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博弈理論

    假設在一條街道上,均勻居住着衆多居民,和兩個資本家(前提他們當然是“自私自利,唯利是圖”的理性人了),他們要分別在這條街道上開一家理髮店。我們又假設開的這兩家理髮店完全一樣,因此居民選擇哪家理髮店只取決於一個因素——距離自己家的遠近。那麼這兩個資本家爲了追求自己利潤的最大化會選擇把理髮店開在街道的什麼位置呢?

這僅僅是理想假設條件下的一道西方經濟學命題,是一道關於博弈論的問題。也許有人會認爲,兩個資本家把理髮店開在街道的兩個三分點上最好,機會均等,有錢大家一起賺嘛。這當然只是最美好的假設,展現了社會主義體制下人們閃光的靈魂,可這不符合假設的前提。

爲什麼呢,我們來分析一下:兩個資本家如果把理髮店開在靠近兩邊的位置,那麼任何一個資本家把理髮店向街道中間移動一下,那麼他就會因爲與街道上兩個理髮點之間居住的居民的距離更近而收入明顯地增加,而競爭對手的收入就會減少。因此兩個資本家都會這樣做,向中間移動。

那麼到了中間以後呢?他們就都不會再移動了,因爲他們如果把理髮店從街道中間向兩邊移動,不但會減少自己的收入,還會增加對手的收入,這對於理性人來說是不可能的行爲。因此兩個資本家最終最優的選擇就是:並排地開在街道正中間。

這就是一種佔優均衡,在對手無論選擇什麼策略的情況下,自己都有最優的策略選擇,即博弈的結果不取決於採取策略的先後順序。這樣,我們常見到的一條街道上理髮店總是密集分佈的情況就不難理解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