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K漫談區塊鏈的共識(1)——免信任的共識機制

老k,柏鏈道捷CTO、清華阿爾山區塊鏈研究中心高級工程師,超過17年的系統軟件開發經驗,在操作系統、編譯器、虛擬機和符號執行方面都有實戰經驗。主持開發多個開眼項目,目前主要從事區塊鏈底層系統開發工作。

這個系列的文章主要談一下我對區塊鏈中的共識機制的理解,歡迎跟大家一起交流、探討。

前言

當今區塊鏈的概念和產業已經遍佈神州大地,創業言必區塊鏈,在各種咖啡廳中你都可以聽到周圍的人談論區塊鏈,大部分從業者對區塊鏈技術的一個認識是它是一個分佈式賬本技術,更有些人說區塊鏈是各種計算機技術的組合,如P2P網絡,數字簽名,分佈式系統,虛擬機等等,區塊鏈本身並沒有任何技術上的創新,這個說法幾乎是正確的,除了區塊鏈的共識機制。

作者認爲從計算機技術的角度來講,區塊鏈的共識機制應該是一個偉大的技術創新,填補了計算機專業領域的一個空白。如果中本聰願意發表學術論文的話,這應該也是21世紀以來最重要的學術論文之一。毫不諱言,區塊鏈的共識機制是區塊鏈的核心技術,沒有之一。

免信任的共識機制

被擴展了的共識概念

當前正因爲區塊鏈熱鬧非凡,以至於區塊鏈中的共識機制本來是計算機學科中分佈式系統的概念,已經被擴展到很多社會科學。我們可以認爲關於這些共識機制中說法中有廣義的社科領域的共識和計算機領域的共識之分。

在一些區塊鏈的講座中,很多(特別是非計算機專業的)專家在談區塊鏈的時候,喜歡把共識這個名詞擴展到社會學,或者人類發展史比較宏觀的話題。比如人們通過共識進行協作,從而產生偉大的文明。有些談到區塊鏈的觀點認爲宗教,國家也是一種共識,這些說法站的地位比較高。

區塊鏈共識機制的價值所在

但是從作者的角度,這和區塊鏈的共識還是有一定的區別,如果我們非要把計算機領域的專業術語套用到其他學科的話。區塊鏈的共識本質,要在一羣完全不信任甚至不認識的節點或者人羣中進行協作。這是一種免信任的協作方式,因爲人類建立信任的壁壘確實太高了。

網上有些觀點說區塊鏈是建立信任的協作網絡,這個說法不能說錯也不能說對,其實可以這麼表述,正是因爲區塊鏈是一種免信任的協作網絡,所以它纔是可信的。由於區塊鏈中的參與方相互之間都是免信任,所以這種協作成本很低且可擴張性非常好,這是區塊鏈共識機制的本來面目或者說區塊鏈共識機制的價值所在。

爲什麼是免信任的區塊鏈

事實上大部分非計算機領域的共識的說法都是需要建立信任的協作網絡,如國家的建立,國際組織,公司聯盟的建立,都是大家對某個組織或者機構的信任。而區塊鏈的共識機制由於是免信任的,所以協作網絡中的任意節點可以在任意時刻加入和退出。

這也是所謂的廣義的社科領域中的共識機制所達不到的,任何聯盟組織和國家都不會讓任意成員任意時刻加入或者退出的。嚴格意義上來說,區塊鏈中的聯盟鏈顯然不屬於這種免信任的共識網絡,聯盟鏈的准入有一定的門檻,即需要一定的信任。

如果擴展來說,智能合約和通證經濟都是一種共識機制。智能合約試圖通過一種不可篡改的程序代碼(合同即代碼)形成多方的共識,而智能合約的參與方都是可以互不信任的。而通證經濟試圖通過某種經濟激勵達到一種共識讓大家去協作完成某些任務和使命。這些都可以認爲是一種免信任的共識。一旦是一個需要相互信任的協作網絡,人類猜忌和貪婪的本性就有可能會暴露。所以我們都信任免信任的區塊鏈。

結論

從計算機專業的角度講,區塊鏈的共識機制一種工具而已,並不能承載太多的社科領域的意義。它解決了在存在拜占庭錯誤(即可認爲網絡節點中有惡意節點,或者協作的人羣中有叛徒)下,協作網絡或者協作人羣中如何達到共識的一種具體方法。後面的文章中我們主要會在計算機專業範疇內談區塊鏈的共識。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