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大牛的肩膀上前行: 技术人的职业发展之道

640?wx_fmt=jpeg


自从进入互联网时代,技术人的“忧心忡忡”就没消停过,从各类BBS论坛到朋友圈,月经贴变成了日经,比如“30岁以后,程序员敲不动代码了,怎么办?”,还好这两年终于将年龄从30岁提高到35岁了。各种工程师加班到半夜猝死的新闻把技术人吓得提心吊胆。网络湿人们创作了“少壮不努力,老大干IT”的名句,到了最后,为了缓解鸭梨,我们也开始自嘲为 “码农”和“程序猿”。。。


640?wx_fmt=jpeg


所以,今天尝试分析一下技术人的出路,给大家压压惊。


首先,做技术和从事其他行业一样,都有自己的发展轨迹,我们只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认清技术的岗位发展方向和周期,遵循对应的规律。


一名技术人的基本发展轨迹如下:


Stage1: 基础成长期 22-25岁,深入研究技术,熟练掌握一门语言以及相关框架,能很好的完成对应的业务开发工作。

Stage2:能力扩张期 25-30岁,成为项目小组技术带头人或者技术专家 。对所在业务领域和技术发展方向已经比较了解,对自身下一步发展方向有一定的认知。

Stage3:发展分化期  30-35岁,通常职业发展会有变化:

  1. 技术专家路线,成为架构师,优化系统中的瓶颈;

  2. 项目经理,逐步学会协调各类资源;

  3. 技术管理方向:技术经理/总监;

  4. 产品方向:产品经理、产品总监。

  5. 往运营和市场方向转型。

    。。。


所以,我们技术人需要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


640?wx_fmt=jpeg


人生如滚雪球,重要的是找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山坡,这是巴菲特的名言。其实,不仅仅只适合于投资,也适合于技术人的职业规划。


每个人都需要认清自己的位置,在自己不同的发展时期,配合公司的发展时期,找到属于你的成长轨迹。立足和稳固自身优势,才可以更好的开始延伸到更高的位置。


站在技术牛人的肩膀上

站在技术牛人的肩膀上,你会看的更高看的更远,从而避免很多弯路,弯路过多那是对时间的浪费。

站在技术牛人的肩膀上,将帮你更清晰的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

不断从你身边的牛人身上汲取过往的经验和教训,找到一个你可以参考的榜样,去开启你未来的职业生涯。

我们得马不停蹄地学习,才能保持竞争力。然而,大块的时间又是没有的,只有各种碎片。最适合碎片时间学习的,莫过于公众号啦。有鉴于此,今天就给大家推荐几个干货不断的优质号,让我们在 2018 接下来的日子里,保持学习,持续精进。


技术琐话

技术琐话,以分布式设计、架构、体系思想为基础,兼论研发相关的点点滴滴,不限于代码、质量体系和研发管理。本号作者:右军,有8年电信业务经验和8年互联网金融业务经验。除原创外,作者也转一些BAT级的技术干货。

640?wx_fmt=png

 长按上图,弹出“识别二维码”后关注

程序员的成长课

《程序员的成长课》作者安晓辉的个人公众号,聚焦职场思维,职业适应、选择、发展、技能Get,沉淀超过 300 篇原创好文,固定更新节奏,每周一、周三原创文章,周四免费问答,周六用心荐书,陪你一起成长。

640?wx_fmt=jpeg

长按上图,弹出“识别二维码”后关注

吃草的罗汉

这是一部历史放映机,播放着一名技术老兵旅行途中的点点滴滴,有仰望星空的畅想,也有脚踏实地的历程。与您共同遇见未知的自己,每周更新技术、管理和成长思考的原创文章。

640?wx_fmt=jpeg

长按上图,弹出“识别二维码”后关注

技术领导力

面向IT行业技术管理者,中国首个技术领导力社区,内容包括:技术转管理、技术大咖专访、AI、微服务、区块链等等。

640?wx_fmt=jpeg

长按上图,弹出“识别二维码”后关注

IT民工闲话

IT民工闲话,聚焦IT民工苦辣酸甜,讲述IT民工自己的故事。分享关于架构师、技术领导力、团队管理、职业发展、工程师成长的一切。作者史海峰,十余年传统IT及互联网行业经验。愿与同道相互交流,共同成长,这里没有终极答案,我们都在路上!

640?wx_fmt=jpeg

长按上图,弹出“识别二维码”后关注

架构栈

架构栈 (ForestNotes) 研究分布式计算、高并发、大数据、架构设计、研发流程改进、研发团队管理;关注电商,互联网金融和社交产品;技术人深度思考,职业发展;每周准时推出原创文章,力求干货源源不断。

640?wx_fmt=jpeg

长按上图,弹出“识别二维码”后关注


点击阅读原文”,所有【架构栈】近期的架构文章汇总

↓↓↓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