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BSD 7.0中mount與umount的用法

FreeBSD 7.0中mount與umount的用法在網上也有很多資料,但我想那多數是隨便就粘貼上去的,很多都未經過驗證。我一邊使用驗證一邊將它總結在這裡:

1、Windows的主分區(FAT/FAT3格式,如C盤):
掛載:#mount -t msdos /dev/ad0s1 /mnt
其中ad0s1是你的設備節點,幾乎在內核中的每個設備在/dev/目錄下都有對應的節點,你可以在終端用cat /etc/fstab看到你所有掛載上的設備節點信息。如果你不知道具體的設備節點,你可以在/dev/目錄下查找相似的,逐個試試。/mnt是mount成功後的文件目錄。
卸載:#umount /dev/ad0s1

2. Windows的擴展分區(FAT/FAT32):
#mount -t msdos /dev/ad0s5 /mnt
或#mount_msdos /dev/ad0s5 /mnt for 4.x
或#mount_msdosfs /dev/ad0s5 /mnt for 5.x
[注意]擴展分區從5開始的。

3.Windows的擴展分區(NTFS分區格式):
#mount -t ntfs /dev/ad0s5 /mnt
或 mount_ntfs /dev/ad0s5 /mnt
[注意]1.chinese/gbfs 的 ntfs 似乎有問題,不建議玩家級用戶使用 注意2.:要讓mount上的windows 分區(或CD-ROM)顯示中文,需要升級你的ports,再安裝gbfs: #cd /usr/ports/chinese/gbfs #make install clean 然後編譯內核,註釋掉options CD9660 options MSDOS 注意3.在5.1-current上不用安裝gbfs,用: mount_msdosfs -L zh_CN.GB18030 /dev/ad0sX /mnt 命令就可以支持FAT32分區上的中文文件名,當然,locale可以不用18030,zh_CN.eucCN, zh_CN.GBK都可以!

4.Linux Ext2fs/Ext3fs:(未驗證)
在內核裏面加入options EXT2FS,編譯內核。 mount 的時候用mount_ext2fs 命令即可,ext3fs的mount也用mount_ext2fs

5.普通數據光盤:
#mount_cd9660 /dev/acd0 /cdrom
#umount /dev/acd0

6.mount ISO 文件:
 在5.x中如下 mdconfig -a -t vnode -f abc.iso -u 1 mount_cd9660 /dev/md1 /cdrom 4.8的版本 vnconfig /dev/vn0 /home/xiaoche/a.iso mount -t cd9660 /dev/vn0 /mnt umount /mnt vnconfig -u /dev/vn0

7.CD、VCD、DVD:
播放CD、VCD、DVD不用先mount上。 如果你一定要mount上,可以這樣:#mount _cd9660 -s 0 /dev/acd0 /cdrom

8.軟盤:
 1.Format: # /usr/sbin/fdformat -f 1440 /dev/fd0 2. Run disklabel: # /sbin/disklabel -B -r -w /dev/fd0 fd1440 3.Create New FS: # /sbin/newfs_msdos /dev/fd0 4.Mount & Use #mount_msdosfs /dev/fd0 /mnt

9.usb設備:
確保內核中有如下項:device scbus,device da,device cd。在GENERIC中默認都有,如果沒有,請編譯內核。
大多數U盤用的是FAT 文件系統,所以用
#mount -t msdos /dev/da0 /mnt
所有格式設備的卸載都大同小異!

注:如果需要顯示中文在mount加入語言選項-L zh_CN.eucCN(或其他的語言編碼zh_CN.UTF-8、zh_CN.GB2312等),如:
光盤顯示中文:
mount_cd9660 -C gbk /dev/acd0  /cdrom
ntfs分區顯示中文:
mount_ntfs -C eucCN /dev/XXX /mnt
msdos分區顯示中文:
mount_msdos -L zh_CN.eucCN /dev/XXX /mnt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