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意中學到的,感謝通用

     這些天在通用做項目,有機會領略國際大公司的文化,環境和處事風格。感觸頗深,總結起來,最有用的就是我下面要寫的東西,可能這是三個月的辛苦的回報,會讓我受益終生。
     “永遠不要放棄思考”這是一個人不斷進步和人格獨立的原動力。下面要說的,是我認爲對的處事方法,這是“唐突”的在我腦海閃現的想法,我記在我的工作日誌上,現在抄錄在這裏。
     我認爲,中國的企業過多的講究“情”,企業只間的合作建立在一種超出可衡量範疇的化學活動上面。這也就是說,爲什麼中國發展了五十多年,只有屈指可數的幾個企業真正憑藉自己的實力在托馬斯.弗裏德曼的“平坦的世界”上站穩腳跟的原因之一。中國企業的管理,大多在“人情”上下功夫,這是不對的。在現在的社會中,大多的情況下,“人情”用錢就可以買到,有時利益栓起的這種紐帶好比用502膠把兩張牛皮紙粘在一起,牢不可破;同時也像一張浸了水的宣紙,一戳就破。因此,“人情”這個東西,在中國,不能沒有,也不能過分的依賴。
     那麼,對立面是什麼呢?規則,很簡單的一個詞語。但是,使用它的方法不是那麼簡單。
     我認爲,一個正常的做事的程序開始應該是這樣的。在事情還沒有啓動的時候,需要統一思想,坐下來談談。談什麼?定義規則。也就是對內對外的原則是什麼。對外,什麼是完成這件事情的假設制約因素,事情中可分解環節的衡量標準和預期最佳結果是什麼,怎麼叫事情作完了以及資源的安排和每個成員可以利用的資源的極限等等;對內,做事的立足點,文檔資料的提交日期和質量的自我控制,迅速上報的方法以及事情完成的最差預期和備用方案等等。目的只有一個,從資源的角度出發,準確的界定事情從開始到結束的內聯和外聯關係,理清這個事情的思路,以及每個成員需要擔負的任務的粗略概括和在事情發展的過程中自我把握的準則和尺度。
     這種會議比較耗時,但是這是值得做的。因爲,規則不明引發的不穩定因素遠比事情發展中產生的要可怕的多。“一個企業的失敗,不是競爭對手的功勞,而是自身的弊陋。”同樣,一件事情的相對失敗,往往不是事情本身的原因,而要看事情背後的故事。
     對於這種想法,其實,領導者的判斷力和意志力起了決定性的作用。跑題了,想想繼續寫,累了,睡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