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電商行業十大發展趨勢分析預測

從1990年電子商務誕生到2014年的全民電商時代,電子商務作爲新興行業快速發展至成熟穩定期。縱觀將近30年的中國電子商務發展歷程,我們可以發現,從行業起步到快速發展這一段時間週期內,電子商務大致每隔3年左右就會出現一個階段的“流行趨勢”,這可以看做是行業高速發展的一個標誌。自2000年開始,電子商務穩步前進進入到行業發展的成熟期,這與電子商務相關的物流行業的發展以及計算機技術等配套行業的高速發展密切相關。


當一個行業進入成熟期後,其發展的趨勢的變化週期將會被延長,電子商務行業同樣如此,根據目前電子商務行業的發展歷程來看的話,這個週期大概在5年左右,由時間來推斷,2015年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年,既是對上一階段我國電子商務發展成績的一個考覈年同時也是對電子商務行業發展的前瞻年,下面我們就從市場拓展、產品服務、品牌及營銷等方面來對2015年電商的十大趨勢做一次總結與預測。


趨勢一:下沉戰略勢在必行


在一線城市,各種形式的電商充斥着人們的生活,加之物流以及網絡的發達,“網購”儼然已成爲一線城市的居民最爲熱衷的生活方式,而相對於一線城市,二三線城市再到鄉鎮農村還有大規模的用戶羣體待挖掘,而且在二三線城市從事電商行業的公司比較緊缺,其中還有假貨氾濫、產品監管有漏洞等不健全的發展因素制約着二三線城市電商業務的發展。但同時基礎設施建設的跟進,二三線城市居民消費觀的轉變,電商下沉也“水到渠成”。我們看到阿里、京東爭相刷牆推廣其電商業務,各大物流公司逐漸擴大派送範圍,這些也都爲電商下沉鋪好了路。


趨勢二:走向國際,擴大發展版圖


在今年,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電商開始將自己的業務線向外延伸,例如淘寶全球購、天貓國際、聚美優品開放海淘專區、蘇寧成立跨境電商項目組等等。其中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國內用戶的海外購物需求逐漸膨脹,而目前通過個人進行海外代購,這個過程存在很多弊端,其一採購量有限,其二假貨較多,包括提供的海外代購小票等很多證明文件均可造假,消費者權益很難保障,還有就是整個採購週期較長,等到拿到貨將近半個月就過去了,再加上網上購物其中也含有一些衝動因素,但退換貨卻十分不方便,這些都是目前的海淘的弊端。但是如果在物流、支付各方面都比較有經驗和能力的電商平臺加入進來,可讓消費者享受更多海外購物的便利以及資金保障,另外在開拓海外市場以及引進外國品牌進駐都會起到一定積極作用,實現多方共贏。


趨勢三:互聯網金融開疆拓土,政策是關鍵


今年“寶寶們”的出生,爲百姓增添了更多可投資的渠道,在初期較高的回報更吸引了大批用戶,使得餘額寶等互聯網金融平臺在短期內積累了大量的資金,由此開啓了電商深入拓展金融類產品的大幕。尤其是擁有自己的支付平臺的電商,無論是技術、安全還是資金,都給電商提供金融服務打好了基礎。在今年下半年我們看到京東推出了包含京東白條、項目衆籌等功能的京東金融平臺、支付寶也針對淘寶賣家推出了信用支付手段,以及越來越多P2P平臺涌現,電商兼具了越來越多的銀行功能,這些都讓我們看到,未來電商在互聯網金融方面的野心。但是目前最大的變數來自政府的政策是否會限制這種爆炸式發展的局面,當然我們說必要的行業規定規範互聯網金融是十分必要的。

趨勢四:產業羣互聯網化催生更多垂直電商

電子政務網絡視頻移動互聯網應用互聯網金融互聯網支付互聯網信息安全移動信息安全移動互聯網社交網絡二維碼車聯網
互聯化幫助各產業鏈縮減了其中一部分環節,甚至是促進了上游和終端的直接連接,削減了中間成本。生鮮電商就是非常不錯的例子並頗具潛力,種植商可通過電商平臺直接面對用戶,用戶可以通過電商平臺瞭解生鮮產品的生長過程,買到更爲放心的食品。民以食爲天,這是人類最大的需求,但是我們經常可以看到產銷不平衡造成經濟損失的例子,某地的農副產品因交通、天氣等因素導致滯銷,但同時另外一個地方卻因爲產量降低導致價格上漲。此時如果電商平臺將生鮮產業鏈串聯起來,促進這種不平衡的改善,十分有意義。或許我們在不久的將來會看到某電商開始圈地種菜了。


趨勢五:O2O成功之路:走多方合作的平臺化戰略


沒錯,在談到電商未來趨勢的時候,很難不提O2O。電商這一依託線上交易的互聯網產物只有與線下建立聯繫,才能說是建立了完整的生態鏈。但是傳統商務從線下走向線上容易,但在線上佔據絕對優勢的電子商務如何走向線下,鋪好線下的路子,需要面對的問題則十分具有挑戰性,目前電商建立的線下實體店,大多數屬於一個臉面工程,很難在優化用戶體驗,增加服務品類上有所建樹。今年9月萬達、百度、騰訊戰略合作形成WBT聯盟就O2O展開合作,雖前途必將坎坷,但集合了萬達的線下優勢以及百度的數據分析能力以及騰訊平臺的社交優勢,這將是一次非常值得借鑑的經驗。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