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JAVA多態

  理解JAVA多態

作者:mienflying 日期:2006-08-19

 
本文來自blogjava,我發現作者原Flyingis寫的很好,很到位,就轉過來了,自己就懶的寫了……在此爲其表示感謝!

這幾天我在重新複習Java語言基礎,雖然和團隊一起,自己個人都進行了實際項目的開發,但越往上面走越覺得自己應該花點時間看看Java的基礎知識,鞏固一下基礎。今天覆習的是多態,同時寫下自己的學習心得。

數 據抽象、繼承和多態是面向對象程序設計語言的三大特性。多態,我覺得它的作用就是用來將接口和實現分離開,改善代碼的組織結構,增強代碼的可讀性。在某些 很簡單的情況下,或許我們不使用多態也能開發出滿足我們需要的程序,但大多數情況,如果沒有多態,就會覺得代碼極其難以維護。

在Java 中,談論多態就是在討論方法調用的綁定,綁定就是將一個方法調用同一個方法主體關聯起來。在C語言中,方法(在C中稱爲函數)的綁定是由編譯器來實現的, 在英文中稱爲early binding(前期綁定),因此,大家自然就會想到相對應的late binding(後期綁定),這在Java中通常叫做 run-time binding(運行時綁定),我個人覺得這樣稱呼更貼切,運行時綁定的目的就是在代碼運行的時候能夠判斷對象的類型。通過一個簡單的 例子說明:

/**

 * 定義一個基類

 */

public Class Parents {

  public void print() {

    System.out.println(“parents”);

}

}

/**

 * 定義兩個派生類

 */

public Class Father extends Parents {

  public void print() {

    System.out.println(“father”);

}

}

public Class Mother extends Parents {

  public void print() {

    System.out.println(“mother”);

}

}

/**

 * 測試輸出結果的類

 */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void find(Parents p) {

    p.pri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est t = new Test();

  Father f = new Father();

  Mother m = new Mother();

  t.find(f);

  t.find(m);

}

}

最後的輸出結果分別是father和mother,將派生類的引用傳給基類的引用,然後調用重寫方法,基類的引用之所以能夠找到應該調用那個派生類的方法,就是因爲程序在運行時進行了綁定。

學過Java基礎的人都能很容易理解上面的代碼和多態的原理,但是仍有一些關鍵的地方需要注意的,算是自己對多態的一個小結:

1.        Java 中除了static和final方法外,其他所有的方法都是運行時綁定的。在我另外一篇文章中說到private方法都被隱式指定爲final的,因此 final的方法不會在運行時綁定。當在派生類中重寫基類中static、final、或private方法時,實質上是創建了一個新的方法。

2.在派生類中,對於基類中的private方法,最好採用不同的名字。

3.包含抽象方法的類叫做抽象類。注意定義裏面包含這樣的意思,只要類中包含一個抽象方法,該類就是抽象類。抽象類在派生中就是作爲基類的角色,爲不同的子類提供通用的接口。

4.對象清理的順序和創建的順序相反,當然前提是自己想手動清理對象,因爲大家都知道Java垃圾回收器。

5.在基類的構造方法中小心調用基類中被重寫的方法,這裏涉及到對象初始化順序。

6.構造方法是被隱式聲明爲static方法。

7.用繼承表達行爲間的差異,用字段表達狀態上的變化。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