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S(Vegetation-Impervious surface-Soil)模型

VIS模型是M.K.Ridd 1992提出的一個應用與城市生態系統概念模型。概念模型即將現實世界的事物抽象爲實體模型,真實世界到信息世界的映射。

VIS把具有強烈異質性的城市土地覆蓋簡化成由植被、不透水層和土壤3種地物類型組成(不包含水體),用植被和不透水面是兩個用來表徵城市環境狀況的指標。模型把城市景觀與植被、不透水層和土壤的光譜特徵聯繫起來,爲定量分析城市環境生物物理組分提供了理論基礎。

隨着遙感技術的發展,研究人員開展了許多借助V-I-S模型,以遙感圖像爲數據源的城市土地覆蓋變化和生態環境研究。


圖1 VIS模型

VIS模型將城市的地表覆蓋分成三類,分別爲植被、不透水面、土壤三個組分。其中不透水面定義爲天然的或者人造的能夠阻止水滲透到地下的物質;城市區域中不透水面所佔的比例顯示了城市的發展程度。地塊中三者的比例大小,顯示了不同的土地利用類型,如下圖所示:


在城市生態系統研究中,遙感常用在城市形態學、生物物理學系統和人文系統。生物物理學與人文相互關聯並且相互影響。城市形態學的應用包括分析像元中的土地利用成分、生態單元的聚合、變化監測、城市增長和變化模型。其應用在這些方面能夠細化城市發展的問題、管理城市生態系統、規劃城市發展等。

VIS模型是結合城市生態學建立的一個城市土地利用的分類系統。主要用於幫助解決上面所提出的城市生態系統中的問題。

 

Reference:Exploring a V-I-S(Vegetation-impervious surface-soil) model forurban ecosystem analysis through remote sensing: Comparative anatomy forcities.(M.K.Ridd1995)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