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創業忙 8小時以外如何賺取更多財富

在越來越多"不安現狀"的都市人眼中,下班已不再是工作的尾聲,恰恰相反,它成爲了創業新生活的開始。把握下班後的自由時間實現自己的創業夢想,已是大多數人可以企及的嘗試。"不只要有份職業,還要有份事業",每個人都可以在下班後迴歸理想,盡情享受正職以外的生財樂趣。

  文/本刊記者 張瑾

  在上海,有一個成立僅僅兩年卻已擁有2000多名會員和自主APP應用的非盈利性俱樂部。和多數會員羣體共性特徵明顯的Club不同,這裏既有剛從大學畢業、有衝勁敢創新的年輕人,也有踏入中年、經驗深厚閱歷豐富的"老江湖";有年薪百萬的企業高管,也有月入千元的普通白領。他們中有一部分不甘於朝九晚五,想要進一步開拓和充實理想;有一部分已經是老闆,愛聚在一起探討經商那點事。在這裏,有大學講師兼職管理網絡電商的,有設計總監下班後開設書畫培訓班的,有世界500強人力高管經營勞務派遣的,也有IT工程師業餘通過微博營銷葡萄酒的……重要的是,這裏的每個人都忙得不亦樂乎,"下班後創業"這個理念將他們聚在了一起。

  事實上,"下班後創業"在當今社會已不再是單獨的個案。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型城市,越來越多的上班族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基礎上,利用8小時以外的個人時間開始了自己的兼職逐夢之旅。在他們眼中,兼職創業不僅僅是爲了賺取更多的財富,它也是實踐自我理想、豐富業餘人生的理想途徑。下班也已不再等同於工作的尾聲,恰恰相反,它成爲了創業生活的新起點。

  下班後迴歸理想

  有人說,睡覺時間是周公的,上班時間是老闆的,唯有下班時間纔是完全屬於自己的。如何度過這段有限的"自我時間"其實在一定程度上決定着一個人"自我實現"的程度。

  2011年,美國加州第四大財富管理公司Pacifica Wealth Advisors的創始人羅伯•帕格利瑞尼在其名爲《The Other 8 Hours: Maximize Your Free Time to Create New Wealth & Purpose》 (中文譯名:《下班後的黃金8小時》)的新書中提出了"一日之計始於下班之後"的觀點。在這位資深的執業規劃顧問眼中,人們的家庭、人際關係、身體健康、個人成長以及財務穩健狀況,主要都是靠下班後的時間進行維繫的。他鼓勵人們在保有白天工作、不影響現有正職的前提下,把興趣和理想"貨幣化",在下班後的另一個8小時中通過兼職創業提升自己的幸福感與淨財富。

  在現實中,或許是迫於生活,或許是由於責任,又或許出於其他種種原因,如今許多上班族被動從事的也許並非自己理想中工作。也許有些顧慮我們始終無法拋開,但把握下班後的自由時間實踐夢想卻是大多數人可以企及的嘗試。"下班後創業"並不是要求"不安現狀"的上班族們將正職精力轉移至兼職創業或是把下班後的行程排得更滿,而是提供了一種將"自我時間"投資化與理想化的可能性。"不只要有份職業,還要有份事業",下班後我們可以迴歸理想,發掘自己隱藏的熱忱,將生活塑造成更美好的模樣。

  正職外的成長樂趣

  相比孤注一擲的全職創業,下班後兼職創業所能涵蓋的人羣更爲廣泛。無論是追求理想,想要開拓個人事業的白領;還是力求改善生活品質,渴望增加額外收入的人羣,任何有夢想、有企圖心的上班族都可以通過下班後的兼職創業,在已有的工作基礎上進行二次提升。而對於那些志在發展自我興趣、豐富人生價值的朋友們來說,下班後創業更是少了一份壓力,多了一份閒情。

  總體而言,不需佔用上班時間、不必放棄現有工作的兼職創業具有經濟依賴相對較低、家庭壓力相對較爲寬鬆的優勢。而合理利用在正職工作中積累的資源與人脈,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減少兼職創業者們的社會資本風險。同時,"小老闆"們在創業實踐中鍛鍊的能力、開拓的資源也可以爲主職的發展帶去正能量,兩者並不牴觸,甚至相互促進。在實際操作中,兼職創業的層次可高可低,一般可根據各人的具體能力、資源以及運氣而定。但無論在下班後進行何種類別的兼職,是否贏得豐厚客觀的收益,這種嘗試都能提升創業者們的財商、豐富他們的市場經驗,並在很大程度上幫助他們進一步拓展社交、整合資源,享受生財和挑戰的成長樂趣。

  機遇與風險並存

  根據某知名諮詢機構日前對於上班族創業現狀進行的調查,當前最受白領青睞的前十大兼職創業項目依次爲服裝飾品店(佔比20.81%),奶茶小吃攤(佔比18.78%);家庭咖啡館(佔比16.63%);網絡店鋪(佔比15.54%);小型超市(佔比15.32%),冰品店(佔比14.15%);連鎖加盟餐飲(佔比13.11%);語言補習班(佔比11.96%);能力培訓班(佔比11.62%);瘦身美容用品或服務(佔比11.22%)。據此,我們不難發現,初期投資相對適中、管理相對簡單的中小規模投資是當前上班族們兼職創業的主流。而人力資源專家也同時指出,下班後創業除了在中小規模的商業項目領域存在發展機遇外,人力資本較高、科技智力優勢相對集中的諮詢、IT以及網絡電商產業也同樣值得兼職者們利用自己的所長在正職工作時間外加以涉獵。

  需要指出的是,但凡創業,必然存在一定的風險。對於兼職創業者而言,時間較爲緊張、資金相對有限、創業經驗缺乏以及創業項目本身固有的風險仍將持續地考驗下班後創業者們的神經。在本組《封面文章》的幾個案例中,張守輝將"職業"與下班後去創的"事業"搭配協調得相得益彰、如魚得水。在他看來,工作和創業完全可以做到互相平衡,"不但沒有什麼負擔,甚至於還很互補"!

  而同樣具有"雙重身份"的顧奮則將自己內心的快樂爲原點,始終保持着"先付出,後求報" 的良好心態。他說:"相比敬業,創業者更需要做到的是盡責,即不爲起初的蠅頭小利而焦躁急功。有時候,先付出纔能有回報,我們要把目光放得長遠一些,在創造經濟利益的同時,好好享受成長的樂趣以及精神的富足。"

  創業征途上,丁楠走得更爲堅定灑脫。作爲"下班後創業俱樂部"的創始人之一,她堅信兼職創業是每個"想有所成長、想有所作爲、想了解新事物的人"都可以去嘗試的改變。她"不賣產品賣服務",通過細緻用心將5000元兼職起家的"小生意"逐步發展爲年營業額超過千萬元的"大事業"。而創業之於她,也早已經成爲了一種自然積極的生活狀態。

 

從默默無聞的小店店主到淘寶年度十大網商,從下班後兼職創業的保健品代理到美國上市公司的特級經銷,“不安現狀”的丁楠將創業作爲一種生活狀態。而如今,她投入5000元兼職起家的“小生意”也已逐步發展爲年營業額超過千萬元的“大事業”。

  文攝/ 本刊記者 張瑾

  初見丁楠,是在“下班後創業俱樂部”位於恆通路的“俱樂部之家”。她一身簡單的橙色T恤搭配亮麗的海藍色下裝,素淨的臉龐未施脂粉。即便已是一個每年運營上千萬資金的女強人,但眼前這個笑稱自己是“草根居家創業”的女子卻非常地好聊。從默默無聞的小店店主到淘寶年度十大網商,從下班後的保健品代理到美國上市公司的特級經銷,作爲國內最早一批接觸兼職網店的創業者,丁楠從未停下自己成長的腳步。而創業之於她,也早已經成爲了一種自然積極的生活狀態。

  “以身試藥”兼職起家

  2000年,大學畢業的丁楠進入一家地產公司的市場部就職。由於公司地處徐彙區,而家住閘北區的丁楠就不得不爲工作每天奔波近4個小時,但收入僅僅只夠維持基本生活。“那時候我常常在思考,有什麼兼職離家比較近,能夠較爲自由地掌握工作時間,同時也可以增加自己的收入”?幾番瞭解比較後,丁楠決定嘗試開一家門檻較低,自己也有餘力經營的網店。初步明確創業方向後,她開始爲自己的網店尋找合適的商品。說來也巧,由於丁楠從小身體較爲虛弱,嘗試過很多中西藥的調理,平日對營養方面關注得也比較多,而丁楠的朋友剛向她推薦了一家美國的保健品牌。丁楠在親身體驗了一段時間後覺得效果不錯,就產生了通過網店推廣這個健康品牌的念頭。她說“爲了更好地完成自己從消費者到代理經銷商的角色轉化,我花了幾個月的時間在網絡上大量統計調研了這家美國保健品公司歷來的口碑和資質,並專程前往這個品牌位於上海的發貨處及位於蘇州工業園區的工廠進行實地考察,幾經思考確認後,在2001年年底於國際買家較多的易趣(Ebay)開出了自己的第一家網店。”

  開店初期,丁楠手頭並沒有太多儲蓄,她平生第一次向母親開口借了5000元用於投資進貨。在小店開張後的1年多時間裏,並非科班出身的丁楠每天都堅持利用睡前的兩個小時時間通過網絡尋找具有一定規模的“樣板店”偷師學經驗、發掘潛在的意向買家。而到了週末,丁楠也是一有空就跑線下渠道,從店標、圖片、文案以及客源等各個方面調整完善自己的“小事業”。此外,由於在正職中有積累了一定的市場經驗,丁楠也深諳營銷的重要性。在最初的大半年時間裏,她將小店盈利的部分收益持續地投入到櫥窗廣告位的宣傳之中,並由此進一步打開了銷售渠道。

  在把自己的小店打造得初具雛形後,已然將整個營養品網絡銷售流程爛熟於心的丁楠發現自己漸漸有了更多的“空閒”,於是“不安現狀”的她又通過創業論壇、B2B電子商務網站以及線下考察的方式擴充了自己的兼職經營範圍,與朋友陸續在易趣、淘寶上開設了另4家分別主營MP3、家居用品、化妝品以及服裝飾品的小店,每月的營業額也從最初的數千元增長到5萬元以上。

  不賣產品賣服務

  雖說網店銷售入門容易,但同質化的競爭也同樣十分激烈。說起自己在經營理念上的獨到之處,丁楠說她自始至終堅持的就是用心服務。爲了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丁楠在發展事業的同時更不忘參加各種營養類的培訓實踐課程。“在兼職創業的這幾年間,我的店鋪好評率始終保持在100%。事實上,我出售的並非是單純的營養產品,我更多地是在販售貼心的服務、販售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不是光吃營養品那麼簡單,它還需要我們保持適當的運動、充足的睡眠、愉快的心情以及均衡的膳食。我們的服務並不是在顧客付款收貨後就宣告結束,恰恰相反,這是持續服務的開端。每次交易,我們都會記錄客人的健康數據並持續爲他提供個性化的健康建議。此外,客服人員還會在每晚11點提醒QQ羣中的客戶儘早休息,保證睡眠。線下服務方面,我們也會不定時地組織顧客會員參加馬拉松、鐵人3項等健康活動”。

  時間是最好的證明。經過幾年持續不斷的細緻服務,丁楠不僅讓老顧客成爲了自己的“死忠”,許多熟客的好朋友也在這口口相傳之下,成爲了丁楠客戶羣裏的“生力軍”。而這些用心打磨出的好口碑、好業績也幫助丁楠逐步從一個普通的代理成長爲這家全球知名保健品公司在上海少數幾個年營業額達到上千萬元的特級經銷商之一。

  與事業一起成長

  回首自己兼職創業的多年打拼,丁楠說自己除了經濟利益外最大的收穫就在於個人能力的成長。她說“我大學畢業沒多久就開始了自己的草根創業,起初似乎的確沒有遇到什麼難以逾越的困難。但由於不是商科的專業出身,對正規公司的經營情況也不是特別瞭解。當手中網店的規模越來越大、人員越來越多時,我在運營管理上就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難題。而正是這些困難不斷促使着我去學習財務、稅務、管理以及法律等相關方面的各種知識,與自己的事業一起成長。”

  當談起自己的事業研習的具體過程,丁楠說除了鑽研專業理論,她的自我提升還得益於與其他兼職創業者的分享交流。“通過與這些戰友們線上線下的各種交流,我發現創業不是那麼孤單,也不是那麼艱難。我所遇到的難題,基本上很快便能在與同行的交流中找到有效的解決方案”。

  2010年,丁楠與幾位同樣是利用業餘時間開始自己創業之路的朋友一起籌備了“下班後創業俱樂部”,並於今年年中收購了一家“C-STORE”超市作爲俱樂部會員免費體驗實踐的創業基地。“我們做這些事的初衷就是爲那些想開始或已經開始白手起家、兼職創業的夥伴們提供一個下班後的交流平臺,幫助他們以及我們自己在拓展人脈的同時學習研究更多的創業技能,與事業一起更快地成長。” 丁楠說

  創業是一種生活狀態

  從2001年到2012年,從投入5000元的兼職小店到年營業額上千萬的特級經銷,10多年不曾間斷的學習創業已經成爲了丁楠熟悉的生活狀態。“在我看來,創業、學習、生活早已融合在了一起。我每月都有一份日程表,但我卻很難說清我什麼時候在創業,什麼時候在生活。因爲生活中與朋友們喝茶閒聊可能就是提升自我、益於創業的開拓學習,而源自創業的那份好意熱誠也早已融入了我的日常生活。對我而言,創業已經成爲了我積極生活的一種狀態。”她說。

  作爲“下班後創業俱樂部”資深的兼職創始人,丁楠堅信下班後的兼職創業是每個“想有所成長、想有所作爲、想了解新事物的人”都可以去嘗試的改變。丁楠說:“每個人都可以從自己的興趣和熟悉的行業着手開始他的首次兼職創業,因爲經驗和愛好能使人遇到困難時堅持得更久。‘同樣的行業做5年就是專家’,堅持,然後學習和成長,不論是否成功盈利,你就都能從中受益。”

正職帶隊禮品研發,週末教授傳統文化。比起經濟效益,從小熱愛書法與篆刻的顧奮更願意將自己下班後的創業看作是一種精神樂趣。在他眼中,自己開設的不是“培訓班”而是“傳授點”。先付出,後回報,內心的快樂與精神富足是他兼職生活的最大追求。

  文/本刊記者 張瑾 攝/本刊記者 陳耀國

  精緻小巧的刻刀,蒼勁雄渾的字帖,排列規整的鉛筆與畫架……6名學員在兩位老師的指導下分別沉浸在各自與篆刻或素描的對話之中。十多平方米的“金石墨趣會社”一室靜謐,空間與藝術上“中西合璧”的動人風貌以一種有情、有致的方式被呈現出來,小小的斗室裏充滿着時光的古樸與藝術的醇厚。

  在教學間隙,會社的創始人顧奮接受了記者的採訪。他一身簡單利落的襯衣短打,言談中洋溢着對中國傳統文化抑制不住的熱愛。在這位從事禮品製造、研發工作的獨企高管看來,自己開設的並不是“培訓班”而是“傳授點”。比起經濟效益,從小就熱愛書法篆刻藝術的他更願意將自己下班後的這番事業看作是一種讓生活更爲快樂充實的精神享受。

  “想爲傳統文化藝術做點事”

  “因爲喜歡,所以關注;因爲關注,所以想要做點事。”談起自己的創業初衷,顧奮把自己的動力歸結於對傳統文化藝術長久以來的傾心,“我的父母都是老師,受到家學淵源的薰陶,小時候我有幸接觸過一些書畫名家。幾番耳聞目染,就很自然地喜歡上了書法、篆刻、繪畫。”而正是出於這份對傳統藝術的濃厚的興趣,顧奮先後完成了在上海工藝美術學院以及工藝美術設計專業的正統學習。大學畢業後,他進入一家工藝品製造公司開始了自己的職業生涯,工作至今,顧奮已是業內金屬工藝禮品製造和研發領域的專家。

  雖說平時的工作較爲忙碌,但顧奮卻從未停止過自己對於傳統藝術的關注,“平時一得空,就愛往文化講座、藝術展覽裏鑽”。但最近幾年,愛“鑽”的顧奮卻發現越來越多以傳統藝術爲載體的作品在表現主題上出現了部分偏差。“我曾在朱復勘老先生門下學藝,接受的都是極爲正統的書法篆刻繪畫教育。但近幾年,我發現傳統藝術作品中抽象的比重變得越來越大,許多書法、篆刻作品已不再以文字爲主體,而是無限地強調‘意象’。雖說藝術允許適度的抽象,但如果大部分作品都將其過分放大,那就難免有失藝術本身的傳統內蘊。”去年年初,顧奮在參與了一場主題爲 “中國文化藝術傳承”的講座之後頗受啓發,下定決心“以創業的方式爲傳統文化藝術做點事”。

  “因爲有正職工作,所以前期盈利與否的壓力相對並不是太大,再加上我本身也比較喜歡參與有趣味性的社會活動,擁有一定的資源和人脈,決定以此創業並不是一時衝動。其實到了我這個年齡段,更想做一些自己喜歡做的事。”他說。正是抱着這樣的定位和理念,顧奮開始了自己下班後的兼職生活。

  “上下結合”的網絡營銷

  在中國網絡營銷不斷髮展壯大的今天,顧奮和許多“初出茅廬”的中小創業者一樣,選擇網絡推廣作爲主要的營銷手段。“使用網絡營銷的主要原因在於成本低、受衆廣以及便於及時更新與互動”。在“金石墨趣會社”成立伊始,顧奮推廣的是全額免費的公益教學模式。“和其他創業項目不同,藝術教學不需要太多的材料與設備成本,而且我在創業初期最重要的目的也不在盈利。全公益的教學模式不僅有效降低了入學門檻,也迅速吸引了大量對傳統文化藝術抱有濃厚興趣的人羣”。

  當然,出於成本的考慮,顧奮在創業初期使用的教學場地也多爲他利用人脈和資源找到的“免費教室”。一期公益教學結束後,顧奮創辦的“金石墨趣會社”不僅有了一批熱情忠實的老學員,還多了一羣樂於爲會社義務宣傳的好義工。事實上,除了最初公益教學的線上營銷,顧奮每月還會定期組織1~2次面向全社會的線下主題文化活動。“比如今年3月24日我們就在淮海路組織了一場篆刻DIY,由我負責現場指導,參與者可以自己設計篆刻一款以自己姓名或LOGO爲主題的印章送給親人朋友。雖說篆刻不像陶吧那麼流行,但還是有很多從沒拿過刻刀的年輕人踊躍地報名。”顧老師介紹說,現場DIY互動能有效地激發臨時學員們的學習興趣。每次活動結束後,都會有至少30%的參與者致電諮詢下一次的活動主題和時間安排。毫無疑問,這種線上線下協作營銷的模式有效地爲“金石墨趣會社”打開了市場。

  開班不端“培訓”的架子

  在擁有了一定的社會知名度與學員基礎後,顧奮於2012年年初進一步擴大了自己的教學規模。除了自己教授書法與篆刻之外,顧奮還與其他兩位志同道合的老師一起開設了國畫與素描的零基礎課程。與一般的社會培訓機構不同,顧奮並沒有將“金石墨趣會社”定位成一個培訓班。他告訴記者:“我開設的並不是一個培訓班,而是一個傳授點。我們並不是在‘培訓’學員,而是把有限的經驗和技藝傾囊傳授給大家。”

  除了在教學中不端“培訓”的架子,顧奮還致力於積極引導啓發學員們對於傳統藝術的自我理解。“年輕人在思維上比我們這代人要大膽,要活躍。每當學員們學習到一定程度,我就會利用自己在書法家協會、美術家協會的資源,組織專家與學員間的互動論壇。我接觸過很多學員,他們對藝術的看法十分新穎有趣。在不偏失傳統導向的基礎上,我非常鼓勵他們在論壇上對文化藝術以及一些有爭議的論點各抒己見,在碰撞中學習和提升。事實上,會社有的不單單是傳授,還有作品展示、演講、論壇、互動等等,而這些在不經意間也成爲了我們吸引學員的另一個關鍵。”

  創業,是一種生活樂趣

  經過近一年的持續摸索,如今的顧奮正在籌備加大對“金石墨趣會社”的進一步投入,從而真正實現較爲成熟的市場化運作。回顧自己創立會社的點點滴滴,顧奮說下班後的這份兼職創業已經成爲了自己“生活的一種樂趣”。

  “據我們預估,會社在未來一年所需的場地租金、網站建設成本基本在10萬元左右。單純從經濟角度來說,加大投入後的“金石墨趣會社”在短期內不會爲我的個人資產帶來太多的收益,但就精神層面上而言,我覺得自己比創業前富裕了很多。”顧奮說,現在自己業餘有事做,做的還是自己喜歡的事,這讓他備感充實,“這兩天,會社馬當路的新傳授點正在裝修,而我這個在家連抹布都不怎麼動的人卻會經常跑去這兒擦擦,那兒弄弄。雖然累,但一點兒都不覺得苦,這就是發自內心的動力和快樂。” 顧奮說。

  在總結自己兼職創業的心得時,顧奮說自己的祕訣在於始終保持“先付出,後求報”的良好心態。“不論是公司管理也好,下班兼職創業也好,心態都很重要。敬業其實是很空洞的一句話,私人創業肯定會百分百地盡力打拼。在我看來,相比敬業,創業者更需要做到的是盡責,即不爲起初的蠅頭小利而焦躁急功。有時候,先付出纔能有回報,我們要把目光放得長遠一些。要知道,工作不一定是事業,有時候前者只是被動地養家餬口,但後者卻是爲自己喜歡的東西去奮鬥。而創業者們需要做的,就是在創造經濟利益的同時,好好享受成長的樂趣以及精神的富足。” 顧奮總結道。

要說把上班時的“職業”與下班後去創的“事業”搭配協調得相得益彰、如魚得水的,張守輝無疑是非常成功的一個例子

  文/本刊記者 徐卓航 /攝 本刊記者 陳耀國

  “我覺得我內心總是有這樣一種去做些什麼出來,或者說是一種放不下的心緒在那裏。”張守輝說着說着就大笑起來,“而且像我這樣子的,感覺兩邊的工作平衡得都挺不錯的,沒有什麼負擔,甚至於還很互補呢!”

  哪裏都是“張老師”

  總是面帶笑意的張守輝渾身上下都透着股活力和親和力,笑呵呵地讓人頓生親切感。接過他遞來的名片,正面印着的是上海映輝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的頭銜,同時背面卻還有高校教師、網絡營銷培訓師等等各類名號。“我還是最喜歡別人喊我張老師,”張守輝笑得有些靦腆地說,“一方面是我總是到處上課,但更多地還是我從小就有的那種想要儘自己所能更多地去幫助別人、把知識帶給別人的願望,說起來還真是有些見笑了。”

  原來,張守輝的“本職工作”是一名高校的人民教師,在學校裏教的是電子商務和網絡營銷。下了班,他就搖身變爲網絡營銷公司的老總,同時也是各個相關協會、學院、俱樂部的培訓師和顧問專家。平時,他在學校裏講授電子商務和網絡營銷的課程;出了學校,他創立的公司一邊給各個企業做網絡營銷的外包業務,一邊又到各處開設網絡營銷的講座、培訓課程。“像是什麼總裁班、商會啊,還有沙龍等等,一來可以提高公司知名度,二來也是起到宣傳和發掘客戶的重要作用。”張守輝解釋說,“再者,也能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更好地兼顧學校和公司兩方面。”

  就是這樣一種“雙重身份”的日子,已經不知不覺持續了五六年了。但讓記者沒想到的是,張守輝的創業道路遠不止五六年這麼短。談起自己的經歷,張守輝滔滔不絕地從剛畢業那會兒講了起來。

  放不下的創業路

  張守輝最早是學工程力學的,當時臨近千禧年,互聯網尚未紅火起來,但張守輝從專業相關性和未來發展的趨勢考慮,自己又選修了計算機的課程。畢業之後,張守輝先後在兩個單位任職,做過互聯網起步階段的一些工作,包括製作郵件列表、進行軟件開發等等,可以說趕上了互聯網熱潮的第一波行情。不過,他卻並未在這些工作中獲得足夠的自我認可和充實感,用他的話來講:“心裏總感覺想要去好好做點什麼,而不是安於現狀。”

  終於,到了2002年,張守輝機緣巧合地進入了現在任職的學校,開始了他教學生涯的第一步。而就是這樣一個機會,也同時提供了他工作之餘開始自己創業之路的條件。“最早我試着去做的就是互聯網公司,當時我們是跟上海交大合作,搞了一個全國校園招聘網,就像現在的51job、Chinahr、智聯招聘什麼的一樣,只不過是針對校園範圍的。”張守輝介紹說,“然而,幾年下來,公司就遇到了瓶頸。”

  原來,由於互聯網的發展需要足夠長久和有效的盈利模式,隨着市場的一步步細分,一些競爭企業紛紛上市或吸引到風投,張守輝他們的後臺數據就漸漸匱乏了起來,難以維繫足夠的資源,學生也好用人單位也罷,都無法獲得保證。

  “後來的事情說起來還挺有趣的,我們轉型做了一個類似於校內網的東西,也就是現在人人網的前身。”張守輝略帶自嘲地說:“只不過當年做這事的時候,可一點兒也不覺得有趣。”

  從艱難到步入正軌

  那時候是2004~2005年,張守輝所參與的網站holdbook也是借鑑國外facebook的創意,起步的時候大約晚了校內網半年,然而從開發到運營,張守輝卻越走越覺得力不從心。“要說失敗的原因,歸根結底就是沒錢了。”張守輝笑了笑又接着說,“不像校內網那樣後來進行了足夠的融資、更名,我們最終還是沒有走成功。”

  回顧那段日子,張守輝自己覺得那是創業道路上最艱難的一段時光了。他回憶說:“主要是覺得走的路很難走通,看不到切實的希望。就只是一直趕在後面追啊、弄啊,一度也特別苦惱。”

  隨着holdbook越走越看不到希望,張守輝也曾有過放棄的念頭。一方面自己也進修了工商管理的碩士,另一方面也剛好有去外企的機會。然而思前想後,張守輝還是覺得,要堅持自己的創業道路,因爲這裏面不單單是經濟上的問題,同時也關乎自己的夢想,不然也不會一直走到現在。於是,張守輝又聯合了自己MBA的幾個同學,投了大約50萬元,搞了一個全新的培訓公司,專門從事對企業中層人員的PPT和EXCEL培訓業務。

  “這大約又持續了2年,也慢慢發現了問題。”張守輝說道:“這個行業的門檻實在太低,越來越多的人進入使得競爭過於激烈,所以最終我開始搞現在這個公司。”到了2007、2008年,反思一路走來的經驗和自己擅長的領域,又因爲搞了兩年公開課、培訓招生方面的工作,張守輝終於把自己多年積累下來的電子商務方面的內容完全投入到創業之中,開始了網絡營銷公司的運作。而這一次,張守輝的創業路也終於順風順水了起來。

  是互補也是願望

  由於自身業務方面的熟練和懂行,映輝網絡很快就步入了正軌,再加上網絡營銷處於起步的初級階段且市場前景廣闊,張守輝對未來充滿了希望。她說“目前我們的業務主要分兩塊,外包業務包括搜索引擎、網站建設、競價排名、微博營銷等等,另外就是各種形式的培訓課程。”

  張守輝告訴記者,自己的優勢正在於對開發、代碼、產品研發等方面都有着足夠的經驗和知識,這既源於他的專業背景,也來自他多年的創業經歷。而除了外包業務,培訓課程方面現在雖然是盈利爲輔、宣傳爲主,但今後也要往更具規模性和系統性的方向發展。如今在業內張守輝已是小有名氣,對於今後網絡營銷的進一步擴大化和向移動終端的發展,張守輝也都感覺到充滿自信、遊刃有餘。

  “我之所以能做出一點成績,也多虧了學校的這份職業。”張守輝不無感慨地回顧道,“如果不是教課的工作有較多的閒暇,我也沒法這麼多年這樣堅持下班後的創業之路。”可以說,張守輝的創業正是因爲學校的工作而降低了失敗後的風險。同時,這樣一種模式又給予了他兩邊工作的互補性和資源共享性,這兩點都是其他創業者所難以達到的。

  說到最後,張守輝自己也十分欣慰,如今他的心態已十分平和,兩邊工作的結合讓他感到十分如魚得水。今後,無論是市場規模的擴大還是技術的革新,張守輝都感到自己可以很好地去把握和理解。而同時,到處講課的“張老師”無疑也達成了自己幫助他人、做一份事業的個人理想和自我價值實現。

  最後,記者笑着問道:“那是不是會覺得現階段的人生已經沒有太多的追求,可以怡然自得、安步前行了呢?”張守輝聽罷,也是哈哈大笑起來。

 

下班了,每個人都可以打開一扇屬於自己的創業之門。但“準老闆們”究竟該爲自己的兼職創業做好哪些準備?怎樣才能提高淘到第一桶金的機率?面對有限的時間和精力,我們又該如何理性地進行分配?

  文/本刊記者 張瑾

  這是一個鼓勵創業的時代。創業想法越來越多,家庭社會給予創業的包容性也越來越強。除了孤注一擲的全職投入,丁楠、張守輝、顧奮這羣熱衷於下班後創業的實踐者也爲有志於兼職創業的上班族們提供了良好的範本。下班了,每個人都能打開一扇屬於自己的創業之門。但兼職創業也並非信手即可拈來的簡單“家家酒”,創業者們在面臨機遇的同時也將面臨着時間、資源、經驗等方面的一系列考驗。“準老闆們”究竟該爲自己的兼職創業做好哪些準備?怎樣才能提高淘到第一桶金的機率?面對有限的時間和精力,我們又該如何理性地進行分配?

  劉大衛

  法學博士、華東師範大學社會發展學院人口研究所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國際註冊高級人力資源專家(SPHR)

  劉大衛觀點:下班後創業是創業的雛形,其順利運作需要一定的技術、人脈、金錢作爲資本支撐。下班後創業最終的成功機率一看創業時機、二看市場需求、三看個人運氣。進行任何創業都不應急躁強求,創業者們還需根據創業要點理性地順勢而爲,見機行事。

  創業雛形,資本爲王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當前擁有創業設想的人羣其實並不罕見,但相較於孤注一擲的全職創業,大多數人對於在下班後進行兼職創業的接受度相對更大。對於這一社會現象的產生,華東師範大學社會發展學院人口研究所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劉大衛解釋說:“下班後創業從性質上而言可以被看作是一種創業雛形。其與真正意義上創業的不同之處在於:創業是全職的,是依託於一個組織形式(如成立公司)且對於該組織形式有較高經濟依賴的;而下班後的兼職創業則可能僅僅是出於愛好或學習經驗的目的,不一定要即刻建立一個組織形式,甚至可以暫時沒有任何的收入來源。從這一角度而言,創業者無論是通過下班後的兼職創業方式先行獲取一定的實踐經驗再決定是否全職投入創業,還是通過這種兼職方式將自己的興趣‘資本化’或實踐自己的愛好理想,‘下班後創業’都不失爲一種適合大多數人羣的創業雛形。”

  劉大衛教授也進一步指出,即便是入門較爲簡單的創業雛形,下班後進行兼職創業也仍然需要一定的資本條件作爲支撐。在劉教授看來,下班後的兼職創業一般需具備三個條件:“一是有技術,也就是個人的人力資本,由於創業初期往往是從一個人或者幾個人開始,因此選擇個人的優勢和長處非常重要,最好是從自己熟悉的行業和專業入手,成功的概率會相對較高;二是要有一定的啓動資金即財務資本;第三,由於下班後創業多爲小成本起步,各方面的資金預算通常較爲有限,而兼職創業初期又是各方面資源耗費的最大時期,考慮藉助各方面的人脈力量減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也十分重要。如果“準老闆”們在進貨渠道、客戶開發、手續註冊等等方面事先做好各種儲備,就能在較大程度上保證創業的成功率和穩定性。因此,人脈資源即一定的社會資本同樣必不可少”。

  一業爲主,多種經營

  由於下班後創業是一種主業外的兼職創業形式,劉大衛教授說:“如何合理對有限的時間精力進行分配利用”可謂是所有下班後創業者與擬創業者必須認真思考、仔細權衡的問題。對於下班後創業者面臨的這一困惑,劉大衛教授建議兼職創業者們一般應採用“一業爲主,多種經營”的分配方式。“對於下班後創業者而言,他們的創業性質決定了他們理應恪守‘主業(正職工作)中心化,副業(兼職創業項目)邊緣化’的分配原則。當然,如果若干年後邊緣化的副業與主業間可能會發生轉化,那麼到時人們可以重新考慮時間的分配問題。但在此之前,兼職創業者們還是應該堅持‘穩定生存(穩定正職)壓倒一切’。”

  此外,對於部分時間精力着實極爲有限的兼職創業者,劉大衛教授也提出了“選擇恰當合夥人進行創業合作”的建議。“如果兼職創業者本身沒有足夠的時間或精力,但卻可以提供一定的技術、資金,或者擁有較爲可觀的經驗和渠道,那麼,這部分創業者可以考慮通過尋找合作伙伴的形式進行各求所需的合作創業。但需要注意的是,與合作伙伴一起進行兼職創業的同時需要事先明確雙方或多方責、權、利的劃分,最好形成書面文字合同,以最大限度地減少日後可能出現的合作爭議。”劉教授告訴記者,當前許多創業項目做大後合夥人相互之間分道揚鑣,甚至對簿公堂的大部分原因就是由於創業初期沒有將權責利益劃分清楚,“如今的兼職創業又往往是科技含量較高的項目,因此雙方更要未雨綢繆,將問題談清楚後再開始合作,免得今後問題的滋生。即便暫時無法達成合作意向也沒有關係,可以將其視作一次摸索和積累經驗的歷練。”

  順勢而爲,見機行事

  需要指出的是,由於創業市場永遠存在着持續變化的不確定因素,因此在下班後創業的籌備過程中,創業者們也應保持一定頻率的市場調查與信息篩選。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兼職創業者除了善用自身渠道外,也不妨有意識地通過諸如“下班後創業俱樂部”、“創業公社”等由創業者自發形成或由政府、風投機構組建的創業團體學習取經。在與他人交流創業心得的基礎上,進一步共享市場信息、拓展社會資本,甚至從中尋找彼此間存在的潛在合作機會。

  對於有志於在下班後進行兼職創業的朋友們來說,正確運用各類資本,合理協調職業關係以及有效分配時間、精力是兼職創業的三大要點。至於創業者們究竟能不能在下班後順利挖到第一桶金,劉大衛教授認爲:“下班後創業最終的成功機率一看創業時機、二看市場需求、三看個人運氣。進行任何創業都不應急躁強求,創業者們還需根據創業要點理性地順勢而爲,見機行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