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職場-從大學說起

大學,沒人關心你學了什麼,什麼時候醒來靠自己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學歷不是很重要,也不是不重要,有時候關鍵時刻,就像防火牆的一個權限限制你無法逾越,後文中將會陸續的提到這一點。但我認爲讀一所好的大學,對一個人影響最大的是環境,你的同學、你的學長前輩、你的老師、學校的校風校訓、文化氛圍等等,如同一個圈子,都在以後的生活中無時不刻的影響着一個人的一生,環境決定起點,如果比做是開發軟件,大學決定了底層的一部分基礎框架!

08年高考四百多分,上了一所安徽省的大專,軟件技術專業。

大一,和所有同學一樣,新的城市、新的同學、新的宿舍,開始軍訓、社團活動、學生會活動,做些校外兼職。剛開始,滿腦子幻想,渾身躁動不安,自信心爆表,等一切新鮮勁過去了,接着只剩下上網包夜打遊戲。上學期還很少有同學逃課,下學期就有了共識,能逃就逃,大一學了些什麼,大概就是政治、英語、高數、計算機基礎之類的吧,總之對以後的工作沒什麼用,即使有,等畢業的時候也忘的不剩什麼了。

大二,開始上專業課了,課程很多很雜,老師也只教些基礎,大概就是拆裝電腦、網絡基礎、C語言基礎、Access數據庫、Html、CSS、JS、網頁三劍客、C#基礎、JAVA基礎等等……很多同學們依然還是翹課上網打遊戲,不過玩的時候,可能稍有感覺不自在了,因爲除了玩自己也不知道要幹什麼,誰的青春不迷茫呢。

大二開學有一段時間了,有一次一個人去市中心新華書店買書,走在春流不息的步行街上,看着匆匆的行人,突然第一次模糊的感覺得到社會是個什麼東西,那一天一個人順着人流瞎走了很久,想通了一個問題,此刻不努力今後的日子不會好過。而且大專學校,大二學年過完就要離校,學校所教的這些,進入社會毫無競爭力。於是,匆匆坐公交車趕回學校,立刻上網瞭解到的一些社會招聘需求,最後給自己制定了一個學習目標,專供一門領域,就是Java編程方向。

接下來我的大二,就完全變了,去上課的總次數不超過二十節,每天睡到中午十一點起牀刷牙洗臉吃午飯,接着去圖書館找個位置自己看書,到了下午五點多吃晚飯,接着開始看從各個培訓機構上下載的教學視頻,陸續把尚學堂馬士兵老師的視頻、傳智播客張孝祥老師(11年在突發疾病不幸逝世,致敬!)的視頻看了一遍。再接着吃碗泡麪當夜宵,然後開始照着視頻教程自己動手敲代碼作總結,一直到凌晨兩點開始睡覺。總結下來一年學了不少東西:Java基礎、J2EE(Jsp、Servlet)、數據庫(mysql、oracle)、Linux基礎命令、服務器(tomcat、webLogic)、Struts、Spring、Hibernate、iBates、設計模式等吧…

大三,無。大專所謂的二加一政策嘴上說是讓學生早日接觸社會進行實踐,其實就是你在學校玩兩年,第三年你就滾蛋吧,實在找不到來學校就業輔導中心幫你找個公司去實習,或者把你安排到與學校合作的培訓機構去再學習(有內幕)。當然學費還是要照繳,不然不給畢業證。哎,沒辦法,誰讓你高中天天玩考這點分呢。

大學期間有兩件比較有意思的事情,第一件事,在我瘋狂的逃課期間,輔導員同志找同學給我帶口信,讓我第二天去他辦公室,於是,我連夜寫了一封千字的郵件發給他,敘述了對大學課程的擔憂、自己的學習計劃和學習進度,第二天去見輔導員的時候,他只是說了一句“恩,不錯,但不要掛科”。期末考試的時候,我用了兩週的時間把所有的課程都過了一遍,最終每科都以優秀通過。此處要說的是大學期間學了多少東西不要緊,有一樣你需要掌握的就是高效的自學能力,在工作的時候中更重要,可以讓你迅速的瞭解一個領域、一門技術或一門語言。第二件事,我的專業是軟件技術,畢業之後,整個班級五十人工作後,從事軟件編程的同學只有六七個,而其中五個是出自我們宿舍,大部分同學是專業素質太低,做客服、做測試、做銷售、當包工頭、當村官、開出租車各種都有。自從我開始了自學計劃之後,室友們陸續的加入了此陣列,有自學的,也有去培訓機構花錢學的。氛圍很重要,工作以後,自己帶團隊管項目的時候,也一樣,一個積極向上的團隊的戰鬥力,遠非一般的傳統的團隊能比的,這也是一個創業團隊必備的素質。

總結一下:大學,我自己的大學還是比較苦逼的,亂七八糟瞎玩了一年,在宿舍自己一個人又拼命折騰了一年,就匆匆結束了,說實話挺多遺憾的,自己摸摸擦下憂桑的眼淚……我覺得大學是一個人一生中最幸福的階段,最年輕的時候,精力最旺盛的時候,剛脫離高中枯燥的學習,到一個最自由的環境,不做一些最任性的事能好意思嗎。然而依然還有很多同學在迷茫不知所措,在學校不知道幹什麼,我建議最起碼要做以下這些事吧。

第一,轟轟烈烈談一場戀愛,不要等畢業很久以後,回首當年你暗戀數年的女孩,剩下的只有遺憾。一旦畢業工作以後,時間少了,要經常加班,異性少了,公司沒那麼多美女和帥哥,工資很少,社會很現實沒錢怎麼泡妞,大學的女孩子相比來說還沒有那麼的現實,至少大一大二的同學不會那麼那麼的現實。工作後,沒時間、沒錢、沒異性,也沒多少機會再去轟轟烈烈了,再過兩年你可能就會變成所謂的單身狗、屌絲、剩男、剩女,最後相親。如果你還在上學,放下面子,跟隨本性,去追喜歡的人,做喜歡的事,即使離校之後天各一方最終分手,也不失爲一個青春期的美好回憶。大學裏,最可悲是當回憶大學時,發現沒什麼可回憶。

第二,做真正感興趣的事情,也許未來會成爲你的職業。一個人最開心的事情莫過於從事的職業與你的興趣愛好一致,既可以賺錢又可以玩。專業不一定是興趣,興趣不一定是專業,玩十天半個月,是一時興起,玩一年兩年,可能會成爲你的職業,玩十年八年,可能就會成爲行業專家。比如愛好攝影、設計、編程、旅遊、街舞等,我上學時候身邊有個例子,一個學長從大一就喜歡街舞,每天晚上自學自跳,一直跳到離校,畢業後創辦了安徽某零下舞度傳媒,從事各種舞蹈商業演出,繼續跳舞。

“從小學起,我們就開始被教育要好好學習,將來能考上重點初中、重點高中、重點大學,我們被磨掉突兀的棱角,做一個標準產品,沒有人教育我們應該怎樣去認識自己、如何找到自己最喜歡的東西,以及怎樣追求喜歡的東西”。我的表弟今年要上大學了,我問他興趣愛好是什麼,他說除了玩遊戲不知道了。確實有很多年輕人不知道自己興趣是什麼,那就多玩玩吧,找到一個很好玩又有價值玩的一直玩,即使不能成爲職業,也會在你工作後成爲你業餘放鬆、拓展社交的不錯的方式。

第三,讀幾本不錯的書。引用一個胖子(羅振宇)的一句話:“讀書會有什麼樣的好處呢,在我看來,無非是穿越的另外一個時空和一個有趣的人交談而已,把他的經歷變成我們的經驗,把他的知識變成我們的見識……”。大學時代,多數同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還沒有成型,但分辨是非好壞的能力肯定是有的,多看一些傳記、社科、哲學、勵志、歷史方面的書籍,開拓視野,認知世界,感悟人生,形成正確的三觀。

讀一本好書,可能會改變你的一生,或許我就是看過比較多的創業的書,導致我根本停不下來。有些人說別看勵志成功學的書,都是洗腦騙人的,我覺得大學時多看一些也不錯,至少一段時間內或者更長,會有興奮效果,就像我大學看李開復老師《世界因你不同》時興奮不已。據說另一個只有高中學歷的羅胖子(羅永浩)自學英語去新東方應聘老師的時候,買了一捆勵志成功學的書,學習堅持不下去的時候,就看勵志成功學書當咖啡來提神。本來想列個書單推薦下,想想還是算了,以防誤人子弟,看的多了自然知道那一本是最好的。作爲一個最求簡約極致的人,向喬幫主致敬,推薦《喬布斯傳》。

第四,創一次業或到社會上走走。創業,我不建議大學生一畢業就創業,我支持畢業工作幾年後開始創業,或者還沒畢業的時候就創業。創業者最重要的是心態,畢業立馬去創業的時候,可能揹負着家庭的壓力、生活的壓力,一旦失敗之後可能會對你的生活或自信造成不小的打擊。沒畢業的時候創業完全沒有顧慮,不建議一開始就去想點子開公司拿投資,弄個奶茶店、咖啡廳、小餐館、和興趣相投的一起做個好玩的APP、運營個好玩的微信公衆號、做做兼職也行,成本不高,可以和同學合夥,或者衆籌,可以磨練磨練。如果能力比較強,團隊足夠強,有比較好的idea,大學期間搞個公司也是可以的。沒有人能隨誰便便成功,失敗也另一種成功,總結經驗,繼續前行,大學,不就是最好的折騰時機麼。

我身邊有兩個朋友,一個從大一的時候從阿里巴巴進貨開始賣電腦散熱扇,居然能賺夠學費和生活費,大二開了家兼職公司,給校外的公司提供兼職學生,大三的時候在校門口租了個檯球室,結果經營不好,一個月後轉手出租,居然轉讓費賺了兩萬塊,大四離校繼續經營兼職公司,又開了一家傳媒公司,結果經營失敗了,去了另一個城市,在職場工作了一年後,迴歸老本行又做了一個兼職公司,簽了一家大型互聯網電商公司人力外包每年淨收入百十來萬,現在又準備做兼職平臺搞互聯網,繼續折騰。另外一個朋友,從大二的時候就經常在社會上飄,做做兼職發發傳單之類的,認識了不少社會上的人,有做家裝建材的、有做菸酒的,大三的時候和社會上的朋友一起創業運營了一個微信平臺專門賣酒,同城半小時送到,最後運營失敗,畢業後回到老家專門做婚慶白酒生意(通過之前接觸的渠道),一年收入也幾十萬。成功只是偶然,創業真的沒想象的簡單,要不然我怎麼現在還在創業呢,呵呵…

第五,做一些瘋狂點的事,祭奠即將逝去的校園!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