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的入门教程(1)

(1)Spring入门
Spring 是于 2003 年兴起的一个轻量级的 Java 开发框架,它是为了解决企业应用开发的复杂性而创建的。Spring的核心是控制反转(IoC)和面向切面编程(AOP)。
简单来说,Spring是一个分层的 Java SE/EE full-stack(一站式)轻量级开源框架。

Spring 的主要作用就是为代码“解耦”,降低代码间的耦合度。
根据功能的不同,可以将一个系统中的代码分为主业务逻辑与系统级业务逻辑两类。它们各自具有鲜明的特点:
主业务代码间逻辑联系紧密,有具体的专业业务应用场景,复用性相对较低;
系统级业务相对功能独立,没有具体的专业业务应用场景,主要是为主业务提供系统级服务,如日志、安全、事务等,复用性强。

Spring 根据代码的功能特点,将降低耦合度的方式分为了两类:IoC 与 AOP。
IoC 使得主业务在相互调用过程中,不用再自己维护关系了,即不用再自己创建要使用的对象了。而是由 Spring 容器统一管理,自动“注入”。
AOP 使得系统级服务得到了最大复用,且不用再由程序员手工将系统级服务“混杂”到主业务逻辑中了,而是由 Spring 容器统一完成“织入”

(2)Spring的主要特点

1.非侵入式

所谓非侵入式是指,Spring框架的API不会在业务逻辑上出现,即业务逻辑是POJO。由于业务逻辑中没有Spring的API,所以业务逻辑可以从Spring框架快速的移植到其他框架,即与环境无关。

2. 容器

Spring作为一个容器,可以管理对象的生命周期、对象与对象之间的依赖关系。可以通过配置文件,来定义对象,以及设置与其他对象的依赖关系。

3. IoC

控制反转(Inversion of Control),即创建被调用者的实例不是由调用者完成,而是由Spring容器完成,并注入调用者。

当应用了IoC,一个对象依赖的其它对象会通过被动的方式传递进来,而不是这个对象自己创建或者查找依赖对象。即,不是对象从容器中查找依赖,而是容器在对象初始化时不等对象请求就主动将依赖传递给它。

4. AOP

面向切面编程(AOP,Aspect Orient Programming),是一种编程思想,是面向对象编程OOP的补充。很多框架都实现了对AOP编程思想的实现。Spring也提供了面向切面编程的丰富支持,允许通过分离应用的业务逻辑与系统级服务(例如日志和事务管理)进行开发。应用对象只实现它们应该做的——完成业务逻辑——仅此而已。它们并不负责其它的系统级关注点,例如日志或事务支持。

我们可以把日志、安全、事务管理等服务理解成一个“切面”,那么以前这些服务一直是直接写在业务逻辑的代码当中的,这有两点不好:首先业务逻辑不纯净;其次这些服务被很多业务逻辑反复使用,完全可以剥离出来做到复用。那么AOP就是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可以把这些服务剥离出来形成一个“切面”,以期复用,然后将“切面”动态的“织入”到业务逻辑中,让业务逻辑能够享受到此“切面”的服务。

(3)Spring 的核心概念

1.Ioc概念:

控制反转(IoC,Inversion of Control),
是一个概念,是一种思想。指将传统上由程序代码直接操控的对象调用权交给容器,通过容器来实现对象的装配和管理。控制反转就是对对象控制权的转移,从程序代码本身反转到了外部容器。

IoC 是一个概念,是一种思想,其实现方式多种多样。当前比较流行的实现方式是依赖注入。

2.依赖注入:DependencyInjection,DI,程序代码不做定位查询,这些工作由容器自行完成。
依赖注入 DI 是指程序运行过程中,若需要调用另一个对象协助时,无须在代码中创建被调用者,而是依赖于外部容器,由外部容器创建后传递给程序。

Spring 的依赖注入对调用者与被调用者几乎没有任何要求,完全支持 POJO 之间依赖关系的管理。依赖注入是目前最优秀的解耦方式。依赖注入让 Spring 的 Bean 之间以配置文件的方式组织在一起,而不是以硬编码的方式耦合在一起的


3.POJO: POJOPlain Ordinary Java Object的缩写。表示普通的Java对象。使用POJO名称是为了避免和EJB混淆起来。这样的类有属性和get,set方法。不具有任何特殊角色和不继承或不实现任何其它Java框架的类或接口。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