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鄉下野果,野花勾起的回憶

前幾天,看到了同事發過來的一些圖片,全是鄉下的野果子,頓時勾起了很多童年時的回憶,想起以前跟小夥伴們
一起上山採摘野果子的種種趣事,不禁沉浸在無限的感慨之中。。。這兩天又在網上看到了一些相關的圖片,但都比較
零散,於是產生了一種想法,把這些圖片集中起來,讓我們這些在社會上打拼多年的朋友們,一起回憶鄉下的情景,感慨
孩提時代的甜酸甜苦辣,種種往事涌上心頭!!!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名稱】桃金娘
【別名】崗稔、姑稔子、山稔、多蓮、當梨根、山旦仔、稔子樹、豆稔、烏肚子。
矮小常綠灌木,熱帶植物,較耐旱,生於紅黃壤土丘陵上、兩廣地區極爲常見。花期5-7月、果期7-9月,初秋,是崗稔果熟時節。其果先青而黃,黃而赤,赤而紫。掛果累累,像一個個縮小版的酒杯,果中有芯,很象一條蟲子,芯外多籽,味道異常甜美。崗稔熟得紫色的時候最好吃,生津止渴,回味甘甜,舌頭牙齒也會被染成紫黑色。小時候我們鄉下很多小孩子都是當飯吃的!曬乾了可以泡酒,用高度酒泡後,甜甜的,喝時沒有什麼感覺,不小心就會暈醉過去。很好吃,小時候還有人專門摘去賣呢。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學名:茅莓,薔薇科。又叫菝葜。可生吃,夏秋時山上很多,味酸甜,我們鄉下稱它爲“坡”,熟透的果子酸甜多汁,小時很喜歡吃。跟下面的懸鉤子很相似,請注意分辯。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學名】懸鉤子
【別名】覆盆子、刺泡、托盤。
落葉灌木、生在向陽山坡、路邊、林邊及灌叢中,不適合在水充足的地方。一般4月就開始有吃,一直到11月份,最旺期是5,6月份。果實爲聚合果,由多數小核果聚合而成,呈圓錐形,酸酸甜甜,紅色的是熟了,可以吃,有青色的(沒有成熟,不能吃有點苦),黃色的(半成熟)。全身都是長着刺,摘的時候要小心。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這個是楊梅,看起來都是很相像,放在一起比較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手把掌上的是“坡”,大家看清了吧?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這個是懸鉤子!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這個不知叫做什麼,酸中有點澀,不宜多吃。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金櫻子,有刺,需用刀剖開吃,秋季成熟,味甜,味微澀。想吃他它得小心刺破手,味道很醒神!另外,它杆上長的寄生樹是一種很好的中藥,非常少見。
可以煮糖,很甜,吃多上火!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狗屎果,吃了後,嘴巴就像狗屁股一樣,哈哈!!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少吃爲妙!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記着了!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學名:枳椇子。一般植物的可食用部分不外乎根莖葉花果種子,而枳椇的食用部分卻是果柄,果實反而不能食用。果柄(花序軸)成熟時黃褐色或棕褐、紫紅色,膨大呈肉質狀,扭曲不規則棒狀,有分枝,形似雞爪,故有名雞距子、拐棗、萬字果、雞腳爪、雞爪梨、桔紐子、雞爪樹、金鉤子、甜半夜等。其味甘甜而略帶澀,經霜之後,澀味盡去,其味尤其甘美。枳椇其味甘美,可惜生於高大喬木之上,採摘不易。又稱“萬壽子”,熟了幹了就很甜,不然很澀的,吃多了舌頭難受。還有人叫它爲“金鉤子”,可好吃了,很甜。 還有一種,是榆錢飯,一顆一顆黑色的,我們這兒叫“娘娘飯”,吃了嘴裏黑乎乎的,也甜,不過沒有“金鉤子”那麼甜。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枸杞子:以前看到老媽上山割草時,經常摘回來,清熱的,就像涼茶一樣的功效。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地茄子。這個是田間路邊,山坡上常見的野果,吃完嘴巴都會染成紫紅色。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這個不知如何稱呼,以後補上!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老鼠瓜:好像分大小兩種,一種可以吃,一種很臭,看着滿好看的!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狗胲果:看起來像狗露在外面的睾丸!因此而得名,等它軟了纔好吃,一般我們會放糙米里面。味道是跟現在的獼猴桃差不多的,味道 不錯。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名稱】野牡丹
【別名】金石榴、地茄,高腳稔,野石榴、金雞腿,豬牳稔、牛牳稔,
常綠灌木或亞灌木,產于越南和中國南部,野生於山坡溼地及疏樹林。萌發力強,耐瘠薄,喜酸性土壤,爲酸性指示植物。花期5-10月,果期10月以後。果實掛在枝頭,球形,果實完全成熟後外殼會自然裂開,露出黑色的果肉,樣子就像縮小的黑瓢桔子,分成幾片果肉的。野牡丹的學名源自希臘語,意爲“黑嘴巴”,是指其果實吃後嘴巴會成紫色,這也是回家挨教訓的罪證之一。 我們鄉下稱它爲“爆牙狼”:果實成熟後會爆開,露出裏面的果肉,可能是因此而得名。果肉黑而多汁,吃後嘴會染成黑色。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學名】地稔
【別名】鋪地錦、野落茄、地石榴、山地稔, 披散或匍匐於地面的一種半灌木,生於海拔1300米以下的山坡地表和疏林下,喜生於酸性土壤中,耐旱、耐瘠,在全日照或半蔭性條件下生長良好,具一定程度的耐踐踏性。花粉紅色(花開滿地的時候就像一匹錦緞,因此又叫“鋪地錦”),直徑3釐米,花後結果卵球形,熟時紫黑色(味清甜)。花期4-11月,果期6月以後。(它一般生長於潮溼的地方,本人覺得味道一般,不太喜歡吃)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策圓:很香,煲熟,放很多水煲,或放火裏烤。 不能吃多,會暈的!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看到了沒,策圓渾身長刺!!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醋果子,一個字,酸!!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野柿子,小時候把它摘下來,然後放在河邊,溪邊的沙底或淤泥下埋起來,大約兩到三天再挖出來,非常甜,好想吃哦!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黃皮:很多北方的朋友都沒有見過,有好幾個品種,有些很酸的,有些很甜的,黃皮有很多藥用價值,對人身體很好!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名稱】桑椹
【別名】桑實、烏椹、文武實、黑椹、桑棗、桑椹子,落葉喬木,喜光,對氣候、土壤適應性都很強,花期4月;果熟5-7月。桑椹沒有成熟之前是青色的,又苦又澀,顏色越深,就越甜,由紅變紫,最後變黑,本品爲聚花果,由多數小瘦果集合而成,形狀像毛毛蟲。成熟的桑椹富含果汁,香甜可口,千萬不要只顧着吃,讓汁水弄到衣服上了,那可是超級難洗的,回去等着讓老媽批評吧!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油甘子,酸甜涼喉,提神醒目,老人喜歡吃。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人蔘果:在超市裏面賣到18元一斤,太黑了。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跟人蔘果很像,聞起來味道很香,吃起來帶有酸味。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野棗:直接摘下來可吃,也可曬乾,覺得比超市賣的棗好吃多了。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株佅:小時候喜歡把它穿成一大串當成佛珠或者手鍊玩,聽說煮熟後可以吃,但是我沒有試過!另外,它是玩彈弓的好東東,還可以用來玩遊戲,在地上挖個小坑,然後放一些進去,再用力丟進去撞擊,被撞出來的歸自己所有,撞不出換人。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金櫻子,有刺,不好玩!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暫時不知叫什麼名字,以後補上!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本地俗稱“烏欄扒”或“mao dong guo"學名不知,九/十月份有,摘回來生吃或放在大米里悶熟,色、香、味俱佳,就是裏面太多籽了。!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哈哈,這個就是艾葉子,用來做餈粑的。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看到了沒有,艾葉子做成的艾粑粑。艾葉子在路邊到處都是;這種餈粑很好吃,可能很多人都沒有這個口福!

下面開始介紹的是一些野花,很多城裏人沒有見過的,我不一一介紹了!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哈哈,小時候特喜歡抓這種小蟬,叫聲特別響亮,小孩子都愛玩!抓到它後,放火柴盒裏,帶到學校,在安靜的教室裏突然叫起來,那種感覺……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早晨的霧水被網成一團,出太陽的時候就會閃閃發光,美麗極了!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這就是我們家鄉說的“蘆基”,特別喜歡用它來燒火,以前是割來賣給別人當柴火的。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哇,這就是傳說中的馬峯窩了,想起這個,小時候被踅起過一個大包,很毒,聽說會踅死人的,要小心啊!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看到了沒有?好大啊!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從樹底下經過,不要停留,小心被踅!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看看,這裏的風光如何啊??我還會繼續爲大家補上更多的鄉下野果,野花,請繼續支持VC愛好者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