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議網絡(一)

   現在是凌晨1:24分,我想寫一點東西讓自己的思路清晰起來。
  我們來談網絡。取代電話、傳真等傳統的信息交互手段,網絡帶來的一種新的經營和管理模式在全世界的企業變革中逐漸站穩了腳跟。那麼網絡究竟是什麼?我的回答是,一種新型的媒介,它提供了全球化的理念並且減少了傳統意義的中間環節對企業決策的影響,同時將企業的目標從原始的營銷轉向服務。中國的企業正在面臨這樣的變革,而這種變革根源在於網絡的幾個基本的職能:電子郵件、文件傳輸、用戶組和新聞組、即時交互以及互聯服務。當我們能夠理解這些的時候,我們就會明白爲什麼中國企業的信息化改造步伐如此之快,那麼問題是:企業如何利用網絡進行商務活動和自身的管理,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企業需要思考的是如何經營而不是在哪裏經營”,這便是哈佛商學院得到的結論。
  聽起來有些茫然,我用我的理解解釋它。網絡作爲信息手段之一,縮短了企業與客戶羣、生產資料以及自身團隊之間的空間距離,並且擁有着很高的效率。現在,我們在世界的任何地方部署我們的網站,它都是面向全球的,原始企業的大小的衡量標準被打破,同時跨國企業從原始的以總部爲核心的經營和管理模式向全球化經營轉變,印度的信息產業的騰飛便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這就是“地球村”。那麼,怎麼樣才能發揮網絡的作用呢?基於網絡的基本作用,我們可以得出網絡在改變企業經營模式的4個方面,也就是ICDT模型:第一,虛擬信息空間。對外,信息空間是企業的門戶,其實就是我們經常登陸的企業網站,在這裏企業向外界展示其提供的產品和服務,雖然作爲單渠道的交互空間,企業仍可從外界收集信息指導企業戰略。其中,需要注意,網頁要配合企業的經營思路,銷售組合和經營戰略,對市場反饋的信息作出及時地調整,根據這些調整制定員工的培訓計劃。第二,虛擬交流空間。交流空間是企業獲取潛在客戶的平臺,這裏提供了及時、有效而且低成本的交互方式,不再受到傳統意義的地域和成本的限制。第三,虛擬配送空間。配送空間提供企業與其合作伙伴或者客戶的資源共享平臺,諸如文件、圖片以及知識都可以通過網絡得到高效的傳輸。第四,虛擬交易空間。交易空間把原始的商品或服務轉化成訂單,委託,發貨單或者轉移支付等形式體現在這裏,這就是電子商務,在這種模式下,通過減少中間環節加快訂單處理時間,從而縮短整個交易過程,使成本降低、收益增加。結合配送空間和交易空間,就是一個網上購物體系的雛形,當然,這是存在問題和風險的,比如安全因素,需要進一步的完善。
  隨着社會的進步,網絡也趨向於高複雜度以及高專業化的方向發展。
  先寫到這裏,下一片文章看網絡在企業內部如何建立協同的工作環境。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