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裝配置 VM 虛擬機

VMware WorkStation 虛擬機軟件是一款桌面計算機虛擬軟件,讓用戶能夠在單一主機上同時運行多個不同的操作系統。每個虛擬操作系統的硬盤分區、數據配置都是獨立的,而且多臺虛擬機可以構建爲一個局域網。Linux 系統對硬件設備的要求很低,我們沒有必要再買一臺電腦,課程實驗用虛擬機完全可以搞定,而且 VM 還支持實時快照、虛擬網絡、拖曳文件以及 PXE(Preboot Execute Environment,預啓動執行環境)網絡安裝等方便實用的功能。

可能會有讀者有疑問“爲什麼要用收費的虛擬機產品來搭建實驗環境,而不是用一些免費的開源虛擬機軟件呢?”本書前言中講到,我們學習Linux系統的原因不是因爲它免費,也不是因爲它開源,而是因爲 Linux 系統真的很好用,這個結論同樣也適用於 VMware Workstation 這款產品。<strike></strike>

運行下載完成的 Vmware Workstation 虛擬機軟件包,將會看到如圖1-1所示的虛擬機程序安裝嚮導初始界面。

圖1-1 虛擬機軟件的安裝嚮導初始界面

在虛擬機軟件的安裝嚮導界面單擊“下一步”按鈕,如圖1-2所示。

圖1-2 虛擬機的安裝嚮導

在最終用戶許可協議界面選中“我接受許可協議中的條款”複選框,然後單擊“下一步”按鈕,如圖1-3所示。

圖1-3 接受許可條款

選擇虛擬機軟件的安裝位置(可選擇默認位置),選中“增強型鍵盤驅動程序”複選框後單擊“下一步”按鈕,如圖1-4所示。

根據自身情況適當選擇“啓動時檢查產品更新”與“幫助完善 VMware Workstation Pro”複選框,然後單擊“下一步”按鈕,如圖1-5所示。

選中“桌面”和“開始菜單程序文件夾”複選框,然後單擊“下一步”按鈕,如圖1-6所示。

圖1-4 選擇虛擬機軟件的安裝路徑

圖1-5 虛擬機的用戶體驗設置

圖1-6 虛擬機圖標的快捷方式生成位置

一切準備就緒後,單擊“安裝”按鈕,如圖1-7所示。

圖1-7 準備開始安裝虛擬機

進入安裝過程,此時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虛擬機軟件的安裝過程結束,如圖1-8所示。

圖1-8 等待虛擬機軟件安裝完成

大約5~10分鐘後,虛擬機軟件便會安裝完成,然後再次單擊“完成”按鈕,如圖1-9所示。

雙擊桌面上生成的虛擬機快捷圖標,在彈出的如圖1-10所示的界面中,輸入許可證密鑰,或者選擇試用之後,單擊“繼續”按鈕(這裏選擇的是“我希望試用 VMware Worksatation 12 30天”複選框)。

在出現“歡迎使用 VMware Workstation 12”界面後,單擊“完成”按鈕,如圖1-11所示。

在桌面上再次雙擊快捷方式,此時便看到了虛擬機軟件的管理界面,如圖1-12所示。

圖1-9 虛擬機軟件安裝嚮導完成界面

圖1-10 虛擬機軟件許可驗證界面

圖1-11 虛擬機軟件的感謝界面

圖1-12 虛擬機軟件的管理界面

注意,在安裝完虛擬機之後,不能立即安裝 Linux 系統,因爲還要在虛擬機內設置操作系統的硬件標準。只有把虛擬機內系統的硬件資源模擬出來後纔可以正式步入 Linux 系統安裝之旅。VM 虛擬機的強大之處在於不僅可以調取真實的物理設備資源,還可以模擬出多網卡或硬盤等資源,因此完全可以滿足大家對學習環境的需求,再次強調,真的不用特意購買新電腦。

在圖1-12中,單擊“創建新的虛擬機”選項,並在彈出的“新建虛擬機嚮導”界面中選擇“典型”單選按鈕,然後單擊“下一步”按鈕,如圖1-13所示。

圖1-13 新建虛擬機嚮導

選中“稍後安裝操作系統”單選按鈕,然後單擊“下一步”按鈕,如圖1-14所示。

圖1-14 選擇虛擬機的安裝來源

注: 

在近幾年的講課過程中真是遇到了很多不聽話的學生,明明要求選擇“稍後安裝操作系統”單選按鈕,結果非要選擇“安裝程序光盤鏡像文件”單選按鈕,並把下載好的 RHEL 7系統的鏡像選中。這樣一來,虛擬機會通過默認的安裝策略爲您部署最精簡的 Linux 系統,而不會再向您詢問安裝設置的選項。

如果您是購買圖書自行學習的話,請一定不要低估後續實驗的難度和 Linux 知識體系的難度,更不要高估自己的自學和排錯能力,否則可能會因爲系統長期報錯而喪失學習興趣,得不償失。對於經濟條件允許、有意願深入瞭解 Linux 系統並考取紅帽 RHCE 的同學,可以看一下劉遄老師主講的培訓介紹:http://www.linuxprobe.com/training。

在圖1-15中,將客戶機操作系統的類型選擇爲“Linux”,版本爲“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7 64位”,然後單擊“下一步”按鈕。

圖1-15 選擇操作系統的版本

填寫“虛擬機名稱”字段,並在選擇安裝位置之後單擊“下一步”按鈕,如圖1-16所示。

將虛擬機系統的“最大磁盤大小”設置爲 20.0GB(默認即可),然後單擊“下一步”按鈕,如圖1-17所示。

單擊“自定義硬件”按鈕,如圖1-18所示。

圖1-16 命名虛擬機及設置安裝路徑

圖1-17 虛擬機最大磁盤大小

圖1-18 虛擬機的配置界面

在出現的圖1-19所示的界面中,建議將虛擬機系統內存的可用量設置爲 2GB,最低不應低於 1GB。如果自己的真機設備具有很強的性能,那麼也建議將內容量設置爲 2GB,因爲將虛擬機系統的內存設置得太大沒有必要。

根據您真機的性能設置 CPU 處理器的數量以及每個處理器的核心數量,並開啓虛擬化功能,如圖1-20所示。

圖1-19 設置虛擬機的內存量

圖1-20 設置虛擬機的處理器參數

光驅設備此時應在“使用 ISO 鏡像文件”中選中了下載好的RHEL系統鏡像文件,如圖1-21所示。

圖1-21 設置虛擬機的光驅設備

VM 虛擬機軟件爲用戶提供了3種可選的網絡模式,分別爲橋接模式、NAT 模式與僅主機模式。這裏選擇“僅主機模式”,如圖1-22所示。

圖1-22 設置虛擬機的網絡適配器

  • 橋接模式:相當於在物理主機與虛擬機網卡之間架設了一座橋樑,從而可以通過物理主機的網卡訪問外網。
  • NAT模式:讓 VM 虛擬機的網絡服務發揮路由器的作用,使得通過虛擬機軟件模擬的主機可以通過物理主機訪問外網,在真機中 NAT 虛擬機網卡對應的物理網卡是 VMnet8。
  • 僅主機模式:僅讓虛擬機內的主機與物理主機通信,不能訪問外網,在真機中僅主機模式模擬網卡對應的物理網卡是 VMnet1。

把 USB 控制器、聲卡、打印機設備等不需要的設備統統移除掉。移掉聲卡後可以避免在輸入錯誤後發出提示聲音,確保自己在今後實驗中思緒不被打擾。然後單擊“關閉”按鈕,如圖1-23所示。

圖1-23 最終的虛擬機配置情況

返回到虛擬機配置嚮導界面後單擊“完成”按鈕,如圖1-24所示。虛擬機的安裝和配置順利完成。

當看到如圖1-25所示的界面時,就說明您的虛擬機已經被配置成功了。接下來準備步入屬於您的 Linux 系統之旅吧。

圖1-24 結束虛擬機配置嚮導

圖1-25 虛擬機配置成功的界面

1.3 安裝您的 Linux 系統

安裝 RHEL 7或 CentOS 7系統時,您的電腦的 CPU 需要支持 VT(Virtualization Technology,虛擬化技術)。所謂 VT,指的是讓單臺計算機能夠分割出多個獨立資源區,並讓每個資源區按照需要模擬出系統的一項技術,其本質就是通過中間層實現計算機資源的管理和再分配,讓系統資源的利用率最大化。其實只要您的電腦不是五六年前買的,價格不低於三千元,它的 CPU 就肯定會支持 VT 的。如果開啓虛擬機後依然提示“CPU 不支持 VT 技術”等報錯信息,請重啓電腦並進入到 BIOS 中把 VT 虛擬化功能開啓即可。

在虛擬機管理界面中單擊“開啓此虛擬機”按鈕後數秒就看到 RHEL 7系統安裝界面,如圖1-26所示。在界面中,Test this media & install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7.0和 Troubleshooting 的作用分別是校驗光盤完整性後再安裝以及啓動救援模式。此時通過鍵盤的方向鍵選擇 Install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7.0選項來直接安裝 Linux 系統。

圖1-26 RHEL 7系統安裝界面

接下來按回車鍵後開始加載安裝鏡像,所需時間大約在30~60秒,請耐心等待,如圖1-27所示。

選擇系統的安裝語言後單擊 Continue 按鈕,如圖1-28所示。

注:

請讀者不用擔心英語基礎的問題,因爲 Linux 系統中用的 Linux 命令具有特定的功能和意義,而非英語單詞本身的意思。比如 free 的意思是“自由”、“免費”,而 free 命令在 Linux 系統中的作用是查看內存使用量。因此即便是英語水平很高,只要沒有任何 Linux 基礎知識,在看到這些 Linux 命令後也需要重新學習。再者,把系統設置成英文後還可以鍛鍊一下英語閱讀能力,不知不覺地就把 Linux 系統和英文一起學了,豈不是更好?!如果您執意選擇中文安裝語言,也可以在圖1-28中進行選擇。

圖1-27 安裝嚮導的初始化界面

圖1-28 選擇系統的安裝語言

在安裝界面中單擊 SOFTWARE SELECTION 選項,如圖1-29所示。

RHEL 7系統的軟件定製界面可以根據用戶的需求來調整系統的基本環境,例如把 Linux 系統用作基礎服務器、文件服務器、Web 服務器或工作站等。此時您只需在界面中單擊選中 Server with GUI 單選按鈕,然後單擊左上角的 Done 按鈕即可,如圖1-30所示。

注:

之前看過一個新聞,說是蘋果公司某員工在 iOS 系統的用戶說明書末尾加了一句“反正你們也不會去看”。其實這件事情有時候也可以用來調侃部分讀者的學習狀態,劉遄老師絕不會把沒用的知識寫到本書中,但就是這樣一張如此醒目的截圖也總是有同學視而不見,結果採用了默認的 Minimal Install 單選按鈕安裝 RHEL 7系統,最終導致很多命令不能執行,服務搭建不成功。請一定留意!

圖1-29 安裝系統界面

圖1-30 選擇系統軟件類型

返回到 RHEL 7系統安裝主界面,單擊 NETWORK & HOSTNAME 選項後,將 Hostname 字段設置爲 linuxprobe.com,然後單擊左上角的 Done 按鈕,如圖1-31所示。

返回到安裝主界面,單擊 INSTALLATION DESTINATION 選項來選擇安裝媒介並設置分區。此時不需要進行任何修改,單擊左上角的 Done 按鈕即可,如圖1-32所示。

注: 

讀者可能會有這樣的疑問“爲什麼我們不像其他 Linux 圖書那樣,講一下手動分區的方法呢”?原因很簡單,因爲 Linux 系統根據 FHS(Filesystem Hierarchy Standard,文件系統層次結構標準)把不同的目錄定義了相應的不同功能,這部分內容會在第6章中詳細介紹。並且通過劉遄老師最近這幾年的教學經驗來看,即便現在寫出了操作步驟,讀者們大多也只是點點鼠標,並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知識,效果不一定好,更何況在接下來的實驗中,手動分區相對於自動分區來說也沒有明顯的好處。所以讀者大可不必擔心學不到,我們書籍的規劃課程章節是非常科學的。

圖1-31 配置網絡和主機名

圖1-32 系統安裝媒介的選擇

返回到安裝主界面,單擊 Begin Installation 按鈕後即可看到安裝進度,在此處選擇 ROOT PASSWORD,如圖1-33所示。

圖1-33 RHEL 7系統的安裝界面

然後設置 root 管理員的密碼。若堅持用弱口令的密碼則需要單擊2次左上角的 Done 按鈕纔可以確認,如圖1-34所示。這裏需要多說一句,當您在虛擬機中做實驗的時候,密碼無所謂強弱,但在生產環境中一定要讓 root 管理員的密碼足夠複雜,否則系統將面臨嚴重的安全問題。

圖1-34 設置 root 管理員的密碼

Linux 系統安裝過程一般在30~60分鐘,在安裝過程期間耐心等待即可。安裝完成後單擊 Reboot 按鈕,如圖1-35所示。

圖1-35 系統安裝完成

重啓系統後將看到系統的初始化界面,單擊 LICENSE INFORMATION 選項,如圖1-36所示。

圖1-36 系統初始化界面

選中 I accept the license agreement 複選框,然後單擊左上角的 Done 按鈕,如圖1-37所示。

圖1-37 同意許可說明書

返回到初始化界面後單擊 FINISH CONFIGURATION 選項,即可看到 Kdump 服務的設置界面。如果暫時不打算調試系統內核,也可以取消選中 Enable kdump 複選框,然後單擊 Forward 按鈕,如圖1-38所示。

圖1-38 禁用 Kdump 服務

在如圖1-39所示的系統訂閱界面中,選中 No, I prefer to register at a later time 單選按鈕,然後單擊 Finish 按鈕。此處設置爲不註冊系統對後續的實驗操作和生產工作均無影響。

虛擬機軟件中的 RHEL 7系統經過又一次的重啓後,我們終於可以看到系統的歡迎界面,如圖1-40所示。在界面中選擇默認的語言 English (United States),然後單擊 Next 按鈕。

圖1-39 暫時不對系統進行註冊

圖1-40 系統的語言設置

將系統的輸入來源類型選擇爲 English (US),然後單擊 Next 按鈕,如圖1-41所示。

圖1-41 設置系統的輸入來源類型

爲 RHEL 7系統創建一個本地的普通用戶,該賬戶的用戶名爲 linuxprobe,密碼爲 redhat,然後單擊 Next 按鈕,如圖1-42所示。

圖1-42 創建本地的普通用戶

按照圖1-43所示的設置來設置系統的時區,然後單擊 Next 按鈕。

圖1-43 設置系統的時區

在圖1-44所示的界面中單擊 Start using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Server 按鈕,出現如圖1-45所示的界面。至此,RHEL 7系統完成了全部的安裝和部署工作。準備開始學習 Linux 系統吧。

圖1-44 系統初始化結束界面

圖1-45 系統的歡迎界面

1.4 重置 root 管理員密碼

平日裏讓運維人員頭疼的事情已經很多了,因此偶爾把 Linux 系統的密碼忘記了並不用慌,只需簡單幾步就可以完成密碼的重置工作。但是,如果您是第一次閱讀本書,或者之前沒有 Linux 系統的使用經驗,請一定先跳過本節,等學習完 Linux 系統的命令後再來學習本節內容。如果您剛剛接手了一臺 Linux 系統,要先確定是否爲 RHEL 7系統。如果是,然後再進行下面的操作。

    [root@linuxprobe ~]# cat /etc/redhat-release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Server release 7.0 (Maipo)

重啓 Linux 系統主機並出現引導界面時,按下鍵盤上的 e 鍵進入內核編輯界面,如圖1-46所示。

圖1-46 Linux 系統的引導界面

在 linux16 參數這行的最後面追加“rd.break”參數,然後按下 Ctrl + X 組合鍵來運行修改過的內核程序,如圖1-47所示。

圖1-47 內核信息的編輯界面

大約30秒過後,進入到系統的緊急求援模式,如圖1-48所示。

圖1-48 Linux 系統的緊急救援模式

依次輸入以下命令,等待系統重啓操作完畢,然後就可以使用新密碼 linuxprobe 來登錄 Linux 系統了。命令行執行效果如圖1-49所示。

圖1-49 重置 Linux 系統的 root 管理員密碼

mount -o remount,rw /sysrootchroot /sysrootpasswdtouch /.autorelabelexitreboot

1.5 RPM(紅帽軟件包管理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