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C SWP移動支付解決方案技術分析

NFC是這幾年飛速發展的一種新興技術,技術目標是電子設備之間的近距離通訊,工作在13.56MHz頻段。NFC技術的出現,極大地促進了RFID技術與移動通訊技術的融合進展,引發出許多新的應用模式。SWP方案是基於NFC技術的一種移動支付解決方案。

  單線連接協議主要是連接手機SIM卡或者SD卡到CLF之間的通訊,現在已經被所有SIM卡廠商承認使用,更有部分手機製造商也加入此行列。SWP方案有三種實現方式,分別是NFC-SIM方案、NFC-SD方案以及全終端方案。目前銀聯首推SWP-SD方案,國內三大運營商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以SWP-SIM方案作爲目標方案。

  SWP方案的NFC功能實現由兩部分組成:NFC模擬前端(NFC Controller與天線)和安全單元。根據應用需求的不同,安全單元可以是SIM、SD、SAM 或其它芯片。NFC-SIM方案的安全單元是SIM卡,NFC-SD的安全單元是Micro SD卡。

  SWP方案和雙界面卡方案、貼膜卡方案相比,其優勢在於SWP相關規範屬於國際規範,且產業鏈比較成熟,並且支持NFC技術的三種工作模式——卡模擬模式、讀卡器模式以及點對點模式。

  1. SWP規範體系

  目前SWP方案已有成熟技術要求和測試方法,其ETSI標準體系如圖所示。

SWP技術的ETSI標準體系結構

  2. SWP接口

  SWP是由Gemalto(金雅拓)公司提出的基於C6引腳的單線連接方案。下圖是SWP方案連接示意圖。

SWP方案鏈接示意圖

  在SWP方案中,接口界面包括三根線:VCC(C1)、GND(C5)、SWP(C6),其中SWP 一根信號線上基於電壓和負載調製原理實現全雙工通訊,這樣可以實現SIM卡在ISO7816界面定義下同時支持7816和SWP 兩個接口,並預留了擴展第三個高速(USB)接口的引腳。支持SWP的SIM卡必須同時支持ISO和SWP兩個通信協議,並且這兩部分需要獨立管理的,ISO界面的RST信號不能對SWP部分產生影響。SWP是在一根單線上實現全雙工通訊,定義了S1和S2兩個方向的信號。S1信號通過一個數字調製(低或高)的電壓信號傳輸,S2信號通過一個數字調製(低或高)的電流信號傳輸。SWP接口有三種狀態:激活狀態、掛起狀態和去激活狀態。SWP接口在激活狀態進行正常工作。

  圖3是智能卡上的SWP協議棧的總體流程圖。一個特定的系統所使用的一組協議稱爲協議棧。SWP接口系統爲完成與NFC芯片的數據傳輸,底層使用SWP協議,上層使用HCI協議。SWP協議和HCI協議一起組成了SWP接口系統的協議棧。SWP協議分爲MAC層和LLC層,其中MAC層負責封幀和解幀,LLC層實現幀的錯誤管理和數據交互的控制。HCI層規定了UICC與非接觸通信模塊(CLF)間主控接口的技術要求。

SWP協議棧流程圖

圖 3 SWP協議棧流程圖

  SWP接口依靠硬件中斷驅動,SWP接口沒有被激活前,一直處於等待中斷的狀態。通過 SWP接口通信時,一旦檢測到存在射頻場,NFC 芯片便被激活。NFC芯片發送S1信號給SIM卡,SIM 卡檢測到S1電壓信號後,觸發 Suspended 中斷通知軟件做好準備通信。此時,軟件設置通信參數,然後等待接收後續數據的中斷,進行SWP接口的初始激活過程。如果SWP接口初始激活成功,軟件開始協商SHDLC協議的滑動窗口大小WS,等待SHDLC鏈路的建立。一般來說窗口大小是由硬件的接收和發送FIFO的數量來決定,假設卡端支持的滑動窗口爲WS=N,NFC芯片發送支持滑動窗口WS=M的reset幀,若M

  SHDLC鏈路建立成功後,SWP接口等待信息幀。接收到信息幀,根據硬件寫入的狀態寄存器的接收字節數從RX FIFO中讀取數據,然後由軟件解析收到的數據包;通過HCP的路由層把數據包遞交給應用層,應用層根據消息的類型進行相應的處理。

  3. 智能卡中SWP協議棧的實現難點解析

  無論是實現SWP-SIM卡還是SWP-SD卡的進場支付功能,都需要在安全芯片上建立與CLF通信的SWP接口。SWP接口除了需要硬件的支持以外,其軟件協議接口也是非常重要的。通過一年多的研究,在深入學習SWP相關技術規範和測試規範的基礎上,總結出SWP協議棧的實現有四個技術難點,分別是:

  (1)爲保證SWP模塊具有較強的平臺移植能力,儘可能一層之間的傳遞關係簡化。並以最少的開銷實現對底層芯片和上層應用的傳遞和依賴。這也對程序設計和功能模塊的界定提出較嚴格的要求。而且考慮到模塊代碼對資源的佔用,需要儘可能的壓縮自身系統代碼空間和ram空間。

  (2)在原有安全芯片操作平臺中,只有單7816接口,沒有雙接口獨立機制。在新設計框架下,實現了雙接口獨立工作,即可在SWP正常工作時7816初始化發ATR。或者在7816工作任何階段做SWP激活處理。

  (3)功耗問題,在有些手機上卡片功耗過大會導致SWP接口不能穩定工作。 SWP接口激活時對卡片的時序是有要求的,即VCC上電1ms後拉高S1信號,卡片須在0.7ms內發送出ACT_SYNC幀。而且在使用進場支付功能時,即使用POS機中的充值和消費功能時對卡片的響應時間有要求。所以在設計協議棧時卡片的CPU工作頻率需要多方斟酌,必須滿足兩方面的要求。

  (4)由於卡端與CLF端整體對外表現爲非接觸卡片,所以需要設置CLF端對外表現的非接觸特性。這就要將CLF設置爲相應的非接觸傳輸模式。該部分屬於HCI層初始化參數的配置,參數的配置涉及到在各個手機上的兼容性。

  4. 總結與展望

  近幾年,因爲3G和4G在內的關鍵技術在新市場得到進一步推廣,以及各個供應商的積極擴展計劃,手機網絡覆蓋面積不斷擴大,同時隨着智能手機價格的下滑,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選擇功能更爲齊全的智能手機。手機已不再是簡單的通信工具,將來有望集通信、娛樂、支付功能於一體。

  在國內,中國銀聯對整個移動支付產業的指導、支持和監督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效果。央行第三方支付牌照的發放,規範了行業的競爭格局,有利於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繼中國銀聯之後,中國三大運營商——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以及中國電信——也終於開始全面推廣NFC-SWP模式的手機支付業務,而且三星、HTC等手機廠商均已推出支持NFC功能的多款手機。在有秩序的市場環境影響下,很多科技設備提供方,也會投入更多的資源用於技術的開發之上。相信在未來“SWP- SIM卡產品”和“SWP-SD卡產品”能夠有更好的業績,併爲大家提供更多更好的產品。同時,我國移動支付也將迎來更加廣闊和光明的發展前景。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