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CentOS命令

/bin:bin是Binary的縮寫, 這個目錄存放着最經常使用的命令

/boot:這裏存放的是啓動Linux時使用的一些核心文件,包括一些連接文件以及鏡像文件。
/dev :dev是Device(設備)的縮寫, 該目錄下存放的是Linux的外部設備,在Linux中訪問設備的方式和訪問文件的方式是相同的。
/etc:這個目錄用來存放所有的系統管理所需要的配置文件和子目錄。
/home:用戶的主目錄,在Linux中,每個用戶都有一個自己的目錄,一般該目錄名是以用戶的賬號命名的。
/lib:這個目錄裏存放着系統最基本的動態連接共享庫,其作用類似於Windows裏的DLL文件。幾乎所有的應用程序都需要用到這些共享庫。
/usr: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目錄,用戶的很多應用程序和文件都放在這個目錄下,類似與windows下的program files目錄。
/usr/bin:系統用戶使用的應用程序。
/usr/src:內核源代碼默認的放置目錄。
/var:這個目錄中存放着在不斷擴充着的東西,我們習慣將那些經常被修改的目錄放在這個目錄下。包括各種日誌文件
/mnt:系統提供該目錄是爲了讓用戶臨時掛載別的文件系統的,我們可以將光驅掛載在/mnt/上,然後進入該目錄就可以查看光驅裏的內容了。
opt:這是給主機額外安裝軟件所擺放的目錄。比如你安裝一個ORACLE數據庫則就可以放到這個目錄下。默認是空的。
man+命令  命令的幫助文檔詳情
命令+ --help   簡略的幫助
退出幫助 Ctrl+Z
1、增加用戶
useradd 用戶名
passwd 用戶名
2、切換用戶
命令:su

3、顯示當前目錄路徑
pwd

4、查看目錄下的文件和文件夾
命令:ls
展示所有文件:-a
展示詳情:-l

目錄有隱藏目錄,是以“.”開頭,使用-a可以查看

5、查看命令是否起了別名
alias 
例如:
查看別名:alias rm

設置別名:alias ls="ls -a"

6、新建目錄

mkdir

7、改變目錄
cd
當cd不帶任何參數,是默認回到賬戶的home中
“.”  當前目錄

“..”  上一級目錄

7、改變目錄
cd
當cd不帶任何參數,是默認回到賬戶的home中
“.”  當前目錄

“..”  上一級目錄

8、刪除目錄
rmdir(目錄爲空才能刪除)
-p 當刪除的目錄所在的父目錄爲空時,一併刪除

9、創建空文件或修改時間戳
touch
touch +不存在文件名,創建一個空文件
touch +存在文件名,修改時間戳

10、拷貝
cp
-f 強制,會覆蓋
-r 遞歸
-i 提示是否覆蓋,建議使用此參數

11、移動和改名
mv

12、刪除文件
rm
-i 詢問
-r  加此參數,纔會刪除目錄,遞歸刪除
-f  強制。
例如:刪除目錄,並且目錄下的內容一併刪除,使用-rf

13、改變文件或目錄的權限
chmod
兩種使用方法
1、使用字母和操作符來實現變更權限
2、使用數字來設定

chmod使用字母和操作符
操作對象
u 用戶;g 同組用戶;o 其他用戶;a 所有用戶
操作符
+ 增加權限;- 取消權限;=賦予給定權限,取消其他權限
權限設置
r 只讀;w 可寫;x 可執行
文件名
支持通配符(* - 通配符,代表任意字符(0到多個),? - 通配符,代表一個字符)

chmod使用字母和操作符
例子:
假如有aa文件
chmod u+x,g+w a?

chmod使用數字來設定
數字屬性,是用3組0-7的八進制表示,其實每組八進制是有三位二進制數字組成的,每位二進制數字對應一個權限。
0 表示沒有權限
1 表示可執行
2 表示寫權限
4 表示讀權限
順序是 u g o

14、對登錄用戶發送消息
wall
例如:
wall hello

wall < aa #aa是文件,就是把aa文件內容發送給用戶

15、從內存同步硬盤,關閉之前的必須步驟
sync

16、查看內存的使用情況
free
-m 以m爲單位統計,默認單位爲k

17、系統處理器的狀態監視
top
退出監控狀態使用ctrl+z

18、查看文件系統的磁盤空間佔用情況
df
-a .

19、顯示指定目錄磁盤空間的使用情況
du
-a 遞歸顯示目錄各文件及子孫目錄各文件佔用的數據塊數
-m 千字節爲單位顯示
-k 千字節爲單位顯示
-b 字節爲單位顯示
以塊爲基本單位,一塊=4k,默認是k

20、編輯器
vi
vi+文件名,新建或編輯文件。
分成Command mode和Insert mode

vi的Command mode
1、方向鍵,移動光標
2、dd,刪除23整行,也有剪切功能
3、xdd,刪除x行,也有剪切功能,例如3dd
4、u,回覆上一個操作
5、x,剪切,刪除單個字符
6、p,粘貼
7、按Ctrl+b:屏幕往前移動一頁。
8、按Ctrl+f:屏幕往後移動一頁。

9、按 G:移動到文章的最後一行。

vi的Command mode
10、yy,複製整行
        xyy,例如3yy
11、/pattern:從光標開始處向文件尾搜索pattern
12、?pattern:從光標開始處向文件首搜索pattern
13、n:在同一方向重複上一次搜索命令,以行爲單位查找
14、N:在反方向上重複上一次搜索命令,以行爲單位查找

vi的Insert mode
在Command mode下,按i,a,o進入Insert mode
1、i,在光標處插入
2、a、在光標處追加
3、o、在光標下一行開始添加一行
4、按esc鍵,退出Insert mode

在vi的Command mode下
1、輸入:set nu,顯示行號
2、輸入:q!,不保存退出編輯
3、輸入:wq,保存退出編輯

21、硬鏈接和軟鏈接
硬鏈接:ln 源文件 目標文件
軟鏈接:ln -s  源文件 目標文件
相同點:
修改一處後,另外一處也會同時更新。
不同點:

硬鏈接刪除源文件,目標文件依然可以使用。軟鏈接一旦刪除源文件,目標文件不可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