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_lang_Reference_040825_01

文字來源 VC世界--C語言教室

自我存檔,也獻給和我一樣的DElphi程序員


枚舉,位運算

枚舉

變量的取值被限定在一個有限的範圍內。 枚舉類型是一種基本數據類型,而不是一種構造類型, 因爲它不能再分解爲任何基本類型。

枚舉類型的定義和枚舉變量的說明

一、枚舉的定義枚舉類型定義的一般形式爲:
enum 枚舉名
{ 枚舉值表 };
在枚舉值表中應羅列出所有可用值。這些值也稱爲枚舉元素。
例如: enum weekday
{ sun,mou,tue,wed,thu,fri,sat };
該枚舉名爲weekday,枚舉值共有7個,即一週中的七天。 凡被說明爲weekday類型變量的取值只能是七天中的某一天。

二、枚舉變量的說明 如同結構和聯合一樣,枚舉變量也可用不同的方式說明, 即先定義後說明,同時定義說明或直接說明。設有變量a,b,c被說明爲上述的weekday,可採用下述任一種方式:
enum weekday
{
......
};
enum weekday a,b,c;或者爲: enum weekday
{
......
}a,b,c;或者爲: enum
{
......
}a,b,c;

枚舉類型變量的賦值和使用

枚舉類型在使用中有以下規定:
1. 枚舉值是常量,不是變量。不能在程序中用賦值語句再對它賦值。例如對枚舉weekday的元素再作以下賦值: sun=5;mon=2;sun=mon; 都是錯誤的。

2. 枚舉元素本身由系統定義了一個表示序號的數值,從0 開始順序定義爲0,1,2…。如在weekday中,sun值爲0,mon值爲1, …,sat值爲6。
main(){
enum weekday
{ sun,mon,tue,wed,thu,fri,sat } a,b,c;
a=sun;
b=mon;
c=tue;
printf("%d,%d,%d",a,b,c);
}
3. 只能把枚舉值賦予枚舉變量,不能把元素的數值直接賦予枚舉變量。如: a=sum;b=mon; 是正確的。而: a=0;b=1; 是錯誤的。如一定要把數值賦予枚舉變量,則必須用強制類型轉換,如: a=(enum weekday)2;其意義是將順序號爲2的枚舉元素賦予枚舉變量a,相當於: a=tue; 還應該說明的是枚舉元素不是字符常量也不是字符串常量, 使用時不要加單、雙引號。
main(){
enum body
{ a,b,c,d } month[31],j;
int i;
j=a;
for(i=1;i<=30;i++){
month[i]=j;
j++;
if (j>d) j=a;
}
for(i=1;i<=30;i++){
switch(month[i])
{
case a:printf(" %2d %c/t",i,'a'); break;
case b:printf(" %2d %c/t",i,'b'); break;
case c:printf(" %2d %c/t",i,'c'); break;
case d:printf(" %2d %c/t",i,'d'); break;
default:break;
}
}
printf("/n");
}

位運算

  前面介紹的各種運算都是以字節作爲最基本位進行的。 但在很多系統程序中常要求在位(bit)一級進行運算或處理。C語言提供了位運算的功能, 這使得C語言也能像彙編語言一樣用來編寫系統程序。
一、位運算符C語言提供了六種位運算符:
& 按位與
| 按位或
^ 按位異或
~ 取反
<< 左移
>> 右移

1. 按位與運算 按位與運算符"&"是雙目運算符。其功能是參與運算的兩數各對應的二進位相與。只有對應的兩個二進位均爲1時,結果位才爲1 ,否則爲0。參與運算的數以補碼方式出現。
例如:9&5可寫算式如下: 00001001 (9的二進制補碼)&00000101 (5的二進制補碼) 00000001 (1的二進制補碼)可見9&5=1。

  按位與運算通常用來對某些位清0或保留某些位。例如把a 的高八位清 0 , 保留低八位, 可作 a&255 運算 ( 255 的二進制數爲0000000011111111)。
main(){
int a=9,b=5,c;
c=a&b;
printf("a=%d/nb=%d/nc=%d/n",a,b,c);
}

2. 按位或運算 按位或運算符“|”是雙目運算符。其功能是參與運算的兩數各對應的二進位相或。只要對應的二個二進位有一個爲1時,結果位就爲1。參與運算的兩個數均以補碼出現。
例如:9|5可寫算式如下: 00001001|00000101
00001101 (十進制爲13)可見9|5=13
main(){
int a=9,b=5,c;
c=a|b;
printf("a=%d/nb=%d/nc=%d/n",a,b,c);
}

3. 按位異或運算 按位異或運算符“^”是雙目運算符。其功能是參與運算的兩數各對應的二進位相異或,當兩對應的二進位相異時,結果爲1。參與運算數仍以補碼出現,例如9^5可寫成算式如下: 00001001^00000101 00001100 (十進制爲12)
main(){
int a=9;
a=a^15;
printf("a=%d/n",a);
}

4. 求反運算 求反運算符~爲單目運算符,具有右結合性。 其功能是對參與運算的數的各二進位按位求反。例如~9的運算爲: ~(0000000000001001)結果爲:1111111111110110

5. 左移運算 左移運算符“<<”是雙目運算符。其功能把“<< ”左邊的運算數的各二進位全部左移若干位,由“<<”右邊的數指定移動的位數,
高位丟棄,低位補0。例如: a<<4 指把a的各二進位向左移動4位。如a=00000011(十進制3),左移4位後爲00110000(十進制48)。6. 右移運算 右移運算符“>>”是雙目運算符。其功能是把“>> ”左邊的運算數的各二進位全部右移若干位,“>>”右邊的數指定移動的位數。
例如:設 a=15,a>>2 表示把000001111右移爲00000011(十進制3)。 應該說明的是,對於有符號數,在右移時,符號位將隨同移動。當爲正數時, 最高位補0,而爲負數時,符號位爲1,最高位是補0或是補1 取決於編譯系統的規定。Turbo C和很多系統規定爲補1。
main(){
unsigned a,b;
printf("input a number: ");
scanf("%d",&a);
b=a>>5;
b=b&15;
printf("a=%d/tb=%d/n",a,b);
}
請再看一例!
main(){
char a='a',b='b';
int p,c,d;
p=a;
p=(p<<8)|b;
d=p&0xff;
c=(p&0xff00)>>8;
printf("a=%d/nb=%d/nc=%d/nd=%d/n",a,b,c,d);
}

位域

有些信息在存儲時,並不需要佔用一個完整的字節, 而只需佔幾個或一個二進制位。例如在存放一個開關量時,只有0和1 兩種狀態, 用一位二進位即可。爲了節省存儲空間,並使處理簡便,C語言又提供了一種數據結構,稱爲“位域”或“位段”。所謂“位域”是把一個字節中的二進位劃分爲幾個不同的區域, 並說明每個區域的位數。每個域有一個域名,允許在程序中按域名進行操作。 這樣就可以把幾個不同的對象用一個字節的二進制位域來表示。一、位域的定義和位域變量的說明位域定義與結構定義相仿,其形式爲:
struct 位域結構名
{ 位域列表 };
其中位域列表的形式爲: 類型說明符 位域名:位域長度
例如:
struct bs
{
int a:8;
int b:2;
int c:6;
};
位域變量的說明與結構變量說明的方式相同。 可採用先定義後說明,同時定義說明或者直接說明這三種方式。例如:
struct bs
{
int a:8;
int b:2;
int c:6;
}data;
說明data爲bs變量,共佔兩個字節。其中位域a佔8位,位域b佔2位,位域c佔6位。對於位域的定義尚有以下幾點說明:

1. 一個位域必須存儲在同一個字節中,不能跨兩個字節。如一個字節所剩空間不夠存放另一位域時,應從下一單元起存放該位域。也可以有意使某位域從下一單元開始。例如:
struct bs
{
unsigned a:4
unsigned :0 /*空域*/
unsigned b:4 /*從下一單元開始存放*/
unsigned c:4
}
在這個位域定義中,a佔第一字節的4位,後4位填0表示不使用,b從第二字節開始,佔用4位,c佔用4位。

2. 由於位域不允許跨兩個字節,因此位域的長度不能大於一個字節的長度,也就是說不能超過8位二進位。

3. 位域可以無位域名,這時它只用來作填充或調整位置。無名的位域是不能使用的。例如:
struct k
{
int a:1
int :2 /*該2位不能使用*/
int b:3
int c:2
};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位域在本質上就是一種結構類型, 不過其成員是按二進位分配的。

二、位域的使用位域的使用和結構成員的使用相同,其一般形式爲: 位域變量名·位域名 位域允許用各種格式輸出。
main(){
struct bs
{
unsigned a:1;
unsigned b:3;
unsigned c:4;
} bit,*pbit;
bit.a=1;
bit.b=7;
bit.c=15;
printf("%d,%d,%d/n",bit.a,bit.b,bit.c);
pbit=&bit;
pbit->a=0;
pbit->b&=3;
pbit->c|=1;
printf("%d,%d,%d/n",pbit->a,pbit->b,pbit->c);
}
上例程序中定義了位域結構bs,三個位域爲a,b,c。說明了bs類型的變量bit和指向bs類型的指針變量pbit。這表示位域也是可以使用指針的。
程序的9、10、11三行分別給三個位域賦值。( 應注意賦值不能超過該位域的允許範圍)程序第12行以整型量格式輸出三個域的內容。第13行把位域變量bit的地址送給指針變量pbit。第14行用指針方式給位域a重新賦值,賦爲0。第15行使用了複合的位運算符"&=", 該行相當於: pbit->b=pbit->b&3位域b中原有值爲7,與3作按位與運算的結果爲3(111&011=011,十進制值爲3)。同樣,程序第16行中使用了複合位運算"|=", 相當於: pbit->c=pbit->c|1其結果爲15。程序第17行用指針方式輸出了這三個域的值。

類型定義符typedef

C語言不僅提供了豐富的數據類型,而且還允許由用戶自己定義類型說明符,也就是說允許由用戶爲數據類型取“別名”。 類型定義符typedef即可用來完成此功能。例如,有整型量a,b,其說明如下: int aa,b; 其中int是整型變量的類型說明符。int的完整寫法爲integer,
爲了增加程序的可讀性,可把整型說明符用typedef定義爲: typedef int INTEGER 這以後就可用INTEGER來代替int作整型變量的類型說明了。 例如: INTEGER a,b;它等效於: int a,b; 用typedef定義數組、指針、結構等類型將帶來很大的方便,不僅使程序書寫簡單而且使意義更爲明確,因而增強了可讀性。例如:
typedef char NAME[20]; 表示NAME是字符數組類型,數組長度爲20。
然後可用NAME 說明變量,如: NAME a1,a2,s1,s2;完全等效於: char a1[20],a2[20],s1[20],s2[20]
又如:
typedef struct stu{ char name[20];
int age;
char sex;
} STU;
定義STU表示stu的結構類型,然後可用STU來說明結構變量: STU body1,body2;
typedef定義的一般形式爲: typedef 原類型名 新類型名 其中原類型名中含有定義部分,新類型名一般用大寫表示, 以
便於區別。在有時也可用宏定義來代替typedef的功能,但是宏定義是由預處理完成的,而typedef則是在編譯時完成的,後者更爲靈活方便。

本章小結

1. 枚舉是一種基本數據類型。枚舉變量的取值是有限的,枚舉元素是常量,不是變量。

2. 枚舉變量通常由賦值語句賦值,而不由動態輸入賦值。枚舉元素雖可由系統或用戶定義一個順序值,但枚舉元素和整數並不相同,它們屬於不同的類型。因此,也不能用printf語句來輸出元素值(可輸出順序值)。

3. 位運算是C語言的一種特殊運算功能, 它是以二進制位爲單位進行運算的。位運算符只有邏輯運算和移位運算兩類。位運算符可以與賦值符一起組成複合賦值符。如&=,|=,^=,>>=,<<=等。

4. 利用位運算可以完成彙編語言的某些功能,如置位,位清零,移位等。還可進行數據的壓縮存儲和並行運算。

5. 位域在本質上也是結構類型,不過它的成員按二進制位分配內存。其定義、說明及使用的方式都與結構相同。

6. 位域提供了一種手段,使得可在高級語言中實現數據的壓縮,節省了存儲空間,同時也提高了程序的效率。

7. 類型定義typedef 向用戶提供了一種自定義類型說明符的手段,照顧了用戶編程使用詞彙的習慣,又增加了程序的可讀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