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湊出來的報告

單片機程序測完了。說是測完了,不如說分析完了。一點測試沒做,因爲沒法做。只能是吭哧吭哧埋頭讀代碼,分析代碼,但總算完了。完了,就要寫個報告,這可愁死我這個文筆極差,又不會寫八股文的程序員了。

網上搜吧,希望能搜出個模板什麼的,讓我填一下就是最好的了。搜索軟件質量報告,沒幾個有用的。搜出來個講軟件質量評估方法的ppt,幾個質量報告,軟件的和非軟件的,格式也千差萬別,有直接用表格的,有羅羅嗦嗦沒什麼實質內容的。最後選啊選,拼湊了一個自以爲還算滿意的格式:

引言
    編寫目的
    背景
    參考資料
    定義(這個想了半天,覺得這文檔中都是大白話,沒什麼可值得定義的,就刪除不要了)
概述
    項目概述
    評估範圍 (就是要評估那些指標,比如管理水平,功能性,可靠性,可移植性,效率等)
評估過程
    文檔及過程分析 (檢查文檔完備性、測試完備性、版本管理、質量監督等)
    代碼質量分析 (檢查代碼質量)
    缺陷分析 (對缺陷列表進行統計分析)
評估結果 (針對評估範圍的內容給出評價)
結論
    評估結論
    建議
按照搜索出來的軟件評估方法,要評估的項目很多,包括安全性、移植性、複用性等等,而且需要量化標準。實際情況是由於之前沒有任何文檔,實際功能性評價時,都是按照主觀感覺進行的,不可能進行量化。

得到這個大綱之後,就是填內容了。引言自不必說,概述中的評估範圍也是想了很長時間,結合對當前項目的瞭解和實際測試內容,簡單給出了這幾個大概可以評估的點。評估過程是自己加的,因爲無法量化評估,只能把評估過程寫一下,讓看的人知道我是怎麼評估的,評估的依據是什麼。其中大多數以描述的性質給出,而不是數據。評估結果就是根據評估過程的分析結果,缺陷分佈情況等,對評估範圍的各項進行打分,並進行描述的過程。結論中對整體軟件水平給出評價,並提供了修改意見和建議。

感受:

總算完了,但肯定還有很多沒有考慮到的情況。沒有需求,做測試就像無頭蒼蠅。還需要整理出來一個統一的流程,對以後此類軟件進行測試的流程,一切都是在摸索,成功還是失敗,都無法預見。現在公司的情況,靠我一個人想改變,很難,我自己都沒有信心,但必須努力,不爲公司有多好,也爲了自己在這方面增加經驗,在管理上能夠走得更遠。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