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員爲什麼要培養第二技能

起因

說起來自己也已經當了差不多 3 年的碼農了,每當我在網絡上看到“華爲清理 34 歲以上老員工”這類的新聞,心裏就會不由的產生焦慮。

當然也有不少這樣的新聞,人到中年被企業辭退,因爲房貸車貸等壓力,一下子就把人壓崩潰了,直接從公司的樓裏縱身躍下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家裏的頂樑柱也就此崩塌。

現在的日子過得還算愜意,1W+ 的工資,每個月的開銷就住房、通勤、生活費用等,比起一起畢業的同學,日子過得還算滋潤。

但是馬上就要奔三,像我們這一代人,到了 30 歲左右就要養起 大家、小家 兩個家庭。因爲家裏並不富裕,所以我們一刻也不能鬆懈,哪怕請個假都是無比奢侈。

距離網上流傳的碼農只能工作到 35 歲,對我來說,也就不過幾年了。不想這些的話倒還好,每天寫寫代碼,吃吃喝喝。一想到這些,心裏不由得打冷顫。

所以我一直在思考,怎麼樣才能夠讓我的經濟來源變得更多樣,不要被公司控制了我的命脈。畢竟公司是把利益放在第一位的,隨時都可以把我們一腳踢開。

外包

一開始的時候我想到賺錢的方式就是接外包,但是苦於沒有資源、不知道怎麼報價,又不知道外包有哪些坑,一直都沒有接。

因爲同學、同事介紹,今年做了 3 個外包項目。第一個項目因爲甲方的需求不夠明確,浪費了很多時間。那段時間過得非常辛苦,每天下班回來還要在家裏加班到凌晨 2、3 點鐘。兜兜轉轉做了將近 4 個月的時間,把第一期的功能做好了。但是最終只拿到了一部分錢,然後我也退出這個外包團隊。從這時起,我也對外包有了新的認識。

外包雖然能給我帶來一些經濟上的回報,但是對我的技能上的提升其實並沒有那麼大,換算下來,相當於當了一個廉價勞動力。

後來幾個月時間,因爲公司的項目需要大改版,基本上一天在公司待 12 - 15 個小時,當然也就沒有再接外包,也不想再接外包。

這裏並不是對外包有什麼偏見,當然也不是所有的外包都像我所說的這麼坑,像第二個項目做得還算比較順利,功能沒那麼多,價格還可以,這個項目也是比較難遇到。

外包其實在一定程度上能提升我們的能力,而且還有一定的經濟回報,沒有做過外包的同學建議可以嘗試一下。

培養第二技能

上面說到外包,其實運用的還是我們的第一技能。假如一直做外包,做到哪天自己都做不下去了,你會發現自己除了寫代碼也不會其他的東西。所以說我們要抓緊時間培養第二技能,如果寫代碼混不下去了,還能夠快速找到自己新的方向。

這段時間相對前一兩個月來說要稍微輕鬆一些,我忙裏偷閒學習一些新的東西,並將學到的東西記錄下來分享到公衆號中。比如最近學習的 Docker,我也寫了兩篇文章 初識 DockerDocker 倉庫

因爲這個這個公衆號註冊的時間也算挺長了,起初打算的是將自己學到的東西或者踩坑的經驗分享給大家,所以到現在寫的文章也並不多。後來想到我的公衆號已經有了留言功能,現在也開通了讚賞的功能,倒不如好好運營一下,學習一下如何運營公衆號,提升一下自己的寫作能力。

如何運營公衆號,裏面其實也有非常多的門道,光是公衆號的數據都值得好好分析。比如閱讀的數量多,分享轉發的數量少,可以大致推斷出文章的標題能夠吸引人打開閱讀,但是文章的內容還需要提升;閱讀量多,分享轉發的也多,說明文章還不錯;閱讀量少,分享轉發的多,說明內容不錯,標題還需要提升。

現在只是開始,需要走的路還有很長,希望能夠堅持下去給大家輸出更有價值的東西。

當然啦,這只是我自己培養第二技能的一種方式。像會吉他的、會攝影的同學,也可以往自己有長處發揮,嘗試做一些兼職等等。最重要的是一切都要從個人的興趣愛好出發,只有感興趣才能支撐我們走下去。


原文作者:前端develop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