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個真實的人

 

        很欣賞《非誠勿擾裏的秦奮,一直在想真實的人到底是什麼樣的,如今我心裏似乎有了一點點略爲淺顯的認知。

        人要活在真實的狀態確實不易,之前看過一幅漫畫還是一段文字,我忘記了,但表達的意思是:這個世界上有大約60億的居民,但卻有遠超過60億張臉。一開始覺得有些奇怪,最後才知道,有些人有很多張臉,每天都僞裝着自己,在不同的場合,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也許絕大多數人只有夜晚的時候纔會回到自己真實的狀態,這就像之前看過的《24重人格》裏面那些得了人格分裂症的病人,有很多個自己,在不同的時候會出現與現在完全不同的自我,連自己都沒有察覺到。一個年過40的人,很可能表現出孩童時的天真,嚷着要糖吃,嚷着要玩玩具車。而且還可能會咬手指頭,嘴脣上方會掛着“晶瑩”的瀑布。
        雖然這與一個人是不是活得真實沒有多大關係,但似乎在理解上卻有一些相近之處。平日裏需要刻意地隱藏着自己的傷痛,不想表露自己的感情,卻又害怕不被人理解。每到深夜醒來時才發現自己內心最渴望的東西,在漆黑的環境中,一遍一遍地幻想着自己嚮往的未來……久久不能睡去!
        因而,真實的人就顯得很難得。我很喜歡秦奮這一個角色。也很嚮往那種生活方式,一個人揹着揹包到處徵婚。雖然家資頗豐,但最終他還是道出了一句發人深醒的話:錢對我來說不算事,就是缺朋友,最好的那幾個都各奔東西了,有時候真想他們,心裏覺得特別孤獨。
        錢對我來說,也算事;但更重要的是要朋友,知心朋友。朋友可以不多,但絕對要真,要誠,可以男女不限,也可以年齡不限。講快樂時要一起分享,講痛苦時要一起承擔,那都是過時的話,不過,這種過時的話卻是不可或缺的。而且更多的是要經常有聯繫,要主動聯繫,哪怕打個招呼,一句話也不說,也會覺得備感親切。
        如果非要排個名次,錢絕對不可排在第一。錢這東西夠花就行,貪得無厭或是毫無人性都會使人喪失良知,一個人活在世上就沒有多少意思了,人永遠不可能獨立存在,有能力就多關心一下週圍的人,在別人心中建立良好的形象。
        我看秦奮一個人其實挺瀟灑的,對於不缺錢的男人來說,如果沒有家庭的負累或是另一半的牽掛,這種自由就真的會成爲一種自由,實實在在的自由。可以背個包,裏面放兩本喜愛的書,裝上可以上網的筆記本,開着自己的有品味的轎車,去旅遊,去玩樂,甚或去徵婚,似乎都別有一番情趣。這樣的生活有些人求而不得,有些人會覺得厭倦,但是如果一個人懂得生活,瞭解人生的話,這種生活我認爲是最好的。
        你可以沒有愛人,但你擁有朋友;你可以沒有男女之間的愛情,但你有對大衆的博愛。這種愛已經足夠,愛情是什麼?愛情不過是你可以名正言順地對一個人好,而這個人也接受你的好,僅此而已。兩個人的愛太侷限了,把世界上其他的美好都要排在其後,久了就會心生倦怠,開始得很美麗,結束得沒道理。
        自然界最原生態的愛,我覺得不應該是我們現在這樣的。爲什麼會分爲男人和女人呢?不就是因爲二者不可能永久的融合在一起麼?兩者之間總有些不相適的地方,我有時在想,如果再過兩千年,人們還會不會有結婚這種東西啊?現在都這麼淡化了,婚姻都不那麼值錢了,誰能料想兩千年後會不會完全消失呢?也許會吧,或許那樣又會產生出許多新的文化。
        真實其實很難,一個人靜靜的時候或許纔會去思考這個問題,平日裏被工作所累,每天忙着應付着各種各樣的事,各種各樣的人,而且還要強裝着微笑,哪裏還有時間去思考真實的自我呢?只有在夜深人靜的時候纔會在睡夢中回到最原始的狀態,思考着自己最真實的想法……
        男人需要資本,女人需要姿本。單身要有單身條件,做真實的人就得同樣要付出真實的代價。不過,多灌輸自己一些與人生有關的思想,學會好好地理解這個世界,理解他人,我想這樣的感覺就已經足夠,真實其實也很簡單:用自己最熱忱的心,去感知這個世界,觸摸他人心靈,善待自己,理解和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