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常見問題

1、簡述Linux 的優點:
答:
Linux 是一個多用戶多任務操作系統,每個用戶對自己的資源有特定的權限,互不影響。每個用戶還可以同時執行多個程序,各個程序的運行互相獨立。
        Linux 爲用戶提供了直觀、易操作、交互性強的圖形化界面。Linux 還支持的傳統 UNIX 基於文本的命令行界面。
        Linux具有緊密地和內核結合在一起的網絡功能, 爲用戶提供了大量 Internet 工具,如 FTP,TELNET 和 SLIP 等。它支持 Internet,遠程文件傳輸和遠程訪問。
        Linux是一套自由軟件,用戶不僅可以無償地得到它,還可以獲得源代碼,因此就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任意地修改和補充它們。用戶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修改內核源代碼,加入新的外部設備。
        Linux不僅是一個功能強大的操作系統,而且還包括了豐富的應用軟件,除了文本編輯器、辦公、娛樂等應用軟件外,還提供了比較完整的程序開發工具。從Internet上可以下載Linux及其源代碼,還可以從Internet上下載許多Linux的應用程序。在有關Linux的網站上,基本上能夠找到適合任何特殊需要的應用程序及其源代碼。
2、Linux 對於硬件的要求需要的考慮是什麼?是否一定要很高的配備才能安裝 Linux ?
答:
Linux 對於硬件的要求是因“服務種類、服務範圍及主機的角色”而定的。例如一部專門用來運算數值解析的 Linux 運算工作站,需要比較強大的 CPU 與足夠的 RAM 來進行工作,至於一般家用,則只要 586甚至 486 機,就可以很順利的運行 Linux 了。
3、一部好的主機在安裝之前,最好先進行規劃,哪些是必定需要注意的 Linux 主機規劃事項?
答:
首先要確定Linux系統的用途,然後按照用途來做規劃。主要要確定Linux 的主機是否提供網絡服務?提供那些網絡服務?是否支持大量用戶?是否需要進行大量的運算?是否需要提供大容量硬盤爲數據庫和客戶端服務?。
4、請簡略說明計算機有哪些基本的硬件?
答:
基本的硬件主要有 CPU、RAM、硬盤、主板、光驅、輸入輸出接口(鼠標、鍵盤、打印機等接口設備!)、顯示卡以及網絡卡等。
5、請寫出您使用的計算機的主要硬件配置(主板、CPU、 內存、 硬盤、顯卡、網絡卡)的情況:
6、請寫下下列配備中,在 Linux 的裝置代號:
IDE 硬盤、CDROM、打印機、軟盤機、網絡卡
答:
IDE 硬盤:/dev/hd[a-d]
CDROM:/dev/cdrom
打印機:/dev/lp[0-2]
軟盤機:/dev/fd[0-1]
網絡卡:/dev/eth[0-n]
7、IDE2 的主分區的第一個邏輯分區的設備代號(文件名稱)是什麼?
/dev/hdc5
8、在硬盤分區時,最多可以有幾個主分區和擴展分區?
主分區和擴展分區共四個,一般擴展分區只有一個!
9、進行磁盤分區時,設定了四個主分區,但是磁盤還有空間,問是否還能使用這些空間? 答: 不行!因爲最多隻有四個主磁盤分區。
10、早期的 Unix 系統文件名最多允許 14 個字符,而新的 Unix 與 Linux 系統中,文件名最多可以容許幾個字符? 答: 255個字符
11、一般而言安裝 Linux 至少要有哪兩個分區呢?
根目錄 / (root)
虛擬內存 Swap
12、一般而言,在 RAM 爲 64MB 或 128 MB 的系統中, swap 要開多大?
約兩倍的 RAM ,亦即爲 128 MB 或 256 MB。
13、網卡、光驅與軟盤機的代號(裝置文件名稱)?
/dev/eth0
/dev/cdrom
/dev/fd0
14、默認的 Linux 文件格式是什麼?
Ext3
15、要配置 XWindow,必須知道所用顯示器的那些屬性?
顯示器的垂直和水平掃描頻率。
16、Red Hat Linux 支持多種文件類型,下面列出常用的文件類型和他們的用處。
ext2 — 支持標準的 Unix 文件類型,支持長文件名(255字符)
ext3 — 在ext2 基礎上擴展,加入了日誌支持,使系統文件在崩潰後能夠快速恢復。
software RAID — 生成兩個或多個軟RAID 分區,使用戶可以建立RAID 設備。
swap — 交換分區用於支持虛擬內存。
vfat — 和Windows 95/NT長文件名FAT系統兼容的Linux文件系統。
啓動裝載程序有GRUB (省缺的)和LILO兩種。它們不僅可以用來啓動Linux 還可以啓動其他系統,如 Windows 9x等。
17、在同一臺計算機上安裝Linux和Windows 2000,應按什麼順序安裝,磁盤分區時,要注意什麼?
對於 Windows NT/2000/XP,先安裝 Windows 系統,但在建立磁盤分區時,爲 Linux保留的分區不要使用NTFS 格式。
18、如何刪除Linux
刪除Linux,只須使用fdisk 命令,清除分配給Linux的分區。但要注意的是,在Linux 下建立的分區應當使用Linux 自己的分區程序來刪除。刪除Linux 後,要刪除lilo,則要使用Wndiows 引導盤啓動,然後輸入命令: fdisk /mbr。
19、如何退出linux重新登錄
要退出linux重新登錄,選擇主菜單->註銷,然後在彈出的對話框中選擇“註銷”,再單擊“確認”按鈕,或在命令行方式下使用命令logout,(或按Ctrl+D),將退出系統,重新進入登錄界面。
20、如何關閉Red Hat Linux系統
要關閉Red Hat Linux系統, 選擇主菜單->註銷,然後在彈出的對話框中選擇“關機”,再單擊“確認”按鈕,或在命令行方式下使用命令shutdown –h now,將關閉計算機。要重新啓動Red Hat Linux系統, 選擇主菜單->註銷,然後在彈出的對話框中選擇“重新啓動”,再單擊“確認”按鈕。
21、如何遠程登錄到其他Linux系統,舉例說明。
可以使用 rlogin 命令從遠程登錄到其他Linux系統上,例如要連接到
www.bac.gov.cn上,可以輸入命令:
# rlogin
www.bac.gov.cn
第6章 習題
        1、在Linux 系統中使用的圖形界面是什麼?
在Linux 系統中使用的圖形界面是X Window(XFree86)。
        2、在Linux 系統中使用的主要綜合桌面環境軟件是什麼?
綜合桌面環境軟件主要使用KDE或 GNOME,Red Hat Linux 中默認的桌面環境軟件是GNOME。
        3、在Red Hat Linux 中如何改變窗口管理程序和桌面環境。
要進行窗口管理軟件或桌面環境的切換,選擇“主菜單”->”系統工具”->”更多系統工具”->“Desktop Switching Tool”,此時將彈出“Desktop Switcher”對話框,從中選擇想要使用的窗口管理程序和桌面環境,最後單擊“OK”,就可以完成切換,有時需要重新啓動系統,才能實際完成切換工作。
        4、,面板上主要的圖標有:
從面板的左端起依次排列的圖標是主菜單、網絡瀏覽器、電子郵件、文字處理軟件、演示文稿軟件、電子表格軟件和打印管理器。
        5、在Linux 系統的GNOME桌面環境下,如何在不同的桌面之間切換?
與Windows不同,Linux可以使用多個桌面。“工作區切換器”上每個小格對應一個桌面,在這些小方格上單擊,就可以在不同的桌面之間切換。
        6、在Linux 系統的GNOME桌面環境下,如何增加和刪除面板?
要在桌面上增加新面板,可以在面板上的空白處單擊右鍵,然後在快捷菜單中選擇“新建面板”,然後再從下一級菜單中選擇新面板的類型,就可以加入新面板。
要刪除面板,只需在面板上右擊,然後在快捷菜單中選擇“刪除該面板”,屏幕上將單出確認對話框,單擊“刪除”,就可以將面板刪除。
        7、在桌面環境下,如何在面板中添加、刪除和移動項目?
在面板上右擊,在快捷菜單上選擇“添加到面板”,然後在下一級菜單中選擇所要添加的項目。
在項目上右擊鼠標,在快捷菜單中選擇“從面板上刪除”
在項目上右擊鼠標,在快捷菜單中選擇”移動”鼠標指針變成十字型,此時就可以移動鼠標把項目放到新位置上.
        8、在桌面環境下,如何改變面板的設置?
要改變面板的設置,右擊面板上的未用區域,選擇「屬性」。可以設置是否自動隱藏面板;設置面板位置、改變面板的大小和顏色以及改變面板的行爲方式。
        9、在桌面環境下,什麼是抽屜,有什麼用處?
在Linux 的面板上可以有菜單和抽屜,抽屜實質上也是一個菜單,只不過菜單中顯示的是小圖標,而抽屜中是以大圖標來表示應用程序的。將抽屜放在面板中後,單擊它就會出現一個下拉菜單,可以從中選擇要執行的應用程序。
        10、在桌面環境下,如何增加、刪除抽屜?
可以使用多種方法在面板中加入抽屜。一種方法是在面板上單擊鼠標右鍵,然後在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添加到面板”->”抽屜”。另一種方法是選擇主菜單,顯示出想要變成抽屜的子菜單,在此子菜單上單擊鼠標右鍵並在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 “將它作爲抽屜加進面板”,就把整個子菜單作爲抽屜加入到面板中。
要刪除抽屜,用鼠標右擊抽屜,選擇”從面板上刪除”
        11、在桌面環境下,如何在抽屜中添加項目?
在抽屜中添加項目和在面板上增加項目操作是一樣的,用鼠標右擊抽屜,選擇”添加到面板”,再選擇要加入到抽屜中的項目.
        12、在桌面環境下,如何在面板上增加菜單?
在面板上增加菜單的方法和增加抽屜的方法類似,選擇主菜單,在顯示出要加入到面板的子菜單後,在子菜單上右擊,然後在快捷菜單上選擇“將它作爲菜單加進面板”。
        13、在桌面環境下,如何進行桌面配置?
利用主菜單中的“首選項”或雙擊“從這裏開始”圖標,然後選擇“首選項”,可以進行桌面配置。其中最主要的配置選項有背景,音效、菜單和工具欄、快捷鍵、屏幕保護等。
        14、在桌面環境下,如何進入和退出命令行方式?
選擇“主菜單”->“系統工具”->“終端”將進入命令行方式。右擊桌面並從菜單中選擇“新建終端”也可以進入命令行方式。。
要退出 shell 提示,可以輸入exit,或 [Ctrl]-[D],也可以單擊 終端窗口右上角的關閉按鈕。
        15、簡述如何使用軟盤,如何格式化軟盤
在使用軟盤之前,必須要先掛載軟盤,插入軟盤後,在桌面上右擊鼠標,選擇“磁盤”->“軟驅”,桌面上將出現一個軟盤圖標。雙擊這個圖標就會打開軟盤。在shell命令行方式下輸入:mount /mnt/floppy/ 。這個軟盤的文件系統就會被掛載到 /mnt/floppy 目錄下。軟盤掛載後,就可以用來進行讀寫操作了。
使用完軟盤後,必須先卸載軟盤,然後才能把它從驅動器中取出。要卸載軟盤,可以在軟盤圖標上右擊,然後選擇“彈出”,或者在命令行方式下輸入命令:umount /mnt/floppy/,然後就可以取出軟盤了。
單擊“主菜單”->“系統工具”->“軟盤格式化器”,屏幕上將出現gfloppy對話框。插入軟盤後,單擊“格式化”按鈕,就會對軟盤進行格式化操作。如果用使用 MS-DOS 文件系統來格式化軟盤,應選擇MS-DOS(FAT)文件系統。對已經格式化爲ext2格式的軟盤,還可以進行快速格式化操作。
        16、如何在命令行方式下掛載和卸載光盤。
在終端方式下要使用光盤,首先插入光盤,然後輸入以下命令掛載光盤:mount /mnt/cdrom,光盤上的內容將在/mnt/cdrom目錄下。要卸載光盤,應輸入命令:umount /mnt/cdrom,卸載後就可以取出光盤了。
        17、如何進行KDE的桌面和系統的配置?
選擇“主菜單”->“控制中心”將進入KDE控制中心,在這裏可以進行桌面和系統的配置。主要的配置項有:KDE 組件(配置 Konqueror 文件管理器);外觀和主題 (配置背景,字體、主題、圖標、面板元素、屏幕保護程序、鼠標和鍵盤事件等);區域和輔助功能(設置語言和輔助功能);系統管理(進行系統引導設置、Linux 內核配置等);Web 瀏覽(配置瀏覽器)。
        18、在使用KDE遇到問題時,如何獲得 KDE 幫助文檔?
要選擇“主菜單” ->“幫助”,將打開“幫助中心”窗口。在桌面上單擊鼠標右擊,然後選擇“幫助”->“KDesktop 手冊”也將打開“幫助中心”窗口。

1.簡述Nautilus的功能。
Nautilus 是一個多功能的軟件,可以利用它來配置桌面、訪問網絡。但起最主要的功能是進行文件管理。使用起來類似windows下的資源管理器。
        2.簡述在Nautilus中如何顯示側欄,並展開和收縮目錄數。
在屏幕左方稱爲“側欄”,側欄內顯示的是當前目錄的信息,屏幕右方顯示的是當前目錄下的文件和子目錄的列表。單擊側欄上的關閉按鈕,可以關閉側欄。要顯示側欄,可以按F9鍵或從菜單中選擇“查看”-》“側欄”。
在側欄的左上角有“信息”下拉框,利用它可以改變側欄的顯示內容,除了顯示目錄的信息外,還可以顯示訪問過的目錄(歷史)、可用的圖表(徽標)、目錄樹(樹)和目錄的註釋。最常用的是樹。
選擇“樹”後在側欄內將顯示出目錄樹,在目錄前有小三角形,在上面單擊可以展開和收縮目錄。和windows資源管理器一樣,左邊的展開和收縮不影響右邊顯示的內容,只有重新在目錄上單擊後,右邊窗口的內容纔回改變。
        3.如何使在Nautilus中圖像文件不再被顯示爲縮略圖標
按照默認設置,屏幕右方的圖像文件會被顯示爲縮略圖標,而文本文件會在圖標中顯示實際文本的一部分。這對於查看並打開正確的文件是十分方便的。要設置此功能,選擇“編輯”=>“首選項”,選擇“預覽”標籤,從這裏可以指定是否在文件圖標中顯示文本,是否顯示縮略圖標以及是否預聽聲音文件。要加快程序的運行速度,可以將所有這些項多選爲“從不”。
        4.簡述如何在Nautilus中複製和移動文件,如何建立新文件夾。
在這裏要選擇文件或目錄,就要在其圖標上單擊。選擇多個文件或目錄的操作只能在右邊出口進行。按下ctrl 鍵,可以逐個選擇操作對象;按下shift鍵則可以選擇多個連在一起的操作對象,這些和windows下的操作是完全一樣的。文件和目錄的複製、剪切、粘貼等操作方法也是一樣的,可以利用菜單,或單擊鼠標右鍵,然後使用快捷菜單操作。要使用鼠標來拖放或複製文件,則可以選擇“文件”=>“新建窗口”,打開一個新的窗口。然後就可以把文件拖放到不同的目錄中。按照默認設置,直接把文件從一個目錄中拖放到另一個目錄中會移動文件。在拖放時按[Ctrl]鍵,將把文件複製到另一個目錄中。
要建立新的目錄操作可以使用菜單中的“文件”-》“新建文件夾”,或在右邊窗口上右擊鼠標在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新建文件夾”。使用右鍵能夠完成大多數操作,下面列出在右邊空白窗口中、在目錄上和在文件上右擊鼠標彈出的快捷菜單。
簡述OpenOffice.org 的功能。
主界面包括文檔編輯區域、菜單、工具欄等。在工具欄的左邊有地址欄,在裏面輸入文檔的位置,可以把文檔插入到編輯區域中。工具欄上其他如創建新文檔、打開、保存、打印、剪切、複製、粘貼等按鈕和word中的按鈕是一樣的。和word不同,在主界面窗口左側還有一個工具欄,此工具欄上有插入表格、插入對象、繪圖、表單、檢查拼寫等多種功能按鈕。
        5.簡述如何正確輸入漢字。
redhat下的中文輸入法爲智能拼音,如果要使用其他的中文輸入方法,就必須自己安裝新的輸入法軟件包。在openoffice.writer下,使用中文輸入法輸入了漢字時,如果沒有設置正確的字體,漢字也不能顯示。所以最好在輸入漢字之前就先把字體指定爲楷體或宋體。redhat下的漢字字體也很少,要使用其他字體,也需要安裝相應的軟件包。
要指定輸入的字體可以使用菜單中的“格式”-》“字符”選項,或利用格式工具欄中的格式下拉列表,從中選擇“sungti”(宋體)或“kaiti”(楷體)。對每個字體可以選擇使用國標碼(gb)或big5碼,使用簡體則選擇前者,使用繁體就選擇後者。如果忘了指定字體,而在錯誤的字體格式下輸入了漢字,一般將顯示空格或亂碼,此時可以拖動鼠標,將這些字選中,然後再選擇字體,一般情況下,它們將會變成正確的漢字。
        6.簡述OpenOffice如何把文件保存爲微軟office 可用的文件。
要把文本保存爲word可以使用的文檔,先點擊“保存”按鈕,然後在彈出的“另存爲”對話框中利用窗口底部的“文件類型”拉下菜單中選擇文件類型。從對話框中可以看到可以把文件保存爲Microsoft Office 97/2000/xp下使用的.doc文件。
        7.OpenOffice.中主要有那些軟件,主要功能是什麼。
OpenOffice.org Writer文字處理、OpenOffice.org calc 電子表格、OpenOffice.org impress演示文稿、OpenOffice.org Draw 做圖軟件,可以保存爲多種格式,並可以把圖添加到各種文檔。Dia是一個專門的圖表製作軟件,可以製作流程圖,線路圖等多種圖表,起功能十分強大,在office中沒有對應的軟件。OpenOffice.org Math是用於數學公式編輯的軟件,相當於office 中的公式編輯器。
        8.列出Red Hat Linux 中主要的純文本編輯器、PDF文件查看軟件、圖像查看、圖像處理軟件、CD-讀寫軟件名稱。
Red Hat Linux 包括了多個純文本文件編輯器,在圖形界面下使用最多的是gedit,在文本方式下主要使用vi。Red Hat Linux 中有多個PDF查看軟件,如xpdf 和kghostview程序。gThumb 是一個功能強大的圖像查看器。可以查看JPG/JPEG、GIF、PGM、XPM、PNG、PCX、TIF/TIFF、PPM、BMP多種格式的圖像文件。GIMP 是一個功能強大的圖像處理軟件,和Photoshop的功能相似。
        9.如何在命令行方式下進行vi文本編輯器。
在 shell 提示下鍵入 vi,將啓動 vi,。如果在 shell 提示下鍵入 vi <filename>,則在打開 vi 的同時,把文本文件調入到編輯器中。首次啓動vi,在屏幕上將回給出簡單的提示,下圖就是首次打開vi 的界面。
vi 有“一般模式”、“編輯模式”和“命令模式”三種模式。Vi啓動後直接進入一般模式。此時可以查看整個文件,也可以進行刪除、複製、粘貼等操作,但是卻無法插入文字。此時按鍵都將被視爲命令。
要能夠編輯文本,首先要按下i, I, o, O, a, A, r, R等鍵(分別代表插入、覆蓋、附加和替換),這時將進入編輯模式。按下上述的字母后,屏幕的左下方會出現“INSERT”或“REPLACE”,這表示現在可以輸入文字了。要從編輯模式中退出,返回到一般模式,只要按下“Esc”鍵即可。在一般模式下,輸入冒號:或斜槓/,光標將移動到屏幕最下一行,此時可以根據需要輸入命令,最常用的命令如下:
:w        將編輯的文本存盤。       
:w!        若文件屬性爲“只讀”時,強制存盤       
:q        退出 vi       
:q!        退出且不存盤。       
:wq        存盤並退出       
:e!        將文本還原到最初始狀態。       
        10.簡述如何使用xpdf查看PDF格式文檔。
在桌面環境中,點擊“圖形”=>“PDF 查看器”或在 shell 提示下鍵入 xpdf 就可以啓動 xpdf。啓動後的界面如下:
在這個程序中沒有菜單,要打開文件需要先在窗口上右擊鼠標。這樣屏幕上就會顯示出打開對話框,利用左邊的組合框選擇文件所在的目錄,使用右邊的組合框選擇文件,選好後單擊“open”按鈕,就在主窗口中打開指定的文件。
使用窗口底部的工具欄上的按鈕,可以向前或向後翻頁,也可以進行文件的縮放、打印和查找。要退出xpdf 單擊窗口右下方的“quit“按鈕。
        11,簡述如何利用gThumb放映幻燈片,如何設置放映時間?
選擇“View”=》“Slide Show”則這個文件夾內的圖像文件將作爲一組幻燈片以全屏形式放映。每個圖像默認放映 4 秒鐘。按 [Esc] 或單擊屏幕左上角的 Restore Normal View 按鈕可以中止放映。
選擇 Edit => Preferences 將在屏幕上顯示定製對話框。對話礦中有四個標籤,General標籤用來設置應用程序窗口的佈局、默認的啓動目錄等。Browser 標籤用來設置是否顯示隱藏圖像、縮略圖標預覽大小等參數。Viewer標籤用來設置圖像查看的參數。Slide Show標籤用來設置圖像放映間隔、放映方向以及是否循環放映等。在這裏所有的圖像放映間隔都是一樣的,不能對某一張圖指定單獨的間隔。下面是顯示定製對話框的界面:
        12.簡述如何顯示GIMP的各個操作窗口。
要打開指定的工具對話框,選擇“文件”=》“對話框”,然後選擇要打開的對話框。

1、使用什麼命令在Linux文件系統的不同目錄之間切換,如何顯示當前所在的目錄?
cd 是在Linux文件系統的不同目錄之間切換的命令。pwd命令顯示當前所在的目錄。
        2、使用什麼命令列出當前目錄中的文件和子目錄名?
使用 ls 命令將列出當前目錄中的文件和子目錄名。
使用dir或vdir命令也可以列出目錄中的文件清單。使用上與ls命令類似。
        3、使用什麼命令把兩個文件的合併成一個 文件?。
cat命令可用來進行文件的合併、建立、覆蓋或者添加內容等操作。
        4、有那些命令可用來查看文件的內容,這些命令有什麼不同?
cat命令用來把文件內容顯示到屏幕上,還用來進行文件的合併、建立、覆蓋或者添加內容等操作。
more命令可以在瀏覽文件的時候前後翻頁,在閱讀長文本時特別有用。
less命令比more命令功能更強,是許多程序(比如man命令等)使用的缺省的閱讀命令。less 的輸出結果可以向前或向後翻頁,但是 more 僅能向前翻頁。
head和tail命令用來閱讀文件的開頭或者結尾的部分。加上參數-n x 可以指定查看 x 行。
        5、使用什麼命令來查詢文件的屬性?
答:
ls –al, file, ls attr
        6、如何將一個文件的修改日期改成目前的時間?
答:
touch命令用來建立文件或用來更新文件的修改日期。
        7、新建、移動、刪除和複製文件使用什麼命令?
Cat、touch命令可用來建立文件。
rm命令可以用來刪除文件和目錄。
mv命令用於文件改名,也可以用來在文件系統內移動文件或者子目錄。
cp命令用來對文件進行復制操作。
        8、新建、移動、刪除和複製目錄使用什麼命令?
mkdir命令用於建立子目錄。此命令可以一次建立多個子目錄。
mv命令用於文件改名,也可以用來在文件系統內移動文件或者子目錄。
rm命令可以用來刪除文件和目錄。
rmdir命令用來刪除空子目錄。
cp命令用來對子目錄進行復制操作。
        9、在進行文件比較時,常使用的是 diff 與 comm ,這兩者有何不同?
答:
使用comm命令可以對兩個有序的文件進行比較。
使用diff命令可以找到兩個文本文件的差別。此命令將兩個文件進行逐行比較,並返回有區別的行,並指出如何修改第一個文件(file1)才能使其和第二個文件相同。
        10、使用什麼命令確定文件類型、統計文件中的信息?
命令file用來確定文件的類型。使用此命令時,可以指定一個或多個文件名。
wc命令可以統計指定文件中的字節數、字數、行數, 並將統計結果顯示在屏幕上。

1、最常用的獲得幫助的命令是什麼?
man 聯機幫助手冊;查詢每個命令的使用方法;help 查詢Shell命令;whatis 和apropos查詢某個命令;Whereis、locate 、which查詢某個文件的位置;Find 查找具有用戶指定特定屬性的文件;Grep 在文件中查找特定的內容。
        2、在獲取幫助時,常使用的是 man  與 help ,這兩者有何不同?
要使用Linux操作系統,首先要知道如何獲得幫助。Linux系統中有大量命令和實用工具軟件,當用戶想使用某個命令,而又不清楚命令的具體使用方法時,可以藉助Linux提供的聯機幫助手冊獲取各種命令和軟件的使用信息。
只要輸入man命令和待要查命令的名稱(如man cd),就會在屏幕上列出幫助頁。
help命令用於查看Shell命令的使用方法。在所查找的命令後輸入help命令,就可以看到所查命令的內容了。
        3、要知道 date 如何使用,應該如何查詢?
答:
最簡單的方式就是使用 man date 或 info date 來查看,如果該套件有完整說明的話,那麼應該也可以在 /usr/share/doc 裏面找到說明檔!
        4、想要查詢 /etc/crontab 與 crontab 這個程序的用法與寫法,請問我該如何線上查詢?
答:
查詢 crontab 指令可以使用 man crontab 或 info crontab ,至於查詢 /etc/crontab ,則可以使用 man 5 crontab囉!
        5、whatis命令和whereis命令有何不同?
使用whatis命令可以得到有關命令幫助頁的簡單介紹,這些信息保存在whatis數據庫中。如果此命令不能使用,就需要以root身份登錄,然後執行命令makewhatis命令,重新建立whatis數據庫。
whereis命令只能查找源代碼、二進制文件和幫助文件,而不是所有類型的文件。執行命令後,可以提供這個文件的二進制可執行文件、源代碼文件和使用手冊頁存放的位置。例如:查找ls命令在什麼目錄下。
        6、要使locate命令查詢到文件系統的真實情況,應當在查找前進行什麼操作。
locate命令用於查找文件的位置。使用locate命令進行查詢,並不真正對硬盤上的文件系統進行查找,而是對文件名數據庫進行檢索。所以查找速度十分快。系統默認的文件名數據庫是位於/var/lib/slocate 目錄下的 slocate.db。在數據庫建成後,如果又進行了文件操作,如新建文件或目錄,刪除文件或目錄,這就會使locate命令給出的結果出現錯誤。要保證查詢結果的正確性,就需要及時更新數據庫。以root身份登錄進入系統,執行命令:
# updatedb
使用locate命令時,可以使用通配符 * 和 ? 。
        7、除了使用locate命令進行文件查詢外,常用的查詢命令還有什麼?
which命令也經常用來查找文件的位置。此命令查找的目錄是由環境變量$PATH 指定的。要知道它能夠查找那些目錄下的文件,只需輸入命令 $PATH屏幕上就會顯示出所有相應的目錄。
要在硬盤上查找文件,可以使用find命令。
        8、要查找包含特定字符串的文件,應使用什麼命令,簡述這個命令的基本用法。
grep命令用來查找包含特定字符串的文件。其基本用法是:
# grep <pattern> <files...>
其中pattern是要查找的字符串,files是用空格分隔的待查找的文件列表,列表中使用通配符。列表中所有都必須是文件,不能是目錄。grep在找到符合條件的文件時,將顯示文件名和包含該字符串的行。
        9、指出下列命令查找的是什麼文件?
        # grep -n basic  *.txt。
        # grep -n ‘basic using’  *.txt。
        # grep ‘^$’ filename
        # grep ‘/.’ filename
1.查找當前目錄下包含字符串“vcs”的所有文本文件。
2.查找當前目錄下包含字符串“vcs using”的所有文本文件。
3. 在文件中查找空行:
4.查找文件中包含句點的行:
第十章 習題
簡述打印機配置過程。
1 添加本地打印機
2. 配置打印
3. 配置了打印機後,進行測試。
、使用什麼命令把打印任務放到打印隊列中去打印?
lpr命令把打印任務放到打印隊列中去打印。
查看打印隊列中的任務和刪除打印作業的命令是什麼?
要查看打印隊列中的任務,使用lpq命令,不帶任何參數的lpq命令將顯示隊列中所有的打印任務。在顯示列表中第一個參數就是打印任務的進程標識號(PID),可以使用這個進程標識號中止或掛起打印任務。
使用lprm命令可以從緩衝隊列中刪除屬於個打印作業。
第十一章 習題

1、如何調用文件打包器
單擊“主菜單”->“附件”->“文件打包器”,或從 shell 提示下鍵入 file-roller 將啓動文件打包器。在文件打包器的瀏覽窗口中可以選擇要解壓或歸檔的文件。
2、如何使用文件打包器將文件打包
要解壓或還原歸檔文件,首先單擊工具欄上的“打開”按鈕,此時出現文件打開對話框,從中選擇要操作的文件,然後單擊“確定”。該文件就會作爲文件夾出現在文件打包器的主瀏覽窗口中,雙擊該文件夾可以打開此文件夾,列出其中的目錄和子目錄。選擇要解壓或解除歸檔的文件。單擊“抽取”按鈕,此時再次出現文件對話框,從中選擇保存解壓或解除歸檔後產生文件的目錄,最後單擊“確定”完成文件的解壓或還原工作。
3、在命令行方式下要爲文件和目錄創建備份文件如何操作。
最常用的備份工具是tar。tar命令用來爲文件和目錄創建備份文件(或稱爲打包)。使用tar 命令可以把多個文件和目錄創建成一個備份文件。使用此命令也可以改變備份文件中的文件,或者向備份文件中加入新的文件。tar命令在生成備份文件時,不對文件進行壓縮,所以打包所生成的備份文件的大小將等於備份文件中所有文件原大小的總和。
4、常用的文件壓縮命令有什麼?
gzip是對文件進行壓縮的命令。gunzip命令將壓縮文件還原,它可以正確地還原由gzip、zip和compress等命令生成的壓縮文件。
Zip也是常用的壓縮軟件, unzip命令用於解壓縮。在DOS 或者Windows 9X裏使用的.zip文件也可以用unzip來解壓。範例如下:
bzip2,bunzip2 是壓縮比最高的壓縮工具。
第十二章 習題
        1.簡述如何使用RPM安裝軟件。
如果想安裝某個rpm軟件包,需要使用 - i參數,指定要安裝的軟件包名稱。在安裝或者刪除軟件之前,必須以root 身份登錄進入系統或者擁有root的權限。例如,要安裝gperf軟件包,在光盤驅動器插入Red Hat的第二張安裝盤之後輸入如下的命令:
# rpm -i /mnt/cdrom/ RedHat/RPMS/ gperf-2.7.2-9.i386.rpm
        2.簡述如何使用RPM刪除軟件。
要刪除軟件包,需要使用 -e刪除參數,後面跟上這個程序的名稱,範例如下:
# rpm -e foo
        3.簡述如何使用RPM進行軟件升級。
要升級到新的版本,需要使用- U 參數,範例如下:
$ rpm -Uvh foo-2.0-1.i386.rpm
foo                       ####################################
RPM將自動卸載已安裝的老版本軟件包並安裝新軟件包,使用- U 參數時,即使不存在老版本也會安裝新軟件包。因爲RPM 能自動處理配置文件,所以如果新老版本的配置文件不一樣,屏幕上就會顯示類似如下的信息:
        4.簡述如何使用RPM進行軟件包查詢。
使用命令rpm –q可以查詢已安裝軟件包的信息。在命令中加入參數可以指明要查詢哪些軟件包。
-a 查詢所有已安裝的軟件包。
-f <file> 將查詢包含有文件<file>. 的軟件包。
-p <packagefile> 查詢軟件包文件名爲<packagefile>. 的軟件包。
        -i 顯示軟件包信息,如描述, 發行號, 尺寸, 構建日期, 安裝日期, 平臺等。
-l 顯示軟件包中的文件列表。
-s 顯示軟件包中所有文件的狀態。.
-d 顯示被標註爲文檔的文件列表(man 手冊, info 手冊等)。
-c 顯示被標註爲配置文件的文件列表。
-v 使顯示格式類似使用 ls -l 命令的顯示格式。
        5.簡述如何使用RPM校驗軟件包。
要對已安裝軟件包進行檢查,要使用- V 參數,範例如下:
# rpm -V taper
如果屏幕上不顯示任何信息,表示一切正常。而如果軟件包中的任何文件在長度、所有權限、存取權限等方面發生了改變,就會顯示出錯信息。
        6.在誤刪了一些文件後,如何使用RPM檢查出系統都丟失了那些文件。
在誤刪了一些文件後,可以使用rpm –Va 命令檢查出系統都丟失了那些文件。
如果出現錯誤,就會顯示錯誤信息。錯誤代碼是8位長字符串,每一個字符表示一種屬性。“.”表示測試通過。以下字符表示錯誤種類:
5 MD5 校驗碼               
S 文件尺寸
L 符號連接                       
T 文件修改日期
D 設備                               
U 用戶
G 用戶組                       
M 模式
e (包括權限和文件類型)
何調用軟件包管理工具?
單擊面板上的“主菜單”->“系統設置”->“添加/刪除應用程序”,或在 shell 提示下鍵入 redhat-config-packages 命令,將啓動軟件包管理工具。
第十三章 習題
        1.簡述使用網絡管理工具進行網絡連接配置的基本步驟
使用網絡管理工具進行網絡連接配置的基本步驟如下:
把硬件設備添加到硬件列表中。
添加和該硬件設備相關的網絡設備。
配置主機名和 DNS 設置。
        2.簡述添加調制解調器的步驟
添加調制解調器的步驟如下:
在桌面上選擇“主菜單”->“系統設置”->“網絡”,單擊“設備”標籤。
單擊工具欄上的“新建”按鈕。
從“設備類型”列表中選擇“調制解調器連接”,然後單擊“前進”。
屏幕上將顯示探測到的調制解調器的屬性,單擊“前進”。
輸入關於電話號碼(如163,169 等)、帳號和口令,然後單擊“前進”。
屏幕上將出現“IP 設置”窗口,不做任何設置,單擊“前進”。
單擊“建立撥號連接”中的“應用”,完成設置。
此時,在設備列表中會出現新設置的調制解調器,首先選擇“文件”->“保存”保存設置,
單擊設備列表中的調制解調器,然後單擊“激活”按鈕,激活此設備。
以後,連續按“下一步”完成餘下的步驟。
        3.比較Mozilla和IE的系統和異同。
Mozilla 的功能和IE十分相似,在界面上有菜單、工具欄、和地址欄。在地址欄中輸入網址。就可以上網瀏覽了。 如輸入了yahoo網的網址後,屏幕上就出現yahoo網的內容。
在窗口的左下角有 “瀏覽器”、“郵件和新聞組”、“網頁編輯器”、“通訊錄”等圖標。在圖標上單擊就可以調用相關的處理程序。其他的操作和IE十分相似,這裏就不在介紹了。
在設置電子郵件客戶程序時,要知道的信息是什麼?
進行電子郵件客戶程序設置時要知道的信息有:電子郵件地址,如
[email protected]。接收電子郵件的服務器類型(POP 或 IMAP)以及接收電子郵件的服務器的名稱,名稱一般爲@後面那部分,如對上面的用戶名,主機名就是bac.gov.cn。
第十四章 習題
        1、在 Linux 系統中,什麼是目錄,文件結構是什麼樣的?
目錄是Linux系統中的一種特殊文件,目錄中保存的是文件名和i節點數組。Linux系統把文件信息以樹型結構組織起來。樹形結構由一個根目錄(root)和根目錄下的子目錄構成。每一個目錄內可以包含下一級目錄、文件、指向其他文件系統的指針(符號鏈接)、表示設備的設備名(如/dev/tty)等。
        2、什麼是絕對路徑與相對路徑
答:
路徑又分相對路徑和絕對路徑。 絕對路徑是指從""開始的路徑,也稱爲完全路徑;相對路徑是從用戶當前目錄開始的路徑。系統中每一個文件都有一個完全路徑名。用戶要訪問一個文件時,可以通過路徑名來引用。此時可以使用絕對路徑名,也可以使用相對路徑名。
        3、在使用命令時 “.”,“..”和“~”,表示什麼。
在使用命令時,用“.”表示當前目錄,用“..”表示上一級目錄,用“~”表示自己的主目錄。
        4、Linux文件系統中包括的主要文件類型有:
普通文件:普通文件包括文本文件、二進制可執行文件、shell腳本文件以及各種類型的數據文件,如圖像文件、聲音文件等。
目錄文件:目錄文件是一種特殊的文件,它們包含文件名和子目錄名,以及查找這些文件和子目錄所必需的信息。
鏈接文件:普通的鏈接實際上不是文件,它們僅是指向同一索引節點的目錄條目,是一個索引節點表。
設備文件:Linux系統把每一個輸入/輸出設備都看成一個文件,與普通文件一樣處理,這樣可以使文件與設備的操作儘可能統一。其中可以讀寫單個字符的是設備字符設備(如鍵盤);不能訪問單個字符,而必須整塊讀寫的設備稱作塊設備(如磁盤)。
        5、Linux 文件的存取權限有什麼,如何顯示文件的存取權限。
Linux 文件的存取權限有四種:讀(r)、寫(w)、執行(x)和無權(-)。對目錄來說,執行權限允許用戶進入和退出該目錄。利用ls –l 命令可以顯示文件的存取權限。
        6、在命令中使用字符表示法如何表示不同的用戶,不同的操作和不同的權限?
U:        所有者        G:        組成員        O:        其他用戶        A:        所有用戶
使用3種字符表示不同的操作:
=        重新指定權限        +        添加權限        -        刪除權限
使用3種字符表示不同的權限:
r        讀權限        s        設置SUID和SGID位
w        寫權限        t        設置粘貼位
x        執行權限        u        從所有者的授權中刪除訪問權
X        當文件是一個目錄時,設置執行權限       
g        從用戶組的授權中刪除訪問權
        7、在命令中使用數字表示法如何表示不同的權限?
用4個數字來表示權限,第一個數字表示SUID位、SGID位和粘貼位的設置,4設置SUID位,2設置SGID位,1設置粘貼位,0則不設置任何位。後三個數字分別代表所有者,同組用戶,其他人的權限。數字的意義是:7(rwx),6(rw-),5(r-x),4(r--),3(-wx),2(-w-),1(--x),0(---)。如果設置時使用三個數字,則只設置所有者,同組用戶,其他人的權限,而不包括SUID位、SGID位和粘貼位的設置。
        8、 /usr/bin/passwd 文件的屬性爲 –r-s--x--x 其中s代表什麼?
那個 s 代表爲 SUID ,當使用者使用這個文件進行工作的時候,將會具有該文件擁有者的權限!
        9、當一個文件屬性爲 –rwxrwxrwt 則這個文件的權限是什麼樣的?
答:
任何人皆可讀取、可寫入,但是不可刪除該文件(或目錄),除了 root 與文件或目錄擁有者有權可以刪除。
        10、如要將一個文件屬性改爲 –rwxr-xr—應如何使用?又如何將文件屬性改爲 –rwxr-sr-x 與 –rwxr-xr-t這個屬性?
答:
chmod 754 filename, chmod u=rwx,g=rx,o=r filename
chmod 2755 filename
chmod 1755 filename
        11、如一個文件屬性爲 –rwxrwxrwx 則這個文件的權限如何?
答:
任何人可讀取、可寫入亦可刪除。
        12、使用什麼命令可以改變文件或目錄的所有者。
答:
chown
        13、什麼是默認屏蔽值,使用什麼命令來設置和顯示默認屏蔽值?
當用戶創建一個文件或目錄時,生成的文件或目錄將具有一組默認的權限,一般新建文件的權限值爲666,目錄的權限值爲777。
如果設置了umask值,則生成的文件或目錄所擁有的權限將會減少爲原默認值-umask值。在Linux系統中,每個用戶都有一個獨立的umask值,這個值或者保存在用戶的啓動文件中,或者取系統的默認值。用umask命令來設置默認屏蔽值,直接輸入umask命令可以查看自己的umask值。
        14、一個umask 爲 033的用戶建立一個新目錄和文件時,目錄和文件的默認屬性爲?如果 umask 爲 044,結果又如何?
在 umask 爲 033 時,則是屏蔽掉 group 與 other 的 w(2)x(1) 權限,因此權限就成爲”文件 –rw-r--r-- , 目錄 drwxr--r-- “而當 umask 044 時,則屏蔽掉 r 的屬性,因此就成爲”文件 -rw--w--w-,目錄 drwx-wx-wx”
        15、要修改文件或目錄所屬的組,使用什麼命令
要修改文件或目錄所屬的組,可以使用chgrp 命令。
第十五章 習題
        1、如何查看目前所在目錄的所有文件佔用的硬盤空間?如何查看硬盤被佔用了多少空間,目前還剩下多少空間?
答:
du命令用來顯示當前磁盤空間的使用情況。如果在命令中指定要查看的目錄,則會進入指定目錄的每一個子目錄並顯示該目錄佔用文件系統數據塊(1024字節)的情況。若沒有指定要查看的目錄,則對當前目錄進行統計。
df 命令用來查看硬盤被佔用了多少空間,目前還剩下多少空間。
        2、簡述轉換軟盤數據命令dd的使用方法。
dd命令可以把指定的文件複製到指定的輸出文件中,並在複製過程中能夠進行格式轉換。用此命令可以實現軟盤的全盤複製工作(先把軟盤上的數據複製成硬盤上的一個文件,再把這個文件複製回其他軟盤上)。命令中使用 if =輸入文件(或設備名)和of =輸出文件(或設備名)指定複製的源文件和目的文件。
        3、簡易說明 quota 的設置流程?
編輯 /etc/fstab, 加入 usrquota and/or grpquota
重新啓動reboot
如果裝載點是根,則應使用quotacheck–avug命令,建立quota.user和quota.group文件。
quotaon –aug
edquota –u username
要設置用戶寬限期命令爲:
# edquota -t
第十六章 習題
        1、如何調用用戶管理器,它的功能是什麼?
單擊面板上的“主菜單”->“系統設置”->“用戶和組羣”,或在 shell 提示下鍵入 redhat-config-users 命令,就能啓動 用戶管理器。使用它可以查看、修改、添加和刪除本地用戶和組羣。
        2、Linux 使用者的帳號、密碼與羣組的名稱文件放在哪裏?
/etc/passwd
/etc/shadow
/etc/group
        3、文件/etc/passwd 中,每行包含7個字段,它們各代表什麼?
用戶名
加密格式的口令(星號*表示不能在登錄時使用)。
用戶標識數(UID此數值範圍0-65536,前500號爲系統使用,第一個用戶的UID爲501)
組標識數(GID,和UID一樣,第一個組的GID爲501)
用戶信息 (用戶的附加信息,如姓名,地址等)
用戶的根目錄
登錄shell(登錄時運行的shell程序,默認指定爲/bin/bash)
        4、文件/etc/shadow 中,每行包含9個字段,前8個字段它們各代表什麼?
        用戶名
        口令
        口令最後修改時間
        口令兩次修改的最小時間間隔
        口令使用時限
        預警時間
        超時停用時限
        用戶帳號使用期限
        5、如何暫停帳號,以後再啓用重新帳號?
答:
要臨時禁止一個用戶,可以把/etc/passwd文件中該用戶信息字段前加入*或#,使次用戶無法登錄。以後需要解凍的時候,將*或#去掉。
或使用passwd –l [用戶名] 命令可以禁止此用戶,要恢復使用passwd –u [用戶名]命令。
另外,將 /etc/passwd 的 shell 字段寫成 /sbin/nologin ,或將 /etc/shadow 的第八個字段(帳號取消日期),設定爲小於當前日期的值,即可讓該帳號暫時無法登入主機。
        6、使用什麼命令建立新用戶,刪除用戶,查找並顯示用戶信息、顯示用戶自身的名稱、修改用戶屬性?
創建用戶必須先運行“adduser 用戶名”來增加用戶,再運行“passwd 用戶名”來改變用戶的密碼。用戶可以直接編輯/etc/passwd 和/etc/shadow文件來添加用戶。
要刪除用戶,使用userdel命令:或從/etc/passwd文件中刪除該用戶的相關條目,並刪除該用戶的目錄及所有相關文件。
Whois命令用來查找並顯示用戶信息。
whoami命令顯示用戶自身的名稱。
usermod命令用來修改用戶屬性。
        7、使用什麼命令建立新用戶組、刪除組、改變組屬性?
創建新用戶組使用groupadd命令或直接編輯/etc/group文件,在其中加入一行groupname:password:groupID:users指定組的各種信息,完成組的建立。刪除用戶組可以使用groupdel命令或直接編輯/etc/group文件,刪除對應用戶組記錄。groupmod命令用於改變用戶組的屬性。
        8、如何將一個用戶添加到組中?
        要將一個用戶添加到某一工作組中,可以編輯/etc/group文件,把用戶名添加到組的用戶列表(users)中,就可以把用戶添加到該組中。
        9、如何查看一個用戶屬於哪個組,如何切換到其他組中?
使用groups命令來查看自己當前屬於哪些用戶組。
root用戶可以查看其他用戶當前屬於哪些用戶組,此時命令爲:
#groups [username](username是要查看的用戶名)。
在工作中如果要切換到其他用戶組,應使用newgrp命令。
        10、簡述如何使用su命令改變身份
用戶可以使用su命令來改變身份。可以從普通用戶變爲超級用戶,也可以從超級用戶變成普通用戶。普通用戶使用這個命令時必須有超級用戶或其他用戶的口令。如要恢復到原身份,可以輸入exit。
如果是普通用戶,輸入命令su 後,再輸入正確的密碼,用戶就切換成root 用戶。使用這個命令,也可以變成其他用戶,此時需要在su 命令後加上用戶名,這時需要知道其他用戶的密碼。
第十七章 習題
        1、要查看在系統上究竟有哪些用戶,應使用什麼命令?而要顯示當前登錄到系統上的用戶,應使用什麼命令?
who,w
        2、簡述last 命令的用途。
使用last命令可以查看曾經登錄到此係統的用戶清單,執行命令:
# last
在屏幕上就會顯示出曾經登錄到此係統的用戶清單。要查看某個用戶的情況,可以在命令後接用戶名指定要查看的用戶。在屏幕上列出的清單中每行的信息是:
用戶名,登錄地點,網絡地址,時間,現態(還在使用,已退出等)
        3、什麼叫PID,有何用處?
系統運行時所執行的每個工作都稱爲進程。系統爲每個進程分配一個唯一的數值PID(進程標識數),用這個數值來對進程進行管理。
        4、什麼叫守護進程?
進程可以在前臺運行也可以在後臺運行,所謂後臺運行,就是在屏幕上看不到進程運行的信息。一般系統服務都是在後臺運行的,這類進程又稱爲守護進程(Daemon),守護進程的名稱最後的字母一般是“d”。
        5、常見的進程狀態有那幾種?
每個運行的進程可以有多種狀態:運行(running)、停止(stopped)、掛起(sleeping)和殭屍(zomibe)。掛起表示進程臨時被停止運行,在滿足一定條件後會再次運行。殭屍表示已死亡的進程,當子進程已經中止,而父進程卻由於某種原因不知道此子進程已經中止,這個子進程的狀態就成爲殭屍態。
        6、簡述如何使用系統監視器來查看、結束進程。
要啓動系統監視器,選擇面板上的“主菜單”->“系統工具”->“系統監視器”或在 X 窗口系統的 shell 提示下鍵入 gnome-system-monitor。
使用系統監視器可以進行基本的系統監視和進程管理工作,可以查看進程、搜索進程,管理進程的運行。
要進行進程管理,應選擇“進程列表”標籤。在屏幕上上將顯示所有的進程列表。
要了解某個進程的詳細情況,先選擇該進程,然後單擊“更多信息”按鈕。在窗口的底部就會顯示關於此進程的詳細信息。按照默認設置,系統監控器不顯示線程。要顯示線程應選擇“編輯”->“首選項”,然後單擊“進程列表”標籤,選中“顯示線程”。在這裏還可以指定信息更新的間隔;每個進程默認顯示的信息;以及系統監視器圖表的顏色。
要停止某進程,先選擇該進程,然後單擊“結束進程”。
        7、什麼叫進程的優先級?如何劃分,如何修改?
在Linux系統中,多個進程共享CPU,進程的優先級越高,它所佔用的CPU時間也越長,執行時間也就越短。一般進程的優先等級的範圍是-20~19,-20的等級最高,從-1到-20的優先級只有具有root特權的用戶可以設置。在沒有進行設置之前,進程的默認登記爲0。要改變進程的優先級,先選擇此進程,然後選擇菜單中的“編輯”,或在進程上右擊鼠標,然後選擇“改變優先級”,屏幕上將出現“改變優先級”對話框,拖動其中的值滑槓,改優先級的等級,最後單擊“改變優先級”完成設置。
        8、如何查看目前的程序?
ps, top,
ps是用於監控進程的最常用命令。此命令常使用-aux參數。不使用任何參數,只顯示最基本的信息;使用-u參數,按用戶的格式顯示信息;如果要顯示更詳細的信息,可以使用-l 參數;要顯示後臺進程,需要使用-x參數。
top命令比ps命令功能更強,不僅能夠用來顯示系統當前的進程信息,而且還可以自動或通過用戶按鍵來不斷刷新當前狀態。要查看系統當前的進程,可以直接輸入命令:top。
        9、如何查看目前的內存使用狀況?
free, top,
使用free命令生成內存使用情況的報告,加上參數 –t,則在最後還會有彙總行;free -m 命令顯示的信息和前面相同,但是它以 MB 爲單位。
top命令比ps命令功能更強,不僅能夠用來顯示系統當前的進程信息,而且還可以自動或通過用戶按鍵來不斷刷新當前狀態。要查看系統當前的進程,可以直接輸入命令:top。
        10、如何中斷一個正在運行的進程?
當要中斷一個前臺進程的時候,可以按<Ctrl+c>鍵。而要中止一個後臺進程就必須使用kill或top命令。首先利用ps命令獲得要中止進程的PID。然後就可以使用kill命令後接這個PID 刪除這個進程。
        11、如何使進程在用戶退出後仍能繼續執行?
如果希望在退出系統時,程序還能繼續執行。就可以使用nohup命令使進程在用戶退出後仍繼續執行。
        12、如何設置系統任務?
可以使用crontab -e命令設置系統任務,也可以直接編輯/etc/crontab文件進行系統任務設置。
        13、如何設置個人任務?
要設置個人任務調度,可以使用crontab –e 命令編輯自己的任務調度文件。編輯後,該文件就被保存爲/var/spool/cron/username 文件。
        14、使用 crontab 這個”指令”的時候,如何查看目前的工作與刪除目前的工作?
編輯: crontab –e,
查看: crontab –l,
刪除: crontab –r
        15、日誌文件記錄着什麼信息,一般保存在什麼位置?
日誌文件(Log files)記載着各種系統消息。在試圖診斷和解決系統問題時,日誌文件是十分有用的。本章介紹日誌文件的基本知識。
大多數日誌文件保存在 /var/log 目錄中。日誌文件目錄中有多個後面帶有數字的文件。在記錄信息時,這些日誌文件被循環使用,這樣就可以使日誌文件不會變得過大。按照默認配置,日誌每週都被循環,並被保留四周。
        16、如何查看日誌文件?
日誌文件基本上都是純文本文件。可以使用任何文本編輯器來查看它們。多數日誌文件只能被根用戶閱讀。要查看系統日誌文件,可單擊面板上的“主菜單”->“系統工具”->“系統日誌”,或在 shell 提示下鍵入 redhat-logviewer 命令。啓動“日誌查看器”。

第十八章 習題
        1、Linux 有幾種運行級別,都是什麼?
14、Linux 有7種運行級別:
0 — 停止
1 — 單用戶方式
2 — 保留(由用戶定義)
3 — 完全的多用戶方式
4 — 保留(由用戶定義)
5 — 完全的多用戶方式(圖形登錄)
6 — 重新啓動
        2、一般使用Linux 哪個運行級別,要重新啓動系統,應使用什麼命令?
一般使用5級,如果使用的是文本登錄,則運行級別爲 3。要改變運行級別,使用telinit命令。例如執行命令telinit 6 將重新啓動系統。
        3、服務配置工具有什麼用?
可用來指定在不同運行級別下所要啓動的服務;也可以用來啓動、停止、和重新啓動各種服務;並可以重新啓動 xinetd。
        4、常用的進行服務的啓動和停止設置的命令有什麼?
使用ntsysv 命令可以啓動或關閉由 xinetd 管理的服務。設置時可以指定運行級別。
使用chkconfig 命令也能夠進行服務的啓動和停止設置。
        13、 如何啓動網絡管理工具?
第十九章 習題
1、什麼是DNS,有什麼用處?
DNS主要用於域名的正向解析和反向解析。正向解析就是將域名轉換爲IP地址,反向解析則是將IP轉換爲域名。DNS中有主服務器和次服務器。主服務器主要負責維護某個域的域名解析數據庫,並向外界提供該域的域名查詢,每個DNS都必須有主服務器。次服務器從主服務器複製域名解析數據。當主服務器關閉時,則由次服務器向外界提供查詢。
        2、Linux 系統當中, DNS 是用什麼軟件實現的,最主要的命令有什麼?
Linux下的DNS是使用BIND來實現的,BIND的服務器端軟件是named守護進程,如果在安裝時指定要安裝DNS服務,named將自動安裝到系統中。使用 ndc 命令可以管理DNS,最主要的命令有:rndc start(啓動DNS 服務);rndc stop(停止DNS 服務);rndc restart(重新啓動DNS 服務)。
        3、DNS 服務中主要的配置文件是什麼?
Red Hat 9.0使用“Bind 配置工具”進行DNS服務配置,每次配置後,系統就會按照配置建立/etc/named.conf文件和/var/named目錄中的區塊配置文件。自己一般不要編輯 /etc/named.conf 配置文件。如果要配置使用 Bind 配置工具無法配置的設置,應當把修改加入到 /etc/named.custom 文件中。
        4、簡述DNS配置主服務器的步驟。
建立正向主區,指定域名,輸入管理員的電子郵件地址,在主名稱服務器一欄中輸入主名稱服務器名。單擊“時間設置”,指定更新時間、重試間隔、持續時間、存活時間爲86400秒。
單擊“添加”,首先選擇名稱服務器,輸入域名和主機名。
再次單擊“添加”,選擇主機,依次加入主名稱服務器、次名稱服務器、郵件服務器和web 服務器的主機和IP地址。在加入記錄時,指明要加入反向域記錄。
輸入時,注意域名和主機名之後的“.”。
        5、簡述建立逆向主區的步驟。
單擊“新建”按鈕並選擇“逆向主區塊”將建立逆向主區。在“IP 地址(前 3 個八位組)”中輸入IP 地址的前三組數。單擊“確定”後 ,屏幕上將出現如圖所示的“IP到名稱的解析”對話框。指定IP 地址的範圍、管理員的電子郵件聯繫地址、 DNS 數據庫文件的名稱、授權狀態(SOA) 記錄、數據庫文件的序列號碼。
單擊“時間設置”可以指定數據庫文件中記錄的更新時間;重試間隔;持續時間;存活時間等。使用“名稱服務器” 可以添加、編輯、和刪除逆向主區的名稱服務器。在“逆向地址表” 中顯示着IP 地址和主機名的對應列表。可以添加、刪除或編輯這些對應記錄,輸入時主機名一定要以點(.)來結束。同樣這裏必須首先建立主名稱服務器 (SOA),在配置結束後,要保存配置,最後退出配置窗口。
        6、如何在DNS中指定郵件服務器?
要加入郵件服務器,應在“記錄”列表中選擇域或主機,然後選擇“編輯”,則出現如下的對話框,單擊“郵件交換器”右方的“添加”按鈕,指定主機名和優先級。
第二十章 習題
        1、什麼是DHCP,有什麼用處?
DHCP是用來自動給客戶機器分配 TCP/IP 信息的網絡協議。每個 DHCP 客戶都連接到DHCP 服務器,而此服務器爲每個客戶分配 IP 地址、網關和 DNS 服務器配置。
        2、 Linux 系統當中,DHCP的配置文件是什麼?
配置 DHCP 服務器的配置文件是/etc/dhcpd.conf
        3、DHCP可分配的地址有那寫類,配置文件中主要有那些配置項?
DHCP 的 IP 分配可分爲動態配置 IP和靜態 IP配置,如果要設定靜態 IP 的話,就必須要知道要設定成靜態 IP 的那部計算機的硬件地址 (MAC),可以使用 arp 和 ifconfig 來查到計算機的 MAC 地址。一般需要設定的項目大概有:
整體設定(Global):裏面含有租約期限、DNS IP 與 router 等的設定;
動態 IP 設定:使用 subnet 的項目和 range 的參數來設定要分配出去的 IP 範圍;.
靜態 IP 設定:使用 host 這個項目,配合 MAC設定. 靜態 IP。
        4、給出完成下列DHCP服務器配置後的設置文件的內容。
        任務:內部網段爲 192.168.10.0-192.168.11.255,路由(router)爲 192.168.10.1 ,DNS 的 IP 202.106.99.120和202.99.8.1;每個客戶預設租約爲 3 天,最長爲 6 天;
要分配爲動態的 IP 從 192.168.10.100 到 192.168.10.200 。要爲MAC 是03:CC:68:58:2D:AB的主機指定名稱爲zhxin.bac.gov.cn ,且 IP 爲 192.168.10.44。 其它的 IP保留。

default-lease-time 259200; # 預設的租約時間,後面接的時間爲秒。
max-lease-time 518400;     #超過租約時間可續約最長只有 518400 秒
option domain-name "bac.gov.cn" ; # 設定域名稱爲 bac.gov.cn
option domain-name-servers 202.106.99.120,202.99.8.1 ;
subnet 192.168.10.0 netmask 255.255.255.0 {
         range 192.168.1.100 192.168.1.200;
option broadcast-address 192.168.10.255;
option routers 192.168.10.1;
}
host zhxin.bac.gov.cn {
hardware ethernet 03:CC:68:58:2D:AB;
fixed-address 192.168.10.144;
option broadcast-address 192.168.10.255;
option routers 192.168.10.1;
}
        5、簡述Linux DHCP客戶端的配置步驟。

首先修改修改 /etc/sysconfig/network 文件,在/etc/sysconfig/network 文件中加入行:
NETWORKING=yes
然後修改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 目錄中網絡設備的配置文件。每個網絡設備都有一個名稱類似 ifcfg-eth0 的配置文件,這裏的 eth0 是網絡設備的名稱。在原有的文件中指定BOOTPROTO=dhcp,保存後就完成了客戶段的設置工作。以後執行ifdown eth0; ifup eth0使設置生效。
如使用網絡設置工具設置客戶端
點擊“設備”標籤。
點擊工具欄上的“新建”按鈕。
從“設備類型”列表中選擇“以太網連接”,然後點擊“前進”。
從“以太網卡”列表中選擇網卡。
在“配置網絡設置”頁上,選擇 DHCP,在這裏可以指定主機名,並選擇自動從提供商處獲取DNS信息。點擊“前進”來繼續。
點擊“創建以太網設備”上的“應用”按鈕。

第二十一章 習題
        1、如何啓動,終止、重新啓動和查看WWW服務
要啓動WWW服務,需要執行命令:
# /etc/rc.d/init.d/httpd –k start
要停止WWW 服務,應輸入命令:
# /etc/rc.d/init.d/httpd –k stop
要重新啓動WWW 服務,應輸入命令:
# /etc/rc.d/init.d/httpd –k restart
要查看WWW 服務是否運行,應輸入命令:
# ps aux | grep httpd
        2、要對外發布的網頁放置哪個目錄下,默認的索引文件名是什麼?個人網頁如何處理?
把要對外發布的網頁放置在/var/www/html目錄下,省缺索引文件名爲index.html。此時外部就可以訪問這些內容了。要建立個人主頁,則在個人根目錄下建立目錄public-html,然後把自己的網頁放到此目錄中,同時要使用chmod 命令將此目錄的權限設置爲711(允許他人閱讀)。例如,用戶所在域爲bac.gov.cn,主機名爲www,用戶自己建立的目錄爲student1。在瀏覽器的地址欄內輸入:
www.bac.gov.cn,將訪問網站的首頁,而輸入www.bac.gov.cn/~student1,就會訪問用戶student1的個人網頁。
        3、虛擬主機有那兩種?主機數有什麼限制?
Apache支持兩種類型的虛擬主機.基於IP的虛擬主機和基於名字的虛擬主機。基於IP的虛擬主機要求有多個合法的IP地址,而基於名字的虛擬主機則不受IP地址的限制,允許用戶創建無限多個虛擬主機。
        4、如何加強Apache的安全控制?
關閉一切不必要的服務
設置訪問控制
設置密碼
編輯.htaccess文件

第二十二章 習題
        1、如何啓動vsftp 服務?它的主要配置文件是什麼?
在安裝操作系統時,如果選擇作爲服務器,系統將自動安裝vsftpd FTP程序。 要使ftp 服務能夠啓動,單擊 “主菜單”->“系統設置”->“服務器設置”->“服務”,或在終端方式下輸入命令 redhat-config-services,屏幕上將出現“服務配置工具”對話框窗口:找到並啓動vsftpd服務。
vsftp的主要配置文件是/etc/vsftpd/vsftpd.conf。
        2、我們知道 ftp 會啓用兩個 ports ,請問這兩個 port 在哪裏規範的?而且,一般正規的 port 是幾號?
答:
是在 /etc/services 裏面規範的,此外,正規的 ports 在 command 是 21 而 data 是 20 。
第二十三章 習題
        1、什麼是MUA,什麼是MTA?
用於收發Mail的程序一般統稱爲MUA(Mail User Agent)。
將來自MUA的信件轉發給指定的用戶的程序一般被稱之爲 MTA (Mail Transfer Agent). 在UNIX系統上,最著名的MTA是sendamil程序。
在系統安裝時,如果指定安裝郵件服務,則sendmail就自動安裝到系統中,此時在/sbin目錄下應有sendmail可執行文件。
        2、如何查看郵件服務是否正確安裝、是否運行、服務狀態等? 答: 在系統安裝時,如果指定安裝郵件,則sendmail就自動安裝到系統中,此時在/sbin目錄下應有sendmail可執行文件。如果已經安裝就可以使用命令ps aux |grep sendmail來檢查sendmail 是否運行,
要啓動sendmail服務,應使用命令:/etc/rc.d/init.d/sendmail start
要停止sendmail服務,應使用命令:/etc/rc.d/init.d/sendmail stop
要查看sendmail服務的狀態,應使用命令:/etc/rc.d/init.d/sendmail status
        3、使用sendmail收發郵件,郵件存放在什麼位置,郵件結構是什麼樣的?
  使用sendmail收發郵件,會把每個用戶的郵件放在/var/spool/mail目錄中,每個用戶都有一個與賬號同名的文件來儲存郵件.如用戶stud1的郵件就放在/var/spool/mai1/stud1文件中。
每一封郵件都有固定的格式,其中包括:From(發件人)、Return-Path(回覆的路徑)、Received(表示主機收到要發送的郵件)、Date(發出郵件的時間)、From(發件人E-mail地址)、To:(收件人的E-mail地址)、cc:(轉發的E-mail地址)、Subject(郵件主題)、Message-ID(郵件編號)、MIME-Version:1.0(郵件採用的MIME格式版本)、Content-Type(郵件正文的類型及文字的編碼方式),最後爲信件內容。
        4、使用什麼命令可以檢查郵件隊列,如何可知一切正常?
有時會因爲這種或那種問題使郵件發送失敗,此時可以用mailq命令來查看郵件發送的情況:
#mailq
如果返回的信息是/var/spool/mqueue is empty,就表示一切正常,所有該發送的郵件已經發送出去了,而且發不出去的郵件也已經退回給原發件人。
        5、如何設置和啓動設置與啓動POP與IMAP服務器?
在啓動POP與IMAP服務器前要修改配置文件。
首先要修改/etc/services文件,將文件中如下幾行前的註釋符“#”去掉
pop2         109/tcp pop-2 postoffice         #POPversion2
pop2         1O9/udp pop-2
pop3         110/tcp pop-3         #POPversion 3
pop3        110/udp        pop-3
imap2        143/tcp        IMAP        #Interim        Mail        Access        Proto        v2
imap2        143/udp        imap
要啓用POP3服務,需修改/etc/xinetd.d/ipop3 配置文件,
  service        pop3
  {
     socket_type        =stream
     Wait                        =no
     user                        =root
     server                        =/usr/sbin/ipop3d
     1og_on_success        +=USERID
     1og_on_failure        +=USERID
     disable= yes
  }
將其中的 disable= yes, 改爲 no。       
類似地,要啓用IMAP服務,須修改/etc/xinetd.d/imap文件,
Service        imap
{
   socket_type                =Stream
   wait                            =no
   user                           =rot
   SerVer                          =/usr/sbin/imapd
   log_on_success   +=DURATION USERID
   log_on_failure   +=USERID
   disab1e                        =yes
}
將其中的 disable= yes, 改爲 no。
修改完成後,重新裝載xinetd配置文件,使新設置生效:
#/etc/rc.d/init.d/xinetd re1oad
第二十四章 習題
        1、使用什麼命令可以查看網絡設備的配置情況?
不加任何的參數,直接使用ifconfig命令,將顯示出網絡設備的配置情況,如IP地址、子網掩碼、IRQ及IO Port等。加上參數-a,將顯示所有網絡設備的信息。而如果只希望顯示某個設備的狀態信息,可以在ifconfig命令後直接指定。
        2、使用什麼命令可以進行IP地址、子網掩碼、默認網關和主要域名服務器的配置?
使用netconfig命令可以設置是否使用動態的IP地址(DHCP)、IP地址、子網掩碼、默認網關和主要域名服務器。
        3、Linux系統下,/etc/hosts文件和/etc/services文件有什麼用途?
/etc/hosts文件中保存了IP地址和主機名稱(域名)的對應列表,在通訊時,TCP/IP檢查/etc/hosts文件的內容,爲相應主機查找其IP地址。
/etc/services文件提供各種網絡服務所需數據,文件中包含可用服務的列表,文件中每行表示一個服務。
        4、xinetd與/etc/xinetd.conf文件有什麼用?
xinetd是負責接受來自Intemet客戶端請求的守護程序,收到客戶的服務請求後,xinetd首先從/etc/services中找到服務使用的端口號及通信協議,然後將客戶端請求發送至正確的服務程序,守護程序本身並不執行任何具體的服務。/etc/xinetd.conf是此守護程序的配置文件。
        5、/etc/hosts.allow、 /etc/hosts.deny 、/etc/sysconfig/network 、/etc/host.conf文件有什麼用?
xinetd使用 /etc/hosts.allow文件指定允許訪問服務器、使用Intemet服務的計算機。而用 /etc/hosts.deny文件,xinetd指定拒絕訪問的計算機。
/etc/sysconfig/network是網絡配置文件,提供IP地址與Internet網絡名稱的列表。每一行提供一個特定網絡的信息,主要爲route命令提供信息以維護路由表。
/etc/host.conf文件是用來設置主機名解析順序的。
第二十五章 習題
        1、使用什麼命令查看網絡狀態?
netstat命令的功能是顯示本機的網絡服務狀態,如網絡連接、路由表信息和網絡接口信息,可以讓用戶得知目前都有哪些網絡服務正在運行之中。
        2、ping命令有什麼用?
ping向主機發送ICMP ECHO_REQUEST數據包,然後由響應信息來ping命令向主機發送ICMP ECHO_REQUEST數據包,然後由響應信息來判斷網絡目前的狀況。主要用於測試本機上的網卡是否正常、測試網絡上的遠程主機是否正常,或是兩部主機間的介質是否中斷,如纜線脫落或網絡設備故障。
        3、什麼叫路由表?
路由表是存儲在網絡鏈接設備(路由器、防火牆等)上的列表。表中記錄了到達指定目的網絡的路徑以及相關的帶寬、通信成本、延遲,跳躍次數、MTU和可靠度等數據。所有傳送到網絡鏈接設備上的數據包都按照路由表中的記錄來選擇一條最佳傳輸路徑。
        4、從IP地址查找域名或從域名來查找IP地址應使用什麼命令?
Nslooku平
        5、finger、ftp、telnet命令各有什麼用?
finger是用於查詢用戶信息的命令。使用此命令將在屏幕上顯示相關用戶的用戶名、主目錄、停滯時間、登錄時間、登錄shell等信息。ftp命令用於在本地機和遠程機之間傳送ASCII文件或二進制文件。使用telnet命令,用戶可以通過網絡在遠程計算機上登錄。
        6、使用ftp時,一般情況下,匿名帳號的登錄名和口令是什麼?
許多ftp站點都設有對公衆開放的特殊帳號(匿名帳號)。這個帳號的登錄名爲anonymous,口令爲用戶的電子郵件地址。
        7、Linux系統中/etc/rc.d/init.d/network文件有什麼用?。
Linux系統中用來啓動網絡功能的Shell腳本是/etc/rc.d/init.d/network。這個腳本在開機時會自動運行。如修改了系統的網絡配置,就必須重新運行這個腳本,重新啓動網絡功能。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