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P學習日誌(-)

                                                             第一天    第一節

SAP起源於Systems Application, Products in DATA processing. SAP既是公司名稱,又是其ERP (Enterprise-wide Resource Planning)軟件名稱.

     SAP公司成立於1972年,總部位於德國沃爾多夫市,是全球最大的企業管理和協同化電子商務解決方案供應商、全球第三大獨立軟件供應商。目前,SAP在50多個國家擁有29,000多名員工。SAP在12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18,800多家客戶、56,000多個系統安裝點以及1000萬多名最終用戶,世界500強中80%以上的公司都在使用SAP的管理解決方案。

     1988年,SAP陸續在多家證交所上市,包括法蘭克福和紐約證券交易所。SAP軟件爲ERP成功的提供瞭解決方案,使企業得以高速、有效的良性運行. SAP爲21個行業提供融合了各行業"最佳業務實踐"的行業解決方案,這些行業包括航空與國防、汽車、金融服務、化工、消費品、工程與建築、醫療衛生、高等教育、高科技、保險、媒體、石油與天然氣、煤礦、醫藥、公用事業、零售業、電信、電力、鋼鐵冶金、交通運輸及公共設施等。SAP在每個行業都有行業解決方案圖,充分展示各行業特殊業務處理要求,並將其繪製入SAP解決方案和合作伙伴補充方案中,完成包括基於網絡的端到端的業務流程。

以下是對SAP常見問題的分析:

Why choose a Career in SAP?

SAP (Systems, Application and Products in Data Processing) 是ERP解決方案的先驅,它可以爲各種行業、不同規模的企業提供全面的解決方案。自1972年起,其軟件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已經被數十個國家的上萬家用戶所驗證。並通過這些客戶不斷地推廣使用。因此,SAP在各行各業中具擁廣泛的就業空間。

What does ERP stand for?

作爲一種強有力的企業管理手段,ERP涵蓋了任何企業、組織的人事、財務、生產/運行,原材料供應等部門的方方面面。SAP作爲ERP實用軟件,其主要作用就是幫助企業實現合理的資源配置。

舉例來講:甲公司的到了一個1000臺電腦的訂單。整個交易以ERP方式在SAP上是這樣進行的 :

1、銷售經理接到訂單,錄入客戶信息及客戶對產品的要求
2、系統自動提示該銷售經理,據現有庫存,可以立即提供400臺,另外600臺需要2周時間組織生產
3、銷售經理通知客戶該情況,並得到了客戶的認可
4、與此同時,訂單通過SAP系統傳送給了企業的所有相關部門,有關信息是:儲運部門需發送400臺產品,生產部門需額外生產600臺
5、生產供應部門立即檢查原料庫存,爲生產600臺電腦訂貨
6、人力資源部門開始僱傭新員工,以滿足額外生產的需要
7、生產計劃部門安排好了生產線的日程
8、2周內另外600臺計算機生產、運輸結束。交易完成

What are the various career opportunities in SAP?

作爲另一種被廣泛應用的工具,學習和掌握SAP,爲您提供了各方面的就業選擇,比如:
★Financial Accounting (FI) 財務會計
★Plant Maintenance (PM) 設備維護
★Human Resources (HR) 人力資源

★human resources accounting  人力資源會計

★Project Systems (PS)項目分析或者系統分析師
★Quality Management (QM)質量監查
★Materials Management (MM)物料管理
★Sales and Distribution (SD)銷售與分銷
★Production – Planning (PP) 生產計劃和控制


Where to take the SAP-ERP Course?

目前由於受設備等條件的制約,能夠提供完整SAP培訓的機構很少。作爲安省及全國(加拿大)職業高校聯盟成員, Kennedy College 的ERP專家組以一貫的對學員認真負責的敬業精神,經過一年多的反覆調研,論證,並不斷完善軟、硬件設備,終於具備了提供一套完整全面的SAP-ERP課程的能力。系列課程包括:

ABAP/4 with FI/MM/SD
Materials Management (MM) with SD and FI
Financial Accounting (FI/CO) with SD and MM
Sales and Distribution SD with MM and FI

同時Kennedy College與數家ERP企業簽訂了CO-OP協議。爲廣大學員提供了完整,真實的學習和工作實踐機會。 
                                        

 R/3系統模塊  
 

 FI  應收、應付、總帳、合併、投資、基金、現金等;

CO  利潤及成本中心,產品成本、項目會計、獲利分析等;

AM  固定資產、技術資產、投資控制等;

SD  銷售計劃、詢價報價、定單管理、運輸發貨、發票等;

MM  採購、庫房管理、庫存管理、MRP、供應商評價等;

PP  工廠數據、生產計劃、MRP、能力計劃、成本覈算等;

QM  質量計劃、質量檢測、質量控制、質量文檔等;

PM  維護及檢測計劃、單據處理、歷史數據、報告分析等;

HR  薪資、差旅、工時、招聘、發展計劃、人事成本等;

PS  項目計劃、預算、能力計劃、資源管理、結果分析等;

WF  工作定義、流程管理、電子郵件、信息傳送自動化等;

IS  針對不同行業提供特殊應用。

基礎部分:R/3系統內核、數據庫、支持各類平臺的接口、ABAP/4工具語言等。

                  

       第二節

該文作者總體觀點比較客觀。

其中“SAP軟件的應用層是使用ABAP語言編寫的程序,ABAP是比較複雜和只有SAP軟件使用的語言,比較難掌握,又由於其只能在SAP的軟件中才能發揮用途,掌握的人也很少. ”,ABAP語言並不複雜,只不過是在集成在SAP開發平臺裏面,接觸的人少罷了。

1:軟件產品的成熟度
§ SAP:經過近30年與全球大企業用戶的合作,SAP系統積累了大量先進企業的業務管理流程。對於用戶來說,只需根據在系統中挑選適當的業務流程,在軟件中進行配置。而對軟件的二次開發工作量極少,這就保證了用戶能夠把主要的精力都花在企業業務流程的優化上,真正起到上一套系統,管理提高一個層次的作用。
§ Oracle: 由於缺乏足夠的業務流程模板和軟件功能的支持,在實施中Oracle軟件經常被發現無法滿足企業管理上的要求。比如在大型製藥企業中必須的批次管理、質量管理、設備維護管理等,而Oracle軟件根本沒有此類模塊。雖然Oracle公司一再的誇大告訴客戶其軟件的二次開發技術十分靈活,但是這實際上也就是在告訴用戶這套軟件功能不夠,用戶得自己去編程序。
§ SAP:秉承德國企業嚴謹的文化,所有發佈的產品都是經過嚴格的測試和質量認證,只有在軟件產品真正完備後才向用戶推出。
§ Oracle公司是一個非常注重市場效應的企業,經常是一有概念就馬上宣稱產品完成,然後快速推向市場。但是,軟件產品得漏洞和缺陷給其用戶得實施和使用造成了巨大的痛苦。2002年1到3月,Oracle發給新產品用戶的修補程序包竟然高達5000個以上,這對用戶來說無疑是一場惡夢。
§ SAP:作爲ERP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SAP花了2年的時間進行漢化和按照中國政府的人事管理要求進行本地化,使得SAP的中國用戶不僅能夠使用國際化的先進軟件,同時也滿足本地化的要求。
§ Oracle:對ERP軟件產品本地化重視不足,至今在中國地區,Oracle的用戶還沒有一家能夠使用Oracle軟件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塊。
不同的產品質量和市場策略,造就了不同的用戶羣體
SAP在中國
公司經營理念的不同,最終一定會反映在其用戶羣體的實施效果上。以中國爲例,SAP的用戶羣體中,大型企業實施成功的比比皆是,這些企業紛紛把自己的成功經驗向社會傳播,報章媒體上宣傳實施SAP實施成功的文章時時可見,比如:
2001到2002年中,又有中國最大的礦業集團-兗礦集團,列入全球財富500強的-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國內四大通訊設備廠商之一-大唐電信集團,中國最具活力的報業集團-廣州日報集團等大型、浦東發展銀行超大型企業紛紛加入SAP的用戶羣體。
Oracle在中國:
與SAP的廣泛成功形成鮮明對比的是,Oracle依靠低價格來得到的客戶,實施效果卻良莠不齊,鮮見有在媒體上宣佈自己實施ERP成功的;特別是在大型企業集團的實施上,鮮見其有成功客戶。特別是在一些大型項目上,其急功近利的市場策略造成的惡果已經開始顯現。
§ 中國移動通信:在廣東、江蘇、浙江的試點實施Oracle系統,軟件的先天不足和實施力量的經驗缺乏造成實施癱瘓。2001年7月,中國移動痛下決心,對尚未實施Oracle的其他13個省的ERP項目重新進行招標,而邀標書就發給了SAP 。而作爲中國移動的母公司,中國電信,吸取前者的教訓,謹慎的進行評估和實施。在北京電信公司和上海電信公司已經開始實施SAP。
§ 上海寶鋼:產品無法適應大型企業複雜的管理需求,實施半途而廢,現在寶鋼已經完全放棄了系統的使用。
§ 中國民航:實施力量薄弱,在試點實施效果不理想的情況下,中國民航進退維谷,既沒有信心向全國推廣,也沒辦法放棄。
§ 實達電腦:Oracle在中國最大的實施合作伙伴-漢普公司,其實施能力讓實達公司的領導層忍無可忍,只好中途將漢普的諮詢隊伍“請”出了實達公司。Oracle公司只好換上其他合作伙伴,但實施何時能夠完成,還無法預料。
§ 江蘇沙鋼集團:從1997年開始實施Oracle ERP,經歷了漫長的實施過程和龐大的二次開發工作後,終於在2002年5月放棄了Oracle軟件,轉向SAP。
以上這些案例足以說明,Oracle的兩大致命弱點:軟件功能不足、實施力量薄弱決定了,其方案在大型集團化企業的項目上的成功十分困難。這些先天的障礙,給這些大型集團化企業的信息化甚至是企業經營造成了巨大的隱痛。
2、 技術的先進性
Oracle 應用系統11i 版本是真正完全基於互聯網INTERNET架構,並且採用開放的JAVA語言和技術標準進行編寫的應用軟件,這種技術的開放性,使Oracle 應用系統11i版本有越來越強的生命力(開放的標準意味着應用系統軟件不受硬件平臺, 不受企業規模大小, 不受地域限制等因數的影響),而SAP軟件的主體部分還是完全用其私有的ABAP語言編寫的,學習和使用都很困難且與INTERNET或網絡應用WEB技術不兼容(JAVA目前已經成爲全球INTERNET應用系統的應用開發標準,而懂ABAP語言的開發人員非常少),雖然SAP也在試圖轉向JAVA標準,但由於其目前的系統過於複雜和龐大,完全的轉型幾乎不可能。非INTERNET結構上的應用系統, 基本是基於客戶/服務器(C/S)的結構,這在現在的INTERNET時代,是已經過時或被淘汰的技術,它將限制應用系統的規模和併發用戶數,也不可能用於全球一體化的管理系統 – 即跨國或跨地區的大型企業將不可能應用一個數據庫的管理系統, 這將給這些選用該C/S 系統的企業帶來巨大的系統投資費用和系統維護成本, 也使企業不可能在今後發展時,繼續使用已投入的信息系統, 即在原系統上增加新功能/系統的逐步實現企業信息化的設想成爲不可能。
雖然從表面上看,最終用戶似乎感覺不到軟件技術架構帶來的變化,但事實上,是否選擇符合發展潮流的技術方向會極大地影響到軟件廠商及其應用客戶的生命力。歷史上,由於沒能選擇符合潮流的技術而迅速衰落的大軟件廠商比比皆是(曾經在ERP領域領導潮流的SSA,由於不能將系統及時轉向開放的UNIX平臺,而迅速衰落)而這同時也給選擇這些廠商產品的客戶帶來了極大的風險。
ORACLE應用系統充分採用了數據庫上的先進技術,將有些系統功能放到數據庫中去實現,而不是通過編程的方式,因而大大簡化了程序,提高了效率。而SAP系統爲支持多種數據庫,不可能採用數據庫技術去實現數據庫端的功能,只是將數據庫用來儲存數據,其原因有兩方面,一是SAP公司不是數據庫技術公司, 不專注於數據庫技術,二是SAP也不願意將自己的產品捆綁在一種數據庫上,但這種做法犧牲了客戶的利益。
ORACLE系統具有強大的查詢功能,在其輸入數據的界面中,輸入的任何數據都可做爲其查詢條件。SAP則需要專門定義查詢界面。
ORACLE 電子商務套件已經脫離了傳統的ERP軟件模式,提供了集成的商業智能、個性化管理界面、工作流和告警等全新的功能。傳統的ERP軟件,用戶需要進入層層菜單,運行查詢或報表,才能得到業務數據。而使用ORACLE,用戶可以在個性化的企業門戶網頁中,自由定義所需的智能報表,就能迅速瞭解企業、相關業務的執行情況。系統還能夠對非正常業務自動告警。ORACLE 系統以人爲本,幫助企業的管理人員充分利用ERP的業務數據,更高效地管理企業。
3、 創新性、生命力、在新興應用領域的發展
由於ORACLE相對於 SAP 先天的技術優越性,使ORACLE能夠根據各行業的發展變化趨勢,迅速將產品拓展到各種新的應用領域。例如,ORACLE在客戶關係管理、電子商務、產品協同開發等各行業的新興領域都要領先於SAP,顯示出ORACLE卓越的創新能力和越來越強的生命力。而SAP由於本身體系的複雜性和技術的封閉性,使得其在各種新的應用產品領域進展緩慢,例如,SAP雖然已經擁有龐大的製造業客戶羣,但在客戶關係管理領域一直碌碌無爲,在B2B電子商務方面也不得不依靠與Commerce One的合作,直到2001年才解除與Commerce One 的合作,推出自己的產品。
4、 業務數據的共享和分析
隨着企業應用管理領域的不斷擴展,企業應用系統涉及的範圍也越來越廣泛,從傳統的製造、財務、人力資源系統管理,開始延展到客戶關係管理、供應鏈管理、電子商務等方向,在這種情況下,系統之間數據的一致性和數據交換,就變得非常重要。ORACLE 11i 整個系統基於一個統一的數據庫,並且共享統一的數據模型。企業內所有的用戶都可以根據自己的角色和權限對系統中的數據進行不同維度的分析。而SAP的ERP、供應鏈、客戶關係管理、數據挖掘等應用系統分別構建在不同的數據庫上,不同系統間的數據模型也不相同,這使得各系統之間的數據共享變得非常困難或者不可能。
5、 軟件功能的比較
SAP體現了德國人的管理風格:求嚴求全;ORACLE體現了美國人的管理風格:求實求用。
SAP
SAP 功能複雜、全面,特別在傳統的ERP功能方面,系統功能設計比較細緻。SAP通過複雜的參數表、層層定義來實現各中功能。系統可以通過6000 個“開關”設置,調整軟件的業務流程。SAP參數設置是非常複雜的,例如,對採購定單下達過程的管理,SAP需要預先定義:先定義定單特徵碼,再定義相應的特徵(如金額大於100圓)、分類、下達組(Release group)、下達編碼(Release codes)、下達標誌(Release indicator)、下達策略(Release strategy),工作流標誌等,再通過一系列規則表值的設置,才能實現採購定單批准下達的過程。如果需要修改下達過程,則必須從定單特徵碼開始修改。
SAP的參數設置實際上包括了軟件的底層數據結構,功能較強,但實施非常複雜,不夠靈活。如果企業的業務需要調整,就會涉及非常多的底層數據設置,參數和規則的調整,甚至可能影響已有業務數據。
SAP在CRM(客戶關係管理)和E-Business(電子商務)方面已遠落後於ORACLE。
ORACLE
ORACLE 軟件的業務流程控制結構非常靈活,並充分利用工作流的功能來控制軟件的業務流程。因此,可以靈活地調整軟件的業務流程。例如,同樣對採購定單的下達過程,ORACLE 利用採購定單的數據(不須設置特徵參數),通過工作流引擎,自動檢查採購定單的數據,如金額、採購員、供應商等,根據條件判斷,實現不同的採購定單批准下達的過程。如果需要更改業務流程,無須更改特徵參數,只需更改判斷規則或控制規則。
ORACLE 的控制參數設置不須修改數據結構,而是通過採用不同的控制參數來調整程序的邏輯。這是因爲ORACLE 採用公共的數據模型,程序中充分利用現有的業務數據,通過靈活的規則設置來實現靈活的業務流程。
ORACLE 在新的業務功能佔據優勢。如混流生產、CRM、電子商務協作等,都是根據最新的業務模式和知名客戶的實際業務流程開發的。
結論
由於企業的多樣性和複雜性,任何ERP軟件都不可能覆蓋企業的方方面面。ORACLE較能適應企業的業務的個性化,便於調整;而SAP較適應穩定、標準的業務流程,難以改變。這也是SAP強調SAP代表了先進業務流程,要求企業適應軟件的原因。
6. 軟件的開放性和集成性
SAP
SAP的軟件各模塊在搭建上採用的是傳統應用軟件的模式,即在程序中用包含頭函數以及子程序等模式。這種模式在與第三方軟件交換數據時,只能通過編寫接口程序來實現。SAP軟件的應用層是使用ABAP語言編寫的程序,ABAP是比較複雜和只有SAP軟件使用的語言,比較難掌握,又由於其只能在SAP的軟件中才能發揮用途,掌握的人也很少. IT專業人員學習它的積極性也不高. SAP系統在與外界交換數據時, 其接口程序也要求用ABAP語言來編寫,具體是用ABAP語言中的函數來向系統中導入數據,其對數據的格式要求也很高,要求的數據必須是帶分格符的文本文件。SAP的這些做法導致其軟件系統在同第三方軟件集成上遠遠落後於ORACLE,同時這些做法也阻礙了其自生軟件的進一步發展,這也是SAP的ERP與CRM不能完全集成的原因之一。
ORACLE
ORACLE公司憑藉其在數據庫方面全球領先的優勢,其應用軟件在模塊的體系搭建上採用了一種先進的模式,各模塊之間以及與外界交換數據都必須通過接口表來完成,具體的做法是數據要進入各模塊時,都必須先到各模塊自己的接口表中(每個模塊都有自己的接口表),然後再通過併發等方式導入該模塊中,這種模式很容易將第三方的軟件融入ORACLE的系統中,用戶在使用時很方便,感覺象是一套軟件,因爲在交換數據時第三方的軟件與ORACLE的產品各模塊間交換數據的模式是一致的,同時用戶可以以自己熟悉的數據庫語言(VB,PL/SQL等)來編寫應用程序與ORACLE系統集成。
ORACLE憑藉其軟件系統在體系上的優勢,將其ERP、CRM,SCM,EB等系統完全集成爲一體,形成今天的電子商務套件。
結論
任何ERP軟件都不可能覆蓋企業的多樣性和複雜性的所有方面,對於企業的特殊要求用戶自己可進行必要的二次開發,並可以同其他應用軟件方便地集成,這就要求供應商提供的軟件具有很強的開放性。ORACLE 開放、靈活的體系結構更利於企業信息系統未來的擴展。
7. 軟件的實施複雜性及投資回報
SAP項目實施過程十分昂貴和複雜。而且,由於其軟件的複雜性和封閉式集成,一旦實施後很難改變。另外,SAP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經常會期望客戶改變商業運做模式以適應其軟件,但有時候,一味遷就軟件流程的做法很可能會給客戶帶來負面結果。一些超大型企業可以投入巨資進行軟件的客戶化,但是對於中等規模的企業,複雜的項目實施,往往會將客戶拖入無休止的泥潭。國內一汽大衆的SAP ERP的累計實施投資已經過億圓,但實施效果其實並不理想。之後一汽又選用了與SAP的ERP “配套” 的CRM供應商SIEBEL軟件, 其CRM系統實施了幾年, 至今沒有上線。而Oracle 的應用產品具有很強的靈活性,許多業務的流程可以通過工作流技術很方便地進行改變,同時Oracle 系統本身的開放性也使Oracle 系統與其它系統的集成變得相對簡單。
實施問題:
1、 我的企業管理流程與你們軟件有差異,怎麼辦?
2、聽說ERP實施難度很大,成功率低,你們怎麼看?
SAP
SAP對所有行業都有完備的解決方案,我們的專家將協助你選擇最佳模式;如果你現有的業務流程與SAP系統有差異,建議調整你的業務流程。
首先,這個說法並不十分確切,SAP在著名的跨國公司的成功就說明了問題;其次,很關鍵的問題在於客戶,尤其是許多中國客戶對企業信息化的理解不足,基礎管理水平較低;
SAP系統對顧問和用戶的要求都很高,特別是在SAP系統中,很多功能需要先在後臺設置參數,再通過編寫專門的ABAP語言程序來實現。這種情況下往往要求顧問和用戶既懂應用,又具有一定開發方面的知識,因爲ABAP開發人員一般是不懂後臺應用系統設置的,而應用實施顧問往往又不知道這種與開發相關的系統設置,這種情況就是在SAP自己的實施隊伍中都會碰到。
SAP過於複雜,很多不適合中國企業的功能混在一起,有6-7千個參數需進行設置,用戶非常難以掌握。投入大量資金也很難培養出來合適的技術人員。然而, 即使培養了一些技術人員, 一旦跳槽,則系統就會面臨癱瘓。
ORACLE
首先,系統靈活和開放, 有幾乎所有流程/模塊的系統界面, 基於豐富的行業經驗基礎上開發的優秀業務模型和標準流程和功能可滿足客戶的需求, 也可供客戶借鑑;其次,如果客戶不滿意已有的流程和功能,IT 行業使用最廣泛的ORACLE開發工具將可方便地使用戶按其要求進行客戶化開發來滿足企業的需求。
首先,這是事實;其次,實施是軟件商和客戶共同的事業,必須選擇適當的策略,給予充分的支持纔有可能成功。
ORACLE系統提供了清晰的業務流程,可以幫助企業在實施的同時理順業務流程。ORACLE 的業務流程可以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靈活調整,更適應企業的個性化管理。
ORACLE數據結構清晰、嚴謹,開發工具使用的是世界 IT 行業最普遍使用的語言, 如: JAVA 這唯一真正INTERNET計算機語言,易於開發, 且開發的系統纔是真正的INTERNET上的應用系統。
結論
ORACEL 更適用於業務複雜、個性化管理的企業。ORACLE軟件實施的難度和複雜性,實施成本,風險遠低於SAP。由於其系統的特性,SAP的實施成本、實施週期遠大於ORACLE。



Trackback: http://tb.blog.csdn.net/TrackBack.aspx?PostId=1187254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