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ntoo安裝其實很簡單

安裝之前,我們應該知道一些關於操作系統的基本知識。

操作系統的結構大體上分爲兩部分:

 

  • kernel也就是內核 ,負責爲計算機的硬件底層提供接口
  • Shell也就是外殼程序,負責爲操作系統層上的應用程序層提供接口

而現在流行的操作系統中也分爲兩類:

  • 以windows爲代表的內核與外殼一體化的操作系統,也就是整個操作系統是一個整體,無法分割
  • 以Linux爲代表的內核與外殼分離的操作系統。一個內核可以對應多個外殼,同樣一個外殼可以對應多個內核。這樣一來,操作系統的靈活 性大大提高。又由於是開源的,你可以爲自己定製完全符合你自己需求的操作系統,而不要帶上那些對於你來說沒有任何作用,但佔用寶貴的系統資源的雞肋功能。

有了以上的認識,再開始安裝Linux就很容易理解了。大體上來說,Gentoo的安裝分爲如下幾個大步驟:

 

  1. 給硬盤至少分3個區:一個啓動區,一個交換分區(也就是 Windows下的虛擬內存),一個操作系統所在的分區。當然你也可以分更多的區。
  2. 配置並編譯一個kernel內核,放在啓動分區
  3. 把外殼程序解壓到操作系統分區,並修改好相應的配置文件
  4. 安裝設置啓動的軟件,比如 GRUB,配置好對應系統啓動時用哪個內核啓動哪個系統

然後你就可以用了

下面就來說說詳細的過程。

硬盤分區

用gentoo的liveCD由光驅啓動,然後使用“fdisk”降硬盤至少分爲3個區:

 

  1. 第一個區爲啓動分區,用來存放kernel內核和系統啓動軟件,一般設定爲100M
  2. 第二個區爲交換分區,用來存放程序運行時的頁面文件(也就是虛擬內存)。根據你的內存大小與硬盤大小決定。在本例中,握設定的爲1G
  3. 第三個區是操作系統的安裝分區,用來放外殼程序的。
  4. 第四個或者第n個都隨你分了,不過Linux最多隻能存在4個主分區,如果你的分區大於4個,那麼你就要把第四個分區設定爲擴展分區,然後在其下面繼續分其他的區。

PS:這裏提一下Linux的文件管理與Windows不同的地方。在Windows 裏面,人們通常看見的都是C:/ D:/ ....., 文件的都是按照不同的分區進行存放。但是在Linux裏面,只有“/"這一個根目錄,所有的文件都在這一個根目錄或者其附屬的子目錄中存放。硬盤的分區都 被掛載(mount)到某一個目錄下。也就是說對於用戶來說,只需要關注文件系統的層,而不用關心磁盤的底層。

分完區以後記得給交換分區標記上SWAP的標籤,並且把啓動分區激活

外殼安裝

 

  1. 把第三個和第一個分區分別掛載(mount)到liveCD的/mnt/gentoo 和/mnt/gentoo/boot目錄下
  2. 下載Gentoo Stage 包並解壓到/gentoo目錄下
  3. 下載Portage包並解壓到/gentoo/usr目錄下
  4. 修改硬盤系統上的相應的配置,比如,clock等

內核安裝

 

  1. chroot把操作範圍設定到硬盤上,也就是/gentoo 目錄下
  2. 編譯一個內核,放到啓動分區下,也就是/gentoo/boot目錄下

啓動引導工具安裝於配置

 

  1. 用emerge安裝一個GRUB,配置啓動選項,也就是用什麼內核啓動什麼外殼
  2. 把GRUB的啓動分區設定爲第一個分區
  3. 修改相應的配置文件fstab,net,passwd等,並安裝一些軟件,比如syslog等

重新起動系統,然後你就可以使用最基本的Gentoo了。

當然,如果你要使用xWindows的圖形操作界面,那就要安裝並配置Xserver, 至於圖形界面可以根據你的需求考慮使用功能強大的KDE,或者是輕量級的Gnome。

關於Xserver和KDE的安裝與配置,我會另外寫一篇。

下面貼一個Gentoo 安裝的全部命令:

 

磁盤劃分

-----命令行輸入:

# fdisk /dev/hda

/dev/hda1 linux

/dev/hda2 linux swap

/dev/hda3 linux

-----給分區創建文件系統

# mke2fs /dev/hda1

# mke2fs –j /dev/hda3

# mkswap /dev/hda2

# swapon /dev/hda2

----掛載分區以及創建掛載點

# mount /dev/hda3 /mnt/gentoo

# mkdir /mnt/gentoo/boot

# mount /dev/hda1 /mnt/gentoo/boot

# mkdir /mnt/gentoo/proc

# mount -t proc none /mnt/gentoo/proc

----- 配置網絡

# net-setup

----安裝gentoo安裝文件

1 設置時間日期

# date MMDDhhmmYYYY

2 解開stage包

# tar –xvjpf /mnt/cdrom/stages/stage3-i686.2006.1.tar.bz2 –C /mnt/gentoo

3 解開portage包

# tar –xvjpf /mnt/cdrom/snapshot/portage.2006.1.tar.bz2 –C /mnt/gentoo/usr

4 複製源代碼

# mkdir /mnt/gentoo/usr/portage/distfiles

# cp /mnt/cdrom/distfiles/* /mnt/gentoo/usr/portage/distfiles

------安裝gentoo基本系統

1 選擇鏡像

# mirrorselect -a -s4 -o | grep -ve '^Netselect' >;>; /mnt/gentoo/etc/make.conf

2 複製DNS信息

# cp -L /etc/resolv.conf /mnt/gentoo/etc/resolv.conf

3 進入新的環境

# chroot /mnt/gentoo /bin/bash

# env-update

# source /etc/profile

----配置內核

1選擇時區

# ln -sf /usr/share/zoneinfo/RPC /etc/localtime

2 安裝內核源碼

# emerge gentoo-sources

3 改變內核源碼的符號鏈接

# rm /usr/src/linux

# cd /usr/src

# ln -s linux-2.4.25-gentoo linux

4編譯內核

#make menuconfig

#make && make modules_install

#cp arch/i386/boot/bzImage /boot/

-----配置系統

1 配置文件系統

# nano –w /etc/fstab

/dev/hda1 /boot ext2 noauto,noatime 1 2

/dev/hda2 none swap sw 0 0

/dev/hda3 / ext3 noatime 0 1

none /proc proc defaults 0 0

none /dev/shm tmpfs defaults 0 0

/dev/cdroms/cdrom0 /mnt/cdrom auto noauto,user 0 0

2 配置網絡信息

# nano –w /etc/conf.d/hostname

HOSTNAME=”Squall”

# nano –w /etc/conf.d/domainname

DNSDOMAIN=”squall.com”

# nano –w /etc/conf.d/net

Config-eth0=( “192.168.0.110 netmask 255.255.255.0” )

Routes-eth0=( “default gw 192.168.0.1” )

# rc-update add net.eth0 default

-----配置grub

# emerge grub

# grub

grub>; root (hd0,0)

grub>; setup (hd0)

grub>; quit

# nano -w /boot/grub/grub.conf

default 0

timeout 30

splashimage=(hd0,0)/grub/splash.xpm.gz

title Gentoo Linux

root (hd0,0)

kernel /bzImage root=/dev/hda3

----安裝必須的系統工具

# emerge syslog-ng

# rc-update add syslog-ng default

----- 完成安裝

1 修改root密碼

# passwd

2 重啓系統

# exit

# cd /

# umount /mnt/gentoo/boot /mnt/gentoo/proc /mnt/gentoo

# reboot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