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earch Project 0x01

0x00 Review

上個星期簡單整理了自己做的事情,去找導師獲得反饋,通過互動獲得了更多的motivation,並且進一步加深對題目的認識。我主要是在閱讀一些文獻的過程中,重新總結了論文的關鍵詞,並且分成三大類A,B,C。每個類別都分了1,2,3級。通過這樣的分類方式我基本上根據主題分出了9大塊。但是光根據主題分類還不行,我認爲Research的核心是方法。我最終要實現的也是一種算法。知道Research的How,並且運用critical thinking去比較,分析,評估不同paper所使用方法的優缺點,這是我需要培養的transferable ability 之一。


0x01 BRSN sensing model and Cassini oval

BRSN(Bistatic Radar Sensor Network)的感知模型和傳統的模型不同,它的感知模型是卡西尼曲線(Cassini oval)模型。這個模型很有意思。首先大部分人都應該知道橢圓曲線,橢圓曲線有兩個焦點A和B,橢圓上的點到這兩個點之間的距離之和是個定製,由此可以引出很多有趣的性質(想起了高中的解析幾何。。。)。那麼卡西尼曲線呢也有兩個焦點A和B,不同的是卡西尼曲線上的點到兩個焦點距離的乘積是一個定值。同時,卡西尼曲線的形狀大致也分爲三種,具體參看wiki

我要研究的是在BRSN能形成柵欄(Barrier Coverage)的前提下,找出一個使整個網絡lifetime儘可能長的節點休眠算法。在與導師溝通的過程中,得知了我所研究的只是一部分,因爲是新接觸這個領域,所以通過BRSN形成Barrier Coverage的過程我不需要過於考慮。由於這個gap,卻總一些東西不能完全理解。


0x02 算法

但是算法這一塊需要研究的似乎更多了。之前的工作主要是看abstract和introduction,沒有仔細去看內文,所以具體的概念不是很清楚。當真正去看算法的時候,發現與我預想的算法是不一樣的。

我之前接觸的算法都是很簡單的入門算法,比如排序算法,查找算法。節點休眠算法(sleep-wakeup algorithm)更多的是考慮相交節點(幾條柵欄共享的雷達傳感器節點)什麼時候停止工作,什麼時候開始工作,除了這個,由於BRS(Bistatic Radar Sensor)的特殊性,BRS由一個發送器和一個接收器組成,位於不同組(考慮一個接收器和一個發送器配對形成一組)的發送器和接收器可以在距離合適,頻率相同時進行組合,在實現節點休眠算法的時候應該把組合的切換考慮進去,這個又增加了難度。

除此之外,在不去看算法的具體實現的時候,一些論文對算法進行了分類,有隨機選擇算法,有啓發式(heuristic)算法,啓發式算法讓人很容易聯想到最近很火的AI,裏面涉及了這些算法。當我面對這些算法,還有其他名詞比如NP-Hard問題的時候,我發現我什麼都不知道,試圖去弄懂這些概念的時候卻因爲不知道目標是什麼又失去了方向。

我提醒我自己Research 不是百分百去理解所有碰到的概念和知識體系。重要的是理解context,要明確自己想解決什麼問題,要解決到什麼程度,關鍵是要限制自己在一個範圍內。以前我不喜歡限制自己,喜歡天馬行空的自由理想,喜歡去學各種有趣的知識。但是Research不一樣,Research的目標應該是明確的,整個過程也是遵循一個科學的原則。有時候,當限制住自己的時候,或許更能創造出一個精彩的世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