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力與阻力】

經常有能力強的朋友憤憤不平,公司提拔能力不如的人上位,靠擦鞋啫。如果真的這麼認爲,未必抓住關鍵。
一輛汽車有一百匹推力,如果有一百匹阻力,這輛車動不了;另一輛車只有50匹馬力,但只有20匹阻力,這輛車前行。第3輛車只有30匹推力,但沒有阻力,飛馳而行。30匹推力比一百匹推力的快,這種現象是常見的。怎麼辦?一個自強不息者,既會加強推力,又會減少阻力,考慮問題是雙向的,而非單一的。
鄧提出韜光養晦,決不當頭,就是他老人家深明韜略,爲中國發展減少阻力的重要決策。一方面加強實力,另一方面減了阻力,方有今日的地位。
美國無疑是推力最強的國家,但小布什急進的對外擴張政策,4處樹敵,巨大的阻力使美國舉步維艱,阿、伊兩場戰爭拖住其後腿,金融海嘯來,頓入深淵。今日奧巴馬4處陪笑臉,就是爲美國減少阻力。再看現在正在醞釀的歐盟選主席,幾乎可以肯定,英、法、德這3大國代表不可能上位,非能力也,阻力也,幾乎可以肯定,是歐洲小國,而低調的政治人物上位,非能力也,少阻力也。這是和平時期的政治,所謂平衡,就是減少阻力。但戰時或者對立緊張的形勢則完全相反,會用銳利敢斗的政治人物上場。比如一949年中共奪取政權,以破爲主,破字當頭,立在其中,絕不客氣。減少阻力,就是增加推力,韜光養晦,這是其內涵。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