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vel to ThoughtWorks

Life is a journey, not a destination.

人生就是在时光的隧道中不同的奔跑,在不同的环境中遇到不同的人,然后开始相同的挣扎,最后不断优秀的过程。加入ThoughtWorks一月有余,期间经历了一些事情,趁着On beach的时光对其进行一些沉淀,若干年后作为记忆的时光进行回忆品味。

面试

=== 转眼已是金秋时节,又是一年校招季。距离上次面试也已经快一年的距离了,时间总是走得如此之快。想起去年奔走在各个公司的面试宣讲会上。然后在人山人海中投着一遍遍的简历,然后在有幸的面试中都会被无情的刷掉。这种落差也许只有自己知道,这种期望与失望的矛盾混杂在现实的残酷与理想的丰满中。最后却冷不丁的进了ThoughtWorks的终面,经历了Quiz Test, Code Homework,Tech Interview, HR Interview,最后进到了Group Discussion。于是我用着不太顺畅的普通话讲述着 “Why ThoughtWorks should Hire Me”,我不太会演讲,这种public speech对于我来说更是显得有点困难,但是坚持就意味着胜利。然后意外的进入了ThoughtWorks Graduate的阵营。毕业生都是将要离开学校,而第一份工作也总会决定他们一生的状态。于是凭借着自己的感觉放弃了上海那个温暖的团队,决定在这个Geek闻名的公司里面开启新的学习生涯。毕业季的日子终究是平淡的,于是也就选择了来实习。

实习

只身一人来到西安实习,这个第一次到来的城市总是能让我感到陌生,于是以最快的速度找好了租房,最后终于处于一个暂时安定的状态。实习之初的日子是难熬的,意味着你必须抛弃之前自己的所长来开始接受一些完全陌生的技术,接触一个完全陌生的团队,然后建立彼此之间的信任又要花费你很长时间。难熬的日子总会让你变得话很少,因为缺少了自信,自己甚至胆怯于说话。生活之余更是和大家缺少沟通。以至于大家甚至怀疑我能不能熬过这个实习阶段。我是个慢性子的人,慢慢的真实的我开始显现出来,除了一方面对技术的熟悉,另外一方面更是和大家的熟悉。这种融入集体的感觉是奇妙的,枯燥的工作开始变得乐趣横生。也许人生就是一个涅槃的过程,对于我而言尤其如此。每次到达一个新地方,我总得花上一个月得时间建立这种与人与物之间的情感。实习结束,自己开始接触Web,接触Ruby,接触AngularJS。总体而言还是很酷的。

TWU

TWU是我对于TW公司最期待的部分,人生就是一所大学,刚入职的我们也被送到印度进行为期五周的培训。都说印度是个开挂的城市,于是我们对印度也有了部分期待,期待之余也会有部分顾虑,对未知挑战的一种胆怯。终于在8月初出发了,我们备齐了传说种的老干妈和方便面,三拨人马分别从西安、成都、武汉奔赴北京,九人印度行就这样无声无息开始了。经历一系列的波折之后,我们终于在次日早上到达了Pune,印度这个城市没有我想像中的那么好,但是却是蛮有特色的。异国文化开始漫延开来,咖喱也沾上了我们的衣裳。

虽然有前辈们的前车之鉴与印度攻略,但是到了印度还是极度不适应,尤其是对这边的食物,我不能理解这种糊状的蔬菜的美味之初,不能理解咖喱的味道。我们操持着一口老干妈味道的英语开始了第一周的生活。第一周的培训主要以小组讨论为主,在天朝活惯了的我们显然很难参与老外激烈的讨论当中,于是讨论成为了我最痛苦的经历。这种经历源于语言的差异,交流是个很重要的东西,我们暂时还没适应English。

培训时的不积极表现是伴随着很深重的压力的,压力大部分源于我们自身。看着别人都交流甚欢,我们在一旁以疑惑的眼神看着眼前的一切,这样子真的不好。这是个Change yourself的过程,这种环境迫使我们去改变,迫使我们去融入。于是我们不得不尽量在可以发言的场合多发言,以弥补小组讨论中的不佳表现。第一周的大家都是沉闷的,大家都是有压力的。我们还是喜欢扎堆,但是对于Change却各有各自不同的看法。

大家以不同的状态度过了第一周,这个噩梦般的第一周。周末也终于不是让我们闲着,各种活动都等着我们,晚上回去躺在床上就不知不觉睡着了。对于我们来说,真的有点辛苦。这段时间甚至产生一个疯狂的想法,逃离印度,赶紧回国。总觉得自己的国家才是最温暖的庇护。现在的我们像个游离的人在世界的某个角落中神伤。随着时间的流逝,各种不适应开始缓解,我们开始抛弃了老干妈,开始吃着这边有名的Paratha,也会在某个空闲的晚上跑到Phoenix mall大吃一顿,这里的一顿普通的中国式的面条都可以让我们快乐一晚上。

除了每周的培训,我们还不得不和自己的Coach一起制定每周的Goal,Goal是我们一周最基本的任务,我们必须找时间完成。这成为了我们的一周的追求。Goal的设立从社交到社会公正到个人的学习,贯穿了公司Pillar 3 文化,这种文化是每个Twer必须接受和认同的。除了这些目标,我个人最大的两个挑战在于准备一次meaningful的LunchAndLearn,准备好一次Pecha Chucha。这种Pechu Chucha是对自己 public speech演讲能力的锻炼,演讲作为我的薄弱环节。从选择到PPT到准备演讲,花费可我不少时间和精力。好在最后在自己的努力下,这两项speech的效果都还不差。事后发现,通过这两次的锻炼,我开始不惧怕在公众场合说英语,更不会怯场了。感谢这个平台,这个挑战。

培训及演讲之余,我们后期的大部分工作时间都是在项目中度过,和不同文化不同背景的同时Pair编程是个很快乐的事情,好在我们来之前对于项目的技术栈有过相关的了解,我们在做Story的时侯也不至于存在太大的问题。实现手段是一方面,收获最大的还是Story的生命周期,以及作业规范,怎样成为一名符合ThoughtWorks要求的规范的Dev,我们尚在不断的学习中。学习之余,我们仍有大部分时间来进行技术相关的Dojo,对重构等的学习更是让自己受益匪浅。更增加了自己相关的专业兴趣。也增加了对软件质量代码质量的认同。

有人说我们来印度是来玩的,是的,除了公司带我们出去玩。我们在Yan的组织下还坐上了传说中有挂票的印度火车去孟买玩。车上也是人山人海,车上的环境也是各种味道。坐上火车穿山越岭去远方的感觉真好,我们穿过了印度的城市,穿过了印度的贫民窟,穿过了隧道,越过了山谷。我坐在火车门旁边,听着音乐,戴着耳机,任凭风吹过我的身体,任凭满眼的景色逝去,这是一种特殊的心境和状态。和大家在一起的感觉也真好,各种逗,各种笑话,各种经典,一段美好的时光永远记录在印度。

结束的TWU,我们准备回国了。一方面有点对印度的不舍,对朝夕相处五周的同事的不舍,更有着对异国文化的不舍与眷念。最后我们踏上了旅途,回国之前我们不忘在免税店大淘一番,看着某些奢侈品才觉得钱花得挺快赚得挺难。也有点明白为什么中国大妈喜欢在国外大淘特淘了,大家总喜欢与国内得对比,总觉得国外得便宜,买了这些就等于赚了。我也不例外。

回来了,感觉真好…

现在

回公司一周有余,回首过去一周基本处于游离状态,尚未真正加入项目组,更别谈能够和团队有所融合。发现对之前实习的项目组倒是有很多的怀念,人总是怀旧的。也希望我能够快速的加入加入到现在的项目组中,真正找到归宿感。

BTW, 挺怀念去印度的九个小伙伴以及和大家度过的岁月


欢迎关注我的博客:http://www.gongmingqm10.net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