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ML 用例特徵

來自新浪博客“king”

用例是把現實世界的需求捕獲下來的方法.一個系統是由各種各樣的願望組成的.沒有願望,功能無從談起.

一個完整的用例定義由參與者,前置條件,場景,後置條件構成.
UML <wbr>用例--特點
當全部參與者的願望都能通過用例來表達,那麼這個系統就被確定下來了.
用例的特徵:
1.用例是相對獨立的. 這意味着它不需要與其他用例交互而獨自完成參與者的目的.也就是說用例從"功能"上說是完備的.用例本質體現了系統參與者的願望.不能完整達到參與者願望的不能稱爲用例.例如:取錢是一個完整的用例,而填寫取款單卻不是.因爲完整的目的是取錢,沒有人會爲了填寫取款單而專門跑一趟銀行.
2.用例的執行結果對參與者來說是可觀測的和有意義的.例如有一個後臺進程監控參與者在系統裏的操作,並在參與者刪除數據之間備份數據.雖然它是系統的一個必需組成部分,但它在需求階段不應該做爲用例出現.因爲這是一個後臺進程,對參與者來說是不可觀測的.又如登錄系統是一個用例,但是輸入密碼卻不是.單純的輸入密碼是沒有意義的.
3.這件事必須由參與者發起.不存在沒有參與者的用例,用例不應該自動啓動,也不應該主動啓動另一個用例.
4.用例必然是以動賓短語形式出現的.用例必須有一個動作與動作的受體.例如,喝水是一個用例,而"喝"與"水"卻不是一個有效的用例.
5.一個用例就是一個需求單元,分析單元,設計單元,開發單元,測試單元,甚至佈署單元.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