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模式可複用的對象模型》讀書目錄

一直認爲讀國外技術類圖書都是比較費勁,所以我想把我對這本書理解分享出來,讓大家交流指點。

書 名: 分析模式可複用 的對象模型
作 者:福勒(MartinFowler)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0年5月1日
ISBN:9787111305309
開本: 16開
定價: 49.00元


目錄:
Ralph Johnson序
Ward Cunningham序

前言

第1章 緒論

1.1 概念模型
1.2 模式世界
1.2.1 Christopher Alexander
1.2.2 描述格式
1.2.3 關於模式的抽象程度
1.3 本書中的模式
1.3.1 建模實例
1.3.2 模式的來源
1.3.3 跨領域的模式
1.4 概念模型與業務過程重組
1.5 模式與框架
1.6 本書的使用

第一部分 分析模式

第2章 責任模式

2.2 組織層次 19
2.3 組織結構 21
2.4 責任 22
2.5 責任知識級 24
2.6 團體類型泛化 26
2.7 層次型責任 27
2.8 操作範圍 29
2.9 職位 31

第3章 觀察和測量模式 33

3.1 數量 34
3.2 轉換率 36
3.3 複合單位 37
3.4 測量 38
3.5 觀察 40
3.6 觀察概念的子類型化 43
3.7 觀察方案 44
3.8 雙時間記錄 44
3.9 被否決的觀察 45
3.10 臨牀觀察、假設與推理 45
3.11 關聯觀察 46
3.12 觀察過程 48

第4章 針對公司財務的觀察模式 52

4.1 企業片斷 53
4.1.1 定義維度 57
4.1.2 維度的屬性以及企業片斷 59
4.2 測量方案 60
4.2.1 保持計算的有效性 61
4.2.2 比較和因果測量方案 62
4.2.3 狀態類型:定義計劃的和實際的狀態 63
4.2.4 構造測量 66
4.2.5 維度合併 66
4.3 範圍 69
4.4 帶範圍的現象 70
4.4.1 帶範圍屬性的現象 71
4.4.2 範圍函數 73
4.5 使用最終框架 75

第5章 引用對象 77

5.1 名稱 77
5.2 標識方案 79
5.3 對象合併 81
5.3.1 複製並替換 82
5.3.2 替代 82
5.3.3 本質/表象 83
5.4 對象等價 83

第6章 庫存與賬務 85

6.1 賬目 87
6.2 事務 88
6.3 彙總賬目 90
6.4 備註賬目 92
6.5 記入規則 93
6.5.1 可逆性 94
6.5.2 不使用事務 94
6.6 個體實例方法 95
6.6.1 使用singleton類實現 95
6.6.2 使用策略模式實現 96
6.6.3 使用內部case語句實現 97
6.6.4 使用參數化方法實現 98
6.6.5 使用解釋器實現 98
6.6.6 實現方式的選擇 99
6.7 記入規則的執行 99
6.7.1 急切觸發 99
6.7.2 基於賬目的觸發 101
6.7.3 基於記入規則的觸發 102
6.7.4 向後鏈式觸發 102
6.7.5 觸發手段的比較 102
6.8 多個賬目的記入規則 103
6.9 選擇條目 106
6.10 賬務實踐 107
6.11 條目來源 109
6.12 結算單和所得計算書 110
6.13 對應賬目 111
6.14 專門化的賬目模型 112
6.15 登記條目到多個賬目 113
6.15.1 使用備註賬目 116
6.15.2 派生賬目 116
進一步閱讀 118

第7章 使用財務模型 119

7.1 結構模型 120
7.2 結構的實現 122
7.3 設置新的電話服務 124
7.4 建立通話 126
7.5 實現基於賬目的觸發 127
7.6 把電話分成白天和夜晚兩類 128
7.7 按時間收費 130
7.8 計算稅款 133
7.9 結論 134
7.9.1 記入規則的結構 134
7.9.2 什麼時候不能使用框架 136
7.9.3 賬務實踐圖 137

第8章 計劃 139

8.1 提議和執行的動作 140
8.2 完成和放棄的動作 141
8.3 掛起 142
8.4 計劃 143
8.5 方案 146
8.6 資源分配 149
8.7 輸出和啓動函數 153

第9章 交易 156

9.1 合同 156
9.2 合同夾 160
9.3 報價 165
9.4 場景 168

第10章 派生合同 176

10.1 期貨合同 177
10.2 期權 179
10.2.1 多頭、空頭、看漲和看跌:體現一種謀略的詞彙 181
10.2.2 子類型化或者非子類型化 182
10.3 產品 184
10.4 子類型狀態機 188
10.4.1 確保狀態圖的一致 190
10.4.2 一致性的使用問題 192
10.5 並行的應用和領域層次結構 194
10.5.1 應用外觀的類型檢查 195
10.5.2 給超類型一個包裝性接口 196
10.5.3 使用一個運行時屬性 196
10.5.4 使應用外觀對領域模型可見 198
10.5.5 使用異常處理 199
第11章 交易包 201
11.1 對一個包的多重訪問級別 201
11.2 相互可見性 205
11.3 包的子類型化 208
11.4 結論 209

第二部分 支持模式

第12章 信息系統的分層構架 213

12.1 兩層構架 214
12.2 三層構架 215
12.3 表示層和應用邏輯層 218
12.3.1 表示層/應用邏輯層分離的優點 222
12.3.2 在客戶/服務器環境中伸展外觀 222
12.4 數據庫交互 224
12.4.1 把領域層連接到數據源 224
12.4.2 數據庫接口層 225
12.5 結論 227

第13章 應用外觀 229

13.1 一個醫療保健示例 229
13.2 外觀的內容 231
13.2.1 方法的類型 232
13.2.2 樣本方法 233
13.3 公共方法 234
13.4 操作 235
13.5 類型轉換 236
13.6 多重外觀 237

第14章 類型模型的模式—設計模板 240

14.1 實現關聯 242
14.1.1 雙向關聯和單向關聯 243
14.1.2 關聯的接口 243
14.1.3 基礎類型 245
14.1.4 實現一個單向關聯 246
14.1.5 在兩個方向上都使用指針的雙向實現 246
14.1.6 在一個方向上使用指針的雙向實現 247
14.1.7 使用關聯對象的雙向實現 248
14.1.8 雙向實現的比較 248
14.1.9 派生映射 249
14.1.10 非集合映射 249
14.2 實現泛化 249
14.2.1 用繼承實現 249
14.2.2 用多重繼承組合類實現 250
14.2.3 用標誌實現 250
14.2.4 用委託給一個隱藏類來實現 251
14.2.5 通過創建一個替換來實現 253
14.2.6 泛化的接口 254
14.2.7 實現hasType操作 255
14.3 對象創建 255
14.3.1 創建的接口 256
14.3.2 創建的實現 256
14.4 對象析構 256
14.4.1 析構的接口 257
14.4.2 析構的實現 257
14.5 入口點 258
14.5.1 查找對象的接口 259
14.5.2 查找操作的實現 260
14.5.3 使用類或者登記表對象 260
14.6 實現約束 260
14.7 其它技術的設計模板 261

第15章 關聯模式 263

15.1 關聯類型 264
15.2 帶鍵值的映射 266
15.3 歷史映射 268
第16章 後記 273

第三部分 附 錄

附錄A 技術和符號 277
附錄B 模式列表 293
索引 301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