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勿輕視讀書之方法

                                               切勿輕視讀書之方法
       讀書,這個行爲可以說註定要伴隨我們一生,它也是讓我們成長的最重要的路徑之一。每本書對於不同讀者的提升肯定不同,書的內容都一樣,差異的來源只能歸結於讀書的“讀”字,以及“誰”去讀書,就個人而言,那個誰肯定是我,所以需要我去花時間思考的是如何去“讀”。俗話說,人醜讀書少,大概就是形容我這類同學了,最近幾年自己在讀書的過程也吸取了一些教訓,所以,找個時間自己總結了下,也可以分享一下。
       就讀書的“讀”而言,我的建議是:
       1 擺正好心態.
       對於技術類且需要自己對其內容穩紮穩打的書,讀書前,最好不要給自己下一個硬性指標,比如1-2個星期就讀完,這樣會讓自己在讀書時,潛意識裏不斷提醒自己:這個知識點,能看懂就行,差不多就可以了,後面還有很多要讀。這是不可取的,所以讀書前需要自己擺正心態,心裏要有預留出一定時間上的準備,平衡好當前自己內心渴望需要很快讀完    這本書的心態,讓自己在讀書的過程從容點,在保證讀書質量的前提下,最快的讀完這本書,纔是關鍵。
       2 先打好基礎,再攀登高峯
       如果一本書有60%以上的知識是自己從來沒有總結或者實踐過的,那麼另外的40%的內容你必須對其有一定深度的瞭解,如果對這40%的知識點沒有去深入瞭解甚至只是概念上聽說過,你會發現,讀書的過程就是不斷地在折磨你的大腦,純粹是浪費時間,打擊自信心而已,最後頂多自欺欺人的給自己一個安慰:終於把這本經典的書讀完了。
       3 對於某些書種,要形成閉環吸收,週期性加深理解的路徑。
       對於某些具有實踐意義的書,正確的打開方式應該爲:閱讀-實踐-閱讀-實踐,其中閱讀和實踐的過程都要伴隨着自己的總結,一回生,二回熟,對於一個知識點總結幾遍想不記住都難,這絕不是要讓我們拿出從小學就養成的絕技-背誦。但是,難免有些書對於現階段的我們即便按照閱讀,實踐及總結的路徑來了1-2遍,心裏還是沒有底氣說掌握了裏面  的知識,那就只能給自己立個flag,要在半年或者一年以後,再次整體複習一下,當然這個flag到期的過程一定要不斷做與這本書內容相關的事情。
       正如開頭所言,讀書的效果,在書的內容都一樣的情況下,決定於如何讀,誰來讀,前文也描述了自己對如何讀的看法,其實同樣重要的一件事是如何選擇讀什麼。這個話題可以說更沒有嚴格上的準則,以下也只是我的一些看法:
       1 向有經驗的前輩(老師,同事,博主,同學)諮詢,說出自己的需求,尋求反饋。
       2 谷歌搜索關鍵詞,在列出的書籍中根據書中內容的介紹,進行初步選擇。
       3 去豆瓣上去查選擇的書的評分以及書評,甚至可以@部分讀者瞭解更多信息。分別去了解書的作者介紹,書內容的簡介,書是否爲原著,讀者的評價,部分給出不好評價的讀者的水平,大部分讀者的層次,根據這些信息進一步確定是否適合去讀。     
       4 大致瀏覽該書的內容,看是否真正關注到自己的需求點以及是否適合自己這個階段的水平。
       5 如果是翻譯版本,一定要注意翻譯質量,翻譯災難不僅影響讀書質量更影響心情,可以選擇同時參考英文版,甚至直接讀英文版。
       6 該書開頭或者結尾是否有相關進階或者推薦書籍,有的話那就更好了,成長的關鍵依據就是是否有迭代效果,現在所做的事情是否奠定在以往的積累,這才有價值的提升。 
       最後,希望每個人都能淌遊在書海之中,享受讀書的快樂,以上只是個人對自己經歷的一些總結,纔有了這些感觸,有其他看法歡迎指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