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程序開始內側 APP市場可能遭受強烈衝擊

央廣網北京9月22日消息(記者趙珂)據經濟之聲《天下公司》報道,今日凌晨,微信公衆平臺對200個服務號發送了“小程序”內測邀請。微信團隊表示,未來全面開放申請後,主體類型爲個人、企業、政府、媒體或其他組織的開發者,都可以申請註冊“小程序”。


據介紹,“小程序”是一種不需要下載安裝即可使用的應用,用戶不用擔心安裝太多應用的問題。應用將無處不在,隨時可用,但又無需安裝卸載。同時,在微信體系中,“小程序”和訂閱號、服務號、企業號是並行的,用戶可以像關注某個公衆號一樣關注某個應用,然後就可以使用它了。



今年1月份,微信創始人張小龍發表生平第一次公開演講時,曾經提到微信將在訂閱號和服務號的基礎上,推出一個應用號。目前看來,“小程序”其實就是張小龍當初所說的“應用號”。


微信開啓“小程序”內測邀請之後,外界出現了一些諸如“APP已死”之類的議論。對此,科技自媒體人王冠雄認爲,並非所有的APP都會被“小程序”的顛覆,但是那些使用頻率比較低的APP可能會遭遇滅頂之災。


微創新研究中心創始人金錯刀則認爲,未來會被微信“小程序”消滅的是那些所謂的“輕應用”,比如各種小工具類的APP。


不過,也有觀點指出,目前爲止,APP的用戶規模和活躍度規模總體還是高於公衆號很多的,不要因爲微信活躍度高,就認爲“小應用”的活躍度也會很高。


微信開放“小程序”接口,意味着降低APP的開發和維護成本。因此不難想象,微信開發者將越來越多,生態越來越強,企業移動端應用的成本也將繼續下降。有人甚至認爲,很多企業可能以後不用再開發APP了。


還有很多人覺得,微信的未來就是手機操作系統,微創新研究中心創始人金錯刀表示,微信實際上已經是一個操作系統了。科技自媒體人王冠雄說,蘋果公司對於微信的這次舉動有很強的戒心,正是在蘋果的反對下,微信的“應用號”才改名成了“小程序”,未來,雙方的矛盾會進一步加深,但是,無論怎樣,蘋果都不可能把微信下架。




有分析人士認爲,在微信創始人張小龍的設想中,“小程序”的理想形態是“很安靜的存在”,“平時這個號不會主動向用戶發東西,等用戶需要的時候找到它就好了。”但是,“安靜的存在”會帶來應用推廣難的問題。如何讓廣大用戶瞭解自己的產品,會讓很多開發者感到頭疼。


而且,微信缺少展示位,很難讓用戶把常用的“小應用”都展示出來。據內部人士透露,微信錢包功能中二級入口的“第三方服務”,包括58到家、美麗說、滴滴出行、大衆點評等在內,但導流效果並不理想。


總而言之,小程序的出現令不少人感到振奮,但微信在越來越開放的路上,還有很多問題需要去解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