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想,隨筆

今早一打開百度,就注意到百度搜索框下推薦的幾篇文章。

不得不說,百度的這種推薦方式不管從操作便利上還是從心理接受度上都設計得非常的精巧,我已經好幾次因爲這個東西忘記自己原本要找什麼了。

所以我並不想稱讚這個推薦方式,雖然他是百度有力的工具,不過又是我自願點擊的,但其實我理智的時候並不希望自己的注意力被分散。當然,怪自己了。

舉個不恰當的例子,如果幾個妖嬈女子站在怡紅院二樓最顯眼的位置拉低了領口向你舞動着粉色的手帕,你這懷抱理想身負重任的公子哥禁不住誘惑走了過去……一段時間後你走出來一邊還報怨是她們耽誤了你的時間,這合適嗎?

話題有點扯遠,況且百度也沒有在這麼重要的位置推薦什麼黃賭毒的信息,回到我要說的那兩篇文章上來。


今天吸引我注意力的文章是關於小米最新發佈會的兩篇文章,先說下我並不是“米粉”,但也用過小米的產品。作爲國產品牌,我也確實覺得小米很用心的做了一些產品。

第一篇文章標題是《從安卓轉投iPhone 你要知道有得也有失》,第二篇是《真Pro還是假專業?細說小米新筆記本電腦五宗罪》。


我的隨想確實有點隨意,第一篇文章並沒有提到小米,我是在看了第二篇後纔想起來最近好像是小米和蘋果發佈會撞車的日子,這兩篇文章我認爲有蘋果在信息導向上後發制人的可能,簡單說就是有可能都是蘋果公司所寫。

理由如下:

1、除了蘋果,誰會關心大衆要不要從安桌轉投iPhone呢?

2、第二篇很明顯是既定了“有罪”的前提下找找看有哪些問題是可以拿出來說的。

3、我覺得沒有哪個個人會對批評小米發佈會上的新產品這個事情上比小米的競爭者更有動力,恰巧蘋果與小米在發佈會時間安排上“撞車”,其中也特意提到了蘋果的產品並拿來對比。所以小米當下的特別競爭者就是蘋果。雖然文中也提到了其他品牌並拿來對比,但是我把這種方式看成是“加花”(計算機病毒在升級變種的過程中爲避免被殺毒軟件查殺的方式上有一種給代碼指令加花的辦法),只不過這個花不是隨便加的,每舉一個品牌爲例都是爲了對抗小米產品的性能參數。

4、上面一條提到的對比中沒有涉及相關產品價格和其他屬性的描述,有失公正,不像是一般評測機構寫的測試文章,更像是別有用心的設計(寫文章是傳達信息和思想,設計文章是爲了達到輿論目標)。


不要以爲我是在爲小米說話,我只是不喜歡這樣的信息世界。

當然,蘋果是外國公司,小米是中國公司,我肯定不希望一個國外公司通過發動輿論來形成國人對國產失去興趣轉而購買外國公司產品的行爲引導,雖然小米的利潤和我沒有直接關係,但是在實現中國夢的目標上,所有中國人同袍同澤,況且小米給國家納稅,收入利潤還繼續帶動國內產業發展。


繼續扯回來,輿論戰不僅是沒有國別的,各國內鬥也很嚴重,國內各大廠商,各行各業的巨頭,除了一隻手在做自己的產品外,另一隻手更在不遺餘力的用輿論擠壓甚至掠奪競爭對手。


這是個“封建時代”。人民行動自由,思想自由,可是信息是封建的。


1、各國在政治上,或者法律中都會有(隱含)一個國民的信息體系,框定了人民的思想範圍,不允許傳播擾亂政權、引發社會動亂、有害社會發展的信息,這是非常必要的,但幾乎每個國家都會有一羣本國的人民受到他國或國內反動派一些別有用心的人的影響,對本國執政黨產生意見,甚至說出“愛國但不愛執政黨”的話來,其實他們大多不懂政治,沒有在政策上吃到什麼大虧,也不知道如果自己國家的政權發生動亂將會造成什麼後果。這種人我認爲可能是各國反動派正在努力獲取的傀儡,他們不拿工資,每天幫着反動派詆譭執政黨,傳播負面能量和一些未經證實的“新聞”。

2、各種宗教傳教士,他們所服務的宗教,也大都在排斥其他教派,極力發展自己的信徒。我特別要說下一些從資本主義社會傳入的教派,但是我又不敢點名,怕別人說我攻擊宗教。利用心理學發展信徒,利用基金、金融、或者說商業模式動作,我覺得都沒有什麼,只要這些宗教不去踩法律紅線,就不是邪教,就不會受到政府的打擊。就現在國民的整體情況,有宗教的存在也可以起到一定積極作用,我認爲最大的作用就是給一些人在思想上解脫苦難,但是有很多教派已經離開這個命題,或者說只是把這個命題作爲紙上概念,形式證明,向外界展示“這是一個可以作爲信仰的宗教”,實際上卻大力向各種層面滲透,我最不能忍的是很多教派鼓動信徒把自家孩子帶到他們聚集的地方,我真的很想大聲的喊,“他們只是個孩子啊!”,他們天真活潑,父母健在,家庭完整,他們有罪嗎?他們需要被你們的神來解救嗎?請不要用解救的名義向孩子們伸出這隻黑手!孩子們還小,他們應該接受社會主流教育,任何想在孩子們成長過程當中就把信仰強插進孩子大腦中的行爲都不是耍流氓,是犯罪!(對不起,“犯罪”這詞是我一生氣才說,實際可能沒有這方面法律)

3、各種商業競爭,他們所競爭的不是反動派所要的人心,也不像宗教那般對政治和經濟有雙重目標,他們比較簡單明瞭,就是各個獨立資本間的金錢博弈(也有資本足夠大上升到政治層面的,比如韓國大家都知道,我不多談),他們可以爲了保值和增值而把資產在地球上挪來挪去,也有一些會特別註明自己是民族企業的,但也躲不掉商業裏的規則,民族企業與民族企業之間同樣也可以激烈競爭。不管是哪個企業,最終目標是金錢,爲了目標是不是可以用一切手段,看的是企業家的底線,古今從來沒有哪一條法律可以讓違法的事情絕對不會發生,法律是爲了讓大家明白違法有成本,但難以阻止一些人抱僥倖心理,就像習主席說反腐的三個階段目標,最後一個是“不想腐”一般,如果能達到所有人“不想違法”的狀態,那這一定是一個美好的世界!我沒有奢望在我有生之年能夠見到這種盛況,但是我希望所有人能爲這個目標作出努力。暫時放開這個美好願望,因爲這一棍還沒有打下來,就是我要表達的商業競爭,很多人可以感受到商業競爭的低劣,但是又非常無奈,反不正當競爭法並不能解決所有問題。在法律的空白處,很多商家和企業大肆愚弄消費者,分分鐘都有人在挑戰道德和法律底線,相比起來,企業之間的輿論戰似乎都沒有什麼值得拿出來說了。不過還是要說,因爲這是我這次隨想的主題,我想表達的是,在企業聯合媒體分幫結派的形勢下,信息世界根本不自由。一個有趣的現象:網民的輿論傾向很大程度受到他常接受信息的媒體所屬企業派別的引導。很多時事評論,根本不是網民或用戶自己想要表達什麼,而是隱藏在背後的資本家想讓他表達什麼。好像必須舉一個例子才行,說個很多年前大家都知道的事兒吧,曾經騰訊和360之間的競爭,其實大多用戶一開始並不知道他們競爭有多麼激烈,直到有一天,同一臺電腦上如果又安裝了QQ又安裝了360,作爲用戶的你必須要作出一個艱難的選擇,愛我還是愛她?我不知道大多數用戶是如何選擇,只知道360那邊向用戶哭得很慘,不得不通過360安全衛士這個工具軟件來向用戶表明心聲,激起很多熱心網友討伐騰訊,數落騰訊的是與不是,後來我又來到騰訊的陣地,發現騰訊也沒有閒着,陣地這邊幾乎一致的批評360。因爲是他們各自的陣地,沒有人知道參與批評的人數哪邊佔優,況且這些評論都是各自服務器中的一行行記錄,誰去管是用戶發的還是他們公司自己發的。至此之後這兩家公司在法庭上交鋒了很多次,我不太關注這個事,不知道最終到底哪一家算贏,也不站在哪一邊,只是證明以上言論的存在。


重複一下前面那句:

這是個“封建時代”。人民行動自由,思想自由,可是信息是封建的。


商業,覆蓋了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在法治框架之上,加套了一層信息牢籠,幾乎每個有足夠實力的企業,都在努力打造自己的信息牢籠,圈住自己門戶下的用戶,說悲觀一點,這些用戶不是上帝,而是螻蟻,是圈養的牲畜,到了時間該剃毛剃毛,該擠奶擠奶,該宰殺宰殺,不是我說得太殘忍,仔細想想,有多少人因爲信息推廣加心理學應用,產生一些並不必要或者並不實惠的商業行爲,甚至買到劣質假冒的產品,有多少人因爲信息推廣,去到令自己後悔的醫院!前兩者是剃毛擠奶的話,後者不就是宰殺嗎?如果有人不同意,那可能是沒有聽說過僞劣醫療機構通過推廣大肆斂財的故事,這些故事不是個例,被宰殺的人也不是一個兩個。


有很多媒體致力於成爲影響力更大,容納人數更多的“牢籠”,然後他們被租給資本、財團。

也有一些資本和財團會直接去投資這些“牢籠”,甚至建立一個更大的“牢籠”(據說全國各地方媒體都有某巨頭以51%的注資,未經考證)。“牢籠”中的“犯人”什麼時候放了什麼屁,拉了什麼糞,他們都能瞭如指掌,甚至可以隨意控制他們的某些行爲,爲了使他們持續待在這個“牢籠”裏,他們會向男性犯人推送一些穿着“露透緊”的“女模特”照片,女性犯人則更多是推薦矯情雞湯。男女都有一定效果的是娛樂八卦。

我相信也存在一些有情懷的媒體,他們猶如信息世界中黑夜裏的一盞盞明燈。

普通羣衆如何擺脫“牢籠”?一是需要社會上點亮更多的明燈,二是需要人們自身有意識的提高思想素質,對垃圾信息免疫。我雖然在喊這個口號,而且我覺得我個人做得也並不算好,但是因爲我想到了這些,所以我要把這些說出來,有必要說出來。

一定要多讀書,讀好書。


我並不是喜歡隨便鍼砭時弊,而是對信息世界有自己美好天真的願景。

找到幾篇之前看到的文章鏈接,略有相關,放在這裏記錄下

大數據下的行業黑幕

http://www.sohu.com/a/167378224_608782

爲什麼谷歌不會發生“魏則西事件”?

http://tech.163.com/16/0501/20/BM0NVJDI000915BF.html

除了大企業爲了財報對信息和輿論“規範化”的操作,還有很多散兵遊勇進入到這個領域,並形成行業,下文可見一斑:

輿論的“控制者”

http://ent.qq.com/a/20170317/005985.htm

李婭:輿論“泛娛樂化”讓公衆“被看”新聞

http://news.163.com/16/1129/16/C727VLJL000187VG.html

我不知道深化改革開放的下一個任務是不是深化思想解放。

長期接受的信息決定並強化了人的思想,思想又反過來讓大腦選擇性的接受信息,定勢的解讀信息。

按既定思想,根據大腦對最新信息(最新信息可能是來自個人生理或情感層面,也可能來自外部)的處理和判斷,繼而產生了人的行爲。

所以,人的行爲是可控的,一個人的行爲是否自由取決於思想和信息是否自由。我們知道生物學上可以控制神經信號來決定肌肉的動作,那麼同樣也可以通過控制一個人獲得信息的渠道,向人提供特定信息來決定這個人是否作出某種行爲,即便這個人思想是自由的。同時,在長期的信息攻勢下,人的思想可以馴養。


多說一下短期的思想控制,我知道的有兩種

一是長時間的劫持控制使被劫持人產生人質情結,外文名斯德哥爾摩綜合症(Stockholm syndrome),這個不多見,畢竟劫持事件不會經常和普遍發生

二是傳說中的“洗腦”,多見於傳銷,還有就是一些上級對下屬的控制。“洗腦”不同於人身劫持,也不是以把柄或軟肋威脅,而是改變人原來的思想體系和價值觀,形成思想認同,讓人自然而然的去做某些事情。他們的手段是經過精巧設計的,通常先建立共同目標,表達並傳遞美好願景,逐漸將一些歪曲的概念和價值觀偷偷藏在這些願景裏面,製造假象,使被“洗腦”人的認知向他們刻意營造的假象靠攏,逐漸偏離對現實正確的認知,當然還要持續製造形象,證明“團體”背後有多麼強大的實力和背景,有多大呢,大概就是 大到可以不再使用以往的世界觀來看待世界。在傳銷中產生的效果是讓參與者放棄艱苦奮鬥的思維,在上下級關係中產生的效果是是下級甘願聽從控制,接受不合理(甚至違法)的安排。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