到的數據也可能是不同的。例如:不同的冷凝溫度、管理方式、運行策略,甚至使用年限、維保質量等等都會對你採集的數據產生耦合影響,並不是你所謂的廠商保密,而是廠商也不知道罷了
2.
目前大多數機型不但能對蒸發器的出水溫度實施調節控制,甚至可以允許用戶自主選擇使用冷凍水出水控制還是進水控制。但是絕對沒有一家廠商可以容忍你“隨意上調”!何況在實際工程中你見過用戶要求“Chiller的出水溫度可以隨意上調嗎?”
對於你給出的“目前大多數廠家都把上限設在9”的結論實在不敢苟同!“例如上週的一個建築Chiller出水8”,你給出的實際數據並不能支持你的論點啊!不是自相矛盾了嗎?
不知道你“遇到的幾個工程問題就不好解決了”在訂貨合同中是否得到過設計師的技術支持?還是你自己老子天下第一?如果機房設備與末端設備不能匹配和諧運行你遇到的幾個工程問題理所當然地就不好解決了。
“例如上週的一個建築Chiller出水8回水8.9,是否應該建議他們換掉2005年才安裝的TRANE主機?還是再買臺更小的風冷機?”你有沒有對產生0.9溫差的具體原因實施分析呢?動不動就以專家的姿態說我是難道你就不怕人家用刀砍你?
3.
雖然你“過去半年改造了十幾個中央空調系統”,平均一個月要做2個項目,實在佩服哦!表面上看也是個實踐經驗極其豐富的專家了,自嘲爲“作爲剛剛從事中央空調變頻節能的外行人(非暖通專業)”實在是太謙虛了!

無論是“應該建議他們換掉2005年才安裝的TRANE主機?還是再買臺更小的風冷機?”還是“靠變頻又如何才能節能呢”,甚至是“不得不減少冷卻水流量”、換泵、改造系統都是改良系統獲取節能收益的手段,但絕不是唯一的手段。開個藥方≠開個醫院,思維創新,辯證施治纔是解決問題的實質。


你遇到的問題我也碰到過,變頻器產生的諧波干擾是不爭的事實,在實踐工程中普遍存在,只不過是程度不同而已。除了“實在不明白爲什麼大錢都花了還在乎小錢。進線電抗器我是從來不敢省的(進口電抗器也就相當於變頻器造價的20%)”這種傳統思維之外,難道就沒有其他出路了?你有沒有想過不裝進線電抗器呢?甚至不用變頻器也能實現水泵調速呢?5.

水泵的效率是由水泵的實際工作點決定的,離開工作點狂侃“在50Hz30Hz的頻率下,總效率僅下降不到20%”是沒有意義的!在目前絕大多數負荷主動性調節的暖通空調系統中,水泵的實際工作點僅僅是跟隨負荷變化二被動改變的。也就是說,在相同頻率工況下,由於水泵實際工作點的不斷變化,水泵的實際工作效率是不同的,並不是一成不變的。6.

“任何空調系統的節能改造都是以不影響使用效果爲前提的。”是不是改成:“任何空調系統的節能改造都應是以確保系統運行安全,保證用戶服務質量爲前提的。”會更好一點?
“很多人要求拿出具體的對比數據來證明變頻節能還是不節能,很抱歉我認爲這是不可能的。”是不是改成: “在環境氣象條件不均等的前提下,尚難以實現。” 會更好一點?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