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裝Win8本改裝Win7不完全指南

前言

博主筆記本在重裝系統前,電腦將近200款軟件,服務有將近100來個。博主學軟件的時候接觸軟件比較雜,對後臺一些東西沒有深入研究和調控。入手電腦的時候配置並不高,前一陣子開機花了三分鐘。狠心重裝系統。
08年的時候,有自己試過重裝系統。當時的操作十分簡單:軟件製作驅動u盤->吧.GHO文件導入u盤->進入BIOS->設置U盤爲第一啓動方式->進入winPE系統->傻瓜式一鍵安裝。

電腦安裝操作系統方式發展[以Windows爲例]

光驅安裝

年代久遠初期,沒有大容量存儲移動截止,硬盤侷限性比較大。操作系統大多安裝至光盤中,以光驅讀寫形式實現操作系統安裝。

u盤安裝

大容量可移動便攜式u盤的出現,奠定了新式安裝系統的方法。非UEFI+GMB模式下安裝Win8以前的版本

UEFI u盤安裝

UEFI+GPD模式下安裝Win8及以後的操作系統

預備知識

UEFI(Unified Extensible Firmware Interface)

統一可擴展固件接口(Unified Extensible Firmware Interface, UEFI)是一種個人電腦系統規格,用來定義操作系統與系統固件之間的軟件界面,作爲BIOS的替代方案。可擴展固件接口負責加電自檢(POST)、連繫操作系統以及提供連接操作系統與硬件的接口。

全局唯一標識分區表(GUID Partition Table,縮寫:GPT)

值得注意的是,一種突破傳統MBR(主引導記錄)磁盤分區結構限制的GUID(全局唯一標誌符)磁盤分區系統將在UEFI規範中被引入。MBR結構磁盤只允許存在4個主分區,而這種新結構卻不受限制,分區類型也改由GUID來表示。它是可擴展固件接口(EFI)標準(被Intel用於替代個人計算機的BIOS)。

主引導記錄(扇區)(Master Boot Record,縮寫:MBR)

是計算機開機後訪問硬盤時所必須要讀取的首個扇區,它在硬盤上的三維地址爲(柱面,磁頭,扇區)=(0,0,1)。在深入討論主引導扇區內部結構的時候,有時也將其開頭的446字節內容特指爲“主引導記錄”(MBR),其後是4個16字節的“磁盤分區表”(DPT),以及2字節的結束標誌(55AA)。因此,在使用“主引導記錄”(MBR)這個術語的時候,需要根據具體情況判斷其到底是指整個主引導扇區,還是主引導扇區的前446字節。
從主引導記錄的結構可以知道,它僅僅包含一個64個字節的硬盤分區表。由於每個分區信息需要16個字節,所以對於採用MBR型分區結構的硬盤,最多隻能識別4個主要分區(Primary partition)。所以對於一個採用此種分區結構的硬盤來說,想要得到4個以上的主要分區是不可能的。這裏就需要引出擴展分區了。擴展分區也是主要分區的一種,但它與主分區的不同在於理論上可以劃分爲無數個邏輯分區

MBR分區表與GPT分區表的關係

與支持最大卷爲2 TB(Terabytes)並且每個磁盤最多有4個主分區(或3個主分區,1個擴展分區和無限制的邏輯驅動器)的MBR磁盤分區的樣式相比,GPT磁盤分區樣式支持最大卷爲128 EB(Exabytes)並且每磁盤的分區數沒有上限,只受到操作系統限制(由於分區表本身需要佔用一定空間,最初規劃硬盤分區時,留給分區表的空間決定了最多可以有多少個分區,IA-64版Windows限制最多有128個分區,這也是EFI標準規定的分區表的最小尺寸)。與MBR分區的磁盤不同,至關重要的平臺操作數據位於分區,而不是位於非分區或隱藏扇區。另外,GPT分區磁盤有備份分區表來提高分區數據結構的完整性。

BIOS(Basic Input/Output System的縮寫、中文:基本輸入輸出系統)

引導電腦原理

當電腦的電源打開,BIOS就會由主板上的閃存(flash memory)運行,並將芯片組和存儲器子系統初始化。BIOS會把自己從閃存中,解壓縮到系統的主存;並且從那邊開始運行。PC的BIOS代碼也包含診斷功能,以保證某些重要硬件組件,像是鍵盤、磁盤設備、輸出輸入端口等等,可以正常運作且正確地初始化。

GHO

Gho是Ghost工具軟件的鏡像文件存放擴展名,Gho文件中是使用Ghost軟件備份的硬盤分區或整個硬盤的所有文件信息。*.gho文件可以直接安裝系統,並不需要解壓。

ISO

ISO映像是一種光盤的存檔文件,是磁盤映像的類型之一,數據由一張光盤的每個扇區組成,這包括光盤的文件系統。ISO映像文件通常採用文件擴展名.iso。名稱ISO取自用於CD-ROM介質的ISO 9660文件系統,但ISO映像也可包含DVD和藍光光盤使用的UDF(ISO/IEC 13346)文件系統。

WinPE

Windows Preinstallation Environment(Windows PE),Windows預安裝環境,是帶有有限服務的最小Win32子系統,基於以保護模式運行的Windows XP Professional及以上內核。
u盤裝系統的核心,需要進入外部小型系統對本機硬盤進行操作,小系統寫大系統,目前市面上有很多製作u盤驅動封裝winPE,系統內部有小型軟件,用於系統操作。

CSM

CSM(兼容性支持模塊)是BIOS上Boot選項裏的一個下拉子項目(一些老的主板上沒有此選項),與Secure Boot(安全啓動)是並列項。CSM開啓使得可以支持UEFI啓動和非UEFI啓動。若是需要啓動傳統MBR設備,則需開啓CSM。關閉CSM則變成純UEFI啓動,且完全支持安全啓動。Secure Boot(安全啓動),安全啓動僅適用於使用UEFI啓動的操作系統。在筆記本的BIOS裏,這裏更多的是使用Enabled(打開)和Disabled(關閉)兩個選項。在電腦自帶Windows 8的情況下,Secure Boot(安全啓動)默認是Enabled(打開)。從而使得CSM(兼容性支持模塊)又默認是Disabled(關閉),進而導致電腦不能啓動不完全支持UEFI的設備。要使得電腦能啓動不完全支持UEFI的設備,就必須關閉Secure Boot,然後打開CSM。

博主遇見問題

在這裏博主報下自己的電腦型號:
華碩VM590Z原裝win8系統,標註電腦製造日期爲2015年7月。
BIOS version 2.15.1236 | 2014
最初原裝Win8系統,後升級到Win10。在寫這篇博客的四天前的一個上午,博主心血來潮想要換成win7,後保存電腦資料後直接低格硬盤,改磁盤扇道,後來接着三天心力交瘁的情況,win7裝後卡死在正在進入系統界面,後改到win10以後出現藍屏現象。

新版可擴展固件接口UEFI(Unified Extensible Firmware Interface)

進入很早之前的驅動盤製作主頁,大白菜、老毛桃都是當年傻瓜式裝機的案例。發現主頁多了一個UEFI版驅動製作器,抱着試一試和很簡單的態度下載了UEFI版本。後來進入PE的方式都變了,不用更改BIOS控件,按Esc就進入選擇系統界面。不得不說這是以後發展趨勢,BIOS將會在更新換代後逐漸被淘汰。

預裝Win8的機子默認都是UFEI BIOS

爲了限制用戶在品牌機上安裝其他系統,微軟在UFEI BIOS中設定了一個“安全引導”模式,在BIOS中把Secure Boot設置爲Disabled,纔可以從u盤/光驅啓動電腦。

嘗試Win10後出現藍屏卡死無限重啓現象

終止代碼PAGE FAULT IN NONPAGED AREA失敗的操作HP79212.sys

網傳1:電腦虛擬內存更改

調節虛擬內存更改Win10藍屏

網傳2:卸載顯卡

win10系統兼容性不行,主要是顯卡驅動問題。
進入安全模式後進入設備管理器,卸載顯卡即可。那麼問題來了,難道我的顯卡不用了嗎?這個需要驅動廠商找到和目前win10匹配的驅動程序,這個是比較蛋疼的,感覺小白玩win10好傷。

網傳3:來自微軟工程師的教程?

安全模式下,把C:\windows\system32\drivers文件夾裏的peckp.sys文件重命名爲peckp.sys.dak。重啓電腦。
來自百度貼吧——Page fault in nonpaged area藍屏解決

Win7安裝程序:“Windows 無法安裝到這個磁盤。選中的磁盤具有MBR分區表”

博主電腦BIOS中沒有設置從u盤啓動選項,也就是說無法通過BIOS+MBR模式下安裝,只能從UEFI模式下啓動,但是安裝win7時會出現以下兩點情況:
解決無法安裝問題

重裝win7後卡死在[windows正在更新]|[安裝程序正在更新註冊表設置]

1.BIOS+MBR分區下進行
2.若爲UEFI模式下,調節BIOS下CSM設置爲yes
!!!
在這裏解決了博主遇見的問題,進入UEFI模式下磁盤依舊爲GPD,成功安裝win7

UEFI模式下安裝Win7

這裏寫鏈接內容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