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頻的研究

音頻是個專業術語,人類能夠聽到的所有聲音都稱之爲音頻,它可能包括噪音等。聲音被錄製下來以後,無論是說話聲、歌聲、樂器都可以通過數字音樂軟件處理,或是把它製作成CD,這時候所有的聲音沒有改變,因爲CD本來就是音頻文件的一種類型。而音頻只是儲存在計算機裏的聲音。如果有計算機再加上相應的音頻卡——就是我們經常說的聲卡,我們可以把所有的聲音錄製下來,聲音的聲學特性如音的高低等都可以用計算機硬盤文件的方式儲存下來。反過來,我們也可以把儲存下來的音頻文件用一定的音頻程序播放,還原以前錄下的聲音。

音頻定義:
  1、Audio,指人說話的聲音,常指300Hz-3400Hz的頻帶。

  2、指存儲聲音內容的文件。

  3、在某些方面能指作爲波濾的振動。


採樣位數

      即採樣值或取樣值。它是用來衡量聲音波動變化的一個參數,也就是聲卡的分辨率或可以理解爲聲卡處理聲音的解析度。它的數值越大,分辨率也就越高,錄製和回放的聲音就越真實。而聲卡的位是指聲卡在採集和播放聲音文件時所使用數字聲音信號的二進制位數,聲卡的位客觀地反映 了數字聲音信號對輸入聲音信號描述的準確程度。常見的聲卡主要有8位和16位兩種,如今市面上所有的主流產品都是16位及以上的聲卡。

採樣頻率
      即取樣頻率,指每秒鐘取得聲音樣本的次數。採樣頻率越高,聲音的質量也就越好,聲音的還原也就越真實。採樣頻率有8KHz,11.025KHz, 22.05KHz,16KHz,37.8KHz,44.1KHz,48KHz等等。在16位聲卡中常用的有22KHz,44KHz等幾樣,其中, 22KHz相當於普通FM廣播的音質,44KHz相當於CD音質。(在大多數播放軟件的“打開文件類型”中,都可以看到*.cda格式,這就是CD音軌了。標準CD格式也就是44.1K的採樣頻率,速率88K/秒,16位量化位數,因爲CD音軌可以說是近似無損的,因此它的聲音基本上是忠於原聲的。CD光盤可以在CD唱機中播放,也能用電腦裏的各種播放軟件來重放。一個CD音頻文件是一個*.cda文件,這只是一個索引信息,並不是真正的包含聲音信息,所以不論CD音樂的長短,在電腦上看到的“*.cda文件”都是44字節長。注意:不能直接的複製CD格式的*.cda文件到硬盤上播放,需要使用像《音頻轉換精靈》中的《音樂CD轉換精靈》這樣的抓音軌軟件把CD格式的文件轉換成WAV 、MP3、WMA等格式)


比特率

      我們知道聲音有輕有響,影響聲音響度的物理要素是振幅,作爲數碼錄音,必須也要能精確表示樂曲的輕響,所以一定要對波形的振幅有一個精確的描述。“比特(bit)”就是這樣一個單位,16比特就是指把波形的振幅劃爲2^16即65536個等級,根據模擬信號的輕響把它劃分到某個等級中去,就可以用數字來表示了。和採樣率一樣,比特率越高,越能細緻地反映樂曲的輕響變化。20比特就可以產生1048576個等級,表現交響樂這類動態十分大的音樂已經沒有什麼問題了。剛纔提到了一個名詞“動態”,它其實指的是一首樂曲最響和最輕的對比能達到多少,我們也常說“動態範圍”,單位是dB,而動態範圍和我們錄音時採用的比特率是緊密結合在一起的,如果我們使用了一個很低的比特率,那麼就只有很少的等級可以用來描述音響的強弱,當然就不能聽到大幅度的強弱對比了。動態範圍和比特率的關係是;比特率每增加1比特,動態範圍就增加6dB。所以假如我們使用1比特錄音,那麼我們的動態範圍就只有6dB,這樣的音樂是不可能聽的。16比特時,動態範圍是96dB。這可以滿足一般的需求了。


聲道

  單聲道是比較原始的聲音複製形式,早期的聲卡採用的比較普遍。當通過兩個揚聲器回放單聲道信息的時候,我們可以明顯感覺到聲音是從兩個間箱中間傳遞到我們耳朵裏的。

  單聲道缺乏對聲音的位置定位,而立體聲技術則徹底改變了這一狀況。聲音在錄製過程中被分配到兩個獨立的聲道,從而達到了很好的聲音定位效果。這種技術在音樂欣賞中顯得尤爲有用,聽衆可以清晰地分辨出各種樂器來自的方向,從而使音樂更富想象力,更加接近於臨場感受。立體聲技術廣泛運用於自Sound Blaster Pro以後的大量聲卡,成爲了影響深遠的一個音頻標準。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