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兵:從CIO到CEO

   一個愛笑卻不愛開會的“頭兒”,一個幫助員工理財的老闆,一個IT媒體的“紅人”……雙彙集團CIO、雙匯計算機軟件有限責任公司總裁劉小兵,他究竟有怎樣的魅力吸引各家IT媒體的鏡頭呢?
  在劉小兵辦公桌的右端,各種各樣的管理類雜誌佔據了大部分“河山”;在他的手機裏,外國幽默廣告是他的最愛;在他的電腦裏,用於員工通信的skype時刻在線;在他泡溫泉休息的時候,喜歡鑽研《黃帝》與《易經》……
  
成功CIO
  曾在加拿大北方電訊等公司任職的劉小兵,有着多年基於互聯網的大型企業信息化管理項目經驗。
  2000年他來到雙匯之後,實施了從商業公司物流配送、供應商採購平臺、門店銷售管理、庫存管理、應收、應付、存貨和總帳等系統, 肉製品銷售管理系統、各生產分廠成品庫房、所有銷售分公司的直銷、分銷、商場超市業務、分銷庫房、採購、應收、存貨和總帳等各類業務系統, 股份公司採購管理系統, 屠宰廠生豬採購管理系統, 過宰白條實時監控等系統。
  其中,連鎖店供應鏈管理系統獲得“國家高新技術軟件產品”、“地市科技進步一等獎”、“市級科技成果轉化特別貢獻獎”、“省級科學技術成果”等多項獎項。
  
  
  尋找新的生存之道
  對於像雙匯軟件這樣一個以做集團信息化出身的公司來說,開闢新的生存空間一直是雙彙集團的夢想,也是劉小兵多年努力的目標。
  一提到雙匯,人們自然而然地想起那句廣告詞:“雙匯,開創中國肉類品牌”。對於劉小兵而言,雙匯軟件確實有“掛火腿賣軟件”的意味。
  “雖然雙匯具有一定知名度。但雙匯卻讓人很難和高科技聯繫到一起”,說起公司的名字,劉小兵有些無奈。
  但正是那套獲獎的連鎖店供應鏈管理系統,讓很多快速發展的連鎖企業慕名而來。
  針對不同行業的不同需求提供軟件定製服務,爲雙匯軟件贏得新的生存空間,起因是在國外多年的劉小兵看到一些大型企業爲了業務需要,上了很多軟件,用幾百個人維護,但效果不是很好。“因爲他們買不到適合自己的軟件,所以要爲他們量身定做”。
  “我們提供的是量體裁衣的定製軟件服務,但是如果不合適,我們也會拒絕客戶。”經常有客戶找上門,但公司經過分析之後認爲對方不合適上這套軟件而婉言拒絕。憑藉每次在進入新的行業時,都先用“樣板工程”的口碑吸引更多同業者的模式,雙匯軟件找到新的生存之道。
  現在,雙匯軟件已獲得了“蒙牛”、“小肥羊”、“華人傳媒”、“好日子”、“百果園”、“德農”、“萬澤醫藥”、“時代光華”等各行業客戶。
  “我們不做廣告,現在都是客戶主動來找我。”說到這裏,愛笑的劉小兵發出了爽朗的笑聲:“良好的口碑比廣告有用得多,信用營銷是品牌營銷的重要部分。”
  據說,“好日子”用了雙匯軟件之後,有其他客戶跑到“好日子”去實地考察,然後再來雙匯軟件談購買。
    “根據國外軟件的發展方向,自己認定爲超大型、跨區域快速擴張企業,提供軟件服務的發展道路是對的,所以要一直走下去”。曾在湖南生活過的劉小兵表現出了湖南人的那種“敢於創新”的勁頭。
 
“無爲而治“的管理之道
  在劉小兵辦公室的對面,是員工辦公室。透過玻璃門,能夠清楚地看到員工們的工作環境。在每個員工辦公桌的隔斷牆上都貼有一面鏡子和大大的“主動”兩字。
  “‘無爲而治’是我的管理方法。軟件開發人員都具有一定學歷,所以我覺得調動他們的主觀能動性是最重要的。”
  軟件開發屬於創意工作,因此在薪酬制度上,實行的是“員工收入=基本工資+項目回款分成”。這樣很容易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因爲回款分成是根據員工在項目中的貢獻而定的。“我常常和員工說,你們做好自己的工作,錢的事我來負責”。
  劉小兵負責的錢的問題,一部分是項目回款,而另一部分則是幫員工理財。“分錢的時候,我會跟員工推薦一些最近態勢不錯的股票或基金”,說到這裏,劉小兵得意地笑了。
  員工覺得是在爲自己而工作,因此工作都很有主動性。而且“我們很少開會,有什麼事情,大家在skype上面聯繫就行。”
    與創業初期“朝九晚九,不分周幾吃住都在公司”相比,現在工作節奏調配得有張有弛。
  這樣一種人性化管理的方式,讓很多員工對這裏充滿了感情。“我的核心成員是超穩定團隊,到現在一個都沒有走掉”。
  程序員出身的劉小兵對於管理的最深體會是“悟”。技術和知識是可以學到的,但是管理卻是要靠體會。“呵呵”,愛笑的劉小兵說,其實讓大家不願離開的原因在於“和員工的關係和婚姻一樣,都是‘閉一隻眼睛過日子’”。在他看來,合作關係的本意不是互利互惠,而是妥協。給予彼此寬容,整個團隊就“不會因爲這個或那個而吵翻天”。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