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基本语法

 java四类八种基本数据类型


java基本数据类型就8种,记住就好了。除了这些都是引用型的了。 


java四类八种基本数据类型

第一类:整型 byte short int long 
第二类:浮点型 float double

第三类:逻辑型 boolean(它只有两个值可取true false)

第四类:字符型 char

 

在栈中可以直接分配内存的数据是基本数据类型。 
引用数据类型:是数据的引用在栈中,但是他的对象在堆中。 
要想学好Java必须知道各种数据的在内存中存储位置。 
对内存有了很好的了解,可以有助你分析程序。

 

字节:
boolean 布尔型              1/8 
byte 字节类型                1
char 字符型                  2  一个字符能存储一个中文汉字
short 短整型                 2
int 整数类型                 4
float 浮点类型(单精度)     4
long 长整形                  8
double 双精度类型(双精度)  8

 

java中默认的整数类型是int类型,如果要定义为float型,则要在数值后加上l或L;
默认的浮点型也是双精度浮点,如果要定义为float型,则要在数值后加上f或F。

 

一个字节等于8位,一个字节等于256个数,就是-128到127一共256。
kB就是kBytes 
Bytes就是“字节”的意思! 
K就是千的意思,因为计算机是通过二进制来计算,10个1正好是1024
1111111111(二进制)=1024(十进制)
1Bytes(字节)=8bit(比特) 
一个英文字母或一个阿拉伯数字就是一个字符,占用一个字节 
一个汉字就是两个字符,占用两个字节。 
一般讲大小是用Bytes,大写的“B”,讲网络速率是用bit,注意是小写的“b”。 
例:一个文件有8MBytes 
例:我下载文件的速率是256KB/s,即2Mbit,这通常就是我们宽带上网的速率。


基本数据类型自动转换

byte->short,char -> int -> long      

float -> double

int -> float

long -> double

 

记住小可转大,大转小会失去精度!!!



变量之间的运算:(不考虑boolean。剩下:char byte short int long float double)


1.自动类型转换:当容量小的数据类型与容量大的数据类型做运算时,容量小的会自动转换为容量大的数据类型:char,byte,short ===>int ===>long ===>float===>double

#当char\byte\short之间做运算时,默认的结果为int类型


2.强制类型转换:容量大转换为容量小的.要使用强制类型转换符:()

   强制类型转换的问题:导致精度的损失


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之间转换


一、 十进制与二进制之间的转换 
(1) 十进制转换为二进制,分为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 
① 整数部分 
方法:除2取余法,即每次将整数部分除以2,余数为该位权上的数,而商继续除以2,余数又为上一个位权上的数,这个步骤一直持续下去,直到商为0为止,最后读数时候,从最后一个余数读起,一直到最前面的一个余数。下面举例: 
例:将十进制的168转换为二进制 

得出结果 将十进制的168转换为二进制,(10101000)2 
分析:第一步,将168除以2,商84,余数为0。 
第二步,将商84除以2,商42余数为0。 
第三步,将商42除以2,商21余数为0。 
第四步,将商21除以2,商10余数为1。 
第五步,将商10除以2,商5余数为0。 
第六步,将商5除以2,商2余数为1。 
第七步,将商2除以2,商1余数为0。 
第八步,将商1除以2,商0余数为1。 
第九步,读数,因为最后一位是经过多次除以2才得到的,因此它是最高位,读数字从最后的余数向前读,即10101000 

(2) 小数部分 
方法:乘2取整法,即将小数部分乘以2,然后取整数部分,剩下的小数部分继续乘以2,然后取整数部分,剩下的小数部分又乘以2,一直取到小数部分 
为零为止。如果永远不能为零,就同十进制数的四舍五入一样,按照要求保留多少位小数时,就根据后面一位是0还是1,取舍,如果是零,舍掉,如果是1,向入一位。换句话说就是0舍1入。读数要从前面的整数读到后面的整数,下面举例: 
例1:将0.125换算为二进制 

得出结果:将0.125换算为二进制(0.001)2 
分析:第一步,将0.125乘以2,得0.25,则整数部分为0,小数部分为0.25; 
第二步, 将小数部分0.25乘以2,得0.5,则整数部分为0,小数部分为0.5; 
第三步, 将小数部分0.5乘以2,得1.0,则整数部分为1,小数部分为0.0; 
第四步,读数,从第一位读起,读到最后一位,即为0.001。 


例2,将0.45转换为二进制(保留到小数点第四位) 


大家从上面步骤可以看出,当第五次做乘法时候,得到的结果是0.4,那么小数部分继续乘以2,得0.8,0.8又乘以2的,到1.6这样一直乘下去,最后不可能得到小数部分为零,因此,这个时候只好学习十进制的方法进行四舍五入了,但是二进制只有0和1两个,于是就出现0舍1入。这个也是计算机在转换中会产生误差,但是由于保留位数很多,精度很高,所以可以忽略不计。
那么,我们可以得出结果将0.45转换为二进制约等于0.0111 
上面介绍的方法是十进制转换为为二进制的方法,需要大家注意的是: 
1) 十进制转换为二进制,需要分成整数和小数两个部分分别转换 
2) 当转换整数时,用的除2取余法,而转换小数时候,用的是乘2取整法 
3) 注意他们的读数方向 
因此,我们从上面的方法,我们可以得出十进制数168.125转换为二进制为10101000.001,或者十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约等于10101000.0111。 

(3) 二进制转换为十进制 不分整数和小数部分 
方法:按权相加法,即将二进制每位上的数乘以权,然后相加之和即是十进制数。例 
将二进制数101.101转换为十进制数。 

得出结果:(101.101)2=(5.625)10 
大家在做二进制转换成十进制需要注意的是 
1) 要知道二进制每位的权值 
2) 要能求出每位的值 


二、 二进制与八进制之间的转换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个数学关系,即23=8,24=16,而八进制和十六进制是用这 
关系衍生而来的,即用三位二进制表示一位八进制,用四位二进制表示一位十六进制数。 
接着,记住4个数字8、4、2、1(23=8、22=4、21=2、20=1)。现在我们来练习二进制与八进制之间的转换。 
(1) 二进制转换为八进制 
方法:取三合一法,即从二进制的小数点为分界点,向左(向右)每三位取成一位,接着将这三位二进制按权相加,得到的数就是一位八位二进制数,然后,按顺序进行排列,小数点的位置不变,得到的数字就是我们所求的八进制数。如果向左(向右)取三位后,取到最高(最低)位时候,如果无法凑足三位,可以在小数点最左边(最右边),即整数的最高位(最低位)添0,凑足三位。例 
①将二进制数101110.101转换为八进制 

得到结果:将101110.101转换为八进制为56.5 

② 将二进制数1101.1转换为八进制 

得到结果:将1101.1转换为八进制为15.4 

(2) 将八进制转换为二进制 
方法:取一分三法,即将一位八进制数分解成三位二进制数,用三位二进制按权相加去凑这位八进制数,小数点位置照旧。例: 
① 将八进制数67.54转换为二进制 

因此,将八进制数67.54转换为二进制数为110111.101100,即110111.1011 
大家从上面这道题可以看出,计算八进制转换为二进制 
首先,将八进制按照从左到右,每位展开为三位,小数点位置不变 
然后,按每位展开为22,21,20(即4、2、1)三位去做凑数,即a×22+ b×21 +c×20=该位上的数(a=1或者a=0,b=1或者b=0,c=1或者c=0),将abc排列就是该位的二进制数 
接着,将每位上转换成二进制数按顺序排列 
最后,就得到了八进制转换成二进制的数字。 
以上的方法就是二进制与八进制的互换,大家在做题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是 
1) 他们之间的互换是以一位与三位转换,这个有别于二进制与十进制转换 
2) 大家在做添0和去0的时候要注意,是在小数点最左边或者小数点的最右边(即整数的最高位和小数的最低位)才能添0或者去0,否则将产生错误 

三、 二进制与十六进制的转换 
方法:与二进制与八进制转换相似,只不过是一位(十六)与四位(二进制)的转换,下面具体讲解 
(1) 二进制转换为十六进制 
方法:取四合一法,即从二进制的小数点为分界点,向左(向右)每四位取成一位,接着将这四位二进制按权相加,得到的数就是一位十六位二进制数,然后,按顺序进行排列,小数点的位置不变,得到的数字就是我们所求的十六进制数。如果向左(向右)取四位后,取到最高(最低)位时候,如果无法凑足四位,可以在小数点最左边(最右边),即整数的最高位(最低位)添0,凑足四位。 
①例:将二进制11101001.1011转换为十六进制 

得到结果:将二进制11101001.1011转换为十六进制为E9.B 


② 例:将101011.101转换为十六进制 

因此得到结果:将二进制101011.101转换为十六进制为2B.A 



(2)将十六进制转换为二进制 
方法:取一分四法,即将一位十六进制数分解成四位二进制数,用四位二进制按权相加去凑这位十六进制数,小数点位置照旧。 
①将十六进制6E.2转换为二进制数 

因此得到结果:将十六进制6E.2转换为二进制为01101110.0010即110110.001 

四、八进制与十六进制的转换 
方法:一般不能互相直接转换,一般是将八进制(或十六进制)转换为二进制,然后再将二进制转换为十六进制(或八进制),小数点位置不变。那么相应的转换请参照上面二进制与八进制的转换和二进制与十六进制的转 


五、八进制与十进制的转换 
(1)八进制转换为十进制 
方法:按权相加法,即将八进制每位上的数乘以位权,然后相加之和即是十进制数。 
例:①将八进制数67.35转换为十进制 

(2)十进制转换为八进制 
十进制转换成八进制有两种方法: 
1)间接法:先将十进制转换成二进制,然后将二进制又转换成八进制 
2)直接法:前面我们讲过,八进制是由二进制衍生而来的,因此我们可以采用与十进制转换为二进制相类似的方法,还是整数部分的转换和小数部分的转换,下面来具体讲解一下: 
①整数部分 
方法:除8取余法,即每次将整数部分除以8,余数为该位权上的数,而商继续除以8,余数又为上一个位权上的数,这个步骤一直持续下去,直到商为0为止,最后读数时候,从最后一个余数起,一直到最前面的一个余数。 
②小数部分 
方法:乘8取整法,即将小数部分乘以8,然后取整数部分,剩下的小数部分继续乘以8,然后取整数部分,剩下的小数部分又乘以8,一直取到小数部分为零为止。如果永远不能为零,就同十进制数的四舍五入一样,暂取个名字叫3舍4入。 
例:将十进制数796.703125转换为八进制数 
解:先将这个数字分为整数部分796和小数部分0.703125 
整数部分 

小数部分 

因此,得到结果十进制796.703125转换八进制为1434.55 
上面的方法大家可以验证一下,你可以先将十进制转换,然后在转换为八进制,这样看得到的结果是否一样 

六、十六进制与十进制的转换 
十六进制与八进制有很多相似之处,大家可以参照上面八进制与十进制的转换自己试试这两个进制之间的转换。


java中s=s+2和s+=2有何区别


如果声明的s是short类型,例如:short s =2
s =s+2编译的时候会报错,因为s+2的时候会提升为int类型,然后再赋给short类型的s时会报错:损失精度。
s+=2则可以通过编译,因为它内部会有一个自动转换过程。


交换两个变量值的三种方法


int m = 12;

 int n = 5;

//方法一:提供一个临时变量。

       int temp = m;

             m = n;

             n = temp;

//方法二:当m和n较大时,有可能出现精度损失

       m = m + n;//m = 12 + 5;

       n = m - n;//n = 17 - 5;

       m = m - n;//m = 17- 12

   

//方法三:优点:没有上面两种方法的缺点。 缺点:难!

        m = m ^ n;

        n = m ^ n;//(m ^ n) ^ n == m

        m = m ^ n;//(m ^ n) ^ m == n


Java中int、String相互转换


一、int转换成String方法:

方法1
int i=10;
String s=""+i;
这是利用java的toString机制来做的转换,任何类型在和String相加的时候,都会先转换成String。

方法2
int i=10;
String s=String.valueOf(i);
这是利用String类提供的工厂方法来做的转换。

1.) String s = String.valueOf(i);

2.) String s = Integer.toString(i); 

3.) String s = "" + i; 


 

哪种方法好?
第一种?比较方便。
第二种?比较高效。

下面是一段测试程序。

Random ra=new Random(new java.util.Date().getTime());
String tmp=null;
int runtimes=1000000;
int range=50;

for (int i = 0; i <runtimes; i++) {
tmp=String.valueOf(ra.nextInt(range));
}

for (int i = 0; i <runtimes; i++) {
tmp = ""+ra.nextInt(range);
}

其结果,第一个循环只用了0.841秒,而第二个,则用了2.624秒。

这是因为String类是一个不可变对象,这就使得String类可以随意的重用,而不会有问题。
事实上在系统内部是有一个String对象的缓冲池,当使用String.valueOf方法的时候,会尽
可能的从这个池中取出符合条件的对象。

所以,请尽可能的使用第二种方法来做转换,同样的情况也适用于float, double, byte等
类型向String转换的情况。

 

二、String转换成int方法:

s="12345";
int i;
第一种方法:i=Integer.parseInt(s);
第二种方法:i=Integer.valueOf(s).intValue();

方法一:直接使用静态方法,不会产生多余的对象,但会抛出异常

方法二:Integer.valueOf(s) 相当于 new Integer(Integer.parseInt(s)),也会抛异常,但会多产生一个对象

 

这里顺便说下i = Integer.parseInt([String],[int radix])

例如:

      String str="123", 
      int i = Integer.parseInt(str,8),
      后面的参数表示当str被看作是多少进制时.i所得到的值(i 是10进制)
      比如i =Integer.parseInt(str,5).i = 38.表示 1*5*5+2*5+3


#int类型并不能自动转换成String类型




java文件编译出现“编码 GBK 的不可映射字符”

这是因为:由于JDK是国际版的,在编译的时候,如果我们没有用-encoding参数指定我们的JAVA源程序的编码格式,则javac.exe首先获得我们操作系统默认采用的编码格式,也即在编译java程序时,若我们不指定源程序文件的编码格式,JDK首先获得操作系统的file.encoding参数(它保存的就是操作系统默认的编码格式,如WIN2k,它的值为GBK),然后JDK就把我们的java源程序从file.encoding编码格式转化为JAVA内部默认的UNICODE格式放入内存中。然后,javac把转换后的unicode格式的文件进行编译成.class类文件,此时.class文件是UNICODE编码的,它暂放在内存中,紧接着,JDK将此以UNICODE编码的编译后的class文件保存到我们的操作系统中形成我们见到的.class文件。对我们来说,我们最终获得的.class文件是内容以UNICODE编码格式保存的类文件,它内部包含我们源程序中的中文字符串,只不过此时它己经由file.encoding格式转化为UNICODE格式了。当我们不加设置就编译时,相当于使用了参数:javac -encoding gbk XX.java,当然就会出现不兼容的情况。


解决办法是:应该使用-encoding参数指明编码方式:javac -encoding UTF-8 XX.java,这下没警告了,运行也正确了在JCreator 4中设置:菜单:Configure --> Options --> JDK Tools --> Compiler,选中<Default>,然后选Edit,Parameters里面,最前面添加:-encoding UTF-8。

Parameters原来的

默认值为:-classpath "$[ClassPath]" -d "$[OutputPath]" $[ModJavaFiles]

修改后为:-encoding UTF-8 -classpath "$[ClassPath]" -d "$[OutputPath]" $[ModJavaFiles]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