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的科技泡沫不一樣(二)

轉自:http://news.cnblogs.com/n/97653/

 

  編者按:本文來自彭博商業週刊 ,文章非常的有深度也很長,我打算將其分成幾段連載(連載一 )出來,希望大家會喜歡。以下爲第二部分

  首語:科技泡沫會發生,但是我們通常都會受益於其留下的重大創新和突破。而當前我們正在經歷的這個科技泡沫,它由社交網絡驅動,最後可能什麼都不會給我們留下

  而這次,人們的狂熱則開始轉向更加精確的銷售了。比如說在Zynga,工程師們就正在想千方設百計的思考怎樣更好的讓遊戲玩家去參加調查並從口 袋中掏出信用卡。而在其他地方,也許就有工程師正在挑燈夜戰希望無論轉戰多少網站也一定要讓張三去點一下那個鞋類廣告並去消費一筆。

  當前的這一瘋狂也反應了一個自然進化的結果。人們關注的中心已經由通用性質的技術(工業革命時代是蒸汽動力,信息時代是互聯網技術)轉向了快速消費產品如iPhone ,流媒體視頻等 。硅谷的一位創業者Steve Perlman(曾經創建WebTV並將其以4.25億的價格出售給了蘋果,現在在運營着一個在線視頻遊戲服務OnLive)就表示:“不論哪個時代,聰明的人都會被吸引到最賺錢的行業裏,而現在這個行業就是在線廣告。”

  如果說這次的科技泡沫是關於怎樣去騙取顧客買東西,那麼一旦它破滅後會給我們留下什麼呢?當聽到這個問題的時候,Perlman立刻激動起來了,嗓門也變大了:那些風險投資者們現在都只顧着找到一個能一夜暴富的公司,他們已經沒有當年那種投資風險很大卻能爲更多的創新發明奠定基礎的“通用性質技術”項目的勇氣了 。 他說:“Facebook包含的並不是那些能夠讓我們電話斷線後重連的技術,Groupon以及其他類似的靠在線廣告爲生的公司都不是。”他還進一步解釋 說:“好吧,我們確實需要這些公司,他們也做得不錯,但是他們是構建在過去的舊技術之上的,要知道這些東西就像燃料一樣總會燃盡的,到那時你就沒有創新的 動力了。”

  在線房產交易公司Redfin總裁Glenn Kelman甚至表示:“創新動力燃盡的結果將是硅谷變成好萊塢,完全沉浸到一種基於娛樂和流行卻無法從根本上增強一國競爭力的商業模式中。”

  現在我們再回到天才的哈佛小夥子身上來吧。Hammerbacher在08年的時候從Facebook辭了職,休整了一段時間後和他人共同創建 了一家名叫Cloudera的公司,從事數據分析軟件的開發。現在他已經28歲了,說話的時候語氣中明顯的帶着硅谷創業家特有的自信和救世激情,這一點在 他談到熱點問題時尤其明顯。他說:“如果那些公司不是將大量的資源投在怎樣更好的讓用戶去點擊廣告上,或許我們現在已經用它們解決了許多重大科學問題了 。”不過,要是這位大小夥當初沒有從Facebook這艘人人都想上去的財富大船上跳下來的話,他現在也一定和其他的廣告天才一樣。不過這些廣告天才可不是你我平常所說的程序員或者工程師,而是一個在數學方面有着極高天賦的羣體。

  作爲這個羣體的一員,Hammerbacher是在印第安納州和密歇根州長大的,父親是通用汽車公司的一線員工。在他還在讀高中的時候,打得一 手非常好的棒球,甚至引得密歇根大學和哈佛大學爭搶。他說:“我當時的打算是要麼成爲一位職業棒球員,要麼成爲一名詩人或者數學家。”而最後他選擇了哈 佛,選擇了數學。不過與他的校友扎克伯格不同的是他並沒有選擇輟學創業,而是畢業後去了Bear Stearns(貝爾斯登)。

  在華爾街,這些數學極客們可是一個被稱爲船竿的羣體,少了他們華爾街大船可能就失去了動力。因爲正是他們幫助華爾街創建了那些非常複雜的交易算法,而通過這些算法金融大鱷們則能在輸入大量的市場數據後瞬間就做出買與賣的決定 。Hammerbacher在這裏做了10個月左右就離開了,後來他聯繫上了扎克伯格,得到了我們最初提到的那個研究科學家的職位。也正是從那一刻起,Hammerbacher走入了消費技術行業,並開始用自己的數學知識爲這個行業的精確廣告貢獻自己的一份力。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