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

  中醫認爲感冒一般可分爲風寒感冒與風熱感冒兩大類。這兩種感冒病因病機、症狀、治療原則及用藥差別很大。治療以疏風解表宣肺爲原則

  要分清中醫所說的風寒、風熱感冒,也“有跡”可尋。如果有嗓子疼、咽喉痛、舌頭髮紅等症狀,一般是風熱感冒;如果沒有嗓子疼等症狀,一般爲風寒感冒。而且風寒感冒怕冷的症狀比較明顯,而風熱感冒發熱的症狀比較明顯一些。

  除了從症狀來判斷是風寒還是風熱感冒外,季節以及個人體質也是判斷感冒的重要因素。比如冬天風寒感冒多,春天風熱感冒多,而夏天風熱感冒、暑溼感冒多一些。從個人體質來看,如果本身體質偏虛寒,就更容易患風寒感冒;如果本身偏火旺,屬於陽熱體質,就更容易患上風熱感冒。

  此外,飲食和環境也對感冒的類型有影響,如有的人偏愛吃辣,喜歡吃涮羊肉,體內有內火,感冒後熱象就明顯些,一般患的都是風熱感冒。還有,經常處在空調環境中,而且空氣乾燥、溼度低,處於缺水狀態,患了感冒後容易出現發乾、嗓子疼等症狀,患的也是風熱感冒。

  風寒感冒的具體表現

  風寒感冒是風寒之邪外襲、肺氣失宣所致。

  症狀可見: 風寒感冒多表現爲惡寒,無汗,頭痛,鼻塞,流清涕,喉癢,吐痰稀薄色白,肢節痠痛,口不渴或者渴喜熱飲,舌苔薄白,脈浮或浮緊。

  治療用藥: 治療當用辛溫解表藥物:如荊芥、防風、生薑、麻黃、桂枝、紫蘇等,成藥可用山臘梅沖劑,午時茶沖劑,新康泰克、病毒靈、速效傷風膠囊,感冒通,感冒清熱衝 劑,川芎茶調散,參蘇丸等。代表方劑爲《蔥豉湯》、《荊防敗毒散》。服中成藥可選用感冒清熱沖劑、正柴胡飲沖劑、感冒軟膠囊、川芎茶調散、通宣理肺丸等 等。

  服藥後可喝些熱粥或熱湯,微微出汗,以助藥力驅散風寒。患風寒感冒也可服用驗方:蔥白5節、淡豆豉9克、生薑3片,水煎服,日一次;或生薑30克、紅糖30克,煎湯分三次服用。

  風熱感冒的具體表現

  風熱感冒是風熱之邪犯表、肺氣失和所致。

  症狀可見: 風熱感冒可見發熱,微惡風,有汗熱不退,頭痛,咳嗽,痰粘或黃,咽燥,咽喉腫痛,小便黃,大便乾結,鼻塞,流濁涕,舌質紅,苔白微黃,脈浮。

  治療用藥: 治療當用辛涼解表清熱藥物:如連翹、銀花、板藍根、桑葉、菊花、柴胡、葛根、黃芩等。適合成藥有:維C銀翹片,板藍根沖劑,桑菊感冒片,正柴胡飲,雙黃連 口服液,泰諾,速效感冒片,牛黃酸顆粒,抗生素類藥。代表方劑爲《銀翹散》、《桑菊飲》。服成藥可選用銀翹解毒丸(片)、羚翹解毒丸、桑菊感冒片、板蘭根 沖劑等。如發熱較重、咽喉腫痛明顯,可以配服雙黃連口服液(沖劑)、清熱解毒口服液。這些藥具有較好的清熱解毒作用。

  患風熱感冒要多飲水、飲食宜清淡,可以喝蘿蔔湯或梨湯。患風熱感冒也可以服用驗方:薄荷3克、蘆根30克、板蘭根15克、生甘草6天,每日一劑;或竹葉10克、薄荷3克、杏仁9克、連翹9克,每日一劑。

  患了感冒後的注意事項:

  患了感冒要多休息,多飲水,不飲酒,不吃肥咸和難消化食物,防止併發症的發生。有報道說喝雞湯,多食蘿蔔,常食蜂蜜、生薑、椒、蒜,多睡覺,少食食鹽,呼吸熱蒸汽可起到防治感冒的作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