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時間表如何定義

 

  項目的計劃包括相對穩定的項目計劃書和動態變化的時間表兩個部分。項目時間表一般由三部分組成:

  • 任務(Task) 即完成項目需要執行的一系列工作,包括管理類工作(項目管理、配置管理、質量管理等等)和開發類工作(需求、設計、編碼、測試、集成、上線等等)。管理工作一般都是週期性任務,是計時任務,完成該任務需要的是時間;而開發類工作是非週期性任務,是計量任務,完成該任務需要的是工作量。
  • 時間(Time) 即任務執行的起止日期,依賴於四個方面的因素:一是用戶對任務的進度約束;二是任務的工作量規模;三是前置任務的起止時間;四是投入資源的數量和技術熟練程度。
  • 資源(Resource)投入該任務的設備和人工。需要根據該任務對資源的需求特性而定。

  制定項目時間表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着手:

  1. 規劃項目過程  時間表中的任務包括了項目的階段和任務,項目過程的定義(PDSP)就決定了時間表中的任務定義。 過程的規劃來源於項目生命週期定義,項目需求和軟件體系結構可以實現對過程的進一步細化,直到最終可以分配的任務。生命週期即定義項目階段,過程的細化即任務分解(WBS)。
  2. 工作量估計 主要針對計量工作,工作量估計的基礎是對該任務的瞭解,依賴於估計者過去從事該項任務的經驗和公司歷史數據模型。工作量估計沒有最佳模型和公式可以套用,可以採用多種方式進行優化逼近。常用的方法是:階段工作量分配比例、工種工作量分配比例、功能點估計及功能點工作效率等等。
  3. 關鍵路徑 通過定義各任務之間的依賴關係,可以計算出項目中的關鍵路徑,該路徑上的任務直接影響項目進度、需要極其關注的重點。關鍵路徑分析可以幫助您區分任務的輕重緩急,合理安排和調整資源,從而保證項目的整體進度。
  4. 規劃各個方面的跟蹤措施 包括過程、進度、資源和風險等多方面。當前過程是否符合本項目,需要及時調整階段及相關任務;根據已執行任務的情況,分析將來任務的進度、資源、成本、質量等方面的風險。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