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內兩類必被淘汰的企業軟件開發公司(轉載)

第一類:無明確發展目標的軟件公司

這類軟件公司沒有明確的發展目標,賺錢主要靠接各種類型的項目,有什麼項目就做什麼項目,號稱什麼都能做,但是什麼都做不好,做一單就是一單,沒有任何沉澱和繼續把這個軟件深入的做好的想法。這類軟件公司的特點就是人員流動量非常大,做項目時基本上都是臨時招人,老闆想盡一切辦法讓甲方簽字驗收,做完項目老闆把大多數錢拿走,手下人散光,純屬騙錢型公司。

第二類:附屬型軟件公司

這類公司多屬於某些較大企業的附屬型公司,前身一般是信息中心這樣的機構,專門針對該公司的業務需要開發專有軟件。這類公司一般有比較豐富的行業經驗和資源,但是由於沒有市場競爭壓力,這種類型的公司一般只求完成任務,沒有更加上進的想法。但是從長遠角度來看,隨着社會的進步,勞動分工會越來越細,附屬型軟件公司的開發成本會越來越高,而且母公司受到降低運營成本的壓力而對軟件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當附屬型公司成本和開發能力的不足達到一個臨界值的時候,這種公司就會被踢掉(或者完全去掉開發人員,只保留幾個人恢復成原來的信息中心)。

軟件市場現在還不成熟,主要原因用戶並不成熟,軟件本身是個新鮮東西,國內企業大多數是剛剛纔接觸軟件,所以還不會正確的選擇產品和廠商。在面對衆多的軟件產品和廠商時:

  • 要麼是亂選一家。這就是第一類軟件公司的生存條件。
  • 要麼就是根本不相信這些廠商。這就是第二類軟件公司的生存條件。
  • 要麼就是找名氣最大的。這是目前最正確的做法,但是代價是成本太高(大家都找他,價格自然擡上去了)。

現在軟件開發業內還是一個亂世,各種類型的軟件公司也是魚龍混雜。但是正所謂亂世出英雄,可以肯定的是,最後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下活下來的企業一定是一直專注於某個領域內的專業軟件公司。

他們不像第一類公司那樣什麼項目都做,而是隻做某一個行業內的軟件,他們非常理解這個行業的本質需求,並且能持續的把這個軟件一步一步慢慢完善;也不像第二類公司被大公司“包養”起來,針對單一客戶服務而喪失市場競爭能力,而是在這個行業內面臨許多別的做同樣業務公司的競爭壓力,他們會努力的改進技術,提高軟件質量,降低軟件的開發和維護成本。

企業軟件界的未來就是由一些這樣的軟件公司構成,他們在各自的領域內競爭拼殺。拼質量、拼成本、拼服務。隨着科技的進步,用戶對軟件也會越來越熟悉,越來越成熟,也越來越離不開軟件,那時候企業軟件的市場價值至少是現在的10倍以上。人類的生產力大規模的依靠信息技術達到一個新的階段。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