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化設計請別太扁

扁平化設計日益流行,連擬物化設計的大師iOS都使用了扁平化設計,由於我平時使用的是擬物化ipad和扁平化的android手機,所有我對這兩種設計都深有感觸。

網上的文章都說扁平化把事物表現成更抽象,扁平化是去除一些紋理和光澤和陰影,這不等於說扁平化是二維的平面圖嗎,我不這麼認爲,通俗講,扁平化是二維的,擬物化是三維,我不認爲三維的圖就不能抽象,反而我覺得三維的圖的表現力更強,二維的圖能做到的,三維的圖都可以做到,二維的圖只能利用顏色、線條來表現事物,三維的圖,除了能利用這些還可以利用陰影和光澤,如一個簡單的button,三維的圖可以只用陰影就可以表式按下和鬆開狀態,而二維圖可能得費盡心機啦。

有人說扁平化的優點是簡潔,那就是說我們最終要的是簡潔,三維的圖也可以簡潔,所有不能排斥三維圖。

我覺得不應該追求扁平化,而應該追求簡潔化,用一些很簡潔的圖像表達事物,免去花哨,這樣更耐看,更不易引起視覺疲勞,最好的例子是交通圖標,但我覺得屏幕裏的簡潔不能太扁,我們下面以返回功能爲例,指出一些太扁的設計。

請先看下面這張圖的黃色區域

  

如果你沒有看出問題,我再標細緻一點:


請問誰能看出哪個區域是有效的點擊範圍,紅色、綠色、還是黃色,反正我是不知道,不過爲了保險起見,我每次都是點紅色區域,但紅色區域太小好難瞄準,不知道別人有沒有這種經歷,反正我很討厭這一點。現在我們再看看iOS6,是舊版iOS,請看下圖:


是不是有效點擊區域很明顯。這是我討厭Android和喜歡iOS的地方,但如今iOS7也引入了這個缺點,讓我非常失望。下面我們再來看看iOS7是如何應用了Android的這個缺點,請看下圖:


我真不知道右圖上到底是紅色區域還是綠色區域是有效點擊區域。答案是:在這個界面是綠色區域,但在其它界面可能就只有那個箭頭符號纔是有效點擊區域,我不知道這些設計者爲何如此考驗用戶,既然在這個界面上,綠色是一個整體,設計者在設計的時候爲什麼不表現出來,你就是不知道畫一個圈,或加一張背景嗎。

我們再來看看人家windows phone的扁平化:


人家就會在箭頭符號周圍畫個圈,一看就知道紅色部分是有效點擊區域,而且軟前面的界面,這個button看起來更容易知道可以點擊,前面的界面,初學者不一定知道那裏可以點擊。

所以我覺得接收新事物的時候,不能不動腦筋的全盤接收,而應該注意利弊,就像新興的扁平化,在追求扁的同時,你的界面至少可以讓用戶分辨出哪裏可以點擊,哪裏是背景。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