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別一條鏈的品種(科普篇)

一 前言

大多數人都具備分類知識,知道貓有幾種,狗有幾種。但是,在區塊鏈領域,聯盟鏈、應用鏈、私有鏈、公共鏈等同時出現,就傻傻分不清楚。

聽說搞生物分類學的,懂鳥的不懂昆蟲,懂蝴蝶的搞不定灰蝶。好在,區塊鏈還沒有那麼多品種。這個問題,一篇文章能說明白。

現通行的生物的科學分類法:自然分類。自然分類法,有7個級別:界-門-綱-目-科-屬-種。

筆者無法科學證明分類的正確性,儘量客觀吧,不喜勿噴。

二 廣義劃分

廣義上,區塊鏈分四大類:

  • 聯盟鏈
  • 公有鏈
  • 私有鏈
  • 應用鏈

大多數現有項目都跳不出這四類。判斷標準比較簡單:

  • 有無Token
  • 看用途:單個 or 多個領域
  • 看用戶角色:機構 or 個人

這裏寫圖片描述
目前多數書籍裏只談聯盟鏈、公有鏈、私有鏈三類。但是,實際上很多團隊對單一領域問題的解決,都會發一條鏈(和一種Token)。這些鏈,筆者認爲是帶有Token的、解決單一領域問題的、有領域特色的區塊鏈。故此,單獨區分。

舉例來說,Qtum、ETH、EOS等屬於公有鏈,任何機構和人都可以購買Token使用其網絡和資源開發自己的服務。Fabric則是目前最大的聯盟鏈,一般是機構與機構之間採用。私有鏈比較少見,因爲沒有金融投資價值;但是公司內部可以使用,用於審計、流程控制等。

單獨說說應用鏈的概念。比如SiaCoin、USDT等。SiaCoin,就是著名的SC,專注於存儲領域。它是一條單獨的鏈,帶自己的Token,有激勵和懲罰等措施。帶有自己的經濟模型,讓參與者受益,有些人可以存儲大數據,有些人可以貢獻存儲空間獲取Token激勵。

另外,USDT,這是錨定美元的一種Token,每發行1個Token就會在銀行存儲1美元。不需要太care存在誰的賬戶上,只需知道這是一個商業公司在運行。USDT也是一條鏈,但是應用場景單一,對象就是需要兌換服務的羣體。(此處不討論USDT的真僞性。)

像SC和USDT這種鏈,還有很多很多。它們值得重視,但不像公有鏈一樣,適用領域不廣泛。

三 技術細分

這裏的劃分,是從“基因”角度上,區塊鏈的“基因”就是所使用的底層技術。每一條鏈都用了不同的技術,細細剖析,筆者得到了2種分類。

按Token傳輸和使用場景劃分:

  • Token鏈
  • DApp鏈

Token鏈用於傳輸token,它對外服務的API非常簡單,使用只需4個參數:轉出地址、轉入地址、金額、手續費。至於Token由誰流向誰,不需要關心。

DApp鏈則是提供給Token不同的複雜使用場景,比如消費場景下,買家發給賣家;借貸場景下,借貸方抵押信譽換取Token等等。

按共識算法及去中心化程度劃分:

這裏寫圖片描述

性能的計算公式爲:tps ≈ 打包>交易數 / 打包時間間隔,以此對公鏈的性能進行估算。

四 結語

至此,當看到一個新的項目和鏈時,應該能判斷該項目和鏈的品種了。如有不詳細的地方,歡迎留言評論,後續改進。

這裏寫圖片描述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